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1相交线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充分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从图形中辨别对顶角和邻补角.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同时理解对顶角相等的说理过程. 过程与方法:从经历探究对顶角、邻补角的位置关系的过程,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分析具体图形得到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乐趣,增强学习兴趣;在解题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体验数学中充满着探索和创造.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相等”的性质难点:“对顶角相等”的探究过程及其应用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学习等活动经历得出对顶角
2、相等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学会从具体的实例中抽象出一般规律.从中提高他们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能力,并养成动手、动脑、动口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准备教师:课件 自制教具学生:三角板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立交桥、防盗网. 找出图中的相交线、平行线 学生欣赏图片,阅读其中的文字. 教师设计问题:从这些图片得出什么几何图形?学生会指出:相交线.从而引出了课题:相交线.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几何知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建立直观、形象的数学模型. 师生共同总结:我们生活的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 本章要
3、研究相交线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征,相交线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垂直,垂线的性质, 研究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行的判定以及图形的平移问题.(二)观察与思考教师出示一块布片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刀剪布过程,提出问题:剪布时,用力握紧把手,引发了什么变化?进而使什么也发生了变化?学生观察、思想、回答,得出。学生独立思考,画出相应的几何图形,并用几何语言描述教师深入学生中,指导得出几何图形,并在黑板上画出标准图形(三)认知与探索认识邻补角和对顶角,探索对顶角性质1.学生画直线AB、CD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 各对角的位置关系如何?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学生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
4、流.当学生直观地感知角有“相邻”、“对顶”关系时, 教师引导学生用几何语言准确地表达,如:AOC和BOC有一条公共边OC,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AOC和BOD有公共的顶点O,而是AOC的两边分别是BOD两边的反向延长线.2.学生用量角器分别量一量各个角的度数,以发现各类角的度数有什么关系,学生得出有“相邻”关系的两角互补,“对顶”关系的两角相等.3.学生根据观察和度量完成下表:两直线相交所形成的角分类位置关系数量关系 教师再提问:如果改变AOC的大小, 会改变它与其它角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吗?4.概括形成邻补角、对顶角概念.邻补角:有一条公共边,而且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
5、.对顶角:如果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 而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叫对顶角.(四)巩固与提高(1)如图直线a、b相交,1 = 40,求2、3、4的度数(2)1等于90时,2、3、4等于多少度?(3)如图是一个对顶角量角器你能说明它度量角度的原理吗?(五)课堂检测一、判断题:1.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和一条公共过,而且这两个角互为补角,那么它们互为邻补角( )2.两条直线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邻补角相等,那么一对对顶角就互补( )二、填空题:1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的对顶角是 ,的邻补角是 若:=2:3,则= 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 , 则 (六)、课堂小结 1、这节课学了哪些概念和性质? 2、你还有什么疑惑? 3、谈谈你对本节课的收获. 将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梳理,进一步培养他们归纳,总结能力. (七)板书设计 5.1.1相交线 邻补角的概念: 对顶角的判定方法: 邻补角的判定方法: 对顶角的性质: 对顶角概念; 例题课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