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实例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与直线,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及表示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画一画、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归纳提炼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征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归纳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三角板和手电筒
四、教学过程:
一、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
1.认识线段
①实例引入
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让学生回答是什么图形。
②观察特征
提问:线段有什么特点?如果我们想知道这条线段有多长,你有办法吗?
学生回答后,板书: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长度。
(3)学生举例
提问:在我们的教室里,你能找到线段吗?指一指。(注意要指出线段的2个端点)
(4)操作活动: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
①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
②介绍线段的字母表示方法。(例:线段AB。)
2.认识射线。
(1)观察特征
①谈话:注意看,老师现在将线段右边的这个端点去掉,让它向右边延长,再延长,无限延长。
②提问:现在的这个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后,板书:射线有一个端点,有一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伸。
(2)学生举例,形成表象
提问:想一想,射线的特点与生活中哪些现象类似呢?
学生:手电筒的光束,汽车车灯的光束,探照灯的光束等。
(3)动手操作,发现规律
①请你从A点出发画一条射线。
②交流校对,补充提问:能从A点出发再画一条射线吗?还能画吗?
③引发思考: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归纳: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④介绍射线的表示方法。如射线AB。注意:端点处的字母标在前面。
3.认识直线。
(1)观察特征
①谈话:注意看,老师要将这条线段两边的端点都去掉,使这个图形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②提问:现在的这个图形有什么特点?你知道它是什么图形吗?
学生回答后,板书: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2)动手操作,发现规律
①任意画一条直线。介绍直线的两种表示方法。如:直线AB,直线l,
②过一点O,能画直线吗?能画几条?
③经过两点A、B,能画直线吗?能画几条?
④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归纳: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4.讨论交流: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区别。
(1)出示讨论要求:①说一说:3种图形有什么不同;②用图或表格整理好。
(2)学生完成后交流点评:
例:直线、射线与线段的特点整理
图形名称
图形
端点数量
延伸情况
能否测量
直线
射线
线段
(3)练习:下面的图形,哪些是直线?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线段?
二、巩固练习:课件出示习题
三、全课总结
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四、板书设计:
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认识
线段 直的 两个端点 有限长
直线 直的 没有端点 无限长
射线 直的 一个端点 无限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