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通信建设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管理体系文件
版本:A/01版
技术、环境、安全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坦桑ICT项目二期二阶段Tunduma-Miangalua-Sumbawanga;musoma-sirari;tabora-nzega
参加单位
及人员
CITCC-1国际项目管理部ICT项目分部
交底人
高飞
记录人
王博
交底日期
2011.4.13
交底内容:
技术交底:
质量目标:单项工程合格率100%;竣工工程回访率100%;顾客满意度90%以上;工程废弃物处置率100%;无重大质量和安全责任事故。实现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的持续改进。
关键工序交底:
一、工程中主要质量控制点为:
1、敷设直埋光缆2、敷设城区管道3、敷设管道光缆4、光缆接续
5、接头盒密封安装
主要工序为:
施工测量、挖填光缆沟、开挖人(手)井、制作人(手)井、布放直埋光缆、光缆接续、光缆成端接续、埋设标石、安装光缆识别牌、中继段测试、竣工资料的整理。其中敷设直埋光缆、接头盒密封安装、光缆接续、过路、桥障碍点保护是整个工序中的关键。因此,需要对整个操作过程严格控制。
二、具体保证措施如下:
1. 路由复测的技术规范、标准
1.1. 路由定位依据
Ø 新建管道路由的定位依据设计图纸。
Ø 光缆路由定位应选择在距公路中心线29.5米公路界桩以内1米范围内。
技术负责人
高飞
项目负责人
王立军
注:参加人员均应由本人签字。此页写满可以另附其他纸张。
保存期限:三年 记录编号:Q/CITCC-1.CXJL.09-01
Ø 光缆路由如遇特殊情况向公路侧偏离时,应与业主代表、当地公路部门协商确定,并应得到业主代表、公路部门的签字确认;向远离公路侧偏离时应与业主代表协商并签字确认。
Ø 管道、光缆路由穿越公路、铁路、输油气管道,或需要在公路桥梁上敷设时,应与所属部门协商确定,并得到业主代表、相关部门的签字确认。
1.2 主要工作
路由复测应完成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
Ø 以设计施工图为依据,复测确定路由走向。
Ø 核对和丈量各段落路由长度,包括管道、直埋、水线、架空等所处段落和进局长度;复测完成后应核对各段落中继段长度与设计文件的差距。
Ø 核对和丈量各段落路由穿越铁路、公路、河流、湖泊及大型水渠、地下管线等障碍物的具体位置和处理措施。
Ø 核对利旧管道、电力槽道内光缆占用管孔的位置及其他管孔占用情况。
Ø 核对、统计各种类型管道沟、光缆沟工程量,障碍处理、防护等工程量与BOQ表的差距。
Ø 核对、统计各段落各种材料的需求量。
Ø 为中继段光缆的配盘、光缆的分囤及运输提供资料。
Ø 绘制施工草图。
1.3 路由测量
Ø 路由测量可采用测距轮、测距地链、皮尺、测距仪等进行。
Ø 测距工具使用前、使用过程中定期进行校对,防止因测量工具误差造成测量数据发生偏差。
Ø 测距作业应充分考虑到地形起伏变化,当使用测距轮、测距地链、皮尺进行测量时,测距工具应沿路由走向或平行路由进行测量。
Ø 路由复测长度应与设计长度进行核对,长度核对可分段落或中继段进行。
1.4 路由定位
注:参加人员均应由本人签字。此页写满可以另附其他纸张。
保存期限:三年 记录编号:Q/CITCC-1.CXJL.09-01
路由测量应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定位:
Ø 路由确定后,需采用标桩、参照物间距、GPS进行定位,定位标记应能够满足后续工序的使用。
Ø 路由穿越障碍物〈铁路、公路、河流、输油气管道等〉,障碍物两端应设置标志。
Ø 直埋光缆应依据设计图纸考虑光缆预留,光缆预留点应选择安全可靠的地点,预留点应设置标志。
1.5 施工草图绘制
路由复测应进行施工草图的绘制工作,路由图纸的绘制可采用:路由纵向按1:2000的比例,横向无需按比例进行,路由施工草图应包含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
Ø 一个中继段或段落连续的测距(**Km+***m方式)。
Ø 路由横向两侧各50米内的参照物,GPS定位点数据。
Ø 障碍物名称、长度,穿越方式和穿越断面图;管道和直埋光缆通过桥梁的长度和通过的方式。
Ø 管道、光缆的规格程式,光缆预留点和预留长度。
Ø 管道、光缆沟类型、防护措施。
Ø 其它需要绘制的信息。
路由施工草图应采用A4图纸出图,路由施工草图的绘制要为项目完工后绘制竣工图纸做好基础工作。
1.6 路由变更
原则上路由定位应依据设计图纸,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应报项目部审批:
Ø 连续500米的路由走向发生变更。
Ø 中继段复测长度超过设计长度1000米。
Ø 直埋光缆路由需要采用架空或其它特殊方式敷设。
Ø 路由变更较小时,应与现场业主代表协商确定并填写设计变更单,以备做竣工资料时使用。
2. 管道沟、光缆沟开挖和回填的技术规范、标准
2.1 管道沟、光缆沟土质划分
注:参加人员均应由本人签字。此页写满可以另附其他纸张。
保存期限:三年 记录编号:Q/CITCC-1.CXJL.09-01
普通土:主要用铁锹挖掘,并能自行脱锹的一般土壤。
硬土:用铁锹、镐挖掘,如坚土、粘土、市区瓦砾土及淤泥深度小于0.5米的水稻田和土壤(包括虽可用锹挖,但不能自行脱锹的土壤)等。
砂砾土:以镐、锹为主,有时也需用撬棍挖掘,如风化石、僵石、卵石及淤泥深度为0.5米以上的水稻田等。
软石:部分用镐挖,部分用爆破挖掘的石质。松砂石、粘性胶结特别密实的卵石、软片石、碎裂的石灰岩、火山岩,硬粘土质的片岩、页岩和硬石膏。部分用镐挖掘,部分用风镐挖掘的铁矿石。
坚石:全部用爆破或人工用大锤打的方法挖掘的石质,如硬岩、玄武岩、花岗岩和石灰质砾岩。全部用风镐挖掘的铁矿石。
综合土S1:管道沟土质为普通土、硬土。
石质土S2:管道沟土质为砂砾土、软石。
坚石S3:管道沟土质为坚石。
综合土R1:直埋光缆沟土质为普通土、硬土。
石质土R2:直埋光缆沟土质为砂砾土、软石。
坚石R3:直埋光缆沟土质为坚石。
2.2 管道埋深应符合下表要求
管道埋深表
土质
埋深H(米)
综合土S1
≥1.0
石质土S2
≥1.0
坚石S3
≥0.5
注
1、 坚石S3地段应在沟底和管道上方各铺5厘米的细土;
2、 综合土S1、石质土S2埋深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下面遇到坚石S3时,埋深大于50厘米,可以不再继续下挖,但应加保护,保护方式视现场情况而定;当埋深小于50厘米时必须继续下挖,直至埋深大于50厘米,回填时要铺5厘米细土,沟顶加C10混凝土封沟保护20厘米。
3、 S1工程量计算公式:S1占总开挖深度的比例×长度
S2工程量计算公式:S2占总开挖深度的比例×长度
S3工程量计算公式:S3占总开挖深度的比例×长度
4、 特殊地段达不到埋深要求时,可采取水泥封沟、铺水泥盖板等保护措施;特殊地段指地下原存在有其他管线的地段;
5、 回填土应做夯实处理,同时须高出地面。
注:参加人员均应由本人签字。此页写满可以另附其他纸张。
保存期限:三年 记录编号:Q/CITCC-1.CXJL.09-01
2.3 光缆埋深应符合下表要求:
光缆埋深表
土质
埋深H(米)
综合土R1
≥1.2
石质土R2
≥1.0
坚石R3
≥0.5
注
1. 坚石R3段应在沟底和光缆上方各铺10厘米的细土。
2. 综合土R1埋深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 下面遇到石质土R2时,光缆埋深应确保达到石质土R2要求。
3. 综合土R1、石质土R2埋深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下面遇到坚石R3时,埋深大于50厘米,可以不再继续下挖,但应加保护,保护方式视现场情况而定;当埋深小于50厘米时必须继续下挖,直至埋深大于50厘米,回填时要铺10厘米细土,沟顶加C10混凝土封沟保护,厚度20厘米。
4. R1工程量计算公式:R1占总开挖深度的比例×长度
R2工程量计算公式:R2占总开挖深度的比例×长度
R3工程量计算公式:R3占总开挖深度的比例×长度
5. 特殊地段达不到埋深要求时,可采取水泥封沟、铺水泥盖板、铺硅芯管、铺钢管等保护措施。特殊地段指地下原存在有其他管线的地段。
6. 回填土应做夯实处理,同时须高出沟顶10厘米。
2.4 管道沟开挖
挖管道沟按照复测划线进行,不得任意改道和偏离,管道沟尽量保持直线路由.避免蛇行走向,路由弯曲时,要考虑梅花管弯曲半径的允许值,避免拐小弯。沟底应平坦无陡坎、无突出的坚石和砖块。
新建管道穿越繁忙大街、主要公路、铁路时,一般采用定向钻孔敷管保护,定向钻孔敷管时采用7根或14根Φ40/33mm硅芯管,大街、公路、铁路下方埋深不小于1.5米,Φ40/33mm硅芯管在公路两边埋深不小于1.2米。
注:参加人员均应由本人签字。此页写满可以另附其他纸张。
保存期限:三年 记录编号:Q/CITCC-1.CXJL.09-01
新建管道穿越非主要公路时,采用破路面开挖,敷设1根或2根7孔梅花管,埋深不小于1.0米。梅花管应基本平直,不能有太大起伏。
管道沟开挖达到要求后,及时填写随工质量检验表(QUALITY INSPECTION CHECKLIST)及随工工程量计量表(QUANTITY CONFIRMATION FORM),并报随工代表签字认可。
2.5 人(手)孔设置
管道人(手)孔的设置由铺设地段的环境条件等因素确定,具体应符合以下要求:
人(手)孔处挖深应符合人(手)孔安装时要求
新建管道进出局设置人孔,其他段落新建管道按手孔设置。人(手)孔采用集中预制方式。
考虑管道类型、地形条件和铺设地段,新建人(手)孔设置间隔一般不大于150米,直线段可按200米。
新建人(手)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应选择在地形平坦、地质稳固、地势较高的地方。尽量避免设置在安全性差、常年积水、进出不便及铁路、公路路基或排水沟下。土质不好时应做20厘米基础。
人、手孔的制作要求参考通用图。
2.6 直埋光缆沟开挖
挖光缆沟须按照复测划线进行,不得任意改道和偏离, 光缆沟尽量保持直线路由,避免蛇行走向,路由弯曲时,要考虑光缆弯曲半径的允许值,避免拐小弯。沟底应平坦无陡坎、无突出的坚石和砖块。
直埋光缆穿越主要公路、铁路时采用定向钻孔敷管保护。定向钻孔敷管时,
注:参加人员均应由本人签字。此页写满可以另附其他纸张。
保存期限:三年 记录编号:Q/CITCC-1.CXJL.09-01
采用 2根Φ40/33mm硅芯管,本工程用一根,一根备用,同路由敷设2根光缆时采用3根Φ40/33mm硅芯管,本工程用二根,一根备用。光缆线路穿越可以开挖的一般公路时,采用铺1根Φ40/33mm硅芯管保护,同路由敷设2根光缆时,铺2根Φ40/33mm硅芯管保护。
直埋光缆穿越小型有疏浚和挖泥取土的河流、水塘时,除敷设一根Φ40/33mm硅芯管保护外,应在光缆上方覆盖水泥沙浆袋保护;穿越水流湍急、河面较宽的河流时,采用定向钻孔敷管方式过河,敷设2根Φ40/33mm硅芯管。同路由敷设2根光缆时,敷设3根Φ40/33mm硅芯管。
直埋光缆在桥侧架挂钢管时,采用1根Φ110mm镀锌钢管,内穿2根Φ40/33mm硅芯管保护,每隔2米应有一个固定点。对桥体比较矮,做桥挂比较容易被火烧或毁坏的地方须进行必要的保护措施。
光缆沟开挖达到要求后,及时填写随工质量检验表(QUALITY INSPECTION CHECKLIST)及随工工程量计量表(QUANTITY CONFIRMATION FORM),并报随工代表签字认可。
2.7 管道沟、光缆沟的回填
细土指去除碎石、砖块等坚硬物以后,颗粒均匀的原土。
回填前,坚石S3管道沟须铺5厘米细土,坚石R3光缆沟须铺10厘米细土。全部回填须进行夯实处理,直埋回填土应高出沟顶10厘米。
2.8 一般要求
Ø 管道沟、光缆沟应顺直、沟底平坦。
Ø 挖沟时应有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对特殊点重点监管,如两挖沟人员结合部、
注:参加人员均应由本人签字。此页写满可以另附其他纸张。
保存期限:三年 记录编号:Q/CITCC-1.CXJL.09-01
沟坎处、过沟渠处、陡坡处等。
Ø 定向钻孔敷管及过桥处应派专人监督,确认顶管所用管材规格及数量,指定顶管位置,监督顶管深度;指定桥挂位置,确认过桥方式,确认桥挂所用管材规格及数量,检验所用辅助工具的安全性。
Ø 回填时应有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监督,确保无大石、砖块等硬物直接填放在光缆及管道上。
Ø 全段设置警示带。警示带位置一般安装在梅花管或光缆上方0.4米处,特殊地段在梅花管或光缆上方0.2米处。警示带可在穿越特殊障碍物时断开。
3. 光缆敷设的技术规范、标准
3.1 光缆弯曲半径要求
光缆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
光缆类型
管道和防蚁光缆
静态弯曲
12.5D
动态弯曲
25D
注:D为光缆外径。
3.2 敷设端别要求
每个中继段以设计起点为A端,以设计终点为B端。
3.3 光缆重叠及预留
为了以后的维护方便,考虑了在特殊地段进行光缆预留。光缆重叠及预留长度应满足下表要求:
注:参加人员均应由本人签字。此页写满可以另附其他纸张。
保存期限:三年 记录编号:Q/CITCC-1.CXJL.09-01
光缆重叠及预留长度
项目
敷设方式
直埋
管道
接头重叠长度(不少于)
12m
12m
人手孔内弯曲增长
0.3-1m
光缆沟或管道内弯曲增长
7‰
10‰
光缆过主要公路、铁路(设计标注)每侧预留
12m
局站每侧预留
15m
光缆过桥梁每侧预留(桥长≥30m)
20m
光缆定向钻过河每侧预留(长度≥50m)
20m
特殊预留
依据设计
注:预留不得随意更改。
3.4 管道光缆敷设
管道光缆敷设应完成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
Ø 检查人(手)孔积水情况。若有水,须及时清理。
Ø 城区敷设光缆采用人工牵引方式。
Ø 敷设完毕后,应从一端逐井进行穿放保护管、光缆绑扎、挂光缆标志牌,并沿人(手)孔墙壁固定,保护管穿放长度以光缆不外露为最低限度且开口须向下。
3.5 直埋光缆的敷设
直埋光缆敷设应完成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
Ø 敷设前须及时清理出光缆沟余土,保证光缆埋深。
Ø 直埋光缆敷设可采用机械牵引方式或人工牵引方式。
Ø 机械牵引方式适用于地势平坦且没有障碍物地段,一般须在光缆沟旁牵引,然后由
注:参加人员均应由本人签字。此页写满可以另附其他纸张。
保存期限:三年 记录编号:Q/CITCC-1.CXJL.09-01
人工将光缆放入光缆沟内,为了不损伤光缆护层和延长一次牵引的敷设距离,在地面上适当位置安装地滑轮。
Ø 人工牵引方式敷设光缆地势平坦时,每人10米距离直线抬放。一般敷设1.5公里。剩余1.5公里可以按8字倒出来盘放好,继续向相反方向敷设。也可不倒出来,采用边倒边敷设直至敷设完毕。
Ø 在敷设光缆时要特别强调锹镐等应远离光缆沟和敷设路由,当光缆在沟内有弯度或起伏时,应用木棒或人下到沟内顺直下压至沟底,绝对不允许用锹、镐等硬物下压光缆。
Ø 光缆线路沿公路路肩敷设时,须采用1根Φ40/33mm硅芯管保护。
Ø 光缆线路沿公路排水沟敷设时,须采用1根Φ40/33mm硅芯管保护,回填土后用C20混凝土封沟保护。
Ø 光缆穿越或沿靠山涧和冲刷严重的小水沟时,应视情况设置漫水坡或挡水墙保护。
Ø 在陡坡上敷设光缆时,应砌石护坡保护;穿越陡坎或田坎时,砌石护坎保护。在坡度大于20度、坡长大于30米的地段或易冲刷地段,应采用堵塞保护,如是石质地带,还应水泥封沟保护。
Ø 在石质沟R3地段敷设光缆时,沟底应平整,并在沟底和光缆上方各铺10厘米细土,同时在光缆沟上方作水泥封沟保护。
Ø 混凝土封沟、堵塞、沟坎、护坡、漫水坡、挡水墙严格按通用图纸标准施工。
Ø 光缆敷设完毕后应及时回填土,严禁光缆长时间暴露在外,造成人为破坏。
Ø 警示带位置一般安装在光缆上方40厘米处,特殊地段在光缆上方20厘米处。警示带可在穿越特殊障碍物时断开。
3.6 光缆敷设的一般要求
Ø 本工程直埋防蚁光缆标准盘长为3公里,管道光缆标准盘长为2公里。
Ø 光缆敷设时严格按配盘图顺序进行。
Ø 选择合适的支盘地点。
Ø 敷设前确认光缆端别,出缆方向与光缆敷设方向须一致。
Ø 敷设光缆时须将人员组织好,穿管及过障碍处均要有专人负责处理。前后行动一
注:参加人员均应由本人签字。此页写满可以另附其他纸张。
保存期限:三年 记录编号:Q/CITCC-1.CXJL.09-01
致,听从指挥,严防光缆扭绞、打背扣。
Ø 在光缆敷设过程中,须严加保护光缆,严禁车轧、人踩、重物冲砸,严防铲伤、划伤、扭绞、背扣等人为损伤。
Ø 光缆敷设完成后须安排专人从一端至另一端认真检查,确保光缆顺直、无损伤、无腾空现象,同时进行光缆测试。
Ø 及时做好相关记录工作,特别是光缆盘号、新编盘号、光缆程式、光缆长度、保护措施及长度、复测标桩号、设计标桩号等。
4. 梅花管的敷设
Ø 梅花管采用人工敷设方式。
Ø 梅花管穿越障碍前,须封堵严密。严禁在敷设过程中有水、土、泥及其它杂物等进入管内。
Ø 单根梅花管敷设完毕后须立即连接密封,并对引入人(手)孔的管孔及时进行封堵。
Ø 梅花管连接件粘合前,须将承口内侧、插口外侧、梅花管及粘合面清洁干净,无尘沙和水迹,接头处胶水须涂沫均匀,确保连接处密封不渗水,以免给光缆敷设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水位较低的特殊地段,梅花管连接处须加做长40厘米、宽20厘米、高20厘米的包封。
Ø 梅花管敷设后应尽量减少裸露时间,及时回土夯填,以防梅花管受到人为及其他各种损伤。
Ø 在人手孔内梅花管口与人手孔壁平齐。对引入人(手)孔内的梅花管端口全部采用膨胀塞进行封堵。对敷设光缆的管孔,穿放光缆后的端口换用护缆膨胀塞进行封堵。
Ø 梅花管入人(手)孔外侧须做沿梅花管方向长40厘米、宽20厘米、高20厘米的C20混凝土包封,内侧梅花管周围须光滑并与人(手)孔井壁自然成为一体。
Ø 人(手)孔上覆与人(手)孔井壁间须加防水水泥密封。
4.1 梅花管敷设的一般要求
Ø 本工程城内管道采用7孔PE梅花管,管群为1*7孔管道或2*7孔管道。在一般
注:参加人员均应由本人签字。此页写满可以另附其他纸张。
保存期限:三年 记录编号:Q/CITCC-1.CXJL.09-01
地区铺设梅花管道,可直接将梅花管放入沟底,不需另做专门的管道基础。对土质较松散的局部地段,沟底须进行人工夯实或做混凝土管道基础。
Ø 若管道沟内有水,敷管前要先将水抽干,敷管后用塑料编织袋内装土(每隔2米一个)将梅花管平压在沟底,确保管道的埋深、顺直、无扭绞。
Ø 梅花管弯曲半径须大于1米,严禁使用喷灯或其它加热方法使梅花管变软进行弯曲。
Ø 梅花管底部距人孔底部不小于150毫米。
Ø 警示带位置一般安装在梅花管上方40厘米处,特殊地段在梅花管上方20厘米处。警示带可在穿越特殊障碍物时断开。
Ø 鉴于在一期执行过程中业主对防水的要求,二期执行过程中须高度重视梅花管及人(手)孔防水问题。
5. 光缆接续
5.1 距离要求
通常情况下,两个接头之间最小距离为:城区:500米,城外:1000米。
5.2 接续衰减指标
项 目
单 位
指 标
备 注
接续衰减
dB/个
≤0.08
中继段双向平均值,应同时满足1310nm 和1550nm要求。
5.3 主要工作
Ø 开剥前将预留光缆在接头坑或人井内预盘,留足预留后将多余光缆剪除,防止因光缆过长或过短给后期光缆盘留和接头盒固定工作带来不便。
注:参加人员均应由本人签字。此页写满可以另附其他纸张。
保存期限:三年 记录编号:Q/CITCC-1.CXJL.09-01
Ø 开剥光缆前须将热可缩管套入两端光缆上。打磨光缆用于热缩管密封的外表皮及进缆口的外表面,并用胶带缠绕、拆除以除碎屑。
Ø 用钢锯沿台阶线锯开接头盒封口。
Ø 光缆开剥时一定要用专用工具小心开剥,防止划伤松套管或光纤,致使在盘松管或盘纤过程中出现断纤。
Ø 松套管盘留后直接进入熔纤盘,不再换接头盒所配软管。松套管上盘长度约3.5-4.5厘米,不宜过长,以免挤压盘内光纤。
Ø 接续前须将松套管及光纤擦洗干净,禁止用有腐蚀性的清洁剂擦洗松套管及光纤。
Ø 光纤接续前须穿号码管并进行预盘纤工作,将多余光纤剪除,防止盘纤时出现小圈,影响光传输性能及美观。熔接后须将号码管套入热熔管,一左一右间隔两排排列,排放整齐。
Ø 采用喷灯或热熔枪热缩前,须把铝箔保护纸包附在可能烧到的光缆外皮上,对光缆进行保护。
Ø 分歧接头使用下方大孔时,两缆之间的分歧卡须插到底,尽量保持两边的空间均等,并用扎带固定两根光缆,防止松动。
Ø 接头盒密封前进行热可缩加热流程,以防止热缩管起泡。
Ø 用喷灯从热缩管和光缆连接处开始,进行均匀加热,直到绿色点全部消退、热缩管完全包附、热熔胶从两端均匀溢出为止。
Ø 接头盒密封前须填写接续卡片,接续卡片封装在接头盒内。
Ø 接头盒密封时须将密封胶槽、密封胶带擦拭干净。
Ø 接头盒密封后须将密封螺丝拧紧。
注:参加人员均应由本人签字。此页写满可以另附其他纸张。
保存期限:三年 记录编号:Q/CITCC-1.CXJL.09-01
Ø 管道预留光缆须盘放整齐固定在人(手)孔井壁上,管道接头盒须安装在固定架上,同时将固定架牢固固定在人(手)孔井壁上。
Ø 直埋接头盒须在上方40厘米处,加5块水泥盖板保护,同时埋设标石,标石应埋放在光缆沟正上方,面向接头。
5.4 一般要求
Ø 所有光缆接头盒采用一端进出,直通接头采用中间两个小孔,以确保接头盒密封性。光缆分歧接头采用中间及上面两个小孔。接头坑尺寸(见通用图)。
Ø 光缆开剥长度不小于1.7米,光缆开口与接头盒入口平齐或伸出1-2厘米,但不能回缩;加强芯伸出固定点2厘米。
Ø 光纤在接续时须按相应的松套管及光纤色谱一一对接,并反复检查,不得错管、错纤。
Ø 光纤接续应遵循熔纤盘先下后上、纤序先小后大的原则。
Ø 接续过程中,须将工作台上不用的东西清理干净,特别是金属工具,防止在接续过程中划伤或砸伤光纤。
Ø 接头盒内盘留带光纤的松套管长度75-80厘米,熔纤盘内盘留光纤长度90-95厘米。接头盒内所有光纤须盘放整齐、有序,盘留光纤的曲率半径不小于37.5毫米,对1310nm、1550nm窗口不产生附加衰减。
Ø 接续过程中,去除光纤涂层要用专用工具,严禁用刀片等金属利器,保证光纤结构的完整性。
Ø 加热冷却前禁止用牙签等硬物触碰热熔管,以防光纤和热熔管变型。
注:参加人员均应由本人签字。此页写满可以另附其他纸张。
保存期限:三年 记录编号:Q/CITCC-1.CXJL.09-01
Ø 光纤接头衰减及纤长须作好监测记录,并录入电脑。
Ø 热缩管完全冷却后方可移动接头盒和进行其他的操作。
Ø 接头完成后,须做好现场清理工作。
6. 线路标石埋设
6.1 标石埋设标准
Ø 标石制作标准见“设计通用图”。
Ø 标石高1米,埋设时埋入地下60厘米,地面上部40厘米。
Ø 直线段标石设置最远间隔:市区150米,野外250米(如有变化另行通知)。
6.2 主要工作
Ø 标石采取集中预制,统一埋设的方式进行作业。
Ø 标石刷色前,须将标石表面刷漆部分清理干净。
Ø 距标石顶端50厘米以内刷黄色油漆,编号用黑色油漆喷写;字体用“180号黑体Arial字”。
Ø 标石编号以中继段为单位统一喷写,字体或符号顶端距标石顶端9厘米。
Ø 标石编号依据传输方向统一编排:
注:参加人员均应由本人签字。此页写满可以另附其他纸张。
保存期限:三年 记录编号:Q/CITCC-1.CXJL.09-01
n
< Ω
J 07 135° 12m — × J07+1 —
029 030 031 032 033 034 034+1
(A) (B) (C) (D) (E) (F) (G)
注:(1)编号的分子表示标石的不同类别或接头编号,分母表示一个中继段内标石编号。
(2) 图(A)表示接头标石;(B)表示转角标石;(C)表示特殊预留标石;(D)表示直线标石;(E)表示与其他光(电)缆交越标石;(F)表示在07-08接头之间新增的第一个接头标石;(G)表示在34-35号标石处新增的直线标石。
n 转角标石须喷写转角度数,转角度数须用罗盘或其他工具测试准确。
n 预留标石须喷写预留长度。
6.3 一般要求
Ø 管道地段不埋设标石。
Ø 标石应埋设在不易变迁,不影响交通的位置。
Ø 标石设置于:直线段、光缆转角点、光缆沟起止点、特殊盘留处、与其他光(电)缆及管线交越处、与铁路及公路穿越点。
Ø 标石应埋在光缆路由的正上方;如光缆路由上埋设标石有困难,可以在安全地点埋设定位标石,并在施工图上标注清楚定位距离。
Ø 接头标石有一面面向接头位置;转角标石有一面面向内角角平分线。
注:参加人员均应由本人签字。此页写满可以另附其他纸张。
保存期限:三年 记录编号:Q/CITCC-1.CXJL.09-01
Ø 标石编号喷写方法:
B局(站)方向
A局(站)方向
光缆路由
直线、预留、交越、接头标石
光缆路由
B局(站)方向
A局(站)方向
转角标石
注:红线所示标石面喷写从A局(站)至B局(站)的标石编号;蓝线所示标石面喷写从B局(站)至A局(站)的标石编号。
Ø 遇在转弯处有预留时标石埋设方法如下图所示:
光缆路由
光缆路由
A局(站)方向
B局(站)方向
预留光缆
注:红线所示标石面喷写从A局(站)至B局(站)的标石编号,并喷写转角符号及转角度数;蓝线所示标石面喷写从B局(站)至A局(站)的标石编号,并喷写转角符号
注:参加人员均应由本人签字。此页写满可以另附其他纸张。
保存期限:三年 记录编号:Q/CITCC-1.CXJL.09-01
及转角度数;黄线所示标石面喷写预留符号及预留长度。
Ø 接头编号每个中继段每个编号只能有一个,统一按A→B编号(包括管道部分),即一块接头标石两边喷号:分子为接头编号,两边为同一个数字,分母为从两个方向不同的标石编号。
Ø 同路由敷设两条及以上光缆时,在面向接头方向标石面用箭头示意接头位置,箭头指向标石下方。
Ø 同沟同预留点因预留长度相差不大,标石两边标注预留长度为同一个数字。
Ø 敷设单条光缆一般情况下接头坑在靠近公路侧时无需标注接头位置,遇特殊情况接头坑在远离公路侧时,须在面向接头方向标石面用箭头示意接头位置,箭头指向标石下方。
Ø 箭头起始端距标石顶端12厘米,箭头长度7厘米。见示意图。
Ø 同沟敷设三条及以上光缆时,须在接头标石靠近公路侧标明中继段名称的第一个字母(X-X)。
7. 工程量交底:
Tunduma-Miangalua-Sumbawanga-Kizi;Musoma-Sirari;Tabora-Nzega全长
566.643公里,其中Tunduma-Miangalua段长119.258公里;Miangalua-Sumbawanga
段长106.711公里:Sumbawanga-Kizi段118.801公里:Musoma-Sirari段长103.154
公里;Tabora-Nzega段长118.719公里。
光缆型号为G652型光缆,其中Tunduma-Miangalua-Sumbawanga-Kizi和
Musoma-Sirari段为24芯光缆;Tabora-Nzega段48芯光缆。
注:参加人员均应由本人签字。此页写满可以另附其他纸张。
保存期限:三年 记录编号:Q/CITCC-1.CXJL.09-01
质量和技术保证措施:
1、要认真学习招标文件中的相关工程技术规范和《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本地网通信工程验收规范》。认真审核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图纸,学习本工程中要求的新技术、新工艺,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措施。
2、在施工开始阶段,我们将首先同各地路政部门取得联系,各施工队派人员分组对工程沿线的实际情况进行工程摸底,然后选择好的路由由路政部门确认。
3、施工过程中各施工队施工人员将对每一道工序进行自检、互检工作,以保证自己的产品合格。各施工队的质量检查员负责各工序的质量检查认证工作。项目经理部
负责整个工程的工程质量,经常深入工地,检查各施工队的质量状况及不合格品的处理情况。
4、各队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各施工队队长均应做好工作日志,以保证对工程的整个过程均有记录。特别是对于隐蔽工程,还应及时请随工人员(或监理)验证签字,以保证工程能够顺利进行。
5、对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设计变更,各施工队均需填写《变更单》并及时向建设单位及监理方报审。
注:参加人员均应由本人签字。此页写满可以另附其他纸张。
保存期限:三年 记录编号:Q/CITCC-1.CXJL.09-01
交底内容:
环境保护方面:
1、本工程环境保护目标
严格贯彻执行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力争做到减少因施工造成的噪音、保护好线路周边的生态环境、花草树木等。施工现场要保持清洁不乱仍杂物,每天收工前清理现场,将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废弃物分类回收。
在施工中要把废弃物处置率达到100%。节约能源、资源,减少纸张材料浪费,减少工机具磨损。
2、环境因素描述
针对本工程已识别的环境因素,对固体废物、污水、噪声、扬尘、资源(能源)管理,制定切实有效的控制措施。
3、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①对废弃物控制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产生的废弃物分类存放,设分类垃圾箱做好标石,将可回收物品和不可回收物品集中分类存放,集中后由专人用送垃圾站;能回收的一定回收,不能回收的要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做出相应处理,运输固体废弃物时,应采取防遗撒、防流失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不得在运输过程中沿途撒落。
②对污水控制措施
施工驻地食堂严禁将食物残渣倒入下水道,应作为固体废弃物进行处置。使用无磷洗涤剂清洗餐具和衣物。严禁向下水管道中倾倒有害化学品、油和其他污染物。管道施工中人井积水的排放应符合市政管理部门的规定。
③对噪声的控制措施
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噪音和杂音,在居民稠密区进行有噪声作业时,施工现场应发布安民告示,做好噪声扰民安抚工作;施工一般安排在白天进行,特殊情况需夜间连续施工时,需经当地建设主管部门批准,办理夜间施工证;使用电捶、冲击钻打墙洞时,电捶、冲击钻应有防护罩,减少灰尘和噪声;施工人员应戴耳塞,同时关闭门窗防止噪声扩散;避免从高处掉落材料、工具等重物,引起不必要的噪声;
注:参加人员均应由本人签字。此页写满可以另附其他纸张。
保存期限:三年 记录编号:Q/CITCC-1.CXJL.09-01
④对扬尘控制措施
在城市中开挖土方,可采取边开挖边洒水的措施,减少扬尘。对开挖后堆放在沟、坑边的土方,可用绿色尼龙网覆盖。开挖沟槽后,应及时布放管道或线缆、回填土方,回填时顺沟边下土,防止起尘;清运渣土、垃圾时,按标准规定量装车,运送时必须加盖苫布或其他遮盖物加以密封,不得沿途遗撒,在指定地点倾倒。
⑤资源(能源)管理措施
(1)节约用电措施:办公室门上贴有“出门断电”的提示语,做到人走灯灭。每天由环保负责人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节约用水措施:用水部位设有节水标志,使用节水开关,用水时,水流量不要过大,并设专人每天巡视检查有无漏水和不关水阀门的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节约用纸措施:办公室设有节约用纸标志,合理使用纸张,减少用纸量。在允许的条件下利用局域网或其他电子媒体传递各类信息,采用电子版文件。除必须单面打印的文件外,其他资料尽量采用双面打印。文件要在校对无误后再正式打印。单面打印的文件过期作废后,可用作草稿纸;
(4)节约用油:使用车辆运输时加强计划性,在保证施工需要的情况下,考虑节能、降耗,尽量减少动用次数。行车前对前往的目的地的路线做出最佳选择。定期保养车辆,使车辆处于良好状态。车辆行驶中,司机掌握一些节油动作要领,如轻踩油门,用油门控制速度,减少刹车,中速行驶,精力集中,避免急刹车,根据车的排量采用不同的经济时速,即节约燃油,又保证安全;
(5)节约材料: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材料定额,在布放缆线时,要事先测量好长度,配盘、放缆应与实际长度相符。加强施工现场材料管理,贮存要得当,防止材料的锈蚀、变质、损坏、丢失,严格控制材料发放使用管理。
注:参加人员均应由本人签字。此页写满可以另附其他纸张。
保存期限:三年 记录编号:Q/CITCC-1.CXJL.09-01
安全方面:
1、安全目标
本次工程严格安全及文明施工检查机制,采取必要措施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维护员工权益,加强员工安全生产素质教育。保证网络运行安全率100%;设备安全率100%;车辆、人员安全率100%。杜绝由于施工原因造成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2、本工程主要危险源
针对本工程已识别的高中度风险,对工程中敷设硅芯管道、气吹光缆、光缆接续、人井安装制定切实有效的控制措施。
3、重大风险控制措施
(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