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幼小衔接视域下幼儿体育教师胜任力提升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61820 上传时间:2024-03-0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89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小衔接视域下幼儿体育教师胜任力提升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幼小衔接视域下幼儿体育教师胜任力提升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综合管理 Integrated management200 October 2023幼小衔接视域下幼儿体育教师胜任力提升研究易 哲 粟 磊*/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株洲 412000摘 要:顺应时代发展,从“幼小衔接”角度出发,进一步提升幼儿体育教师胜任力。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归纳法,将胜任力作为切入点,展开对幼儿体育教师胜任力的提升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幼儿体育教师胜任力发展路径。结论:幼儿体育教师胜任力评价指标包括完善的知识体系和过硬的身体素质、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课堂活动缜密安排与管理能力。幼儿体育教师升胜任力提升总的方向为:紧扣国家方针政策,主动学习。建立考评体系,提升教师教学

2、素养、创新教学内容,提升教师教学魅力、完善培训机制,提升教师教学胜任力。关键词:幼儿体育;胜任力;幼小衔接201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提出,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体育教育不仅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校体育的起始阶段,目前幼儿体育教育与学校体育脱轨,更是出现幼儿教师不会教体育,体育教师不会根据幼儿生理特点教幼儿的现象。幼小衔接是幼儿教育向义务教育过渡的过程,由于课程模式、内容、教学等方面的差异,加之相关政策和举措的缺失,该过程的实施持续缺乏科学指导,衔接流畅度不足,新入学幼儿适应性较差

3、,这种不良现象在幼儿体育向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过渡过程中同样存在。1、理论基础1.1 胜任力内涵在心理、行为学领域,在国内外学术界,关于胜任力的研究已有许多成果。最早关于胜任力的定义由美国哈佛麦克利兰教授提出,他指出胜任力是能够在特定职位上区别优秀和一般优秀的人,例如动机、性格、知识、技能等1。胜任力的内涵在不同学科领域有所不同,但其特征可以概括为 4 个方面:(1)胜任力与职业或岗位相关;(2)胜任力是综合能力与特质的集合;(3)胜任力具有一定的稳定性;(4)胜任力是可观察、可测量的。Spencer 等基于胜任力的概念提出了“洋葱模型”,将胜任力要素表示为由内到外层层包裹的结构,最内层是动机、

4、特质(个性),中间层是自我概念、社会角色、态度、价值观,最外层为知识、技能2。1.2 幼儿体育教师胜任力胜任力的概念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因此,教育研究者们将它用于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估,文章将这一概念和体育学科的特点联系起来,提出幼儿体育教师胜任力是指在幼儿体育教学工作中,可以胜任其工作,并对幼儿的身体和心理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的个体特征。主要包括体育专业知识与技能、创新发展、组织安排和管理等个人能力。2、幼小衔接给予幼儿体育教师胜任力提升新方向长期以来,“幼小衔接”的价值在于引导幼儿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向小学的过渡。游戏既是儿童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又是体育教学的主要载体。2010 年 11 月,

5、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若干意见中提出,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3,幼儿体育教学要以现实、感性、直接、主动的生活经验为主要教学手段。2.1“筑基工程”:丰富的知识体系和过硬的身体素质随着我国社会对幼儿教育工作提出了更为全面的任务,并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够胜任幼儿体育工作的知识体系已经不再局限于专业的理论和实践,还应包含一综合管理 Integrated management201October 2023系列的交叉学科的知识,如保育,教育学,社会学等。2012 年教育部颁布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 指南)首次在学前教育健康领域规定动作发展目标;2016 年

6、党中央、国务院印发 “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首次将“全生命周期健康”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2022年教育部颁布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为应对幼小衔接不畅的问题,提出合理了设计小学 12 年级课程的理念,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体现在水平一取消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一系列新的需求,都需要我们有更好的知识体系来支持,从而更加科学有效地组织和实施幼儿体育教学活动,为终身体育能力垫下基础。体育教学是一种身体体验式的教育,技术动作展示也是十分重要的。面对这一问题,幼儿体育教师既要有广博的学识,又要有扎实的技术。力量素质、柔韧素质、协调素质以及具体体育项目的技术动作

7、等都是技能的内容。幼儿体育是一种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它是一种对儿童进行早期运动能力培养的教育,是一种释放天性的教育。学科的特点决定幼儿体育课堂是游戏的课堂,是身体直接参与的活动,幼儿教师需要具备强大的知识储备量来开展并创新游戏活动,让幼儿参与其中并且感到愉悦。然而不少幼儿园为了迫使幼儿适应小学课程,大班课程的教学多数已经走在了水平一教学内容的前面,幼儿教师对于幼儿进入小学后所上的体育课有哪些内容尚不知情,就开始了多方向精确度高的运动技能教学,导致小学体育教师无法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进行授课,只能选择教授更难的内容。如在羽毛球的教学活动内容上,教师过早的进行分层教学,对幼儿进行前、中、后场的组合教

8、学,没有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进行羽毛球游戏课堂的开展,造成幼儿在羽毛球运动中习得的运动能力参差不齐,小学教师上课只能继续进行更细分的层次教学。2.2“铸魂工程”: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教学随着幼小衔接的持续发展,幼儿体育教师胜任力呈现出动态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社会对幼儿教育工作都会有不同的要求,幼儿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发展思路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对幼儿体育教师胜任力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使得幼儿体育教师胜任力的内容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当中。幼儿非常喜欢上体育课、进行体育活动和游戏,但是,目前幼儿园只有少数的专职体育教师,大多数幼儿园是聘请兼职的体育工作者。幼儿体育教师既有幼儿教师的

9、特性又有体育教师的特点,幼儿体育教师需要认识到自身职业特点的特殊性。当前,二者都不清楚彼此在儿童运动技能学习方面的状况和进展,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儿童运动技能学习方面的交叉。有学者提到,幼儿跑的敏感期是34岁,接球和拦截能力是4.55.0岁左右,投是4.05.5岁,滑冰是 5 岁,跳跃、游泳、骑车、跳绳在 56 岁左右4。如表一所示,幼儿动作发展是具有阶段性的,幼儿教师根据年龄阶段进行教学和游戏活动,利用多种活动发展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如:走平衡木,或沿着地面直线、行走,又或是羽毛球运动中的步法移动。表二中水平一学生在简单的走、跑、跳等动作的基础上,体验具体内容和方法。比如幼儿期基本的手部操作

10、:挥羽毛球拍、拍球、接球等动作多属于原地动作,组次较少,没有变换内容的练习。而到了小学阶段,则是进行击球过程中的、多次数、多变化等更加精细的技能内容,对其难度和精细程度的要求更高(见表 1、表 2)。与中小学生相比,幼儿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等存在着差异,所以,幼儿园老师要明确幼儿身体和心理特征和运动能力的发展规律,正确处理他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表 1 指南中动作发展平衡能力具体标准3 4 岁4 5 岁5 6 岁1.能沿地面直线或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走一段距离。2.能双脚灵活交替上下楼梯。1.能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平稳地走一段距离。2.能以匍匐、膝盖悬空等多种方式钻爬。1.能在斜坡、荡桥和一定间隔的

11、物体上较平稳地行走。2.能以手脚并用的方式安全地攀登架、网等。5表 2 新课标中水平一学生基本运动技能要求内容要求1.了解正确身体姿势,能做出正确的坐、立、行和读写姿势等。2.体验移动性技能的具体内容和练习方法。3.体验非移动性技能的具体内容和练习方法。4.体验操控性技能的具体内容和练习方法。6综合管理 Integrated management202 October 2023体育运动的过渡问题,不要“任意生长”,也不要“揠苗助长”,更不要“野蛮生长”。2.3“储备工程”:对课堂体育游戏活动缜密安排教学是教师知识和技能高水平发挥的表现,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劳动的集中表现。良好的教学安排与管

12、理、教学创新能力是胜任力评价的重要特征指标,对教学的效果和课程发展的实施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儿童的学习是建立在直接体验的基础上,主要通过游戏、生活等方式完成。指南指出,要重视“玩”与“生活”这两个独一无二的价值,要创造“丰富多彩”的教育氛围。体育的特性决定了体育活动大部分需要在户外进行,这对幼儿体育教师的组织管理安排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以羽毛球游戏活动为例,在幼儿园的体育课上,幼儿可以释放天性地在老师指定的场地上进行垫球、发球游戏的玩耍。而小学阶段,教师们根据学校现有羽毛球场地、其他班级是否使用场地情况、教学班级羽毛球水平等为依据,来设计出不同形式的活动场地,对学生的活动范围进行规划。从课堂纪律和

13、教学质量的角度来考虑,老师们在某种程度上也会限制学生个人的活动范围,教师对幼儿使用的也是强制性、命令式的话语,使得幼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难体验过程、心理情感、认知思维,师生间缺乏必要的互动和沟通,教学效果欠佳。李哲等提出体育内容、器材设施、体育体验 3 个要素在幼儿对幼儿园体育活动关注度中占据较高比重,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影响较为深刻7。在传统的升学的教学理念下,幼儿教师的课堂秩序良好,管理也更加有效。然而,这种被动的教学方式,对幼儿的心理健康、独立思考的能力、科学文化素养、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以及对体育活动乐趣的体验都不利。良好的教学安排与管理是对体育教学工作整体有效掌控的基础,是幼儿体育教师

14、胜任力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3、幼儿体育教师胜任力提升的切实路径3.1 建立考评体系,提升教师教学素养考评体系是评价学校教师工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与教师的评优评先、工资待遇等密切相关,合理的评价体系能够对教师的能力进行准确的评价,有利于保持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增强教师的胜任力,并能够加强幼儿教师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幼儿体育教师应提升自身体育素养,重视考评体系。幼儿体育教师只有清楚的自身能力才能更好的进行幼儿体育这一关键为终身体育开端的教学。幼儿体育教师除了进行一般性的体育锻炼外,还应丰富体育理论知识,自主学习与掌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除此之外,幼儿体育教师还应该掌握基本的相关专业知

15、识,还应了解所教学科的新趋势和新进展。百年之际,教育为先。教育正在面临着新时代的挑战,办好幼儿体育教学、实现幼有所育,有所乐。各地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体育局等要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做好对体育教师教学素养进行提升的指导工作。比如,可以通过积极开展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项目,推动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形成,让幼儿体育教师对教师教学素养的重要内容有更多的了解,从而形成提升教学素养的意识和行为。明确把体育教师教学素养的有关要求,作为职称评比的一个重要依据,以“以评促进、以评促建、以评促强”的方式,让幼儿体育教师的教学素养得到提升。在个人层面上,体育教师要建立起提高个人教学素养的意识,并将其付诸实践,以新时代的

16、发展要求和幼儿的需要为基础,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学习重点,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以胜任力结构内容为基础,建立一套合理的考评体系,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出教师能力的个体特点,对普通教师与优秀教师进行比较,能够清楚地看到前者的优缺点,从而确定自己需要改进的方向和具体的内容,这对教师的能力发展大有裨益。3.2 创新教学内容,提升教师教学魅力指南、新课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 等文件仅仅提出了一个宏观的目标要求,并没有对幼儿体育活动实施的内容进行具体的指导,无法弥补幼儿体育教学大纲的缺失,导致学前体育教学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随意、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评价成人化等诸多问

17、题。在“幼小衔接”的视域下,要促进“幼小衔接”的高质量发展,必须进一步深化幼儿体育教学改革。本土化的体育教学:以幼儿园的具体情况为依据,通过引入、开发、发展等方式,把新兴的体育项目或传统的体育项目与幼儿园的体育教学相结合,从而丰富幼儿园的体育教学内容。如在冬季,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将“幼儿滑冰”、“幼儿冰壶”、“幼儿冰球”和其他冰雪运动,与幼儿体育活动结合起来,扩宽幼儿体育活动的内容,提高幼儿体育活动的质量。并将我国传统的毽球、舞龙、舞狮、武术等运动项目,按照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进行本土化,发展成“幼儿花毽”、“幼儿舞龙舞狮”、“幼儿武术”等活动,以丰富幼儿体育教学内容。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18、,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幼儿体育内容要求,结合幼儿园场地器材条件,对体育活动进行合理设计。例如,以爬、走、投、跑、跳等基本动作技能为基础,进行多元化的幼儿体育教学创编,打综合管理 Integrated management203October 2023造“体育+情感、艺术、游戏、智力”等一体化的幼儿体育教育专项教学体系8,在体育教学环境中充分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想象力。教师积极学习各项方针政策,将方针政策的内容梳理厘清,教学内容紧扣国家提议。3.3 完善培训机制,提升教师教学胜任力随着社会发展需求的不断变化,构建和完善体育教师胜任力结构内容的具体内涵,仅仅依靠教师自我提升

19、是远远不够的。研究指出,培训是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高质量的教师培训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幼儿园的教育质量9。当前,我国幼儿园教师培训还处于低水平、低促进的状态,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培训质量不高,没有从根本上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改进,幼儿体育教师在相对匮乏的状态下更是如此,幼儿体育教师需要更深入地关注幼小衔接体育领域发展的特点。因此,完善幼儿体育教师培训机制,丰富培训内容,全面提升幼儿体育教师胜任力迫在眉睫。幼儿园课程实施质量在教师培训、教研活动质量与幼儿发展水平之间具有中介作用,这说明幼儿园可以把课程实施作为着力点,用以检验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的成效10

20、,也就是说幼儿园可以在教师模仿课、原创课、微型课等的评估中检验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的成效。幼儿园还需要为教师提供财力、设备、情感等多方面支持,在获得幼儿园充足和有效支持的前提下,教师为所有幼儿创设适宜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优质服务的胜任力是其产生对实施融合教育实践的自信和积极态度的必要条件11,给予了教师持续接受挑战的信心和保障,才能使教师培训和教研的效果最终能够落实到教师专业素养与能力的提高上。再次,幼儿体育教师要对自己有精准的评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去培训学习。培训学习之前要进行自我评价,分析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自己的优势出发,明确幼儿体育课程教学中的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地去进行学习,才能更加高效

21、地提升自身的胜任力,更好地为幼儿体育课程教学服务。4、结束语幼儿体育教学是一项复杂而又充满挑战的工作,而幼儿体育教师则是这项工作得以高效完成的关键以胜任力为切入点,构建幼儿体育教师教学能力体系。以胜任力为切入点对幼儿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进行系统构建,不仅有利于幼儿体育教师更好地融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而且还能满足社会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时代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幼小衔接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但是不管时代如何发展,幼小衔接的要求如何变化,只要以胜任力结构内容为基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目的性的提升对应的能力,便能胜任幼儿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好地为幼儿“终身体育”能力垫下基础,更好地进入到小学阶段的学习。参考文献:1Mc Clelland D C.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intelligence”.J.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28(01).2 SPENCER L M,SPENCER S.Competence at work: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 M.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1993:23.3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EB/OL.(2010-11-24)2022-04-30.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