1、_2010年秋中央电大信息管理系统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一一、选择题1、D 2、B 3、B 4、A 5、A 6、B 7、B 8、A 9、C 10、B 11、C 12、C 13、D 14、C 15、C 16、C 17、D 18、A 19、B 20、B二、填空题1、管理科学 系统科学 计算机科学2、一体化3、信息管理4、电子业务系统 电子商务系统5、战略计划子系统 管理控制子系统 执行控制子系统6、网络技术 数据库技术 开发语言7、硬件资源管理 用户间信息交换8、TCP/IP 9、集合和容器10、数据库11、决策过程12、管理手段 管理方法13、指挥 控制 协调14、管理跨度 管理宽度15、基层管理
2、16、非结构化决策 半结构化决策17、直线制结构 职能制结构 矩阵式结构18、经过加工的数据 客观事物 物理符号19、扩散20、需求 收集 传输 处理21、高层管理 高层管理22、整体性 层次性 统一性23、降低系统的功能和结构的复杂性24、接口标准化原则25、明确的目标 评价的基本原则三、简答题1、信息化的内涵是什么(1)信息化是一种发展过程,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2)信息化是对发展状况的描述,指一个地理区域、社会、行业或企事业单位以信息为基础的不断发展的程度。2、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如何理解管理信息
3、系统既是一个人机系统,又是一个一体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机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能监测企业或组织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或组织行为,帮助其实现长远的规划目标。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合成系统,但是计算机并不一定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条件。只要有管理,就要有信息,就必然有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一体化系统”,在进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应从总体出发,全面考虑,这样可以保证各种职能系统共享数据,减少数据的冗余,保证数据的兼容性和一致性。3、简述管理信息系统是如何分类的按核心业务活
4、动分为:电子业务系统、电子政务系统、电子商务系统。按数据处理方式分:操作型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型管理信息系统。按管理应用层次分: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型管理信息系统、战略型管理信息系统;按行业和业务职能分:铁路管理信息系统、林业管理信息系统、电力管理信息系统、港口管理信息系统、农业管理信息系统、房地产业管理信息系统。4、说明管理信息系统与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之间的关系管理信息系统学科的产生及发展动力直接来源于管理科学的发展,管理科学是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学科基础,不了解管理科学,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将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评价的基本原则。计算机越来越成为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工具,电子计算机和数据通信
5、技术为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最有力的技术手段。面对现代化管理活动中大量的、复杂的数据,没有现代技术手段的支持是难以完成数据的加工处理,进而对管理进行预测、控制和辅助决策的。计算机技术的成熟为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果没有计算机相关知识,则很难设计出高质量的管理信息系统。5、说明管理层次与幅度的含义管理层次就是指管理组织划分为多个等级。管理者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当下属人数太多时,划分层次就成为必须;管理幅度也称为管理宽度,是指一名上级管理人员直接管理下级人数的多少。6、决策分为哪些类型?它们与管理层次的关系如何?决策是管理活动的中心,管理活动的高、中、基三个层次分别对应着3种类型的决策过
6、程,即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和结构化决策。(1)结构化决策:通常指确定型的管理问题,它依据一定的决策规则或通用的模型来实现其决策过程的自动化。(2)半结构化决策:通常是指企业职能部门主管业务人员的计划控制等管理决策活动。它多属于短期的、局部的决策。(3)非结构化决策:很难用确定的决策模型来描述,它强调决策者的主观意志。这类问题一般都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复杂性。7、用图形的方法绘制出信息处理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主要关系。见书本P50页。8、系统分解的目的和原则是什么?在研究和描述系统的过程中,人们会发现所面对的系统通常都是庞大而又复杂的,一般无法通过一张图表一下子把系统所有元素之间的关系表达清楚
7、,这时就需要按一定的原则把复杂的系统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的复杂程度相对总系统而言要小的多,便于人们的分析和理解,这就是系统分解的目的。系统分解的原则:可控制性原则、功能聚合性原则、接口标准化原则。作业二一、 选择题1、B 2、D 3、B 4、C 5、A 6、B 7、A 8、D 9、C 10、D 11、B 12、B 13、D 14、A 15、A 16、A 17、A 18、B 19、B 20、D二、填空题1、概念结构 功能结构 管理职能结构 软硬件结构 网络计算结构2、信息源 信息处理器3、计算机网络 数据库管理系统4、物理位置安排 拓扑结构5、功能模块组成 依附于硬件结构6、客户机/服
8、务器模式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7、请求8、传统的二层C/S9、管理上的10、分解和抽象11、自顶向下,逐步求精12、块内联系大,块间联系小 采用模块结构图的描述方式13、系统设计 系统实施14、是什么 干什么 怎么干15、面向对象16、桥梁和接口 17、总体设计 模块设计18、程序设计 测试和试运行三、简答题1、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由哪些部件组成,请绘制出图形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从概念上看,管理信息系统由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四大部件组成,如图所示。 2、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它与管理层次的关系是什么?将管理信息系统按纵向分为:战略计划子系统、管理控制子系统、执行控制
9、子系统,分别对应于管理层次中的战略计划层、管理控制层和执行控制层。3、说明管理信息系统金字塔结构的含义。根据管理信息系统处理的内容和管理决策的层次来看,我们可以把管理信息系统看成一个金字塔式的结构,其含义描述如下:首先,组织的管理是分层次的,一般可分为战略计划层(高层)、管理控制层(中层)和执行控制层(基层)。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为它们提供的信息处理与决策支持也分为三层。其次,组织的管理在分层的同时,又按管理职能分条,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也就可以分为市场销售子系统、生产子系统、财务子系统、人事管理子系统等。第三,下层的系统处理处理量大,上层的处理量小,下层系统为上层提供数据,形象地说,下层较“宽”
10、、上层越来越“窄”。综合上述三点就组成的纵横交织的金字塔式的结构。4、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计算结构有哪几种?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1)中央主机集中式分时处理模式,主机系统是一种多用户系统,它采用集中式分时处理模式。所有程序都运行在宿主计算机上。(2)文件服务器模式,是一种以总线、星型或环状等一定的拓扑结构,通过通信电缆将若干台PC机与一台或多台服务器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系统,采用资源共享式的网络计算模式。(3)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是由服务器和客户端构成的一种异种机网络系统,计算机之间通过严格定义的标准程序接口和远程调用相互通信。(4)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是一种从传统的二层C/S模式发展超来的系统,这
11、种网络计算模式是基于企业内部网的需求而出现并发展的。5、简述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基本手段和基本策略。(1)“分解”和“抽象”是结构化方法解决复杂问题的两个基本手段。把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然后再分别解决,这就是“分解”。抓住主要问题,忽略次要问题,集中精力先解决主要问题这就是“抽象”。(2)“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是结构化方法按上述思想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按照这种策略,不论系统的复杂程度和规模有多大,分析工作都可以有条不紊地开展。对于大的系统只需要多分解几层,分析的复杂程度并不会随之增加。这也是结构化分析的特点。6、系统开发应具备的条件,请简要说明原因。系统开发应具备的条件:企业高层领导应重视和
12、介入;企业业务人员要有积极性;企业要有一定的科学管理基础;企业要有一定的投资保证。7、依据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模型说明各阶段的主要内容和文档。总体规划阶段的主要文档是可行性分析报告,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文档是系统分析报告,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文档是系统设计报告,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文档是用户操作手册,运行维护阶段的主要文档是运行状况报告。8、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前应做的准备工作有哪些?为确保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更有效,在系统开发前应充分做好准确工作,主要包括:(1)借鉴同类系统的开发经验;(2)选择适合本企业实际的开发方式;(3)确定系统目标、开发策略和投资金额;(4)收集和整理基础数据9、简述文档
13、管理遵循的原则。文档要标准化和规范化;维护文档的一致性;维持文档的可追踪性。作业三一、选择题1、A 2、C 3、C 4、A 5、C 6、B 7、C 8、D 9、A 10、B 11、C 12、C 13、D 14、C 15、A 16、C17、B 18、B 19、C 20、D二、填空题1、总体需求分析 详细需求分析2、总体规划3、初步调查 详细调查4、现行系统的目标和任务 新系统开发条件5、开发的条件是否具备 客观上是否需要开发新系统6、技术上的可行性 经济上的可行性7、系统设计8、业务流程分析 逻辑模型9、业务流程 数据流程10、现行系统的物理模型11、自顶向下12、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 目标系统的
14、逻辑模型13、做什么 如何做 具体实现方案14、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15、耦合16、变换分析17、层次结构 过程性18、将高层数据流图转换成结构图三、简答题1、简述需求分析的目的需求分析的目的就是要搞清楚用户的这些想法和要求,分为总体需求分析和详细需求分析两个阶段,总体需求分析也称为总体规划,主要目的是明确未来系统“是什么”的问题,详细需求分析也称系统分析,主要明确“干什么”的问题。2、简述可行性分析的主要内容可行性分析包括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开发环境的可行性。3、系统分析的任务是什么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对现行系统作进一步的详细调查分析,将系统详细调查中所得到的文档资
15、料集中在一起,对组织内部整体管理状况和信息处理过程进行分析。它侧重于从业务全过程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的主要内容有:业务和数据的流程是否通畅,是否合理;数据、业务过程和实现管理功能之间的关系;现行系统管理模式改革和新系统管理方法的实现是否具有可行性等。4、系统分析的主要步骤是什么系统开发的最终目的是把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转化为目标系统的物理模型。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工作步骤如下:(1)对当前系统进行详细调查收集数据;(2)进行业务流程分析,建立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3)进行数据流程分析,建立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然后根据用户的需求,补充完善,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4)编写系统分析说明书,把上述分析过
16、程和结果以文档形式保存。5、什么是数据流,为什么要进行数据流分析企业所有的输入输出流均可用数字等形式来表示,从而形成企业的数据流。数据流贯穿于企业组织的每一个活动中,可以说没有数据流就没有企业的活动。通过对数据流程的分析,一方面人们不但可以更准确地了解企业管理活动的全过程,还能分析出各种管理活动的实质和相互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是我们正在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对象,因此必须对系统调查中所收集的数据和数据处理过程进行分析整理,为今后建立新系统逻辑模型,以及数据库结构和功能模块设计打下基础。6、简述建立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任务对系统业务流程分析的结果进行整理;对数据流程分析的结果
17、进行整理,在现行系统逻辑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新系统的目标,设计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7、简述系统分析报告的主要作用描述新系统的逻辑模型,作为系统设计和实施的依据;为用户和开发人员之间交流和监督提供基础;为新系统验收和评价提供依据。8、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系统设计的任务是:依据系统分析报告和开发者的知识与经验在各种技术和实施方法中权衡利弊,合理地使用各种资源,将分析阶段所获得的系统逻辑模型,转换成一个具体的计算机实现方案的物理模型,最终勾画出新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提交一个系统配置方案报告和一份系统设计报告。9、简要说明“耦合小、内聚大”原则系统设计的目的之一是将系统分解成为一些相对独立、功能单一
18、的模块。耦合和内聚这两个概念就是度量模块独立性、衡量模块划分质量的重要概念。耦合表示模块之间的联系程度;内聚是用来表示模块内部各组成成分之间联系程度的概念。一个合理的模块划分,应该是内部联系强,模块间尽可能独立,接口明确、简单,有适当的共用性,即满足“耦合小,内聚大”的原则。10、系统的详细设计包括哪些内容代码设计、输出设计、输入设计、处理过程设计、数据存储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等。四、应用题1参考答案:2、参考答案3、参考答案:4、参考答案错误1:考勤表和作业票的来源与一级不符;错误2:“总账管理”不应出现在二级流图中;错误3:计件工资计算和计时工资计算两个加工的编号相同;错误4:工资文件的编号
19、与一级不符;改正后的数据流图如图9所示:5、参考答案错误1:加工“建立档案”没有编号错误2:加工“建立档案”与文件F1间的箭头方向不正确,应为向下的箭头(或双箭头)错误3:建立档案、计算工资、打印工资单三个加工之间的箭头多余错误4: “打印人员清单”数据流应改为“人员清单”,将动词去掉。6、参考答案错误1:“原始单据”数据流名与一级图不一致;错误2:“凭证文件”的编号应与一级图一致 ;错误3:“P1.3打印凭证”多余,在一级图中没有描述;作业四一、单项选择题1、B 2、B 3、B 4、B 5、D 6、D 7、B 8、C 9、B 10、C 11、A 12、D二、填空题1、模块测试 子系统测试 系
20、统总体测试2、单元测试 每个模块本身能正常运行 子系统内各模块的接口 系统设计和程序设计中3、直接切换 平行切换 分段切换4、软件维护 数据维护5、用户手册6、完善性 预防性7、平行工作一段时间 再用新系统正式替换原有系统8、马上运行9、信息主官10、代码三、简答题1、试述如何对系统进行测试。管理信息系统是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的,而子系统又是由若干个模块组成的。因此测试过程按照“自底向上”的思想,分为模块测试、分调、总调三个层次,它们分别对应着程序测试、子系统测试、系统测试。(1)模块测试的目的是保证每个模块本身能正常运行,在该步发现的问题大都是程序设计或详细设计中的错误,对于模块测试,一般分成
21、人工走通和上机测试两步进行;(2)分调。也称子系统测试,就是把经过测试的模块放在一起形成一个子系统来测试,主要是测试各模块之间的协调和通令,即重点测试子系统内各模块的接口,一般有非渐增和渐增式两种策略;(3)总调。也称系统测试,它是把经过测试的子系统装配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来测试,用以发现系统设计和程序设计中的错误,验证系统的功能是否达到设计说明书的要求。2、系统测试的目的和原则是什么?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测试的原则:确定预期输出结果;应避免测试自己的程序;进行破坏性测试;除了检查程序是否做了它应该做的工作,还应检查程序是否做了它不应该做的事情;应保留测试数据,以便程序修改后进行再测
22、试。3、什么是白盒测试、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的前提是可以把软件看成装在一个透明的白盒子里,也就是完全了解软件的结构和处理过程。这种方法按照软件的内部逻辑测试软件,检验软件中的每条通路是否都能按预定要求正确工作。黑盒测试是测试者把程序看成是一个黑盒,即测试者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特性,而仅仅关心寻找程序未按规范运行的情况,并且仅仅按程序的规范导出测试数据。4、系统测试与系统开发过程的关系是怎样的?(1)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2)好的测试方案是尽可能去发现迄今尚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3)成功的测试是发现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5、什么是系统切换,简述系统切换的方式。所谓系统
23、切换就是在系统测试完成之后进行的,旧系统停止使用,新系统投入运行的过程。有三种切换方式,即(1)直接切换,指在原有系统停止的某一时刻,新系统立即投入运行;(2)平行切换方式,指新系统与旧系统平行工作一段时间,经过试运行后,再用新系统正式替代原旧系统;(3)分段切换方式:是上述两种方式的综合,即分期分批逐步转换。6、系统维护的内容和类型有哪些?系统维护主要包括了硬件设备的维护、应用软件系统维护和数据维护三部分内容。根据系统维护的目的可分成以下几类:(1)改正性维护;(2)适应性维护;(3)完善性维护;(4)预防性维护7、什么是系统的可维护性?系统的可维护性可以定性地定义为:维护人员理解、改正、改动和改进这个软件的难易程度。8、简述系统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1)引言 :摘要、背景、参考资料;2)评价内容:技术性能指标评价、经济指标评价、综合性评价。Welcome To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精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