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给予税收优惠激励条件下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分析.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761140 上传时间:2024-03-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予税收优惠激励条件下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给予税收优惠激励条件下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给予税收优惠激励条件下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给予税收优惠激励条件下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给予税收优惠激励条件下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精选资料给予税收优惠激励条件下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分析给予税收优惠激励条件下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企业设置年金制度的现状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等。我国目前在企业设置年金制度目的之一是补充完善养老保险,还是处于一个建设期,其中税收的优惠是对年金制度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原因之一。通过分析企业建立年金制度在税收方面享受的优惠政策给企业以及员工创造的价值,探讨给政府的财政收入产生的影响,证明了政府的年金优惠不仅不影响政府税收,而且能对个人和企业年金产生激励效应。 【关键词】企业年金 补充养老保险 税收优惠 税收延迟 在我国,企业建立年金制度还是处在一个建设阶段,仍处于探索和摸索时期,建

2、立企业年金制度对于企业、职工、政府三方的利益产生的影响到底如何,本文就此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现状 有资料显示,截止2005 年,建立起企业的年金企业有2.4 万家,职工参加人数为900万人,基金积累达到680亿元,资金的累积量相比2000年具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达到256%。企业年金制度作为我国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障体系支柱制度,各地政府积极推动其发展。各地相继出台地方法规,促进企业年金制度的实施和保障。早在2006年,联想集团作为首个注册备案企业年金计划,超过一年正式员工都可以参加,其中个人部分和公司的出资部分构成了联想企业的年金,出资的比例设置为11,联想委托金融机构开展保险和

3、账户以及投资服务。如果按照至少5%投资收益率以及工资的增长率来计算,加入年金计划的职工,在联想工作30年,如果退休前领取6000元工资,退休之后可以获得社保金和年金的养老金共4000 元, 相比较,不参加企业年金职工,只能获取1300元左右的社保金。 二、我国企业年金制度普及受到税收优惠的瓶颈制约 当前我国的补充养老保险依然处在制度的建设时期,企业年金的总体规模依然较小, 发展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企业年金市场的参与机构既要正式的进入,但是税收的优惠问题已经明显的成为阻碍其发展的因素。所以,通过借鉴国际上的经验,同时结合考虑我国的国情,需要尽快的制定出比较适合我国发展企业年金市场的税收优惠

4、政策。因为作为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是属于非强制性的,假如缺少一些激励政策,比如税收方面的优惠, 对于企业来说是没有建立这种年金制度积极性的。在我国,现行的关于企业年金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很多的地方主要局限在企业的缴费层面,而对于职工的个人缴费则缺少一个统一的优惠。另外一个障碍就是关于税收的优惠形式非常的简单, 仅仅是在企业的缴费环节给予了企业免税的待遇, 对于企业的投资环节利息税和股息税等方面制度缺失必要的安排,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年金发展速度以及覆盖的范围等。 所以,如果对企业的年金缴费税前的列支比例设置一定幅度提高,对个人的缴费部分实施递延纳税等方法,同时对年金基金投资的收益进行适当减

5、免,个人的企业年金领取方面,多种模式,可以一次性支付也可以年金支付,通过这些全国性的明确税收的制度支持,相信在我国,年金市场有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关于税收优惠政策对年金制度的激励分析 关于企业的年金计划涉及到缴税的环节主要有:企业以及职工向年金计划进行缴费,企业的年金计划所取得的投资的收益,企业的职工在退休之后从年金计划中提取的养老金等。年金计划的受惠方主要包括企业和职工。目前,西方国家大多数允许企业和职工向年金计划缴费的部分从应税所得扣除;对企业由于年金计划的收入进行免税;而只是对退休的职工从年金计划获取的养老金进行征税。形象一点描述就是如果严格的按照三个阶段分析,如果选取E来代表是免税

6、,用T来代表是征税,对以上的三个环节开展课税的情况进行标记,那么在目前西方一些国家对他们企业的年金计划征收税的模式简单的可以表示成E-E-T,依据我国的情况看,可以考虑选择这种模式。比较我国的TEE的模式来说,更加的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企业与职工参加, 促进其发展和壮大。当然,对于政府来说可能减少当期的部分收入。 首先,税收的优惠可以激励企业缴纳年金,总体来看企业建立年金计划可以明显降低税收。对企业的税收优惠,也就意味着是吧给员工缴纳的养老基金计算入经营的成本且免税,也可以理解为税收的减免降低职工建立补充养老保障的成本,这对企业具有不小的激励作用。毕竟企业是建立起年金计划的关键,给予企业税收方面的

7、激励也是必要的。我国的国家税务总局专业人士政策法规司的副司长杨元伟曾经对此在“完善我国的企业年金税收政策的七点设想”表示,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多支付的缴费部分,在一定的原则上是可以在企业的所得税缴纳之前据实进行列支。 其次,税收优惠激励员工参加企业的年金计划。因为企业年金延期支付所得税,不仅企业缴费部分不记入收入,免除了当期的纳税;而且员工缴费部分从当期收入扣除,同样不用当期纳税;重要的是投资的收益同样不用当期纳税。而这些缴费以及收益要到领取养老金按普通的收入进行纳税。特别是年金的积累期越长,个人利益会越大,账户积累的越多,这对年轻员工激励更大, 即越早缴纳,投资收益越多, 退休保障业也就越多。直

8、观一点说,就是如果一个年轻人参加了企业的年金计划,那么他每年都会将部分的收入按期的存入到自己的年金账户中,而这个数额则是计税之前,很容易理解就是工作期间应税的收入降低了,此处享受了低税的优惠。然而当年轻人工作几十年后退休,会从自己的企业年金中领取属于自己的现金, 由于税收优惠也会缴纳较低的税,又一次的减少了自己的纳税额。这种做法在国外已经实践了很久,从实际效果来看, 企业的员工参加企业享受税惠的年金计划这一社会补充的养老计划也可以延税。延税主要有三部分: 一部分是企业为员工所缴费的年金不记入职工的当期收入,所以,员工不会因此项收入而纳税; 第二部分是员工缴纳的自己年金部分从当期的收入中税前扣除

9、,也省去了这笔钱的税收,而且整体的税率下降; 第三部分是有年金计划的投资收益同样不作为当期收入纳税。而这些利益不受损害的情况下,只在员工开始领取自己的养老金时才会按照普通的收入进行纳税,大大降低了成本,激发了员工和企业的积极性。 另外,税收优惠对政府的税收影响。前面分析中企业和员工都从政府获得税收优惠, 是否政府税收会有损失?政府因为给予企业年金计划优惠的税收政策,确实会造成当期的财政损失一些收入,据资料显示,这种以内税惠所引起的隐藏性的支出可能达到政府支出公共养老保险这些显性支出的1/4左右,比如美国占到公共显性支出1/5,大约占到全国GDP的1.09%,另外爱尔兰分别占到21%和1.2%,

10、澳大利亚是24.9%和1.01%。这样看,如果把企业建立的年金计划和基本的社会养老保险进行替代的话,也就是政府的公共养老支出会大幅度的减少。因此,建立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隐形的支出减少要大于税收收入减少,所以说政府不会造成收入的损失,还从另外一个角度从中受益。 最后,实质上政府延税待遇,是政府推迟税收,税收的总额不仅不减少, 反而会增加, 因此延迟税收也可以当成政府给予企业职工优惠的贷款,政府收取贷款的利息,而员工则得到了更多投资的收益。企业年金发展前景广阔,关于税惠政策可综合考虑制定,突破税惠、法律等瓶颈后,我国年金市场会迅速进入快速发展期。 参考文献: 1张云,匡勇.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创新投资

11、的影响以江西三大行业上市公司为例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3,(01). 2 Johnson Richard W.The Impact of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s on Pension Benefits of Labor. Economics . 1996. 3方黎明.影响养老护理人员供给的主要因素和干预措施的效果国外近年来文献综述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社会福利(理论版). 2012,(11). 4孙雅静.基于DC模式下参保员工的企业年金权益保障问题及对策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7,(S2). 5James H Moore. Jr.Projected pension income: equality or disparity for the baby-boom cohort. Monthly Labor Review . 2006. 6胡春.增值税扩围改革对行业税负的影响研究基于上海改革方案和投入产出表的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02).-最新【精品】范文 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可修改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