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方案
21世纪是信息化、网络化时代。按照我省“十一五”信息化建设规划要求,至2010年,我省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缺口在8万左右,而每年仅有2.2万人供给量,各行业的信息部门都急需网络规划、组建、运行、维护的高技能人才,这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及专业群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机遇。
一、建设基础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从1994年就开始招生,是黑龙江省首批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目前该专业现有在校生229人,近三年平均就业率为95.2%,专业对口率为85.4%。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2.5+0.5”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效;具有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具备基本的校内外实习、实训条件。
二、建设目标
深化与IT行业、产业合作,创新以就业为导向的“31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依据网络工程师的职业能力需求,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融教学做、培训认证、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网络实训基地;打造一支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主体的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经过2-3年的努力,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产学结合紧密、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辐射能力强的省内教学改革试点示范专业。
(一)创新“3111”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与联想集团、惠普集团、锐捷网络的合作,采取“校内培养+企业培训+企业顶岗实习”的方式,争取全程按照企业的需求培养人才。2009年本专业在校生人数达到240人。
(二)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以网络工程师的职业能力为依据,以“组网、管网、用网”核心能力为标准。建设省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1门。
(三)打造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教学团队。
培养在本专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1人,聘请具有企业经历的高级工程师2名,培养骨干教师2名,使双师比例达到95%以上。2009年力争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成为院级教学团队。
(四)进一步完善实训室功能,提升实训室的专业技术和企业文化内涵建设。
新建2个、扩建2个校内实训室,新增校外实习基地3个,使其校内外实践条件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五)拓展横向联系,积极为社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网络建设提供服务。
至2010年,成立1个技术服务中心、技术支持企业10余家、职业技能培训200余人次。
三、项目建设内容及措施
(一)深化与联想集团、惠普公司、锐捷网络等龙头企业合作,创新“311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见表3.1.1。
表3.1.1 “31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3111”方式
学期
内容
“3”
第1、2、3学期
在校内进行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培养
“1”
第4学期
在校内实习基地聘请企业工程师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1”
第5学期
在企业进行职业能力培养(联想集团、惠普公司等)
“1”
第6学期
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
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能力培养依托于联想集团、惠普公司等企业。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承担技能训练任务,使学生熟悉职业环境,积累职业经验,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为在企业进行职业能力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顶岗实习依托校外实习基地,结合实际工作岗位进行综合技能训练,指派校内教师深入一线,掌握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聘任企业技术骨干、企业行家为校外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指导,培养职业能力,并作出综合评价。
(二)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培养“组网、管网、用网”为核心能力的优质网络课程。
1、打破原来的课程体系,以网络工程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以“组网、管网、用网”的核心能力为标准,确定课程体系主线和相应课程,使学生按照基于网络工程师的工作过程逐步深入掌握专业知识,同时培养职业素质。见图3.2.1。
职业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
行动领域
学习领域
网络组建
网络管理
网络应用
网络产品营销
自主创业
组装维护计算机软、硬件
配置调试交换机、路由器
管理NT/LINUX网络服务器
开发网站程序
…………
计算机组装、维护
网络工程设计
网络设备配置
网络服务管理
网页设计
网站后台开发
…………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综合布线设计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
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
网站构建与开发
………
方法能力
计
算
机
网
络
技
术
技
能
人
才
专业能力
社会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分析问题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
网络工程组建能力
网络服务管理能力
网站开发应用能力
交流沟通能力
团结合作意识
责任、安全意识
图3.2.1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2、建设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
以专业教师为主,由行业专家和企业工程师参与,组成课程建设团队,共同开发课程标准、教学实施方案、教学课件、立体化教材、职业认证试题库、教学资源库等。将《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课程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将《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课程建设成为院级精品课程。见表3.2.2。
表3.2.2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建设与资金分配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
资金(万元)
负责人
2009年
2010年
分项
小计
1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构建
社会调研
0.4
2
许洪军
专家论证
0.6
试点班级管理
0.5
试点班级管理
0.2
毕业生跟踪调查与服务
0.3
2
教学内容
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
①课程开发标准
0.2
3
邢 丽
②编写工学结合教材
0.5
③开发教学课件
0.2
④开发职业资格认证试题平台
0.5
⑤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0.3
⑥教学情境案例库
0.3
⑦申报院级精品课程
0.5
⑧申报省级精品课程
0.5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
①课程开发标准
0.2
2
刘 静
②编写工学结合教材
0.5
③开发教学课件
0.3
④开发职业资格认证试题库
0.3
⑤开发考核评价标准
0.2
⑥申报院级精品课程
0.5
3
教学改革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31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研究》省级教改课题立项
结题
1
3
许洪军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基地软环境建设的改革与研究》院级教改课题立项
结题
1
孙冠男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与实践》院级教改立项
结题
1
邢 丽
合 计
10
(三)师资队伍建设。
1、专业带头人
培养1名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具有一定影响力,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技术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通过培养锻炼使其在高职教育理论研究、技术应用、解决行业技术难题等方面具有一定的造诣、成为专业带头人。
2、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从知名企业中聘请2名具有副高级技术职称的网络工程师作为骨干教师培养。通过参加职业教育理论和课程建设学习培训,提高其职业教育和课程开发能力。培养2名骨干教师,参加联想集团、锐捷网络等企业锻炼3个月以上,参加国内进修和师资培训。通过学习与培训,每位骨干教师获得至少1个行业资格认证证书,承担1门专业课程建设,主持1项科研课题,发表论文2篇,参与2次以上对外技术服务。通过以上方式提高教师的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
3、兼师教师队伍建设
从联想集团、锐捷网络等知名企业中聘请行业专家和高级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优化团队专兼结构。兼职教师负责学生职前培训、指导学生校外实习,参与课程建设、教材编写等工作。
表3.3.1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资金投入预算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
资金(万元)
负责人
2009年
2010年
分项
小计
1
师资培养
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
1
2.5
许洪军
培养骨干教师2名
1
聘请企业工程师2名
0.5
(四)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新建3个实训室、扩建1个实训室。
持续与联想集团校企合作密切关系,新建联想阳光雨露实训室;强化与Cisco公司的紧密校企合作关系,通过企业捐赠设备和获得采购优惠,新建网络安全实训室,增加信息安全和网络管理实训内容;与MICROSOFT公司技术支持中心合作,扩建网络系统实训室;新建网络工程实训室,增加模拟真实环境综合布线和网络测试实训内容,尽早成立Fluke网络测试实训基地。见表3.4.1。
表3.4.1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验实训设备明细表 单位:万元
序号
实验实训基地名称
实训
项目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单价
金额
资金投入
2009
2010
合计
1
联想阳光雨露维修实训室(新建)
1.计算机硬件组装
2.引导设置
3.硬盘分区
4.操作系统工具软件安装
5.硬盘维修与数据恢复
联想PC机
各种机型
36
0.5
18
18
25
防静电工作台
80*100
36
0.05
1.8
1.8
硬盘修复软件
PC3000 UDMA
1
1
1
1
投影展台
NEC DV11
1
0.7
0.7
0.7
投影设备
Epson EMP-1710
1
1
1
1
陈列柜
4
0.05
0.2
0.2
维修工具箱
禾普(Hobbes)HT-2021
36
0.05
1.8
1.8
工程施工
0.5
0.5
0.5
2
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
(新建)
1.房间之间布线设计与施工
2.楼层间布线设计与施
3.楼宇间设计与施工
机柜
590*1600*600
2
0.1
0.2
0.2
15
壁装网络机柜
水平安装
2
0.03
0.06
0.06
壁装网络机柜
垂直安装
2
0.03
0.06
0.06
光纤熔接机
住友Type39
1
6.5
6.5
6.5
综合布线工具箱
禾普
4
0.2
0.8
0.8
光缆收容箱
1U机架
2
0.01
0.02
0.02
电锤
东成Z1C-FF-26
1
0.04
0.04
0.04
角磨机
BOSCH GWS 6-100
1
0.04
0.04
0.04
线缆测试仪
LANTEK
1
1
1
1
光缆测试仪
FLUKE SimpliFiber
1
1
1
1
GBIC模块
CATALYST 3550
1
0.3
0.3
0.3
设备架
角钢
3
0.08
0.24
0.24
仿真环境装修
1
3.5
3.5
3.5
交换机
二层
2
0.22
0.44
0.44
桌椅
40
0.02
0.8
0.8
3
网络操作系统实训室
(扩建)
1.网络操作系统部署与管理;2.应用服务器架设与管理
3.服务器集群技术;4.OA、ERP与EB建设
网络服务器
PowerEdge 2900 MLK
8
1.2
9.6
9.6
14.92
存储设备
2
2
4
4
机柜
(590*1600*600)
8
0.04
0.32
0.32
投影设备
Epson EMP-1710
1
1
1
1
4
网络安全实训室
(新建)
1.校园网安全部署
2.企业网安全部署
3.政府网安全部署
防火墙
企业级
6
3
18
18
35.2
入侵检测系统
企业级
6
2
12
12
交换机
3000系列
6
0.1
0.6
0.6
路由器
4000系列
6
0.4
2.4
2.4
桌椅
48
0.02
0.96
0.96
机柜
(590*1600*600)
6
0.04
0.24
0.24
投影设备
Epson EMP-1710
1
1
1
1
合计
40
50.12
90.12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深化与现有校外实训基地的合作,新建联想阳光雨露、大庆科瑞尔思、锐捷网络3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校企双方签定合作协议,学院每年为实习企业提供相应的实习经费,企业接受学生校外实习和教师挂职锻炼,企业工程师担任学生顶岗实习指导教师,企业优先接纳优秀毕业生就业。
3.校内外实训基地企业文化内涵建设
按IT企业管理模式,制定实训管理制度和校内外实习基地的运行机制,通过企业文化图版宣传、企业产品展示,构建与职业活动相一致的职业氛围,提升实训基地的文化内涵建设水平,探索与企业有机融合的方式与途径,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的作用。
表3.4.2实训基地环境建设预算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
资金(万元)
负责人
2009年
2010年
分项
小计
1
实训室文化
内涵建设
实训室管理制度建设
1
6.2
孙冠男
实训室企业环境建设
5
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建设
0.2
(五)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加强社会辐射和技术支持。
1.建立“联想阳光雨露售后技术中心”,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2.开展“中小型企业”技术支持服务。发挥专业教学团队的师资优势,与华泽网络、同庆网络等企业进行互补。按照企业的要求培训职工,积极参与合作企业的项目开发,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3.拓展横向联系,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师资力量,积极为哈尔滨市政府、哈尔滨工大设计院、黑龙省统计局进行技术服务,使其对电子办公信息化建设的推动起到促进作用。
表3.5.1 社会辐射能力资金预算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
资金(万元)
负责人
2009年
2010年
分项
小计
1
社会辐射及技术支持
对外企业技术支持与服务
0.5
1.3
孙冠男
支援中等职业院校及师资培训
0.5
建立联想售后服务中心
0.3
四、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建设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重点建设专业,带动软件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共同提高发展,搭建公共技术平台,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局面。同时各专业也可结合自身特点开展社会培训、技术服务、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使专业群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一)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进一步完善2.5+0.5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企业深入合作。
(二)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引进专业带头人1人,培养骨干教师2人;软件技术专业培养或引进专业带头人1人,培养骨干教师2人;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培养专业带头人1人,培养骨干教师2人。
(三)专业群课程建设
建设《DELPHI程序设计》、《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2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为院级精品课程。
表4.3.1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建设投资计划表
名称
建设项目
资金投入
小计
2009年
2010年
专业群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计算机软件、动漫设计、应用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0.2
0.3
0.5
《DELPHI》《电子产品设计》课程建设
1
1
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带头人
0.5
0.5
骨干教师培养
0.3
0.2
0.5
合计
2
0.5
2.5
五、预期效果与标志性成果
(一)预期效果
1、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2、社会服务效果明显
3、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二)标志性成果
1、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成为省内试点示范专业。
2、建设优质工学结合课程2门,其中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1门。
3、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打造为院级优秀教学团队,培养院级教学名师1人。
4、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项,院级教学成果2项。
5、成立联想阳光雨露售后技术中心,在黑龙江地区起到示范作用。
六、项目建设进度及验收要点
项目建设进度及验收要点见表6.1.1
七、项目资金预算
项目建设资金预算见表7.1.1
表6.1.1 项目建设进度及验收要点表
重点专业名称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建设负责人
许洪军
建设内容
2009年12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10年12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专业建设总体目标
深化与IT行业、产业合作,创新以就业为导向的“31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依据网络工程师的职业能力需求,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融教学做、培训认证、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网络实训基地;打造一支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主体的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经过2-3年的努力,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产学结合紧密、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辐射能力强的省内示范专业。
教学实验实训建设
建设目标
持续与联想集团校企合作密切关系,新建联想阳光雨露实训室;强化与Cisco公司的紧密校企合作关系,通过企业捐赠设备和获得采购优惠,新建网络安全实训室,增加信息安全和网络管理实训内容;与MICROSOFT公司技术支持中心合作,扩建网络系统实训室;新建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增加模拟真实环境综合布线和网络测试实训内容,尽早成立Fluke网络测试实训基地。
联想阳光雨露维修实训室(新建)
预期目标:
完成设备的采购、安装和调试,新建计算机硬件维修实训室,使之具备36个维修工作台,能够承担计算机硬软件设备维修类等实训项目的需要。
验收要点:
①购入计算机(各种机型)36套、维修防静电工作台36套、维修工具箱36套,HRT软件1套。
②承担《联想售后维修工程师》、《计算机维修工》职业资格鉴定培训与考核。
③实训室面积达到80平方米,可容纳36名学生共同实训。
预期目标:
完成指导教师培训和学习资料的编写,满足实训教学和对外培训要求
验收要点:
①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工学结合的计算机硬件维修实训教材;
②完善计算机硬件高级工证据包和实践技能考核题库;
③提供教学实训240学时/年。
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
(新建)
预期目标:
新建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建成80平方米的仿真性的实训室,满足综合布线、布线链路测试的课程要求,符合校内网络技术生产性实训教学和对外培训要求,为同类专业的实训室建设提供样板。
验收要点:
①购入5台协议分析仪、网络万用表、电缆认证分析仪、2台光缆认证分析仪等设备;
②开出光铜综合布线和测试实训项目。购置环境仿真设备以及配套设备,并投入使用;
③开展综合布线工程师和布线链路测试工程师认证培训;
④实训室面积达到80平方米,可容纳40名学生共同实训。
预期目标:
发挥先进设备的优势,完成实验指导教师培训和学习材料的编写,满足实训教学和对外培训,使实训练条件达到省内同类院校一流水平。
验收要点:
①开发《综合布线实训》项目教材。
②开发综合布线工程师和布线链路测试工程师技能考核题库。
③提供教学实训120学时/年。
网络操作系统实训室
(扩建)
预期目标:
完成网络操作系统实训室建设的调研,确立设备选型工作,做好设备论证,保证建设科学合理。
验收要点:
① 完成市场调研报告;
② 完成建设方案的论证;
③ 进行设备询价,制定设备采购计划书
做好实训室文化建设的设计
预期目标:
完成设备的招标、采购、安装与调试,扩建网络操作系统实训室,承担网络服务配置、网络系统管理等项目实训,实现网络服务、数据存储、数据安全层次化服务器集群体系,使实训练条件达到省内同类院校一流水平。
验收要点:
①购入8台服务器,海量存储设备控制器2台,完成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②承担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系统管理等实训项目
③开展MCSE、LINUX认证培训
④实训室面积可达到60平方米,容纳40学生实训
网络安全实训室(新建)
预期目标:
完成网络安全实训室建设的调研,确立设备选型工作,做好设备论证,保证建设科学合理。
验收要点:
①完成市场调研报告;
②完成建设方案的论证;
③进行设备询价,制定设备采购计划书
④做好实训室文化建设的设计
预期目标:
完成设备的招标、采购、安装与调试,新建网络安全实训室,承担网络分析与检测、入侵检测、网络防毒等实训内容。
验收要点:
①购入6台防火墙、6台网络入侵检测设备,完成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②承担网络安全、IPV6等实训项目。
③承担对口专业中职教师和学生培训任务。
④在新建的实训室中,实训室面积达到60平方米,可容纳48名学生共同实训。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建设目标
与联想、惠普、Cisco、华为3Com和锐捷等主流企业合作,按照“组网”、“管网”和“用网”能力分解,以网络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为龙头,将国内外主流厂商的技术标准和人才培养标准充分融入教学内容中,形成以“组网管网用网”为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和网络专业课程体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标准,建设好网络专业系列规划教材和核心课程优质网络教学资源。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构建
预期目标:
2008级试点1个班级,组织实施“3111”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做”合一。
验收要点:
①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总结报告,完善相关制度与保障措施;
②全部专业教学标准的研制,汇编成册,并在实践中修改、完善;
③根据新标准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实践。
预期目标: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验收要点:
①完成本专业08级学生试验班与普通班的比较与分析,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
②与行业专家共同分析和完善“3111”人才培养模式;
③实施总结一份。
课程资源建设
编写工学结合教材
预期目标:
组织由企业资深工程师、校内教师组成的核心课程建设团队,编写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工学结合教材。
验收要点:
①依据行业背景与岗位能力分析,编写教材标准。
②完成工学结合教材《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2部。
预期目标:
完善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工学结合教材。
验收要点:
①做好《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2部教材的再版修订工作,成为特色教材。
开发教学课件
预期目标:
依据二门核心课程,制定符合授课需求的高质量演示课件。
验收要点:
①《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PPT课件一套、原理演示课件一套;
②《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课件一套
预期目标:
开发模拟、仿真实物教学课件,提高教学效果。
验收要点:
①开发《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2门核心课程模拟、仿真教学课件
②完成静态教学课件与动态教学课件实施效果的比较与分析报告1份。
开发职业资格认证试题库
预期目标:
依据职业认证行业标准,科学合理评价学生职业能力。
验收要点:
①开发试题库平台;
②完成二门核心课程的职业资格试题的录入工作。
预期目标:
开发实践技能项目考核题库,科学合理评价学生成绩。
验收要点:
①开发《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等核心课程实践项目技能考核题库10套;
②完成实施效果的比较与分析报告1份
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预期目标:
组织建设团队,开发建立虚拟现实教学资源脚本。
验收要点:
①搭建CISC0远程登录虚拟实验室;
②搭建网络服务虚拟实验室;
预期目标:
建立虚拟现实教学资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实现资源库共享搭建平台。
验收要点:
①继续开发并完成CISCO远程登录虚拟实验室平台建设;
②继续开发并完成网络服务虚拟实验室平台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
预期目标:
按照精品课的标准,申报省级、院级精品课。
验收要点:
①将《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建设成为院级精品课;
②《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建设成为院级精品课。
预期目标:
按照精品课的标准,申报省级精品课。
验收要点:
①力争将《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
教学改革
预期目标:
申报省级教育科研立项2项,申报院级教育科研1项。
验收要点:
①将“311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研究申报省级教育科研项目;
②将《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等2门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申报院级教育科研项目;
③将计算机实训室企业文化内涵建设的探索与研究申报为省级科研项目;
④发表论文6篇。
预期目标:
完善省级教育科研和院级教育科研。
验收要点:
① “311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研究院级教育科研项目结题报告;
②《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等2门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申报院级教育科研项目结题报告;
③计算机实训室企业文化内涵建设的探索与研究省级科研项目结题报告。
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目标
引进和培养一批掌握前沿网络技术,并获得Cisco、华为、微软等高级国际IT认证的高水平专业教师,并从企业聘请一批系统规划设计师、系统架构师等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培养专业带头人
(1人)
预期目标:
培养1名高层次专业带头人,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进行课程改革。
验收要点:
①提出本专业跨越式发展的中长期发展思路及措施;
②作为专业带头人行使相关职责;
③在职称上提升,或在行业内扩大影响力;
④培养人新拓展3家以上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并积极开拓本专业横向项目。
预期目标:
培养提高教学能力,扩大在教育领域的影响,使其尽快成为专业的领军人物。
验收要点:
①参加高水平学术研讨会议至少1次,使其能够在教学、科研、应用服务能力等方面具备一定影响力。
②申报省级以上教育课题和科研课题(包括横向课题)1项。
③联系企业开展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并与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
④指导2名骨干教师的工作记录。
培养骨干教师
(2人)
预期目标:
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骨干教师2人,在教学水平和教育理论方面重点培养。
验收要点:
①教学效果好,教学质量A等评分表;
②到企业进行专业技能实践累计时间达到2个月;
③主持精品课1门,主编工学结合教材1部;
④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教育或科研课题(包括横向课题)1项;
⑤每人在国家级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篇;
⑥指导2名兼职教师工作记录。
预期目标:
丰富实践经验,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改革能力,通过主持学习领域开发,带动其他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与科研水平。
验收要点:
①派骨干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或到国内双师素质基地参加技能培训,学习专业新知识、新技术;
②到企业进行专业技能实践累计时间达到2个月;
③主持精品课1门,主编工学结合教材1部;
④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教育或科研课题(包括横向课题)1项;
⑤每人在国家级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篇;
⑥教学考核为优秀。
聘请企业工程师
(2人)
预期目标:
聘请企业技术人员2名。
验收要点:
①聘请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参加过大中型项目开发或管理工作,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务;
②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实践技能标准;
③参与编写工学结合教材;
④指导学生实训和生产性实习,人均承担60学时以上课时量。
预期目标:
培养提高教学能力。
验收要点:
①聘请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参加过大中型项目开发或管理工作,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务;
②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实践技能标准;
③参与编写工学结合教材;
④指导学生实训和生产性实习,人均承担60学时以上课时量。
青年教师培养
预期目标:
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技能,使“职业化”教师比例达到85%以上。
验收要点:
①学历或职业能力提升;
②企业实践锻炼至少半年,参与企业项目至少1项;
③参与工学结合精品课建设1门;
④承担生产性实习、实训指导任务;
⑤考取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认证证书。
预期目标:
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技能,使“职业化”教师比例达到85%以上。
验收要点:
①学历或职业能力提升;
②企业实践锻炼至少半年,参与企业项目至少1项;
③参与工学结合精品课建设1门;
④承担生产性实习、实训指导任务;
⑤考取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认证证书。
校企合作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建设目标
充分发挥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双师队伍和实训基地设备优势,在网络组建管理、数据库维护、网站制作维护等方面,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与培训,三年预计培训500人次。推广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优质核心课教材及网络教学资源,整体提高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带动学院及省内同类院校相关专业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对外企业技术支持与服务
预期目标:
成立网络技术服务中心,免费为5家以上中小型公司提供相关技术服务
验收要点:
技术服务相关佐证材料
预期目标:
建立联想阳光雨露售后技术中心
验收要点:
技术中心相关佐证材料
对口支援中等职业院校
预期目标:
对口支援省内1所中等职业学校
验收要点:
①指导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佐证材料
②年培训学生80人次
预期目标:
对口支援省内1所中等职业学校
验收要点:
①指导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佐证材料
②年培训学生100人次
表7.1.1 项目建设资金预算表
单位:万元
重点专业名称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编号
建设内容
2009年
2010年
合计
合计
60
52.62
112.62
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联想阳光雨露维修实训室(新建)
25
25
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新建)
15
15
网络操作系统实训室(扩建)
14.92
14.92
网络安全实训室(新建)
35.2
35.2
实训室文化内涵建设
6
0.2
小计
46
50.32
96.32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构建
1.5
0.5
2
教学内容
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
2.5
0.5
5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
2
教学改革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31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研究》省级教改课题
1
3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基地软环境建设的改革与研究》院级教改课题
1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与实践》院级教改课题
1
小计
9
1
10
师资队伍建设
引进专业带头人1名
1
1
培养骨干教师2名
1
1
引进企业工程师2名
0.5
0.5
小计
2
0.5
2.5
校企合作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对外企业技术支持与服务
0.5
0.5
支援中等职业院校及师资培训
0.5
0.5
建立联想售后服务中心
0.3
0.3
小计
1
0.3
1.3
专业群建设
计算机软件、动漫设计、应用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0.2
0.3
0.5
《DELPHI》、《电子产品设计》课程建设
1
1
专业带头人
0.5
0.5
骨干教师培养
0.3
0.2
0.5
小计
2
0.5
2.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