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年全国大纲版高考压轴卷文综试题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第卷为必考题,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2年央视超级工程第三集讲述了目前北京正在建造一个超大型的地铁网络,但这座有着数百年
2、历史的古城,各种精美的古代建筑让地铁建设充满困难和挑战。随着北京市大力发展地铁交通,在新建地铁沿线住宅区、大型商场不断涌现。据此完成12题。1.在新建地铁沿线住宅区、大型商场不断涌现, 体现出 A.交通是影响特大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 B.交通是影响住宅区选址的首要因素 C.交通运输方式变化直接影响城市的兴衰 D.交通通达性的变化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方式2.北京市地铁网建设中最不可能出现的问题 和挑战是 A.地价高 B.城市拥堵问题严重 C.地面沉降 D.水土流失严重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据此完成35题。3.在低碳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我国西北地区的工业部门中可能
3、最受欢迎的是A.煤炭工业 B.风电工业 C.火电工业 D.核电工业4.若现阶段我国生产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由粮食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而成)作为汽车燃料,将对我国产生的显著影响有完全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剧了耕地压力 调整种植业结构A. B. C. D.5.下列措施有助于推进全球生态安全的是推广太阳能、水能等清洁能源 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增加耕地面积 提高单位能耗的产值A. B. C. D.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有的水汽量与同温度下这些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的比值称为相对湿度,且最大水汽量与气温有一定的相关性。读图据题意回答68小题。6.气温在0时,1m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
4、水汽量为5g,若要 使最大水汽量上升25g,气温应上升A.20 B. 25 C. 30 D. 35 7.测得一封闭实验箱内的温度为15,相对湿度为50%,若要使实验箱内相对湿度降低到30%,箱内温度应调节为A.20 B. 25 C. 30 D. 35 8.若空气含量恒定,四个季节中相对湿度最大的最可能是A.春季 B.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某地理爱好者某日利用长1m的竿在与北京同一纬线某地测量日影变化,并绘制出如下该日日影长短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911题。9.当测得日影时,世界标准时间为A.3时 B.12时 C.16时 D.19时 10.此日测得的影长时,下列地点与之影长相等A. 40N
5、 B. 0 C. 40S D. 50S11.该地理爱好者可能在如下哪个日期获得相同的日影变化图A.1月1日 B.4月11日 C.6月22日 D.10月13日12.柳宗元认为“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是指汉朝( )A.沿袭西周以来的分封制 B.设刺史巡视监督C.分割诸侯王的土地 D.所封宗子,功臣往往割据叛乱13.“熙宁(宋神宗年号)青苗取息二分,提举使复以多散为功,遂立各郡定额,而有抑配(强制分配)之弊。”这段话反映了( )变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弊端 官吏对各郡定额、强制分配 官吏以青苗法作为聚敛财富的手段 政
6、府积极帮助农民解除高利贷负担A. B. C. D.14.曾有人对理学代表人物程颐吟诗句:“梦魂惯得无拘束,又踏杨花谢娘桥。”程颐变色说:“鬼语,鬼语。”这说明他A.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B.对遣词造句要求极高C.对鬼神存敬畏心理 D.主张压制感情和灵性15.唐玄宗曾下令“禁九品以下清资官设置客舍、邸店、车坊”。但实际无法禁止,后来宣宗时只好敕令:“公主家有庄宅、邸店,宜依百姓例差科。”材料表明( )A.唐朝调整抑商政策 B.邸店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当时获利丰厚C.城市商业活动已突破市坊界限 D.很多贵族官僚开设邸店,与民争利16.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
7、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的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的主张 D.辛亥革命的民主共和的思想17.赫德在中国实测论中说:“故今之计列强当以瓜分为最后之一定目的,而现实当一面设法,顺中国人之感情,使其渐忘其军事思想,而倾服于我欧人,如是则将来所谓黄祸者,可以烟消灰尽矣。”列强在这一思想的支配下与清政府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8.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下令禁止缠足,并指出缠足
8、“废天理”等七大罪状,致使“四万万人半成无用之物,必将使民族衰落”。宣统三年(191 1年),上海军政府命令“凡我同胞,一律剪发,除去胡毛,重振汉室。材料共同反映出清末民初的移风易俗具有明显的( )A.政治色彩 B.革命色彩 C.封建色彩 D.民主色彩19.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其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1993年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八条第一款中,明确规定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B.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组成部分C.传统社会小农经济的理性回归 D.从根本上克服了贫富差异20.某历史学家对西方一种思想评价道:“人之一切自然本能,蛮
9、性的权力意志,向外征服欲,得以尽量表现之机会;而形成近代文化中另一种人之神性与其兽性之纠缠”。这一评价针对的是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B.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主义C.工业革命后的马克思主义 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垄断主义21.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我暂时不再贫穷了。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这段材料表明 A.陈述者仍未摆脱社会偏见束缚 B.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
10、较大提高C.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社会形象 D.妇女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 22.新全球通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一书认为:“虽然直到1917年俄国革命,社会主义者没有赢得任何政府的控制权,但是他们的批评,连同保守者和自由主义者一起,在说服政府革除早期工业化的弊端,为工人阶级提供保障方面起了巨大作用。”这说明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B.社会主义者、保守者和自由主义者具有共同的阶级立场C.资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最大受益者D.工人运动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23.尼克松在1972年1月3日出版的时代周刊专访中表示:“我们必须记得,世界历史上享有相当长期和平的唯一时期,
11、是势力均衡存在的时期。如果我们有强大、健康的英国、欧洲、苏联、中国和日本,各自制衡,不要互相抵制,世界会更美好。”该材料的背景是( )A.美国从越南撤军,战略收缩 B.中美关系正常化,美国向中国表达善意C.美国实力下降 D.美国承认多极化的世界24.2011年某国生产的A商品单位价值量为15元,2012年生产的A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某企业生产的A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比2011年提高了一倍。假如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2年创造的价值总量比2011年增加了A.1/2 B.1/3 C.1/4 D.1/5 25. 2013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下列各项措施中符合积极
12、的财政政策的有减少国债发行规模,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实施结构性减税,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 下调银行利率,保持信贷规模合理增长A. B. C. D.26.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自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6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小微企业之所以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是因为小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在促进经济增长、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 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A. B. C. D.2
13、7.2012年,美联储继续维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该政策大大增加了全球经济失衡的压力,使新兴市场国家都面临“热钱压境”的风险。上述材料表明,经济全球化在现阶段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 以统一的货币市场为标志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造成一定威胁 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A. B. C. D.28.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2012年6月24日实现新突破,神舟九号航天员成功驾驶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这一操作是由在地面进行了1500多次模拟训练的43岁航天员刘旺实施的.这表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利用规律必须以发挥主观
14、能动性为基础 追求真理是认识活动的目的和归宿A. B. C. D.29.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 截至22日18时,雅安地震已造成192人死亡,23人失踪,11470人受伤,其中重伤968人。专家估计,地震直接经济损失将超过百亿元 ,可能导致物价上行周期提前,短期内保险业受影响。此次地震A.是物价上行的内因 B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损失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C. 可能导致物价上行周期提前体现了事物间的主观联系D.作为一种自然灾害,是对人类诸多不道德行为的警示30.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对于这一预期目标的调整,温
15、家宝解释说,主要是要与“十二五”规划目标逐步衔接,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以利于实现更长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发展。这一解释所蕴含的哲理是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做到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要重视量的积累A. B. C. D.31.幸福,在西方文化传统中有诸神之赐、来世之享、天赋权利等解读。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幸福是金钱的占有、幸福是奉献的喜悦等观点。分析这些幸福观,正确的理论出发点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社会历史性 价
16、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阶级性社会价值观的主导者历来属于人民群众 正确的幸福观是美好生活的航标A. B. C. D.32. 我国于1991年发表第一份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2004年“尊重和保障人权”将写入宪法,2012年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事诉讼法。我国人权发展的事实充分证明人民民主的主体和权利不断扩大 人民民主的真实性日益充分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逐步发展完善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完全统一的A. B. C. D.33.PM2.5是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影响很大。今年,PM2.5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成为全国“两会”重要议题之一。人大
17、代表、政协委员关注PM2.5说明人大代表维护人民利益,对人民负责 政协委员关注民生,参政议政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人大和政协是我国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A. B. C. D.34.为帮助内蒙古自治区快速发展,国家在经济建设和财政支出上加大支持力度,重视发展蒙古族的民族文化教育,内蒙古自治区呈现出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发展的局面。这说明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 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提供了物质保证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是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我国把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作为推动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途径A. B. C. D.35.2012年2月4日,中国和
18、俄罗斯认为西方提交给安理会的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不利于叙利亚问题的和平解决,不利于中东和平,因而投否决票。中国行使否决权是与俄罗斯结盟反对西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要求 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表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定力量 符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的要求A. B. C. D. 2013全国大纲版高考压轴卷 文综试题第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2.第卷共4页,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6.(36分)阅读图文
19、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下图甲所示岛屿有广阔的石灰岩高原,“泉水之岛”之称,面积1.09万平方千米,约有280万人口,岛上蓝山主峰海拔2256米,山区多火山活动。图乙为蓝山咖啡园景观图,因该山在大海的环绕下,每当天气晴朗的日子,太阳直射在蔚蓝的海面上,山峰上反射出海水璀璨的蓝色光芒,故而得名。这片咖啡园终年空气清新,多雾多雨,造就了享誉世界的不仅口味浓郁香醇,而且由于咖啡的甘、酸、苦三味搭配完美的蓝山咖啡,同时也造就了世界上最高价格的咖啡。依题意完成下列小题。 甲 乙(1)依据图文材料,分析说明该岛的地形特点。(8分)(2)简述该地区盛产优质咖啡且享誉世界的原因。(12分)(3)依图
20、判断该岛城市分布特点及其原因。(8分)(4)该岛屿有“泉水之岛”之称的原因。(8分)37.(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9世纪80年代,工业革命研究的开山者阿诺德汤因比写道:“革命之后,土地乡坤在英国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控制了从国家到地方的行政权力,作为社会政治权力基础的土地成了人们狂热追求的对象。对商人来说,只有首先成为地主才能获得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英国工业化时期,具有巨大经济特质的土地是一个家族在政治上成功与否的物质基础。在英国民众的心目中,头衔和以地产为表现形式的财富具有共生关系。在地方社会,乡绅把持着官员的位置,作为当地领袖的地位无可
21、挑战。土地本身所赋予的价值不仅仅包 含农业经济价值,而且还涵盖政治价值和社会价值。土地家族大规模地购买地产并以之为介质控制选区的选票,最终达到操纵政治的目的。内战结束后,土地贵族和乡绅居于社会中上层,完全垄断了国家和地方政权。具有强大经济价值以及社会政治影响力的土地仍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在城市地区,商人用财富购买土地,成为土地阶级的成员,继而确立政治地位和社会声望;在工商业界,银行家把财富转化为地产、取得贵族身份、融入土地阶级的进程比原来加快了;工业家也将资金源源不断地注入地产业,获得乡绅或贵族的头衔,进入土地阶级。工业化时期的英国,圈地运动全面展开。准备圈地的村社往往出售部分土地以筹集圈地费
22、用。小土地所有者也是土地的主要供应者。在建立大地产的过程中,地主们常常卖掉零散的外围地产,集中、强化主体地产,这需要付出几代人的努力。由于圈地运动需要筹集资金,从而造成一些自耕农销售部分土地,圈地后许多自耕农抛售土地;旧的土地家族因为债务而出售土地;许多土地家族为扩大主体地产而卖掉外围地产,市场上待售土地源源不断。一方面,绝大多数农业人口转向了非农产业;另一方面,土地家族、各类职业者、工商界人士疯狂地追逐具有巨大经济价值并且与权力密切关联的传统物质土地,以土地为工具,形成了以贵族、乡绅、自耕农为代表的土地阶级,控制了中央、郡、社区的权力。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大地产和大农场经营制度的形成。摘编自汤普
23、森19世纪英国土地社会和工业化时期英国的土地流动与经营(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化时期英国出现的社会心态。(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工业化时期英国买方土地的主要来源,(8分)并简要分析促进土地流动的推动力量。(6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化时期英国的土地流动与经营在哪些方面对英国政治和经济产生影响。(10分)38.“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很大的区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富”,“十二五”规划定调“民富”。有关专家认为,把“民富”作为目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是要进一步改善人民收入的整体水平;二是要缩小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因此,“优化调
24、整收入分配格局,藏富于民”应成为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1) 从经济学的角度谈谈对“十二五”期间我国重视“国强民富、国民共富”的认识。(9分)(2)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说明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的正确性。(9分)(3) 从经济学角度,结合材料,说明政府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实现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12分)3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国民众在义和团运动中所显示的巨大反抗力量与生命力,使西方列强深为震慑,从此不敢轻言瓜分中国以慈禧为首的清王朝最高执政集团,在追究并清算“原教旨”式的保守派在庚子事变中的责任之后,出于对权威危机的恐惧,于是一变而为新的改革政策的
25、积极推行者。从庚子事件到辛亥革命以前,清王朝在其最后十一年中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社会改革运动清末新政。材料二清末新政是一场改革运动。它和历史上所有传统君主制下的改革一样,以传统政治权威合法性为基础,运用传统的官僚行政组织手段,自上而下地进行政策创新,在保持既有秩序的历史连续性的基础上,渐进地推进社会变迁和政治结构的自我更新,并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这场新政包括废除科举,创办新式学堂,奖励出国留学,扩展新式军队,改革司法制度和巡警制度,创立地方自治与筹备立宪等等。从现代化的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社会风俗和政治生活与过去几十年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社会利益集团和政
26、治势力开始崛起,这种社会风气的变化,甚至已经影响到内地省份的一些偏远角落。以上材料均摘自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末新政出现的历史背景。(8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清末新攻的主要特点。(12分)材料三 红层地貌是地质历史时期红色砂砾岩等岩层上发育的侵蚀地貌,多陡崖,岩性具有软硬互层特点。如下图所示意中国某区域红层地貌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指出图示红层地貌区由外力作用引起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该类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8分)(4)简述红层地貌区地质灾害主要危害及防御措施。(12分)材料四 我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保障少数民族人民的民主权利,建立了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构架
27、,以政治平等、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保障为特点的民族政策体系,保证了我国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形成了各民族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团结、共国奋斗繁荣发展的和谐民族关系。(5)结合材料,说明党和国家是如何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12分)材料五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党和政府根据国情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援助和推动民族地区实现大发展、大繁荣。这激发了各族儿女爱国爱家的热情,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6)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哲学道理,说明党和政府是如何处理民族关系的?
28、(10分) 2013全国大纲版高考压轴卷 文综试题答案地理答案及解析 1-11:D D B C D C B D D D D第1题选D,依题意可知ABC说法过于片面,虽然交通是影响大城市发展、住宅区选址及城市兴旺发达,但并非选项所说;而D中城市利用方式则很大程度上受交通通达性的影响,即呈现出住宅区、大型商场靠近交通便利的地铁沿线。第2题选D,因北京地价高,城市本来拥堵问题严重,给地铁建设带来挑战不难理解,并且北京高楼多,且已有多条地铁,继续在地下建地铁可能会导致地面沉降,给施工带来挑战,而水土流失在此区并不严重。故D最不可能出现。第3题选B,西北风力资源丰富,风电资源是清洁能源,符合低碳经济时代
29、背景。第4题选C,项中“完全改变”说法过于绝对,不当,使用清洁能源与项中能源利用率无关,要种植粮食等并将其作为清洁能源的原料势必会加剧耕地压力,且调整了种植业结构。第5题选D,项意味着清洁能源消费比重低,不利于生态安全,项增加耕地可能会出现一些生态问题,项实际上是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利用生态安全。第6题选C,据曲线可得最大水汽量为25g时对应的气温为30,因原来为0,故上升30,因此选C.第7题选B,由图得出15下最大水汽含量为15g,实际空气含量为7.5g,若相对湿度为30%,则最大水汽含量应为25g,对应的气温为25,故选B。第8题选D,由图及题意得出,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最大水汽量越高,
30、而对应的相对湿度应越小。第9题选B,当测得日影时北京时间为3时,世界标准时间(0时区)应为前一天19时。第10题选C,此题意在求与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相等的纬度。当测得的影长时为当地正午,此时影长与竿长相等,则此地(40N)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5,即太阳此日直射5S,所以另一处应为50S。第11题选D,由第10题得太阳此日直射5S,日期为3月1日左右或10月13日左右。36.(1) 依据文字材料及图中河流分布和山峰高度(2分),可知该地以高原山地为主(2分);依据图中河流由中部流向四周(2分);地势中高周低(2分);北部河流大多流向东北,而南部河流多流向西南(2分),可判断山脉西北-东南走向(2分
31、);北部河流短小而南部河流流程较长(2分),可以判断南部地势较平坦(2分)。(2)自然原因:该岛纬度低,位于热带,热量充足;热带雨林气候,且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受地形抬升,降水丰富;拥有肥沃的火山灰土壤;地势起伏大,山坡排水良好;空气清新,云雾多。(8分)社会经济原因:种植经验历史悠久;品牌打造。(4分)(3)主要分布在沿海、铁路沿线和河流入海口。(任答2点得2分)沿海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铁路沿线交通便利(受海洋灾害影响小);位于河流入海口,可以实现河海联运;近河流,用水方便。(每点2分,答对3点得6分)(4)该岛属热带雨林气候,降雨量充沛;有广阔的石灰岩高原,溶洞遍布,雨水渗进地下裂隙和洞
32、穴,形成丰富的储水;河流众多,汇成巨大的水网;山谷地带,由于受到自然力的破坏,形成许多沟壑,使充盈的泉水四溢。(8分)39.(3)崩塌、滑坡、泥石流。(2分)断裂发育,岩石破碎(2分);多河谷,地形坡度大(2分);气候湿热,风化强,多暴雨。(2分)(4)主要危害:加速地表侵蚀,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破坏)(2分);破坏农田、城镇与村庄、工矿企业、道路(2分);造成人畜伤亡(2分)等。防御措施:加强监测预报;加强地质灾害避险知识宣传;相关工程建设避开断裂带(2分)等历史答案121314151617181920212223CBDDBDABAADC37.(32分)(1)以土地为物质媒介获得贵族和乡坤头衔
33、,融入土地阶级,获得政治权力和社会声誉进而掌握政权,成为当时一种社会心态。(8分)(2)来源:因筹措圈地资金而需要出卖的土地;圈地后自耕农出售的土地;旧地主因为欠债而抛售的土地;土地家族为强化主体地产而卖掉外围土地不断涌向市场。(8分)力量:以地产为工具加盟土地阶级、进而掌控政权的社会心态,促使土地家族、政府官员等职业群体、工商界人士等社会群体参与土地的购置,成为工业化时期英国土地流动的一种重要推动力量。圈地运动(圈地运动需要筹集资金)、工业革命和工业化也是推动力量。(6分)(3)以贵族、乡坤等为代表的土地阶级垄断了土地、进而掌控政权,使土地获得了超经济价值的社会属性,成为政治权力和社会声望的
34、基础。(4分)以土地为工具,形成了以贵族、乡绅、自耕农为代表的土地阶级,控制了中央、郡、社区的权力。(3分)在客观上促进了大地产和大农场经营制度的形成。(3分)39(20分)(1)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为清政府赢得了喘息的机会;(4分)以慈禧为首的清王朝统治集团的积极推动和执行。(4分)(2)由最高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渐进地推进;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到以预备立宪为中心的政治变革;对中国社会风俗和政治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一点3分,共12分)政治答案242526272829303132333435BCCDABBDCACD38.(1)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是提高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基础和前提。“
35、国强民富、国民共富”是正确处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3分) 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但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国家财政集中过多,会直接减少个人收入,不利于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国强民富、国民共富”是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必然要求。(3分)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国强民富、国民共富”是协调国家与个人之间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3分)(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适
36、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将成为中国新一轮发展的新的动力和新的增长点。(3分)正确的价值观是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价值观,对社会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民富”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坚持了正确的价值选择。(3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3分)(3)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3分)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3分)加强宏观调控,充分发挥税收等
37、杠杆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3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提高农民收入。(3分)39.(5)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这就从法律上保证了我国少数民族同样享有法律规定的一切权利。(3分)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各项权利。(3分)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从制度上和政策上保证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3分)党和国家对经济文化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援助,帮助它们加快经济文化的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缩小东西差
38、距。这为少数民族享有各种权利提供了物质保障,为发展民族关系打下了物质基础。(3分)(6)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党和国家根据国情,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2分)正确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党和国家制定了正确的民族政策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2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援助和推动了民族地区实现大发展、大繁荣。(2分)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统筹全局,搞好局部。推动民族地区大发展、大繁荣,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整体目标,把国家的发展和少数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2分)坚持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结合起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