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 黄土高原(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617864 上传时间:2025-0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 黄土高原(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 黄土高原(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 黄土高原(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 黄土高原(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 黄土高原(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 黄土高原科目八年级地理主备审核授课时间_月_日课题第六章 第三节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二)学案一、课标告诉我们: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二、本节课我们要做到:1.知识与技能:通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了解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地形、气候条件与自然灾害的关系,使学生意识到黄土高原个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的能力,认识到该区域的中心事物“黄土”对其造成的一系列影响,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

2、发展观。三.我会做:新知预习1.黄土高原地面破碎,沟谷密度 ;平地 ,斜坡 ,沟谷两侧出现直立的陡崖,呈现出 的地形。2.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3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一方面是 措施与 措施相结合;另一方面要合理安排 活动。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走了 ,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 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 减少;还向 输送大量泥沙,给 和 造成巨大困难。5.黄土高原大部分属于 气候,夏季 ,冬季 ;降水集中在 季节。活动探究:知识连接: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水土流失严重,会给当地人民生产和生活带来什么后果呢?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1学生讨论回答下列问题:水土流失带走了什么?是表层土还是深层

3、土?两种土哪个含营养物质更多?这样对农业生产造成怎样的影响?(水土流失带走的是表层土,表层土含营养物质更多,这样会使土壤肥力下降,粮食减产)结合图8.3“黄土高原上的聚落和耕地”回答,很多农田和村庄都分布在高原面上和缓坡上,水土流失严重了,这里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如果水土流失继续发展,最终会导致耕地没有了,村庄也不知道该搬到哪里)结合上学期所学内容,认识水带着泥沙流向何处?它给黄河带来了什么问题?(水带着泥沙流入黄河,黄河流入下游,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给黄河下游的人民带来安全隐患)结论: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对当地的社

4、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影响,还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三)、脆弱的生态环境1、引导学生完成71页活动1“旱涝灾害是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以延安的气候统计资料为例,认识黄土高原地区的旱涝灾害。”(1)让学生阅读图8.11“延安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估算延安多年平均降水量,描述延安的气候特点(延安降水量大约在600毫米左右,延安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2)让学生综合“延安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和“延安19911997年年降水量变化图”,讨论延安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以及可能发生旱、涝灾害的季节。(延安降水的季节变化

5、和年际变化大,旱灾多发生在春季,涝灾多发生在夏季)(3)读图8.13“延安19511991年旱涝灾害发生频率”,说出延安旱、涝灾害发生的频率(旱年为59.5%,涝年为23.9%) 小结: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延安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容易产生旱涝灾害。 2、提问:黄土高原那么疏松的土壤,在暴雨的作用下,会有什么后果? 学生读图8.9“黄土高原的自然灾害”回答,教师矫正:会发生泥石流、滑坡、塌陷等灾害。 讲述:在黄土高原这样的气候及地表状况等自然条件下,会产生一系列的自然灾害。过渡:之所以说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脆弱,不仅因为这里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而且因为其生态环境被破坏之后不易恢复。

6、3、让学生做72页活动2“关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原因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之所以说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脆弱,不仅因为这里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而且因为其生态环境被破坏之后不易恢复。师生共同画出“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4、让学生读71页的“阅读材料”石灰岩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认识人类在生态环境被破坏过程中起的负面作用,并且明确人类活动加剧了这种“脆弱”。过渡: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已严重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四 )、生态建设1、让学生读图8.15“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举例”,认识了解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在生态建设、改善环境中摸索出的成功经验。

7、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一)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1).在坡脚建挡土坝、护坡等用工程措施防治水土流失。(2).在陡坡地实行生物工程,种草、灌木和山杏。(3).在缓坡建梯田、种山杏和优质牧草。(二)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通过上述措施:一是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二是增加了当地人民的收入,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承转过渡:同学们,既然要保持水土,是不是对黄土高原所有的土地都要退耕,退耕的土地又是不是都要还林呢?2、让学生做73页活动1题,组织学生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在黄土高原生态建设

8、中各级政府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和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以及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因地制宜地发展不搞一刀切。对黄土高原来说,既不能过分强调经济发展,也不能只求水土保持。要二者兼顾,协调发展。3、引导学生完成活动2,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谈谈自己的看法。第一,加强计划生育力度,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第二,把生态环境脆弱区的人口迁移到其他地方去,建立移民新村。第三,政府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向农民提供足够的粮食或补贴,使他们响应退耕号召,建设生态环境。第四,黄土高原在进行生态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多种经营,提高农民收入,解决黄土高原人多地少的问题。【小结本节主要内容】本节课

9、我们重点学习了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和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两部分内容。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脆弱,不仅是因为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而且因为其生态环境被破坏之后不易恢复,因此必须进行生态建设,在生态建设中要因地制宜,做到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以实现黄土高原的可持续发展教学侧记动动手:你可以亲手计算一下:地球表面积为 亿平方千米,陆地为1.49亿平方千米,占 ;海洋为3.61亿平方千米,占 。 动动脑:人们当初给地球起名的时候,为什么把它叫做“地球”,而不叫做“水球”呢?现在要不要给我们居住的星球改名字呢?四、我的疑惑:五、我的收获(整理知识)三)、脆弱的生态环境(水土流失的后果)四)、生态建设

10、 1.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2.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农业活动。六、巩固提高1.黄土高原自然灾害发生越来越频繁的原因是 ( )A地理位置特殊 B.生态系统比较稳定C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 D.全球气温上升2.要让黄土高原的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 ( )A增加草地放牧的牧畜数量 B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C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 D加大化肥施用量,提高粮食产量3.黄土高原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荒漠化 B.酸雨 C. 气候变暖 D. 水土流失4.有关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举措,正确的一组是 ( )缓坡地建梯田,种山杏和牧草 改圈养牲畜为天然放牧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坡脚建挡土坝、护坡等A. B. C. D.七、学后记(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最大的收获是_。感到自己有待加强的_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