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一实小 杨俊婷每位数学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一定会有这样的经历: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只要教师或家长再把题目读一读,或者让学生再重新做一次,他们就会做对了。于是,我们或家长在分析错题原因时,往往会给这些学生戴上粗心、马虎的帽子。深入分析,是不是粗心、马虎惹的祸呢?其实,在粗心、马虎的背后暴露的正是学生审题能力的薄弱。从学生看到题目到动笔解题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审题。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审题能力是一种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这种能力的获得并不是一蹴
2、而就的,它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而言,很有必要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而审题能力的培养要从一年级开始抓起。现就本人工作中的经验,谈几点自己的想法。一年级时,由于学生识字量有限,做题时需要教师帮助其完整地读题。教师在给学生读题时,可以把本题的关键条件读成重音或是反复读,引导学生感知题目的关键点,并帮助学生逐步学会独立找出题目的关键条件。所以这个时期,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非常重要,若是稍不专心,就有可能不知道题目的要求,从而无法正确答题。同时,在教师读题的过程中,也要教会学生听出并圈出题目中的重点。如第一单元的比多少,作业中经常
3、会出现“在多的后面画”“在少的后面画”,多少的判读孩子们是没有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读题时对“多”和“少”的注意上。因此,在教学中,除了我会重读这两个字外,读完之后,我也会要求孩子们找出重点要注意的字,并圈起来。这样的简单训练,也是为了以后让孩子们能在更复杂的条件中找出重点做铺垫。当然,在一年级时,随着识字量的增加,教师也可以逐步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学着读题。读题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通过读题,使学生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作准备。初步培养孩子们读题时,我要求他们至少要将题读两遍。第一遍,能将题目通顺的读下来,对题意有个大概的了解。第二遍,则要求读出重点,然后圈出条件中重点要注意的字、词,再开始思考。
4、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经常有学生把题目读到一半就开始动笔,觉得这样的题做过。还有的许多学生审题不着要领,就是因为没有注意到题目中的关键性字词。这是因为小学生在观察时只注意了整体,不注意细小的地方,因此看错了题目,造成了感知的错误。读、圈的训练可以养成孩子们好的读题习惯,尽量避免这种错误的发生。【案例一】一、将下列数字按一定的顺序排列。1、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560厘米 380厘米 6米 72厘米 2、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110厘米 100米 98厘米 1米孩子的思维定式中,当他第一眼看到第1题的题目时,在他的意识里面就是从小到大排列,如果没有好的读题习惯的孩子,他很有可能在做完第一题后
5、,直接观察第二题的数字,结果错误的也将数字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这样的常见错题题型还有很多,如:二、圈一圈,填一填。 每2个 分一份,可以分( )份。这道题很明显,题目的要求是先通过圈一圈,感知10个圆可以分成几份,再根据分的结果去填空。教材这样安排的目的是想让孩子们通过动手圈、分,感受平均分的意义,为后面学习除法做铺垫。但是,很多学生,在拿到此题后,第一反应不是读题分析,而是“太简单了,我会”,因此,盲目的就在括号里填上答案,而忽略了题中要求的圈一圈。再如:三、解决问题:小明钓了18条鱼,小刚钓了24条鱼,小刚比小明多钓了多少条鱼?很学生在解决这类问题时经常会用眼睛扫一遍,就急于动笔了,因为他
6、们感觉这是平时见过的问题,事实上题目并不是他们“经验”里的样子,题目的意思已经发生改变。一般如若不将题目读完整的话,按“印象”会列出加法算式,求两人一共钓了多少条鱼?但此题恰恰是求小刚比小明多钓了多少条鱼?所以,孩子们出现错误,并不是题目本身有多难,而是没有读题的好习惯。如果从一开始就能做到读题,圈重点,仔细思考,那么做题的正确率会大大提高。当然,读题能力的培养也不仅仅是教师交与方法,还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读题训练及热情鼓励,以培养他们认真读题的习惯和提高读题的能力。在平时教学中,对于圈对关键词并解答正确的学生,我还给予插红旗或口头表扬等激励。正是基于这种多形式,多渠道的对学生仔细审题的习惯指导
7、和训练,因而,所教学生的审题能力及解题的准确性都大大提高。审题能力的培养,除了读题能力外,接下来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要善于根据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或句,准确理解其表达的意义,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案例二】1、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560厘米 380厘米 6米 72厘米当学生认真的读完题意,圈出重点(从小到大)之后,接下来就要开始思考如何比较大小。通过观察发现,在数字大小不一样,单位也不一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根据所学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将不同的单位换算成相同的单位再进行比较。相信,有了良好的读题习惯做基石,再加上有效的思考方法,这道题的正确率应该是百分之
8、百的。 2、小明和他的4个朋友去看电影,每张票8元,一共需要多少钱?第一步:读题,圈重点(和他的4个朋友)(每张)(一共)第二步:思考,小明和他的4个朋友,说明什么?(5个人)每张8元,求一共?表示有5个8,用什么方法?除了针对不同题型,训练孩子的分析应用能力外,在2013新改版的数学教材中也能体现出来对这方面能力的注重。教材从一年级上册开始逐步的让学生学习并体会到要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所要经历的步骤。 即: 理解现实的问题情境,发现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教材一般用“知道了什么?”提示。 )分析问题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案并解决之(教材一般用“怎么解答?”提示。 )对解答的结果和解决的方法进行检验和回顾反思
9、(教材一般用“解答正确吗?”提示。)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应用好教材,领悟课改的寓意,将培养孩子的读题、分析能力效果达到最大化。有了良好的读题习惯和有效的思考方法,解决一道数学题基本上就事半功倍了。当然,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们还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很多学生所谓检查就是把题目从头到尾看一遍,其实是走马观花,一点用处也没有。不同的题型检查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如:填空题、选择题检查时不要看自己的答案,应该重新做一遍,看是否和刚才做的一样;计算题要用验算的方法检查,可以重算一遍,也可以利用逆运算检验等;应用题必须先弄清题意,再从问题入手,分析条件,看列式是否正确,同时更不能忽略检查计算是否正确等
10、,当然也可以根据题意将求出的结果代入题中检查【案例三】在下面的方格中(图一),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只3B124A2出现一次。B应该是几?其他方格里的数呢?1342243132144123 图一 图二 第一步:读题,找出重要的句子(每行每列都有14,每个数只出现一次),理解题意。第二步:根据所学数独游戏的方法,寻找突破口,要知道B是多少,B所在的行和列只出现了1、2,所以想办法再找出第三个数。通过观察,B所在的第二行的第二格行和列分别有3、2、1,所以这一格是4,接着就能求出B是3,然后依次求出其他的空格。第三步:检查。(图二)读题和分析思考都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虽然是能正确填出答案,但难免做的过程中会有疏忽,所以检查至关重要。如果能依据题意,将每一行,每一列都看一遍是否都只要14这四个数。那么这道题就圆满完成了。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是很重要的,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应关注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一定要有意识的设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审题兴趣。同时审题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只有教师不断的分析指导,学生反复的练习,才能使他们在不断的探索中掌握并应用审题的方法。Welcome To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精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