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课 上古亚非文明,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感谢,尼罗河赠礼,两河流域古国,古代印度种姓,制度,课堂小结,第,2,课 大河流域古老文明,1/48,1,、,列举亚非四大文明古国?,2,、古代埃及:地理位置?大河流域?出现时间?文明结果?,3,、古巴比伦:地理位置?大河流域?出现时间?文明结果?,汉谟拉比法典,目标、地位、性质分别是什么?它被刻在什么地方上?是哪一古国文明结果?,4,、古印度:,地理位置?大河流域?出现时间?文明结果?,种姓制度内容、实质分别是什么?,5,、佛教:时间?地点?创始人?教义?经典?节日?建筑?传输路线?,2/48,人
2、类早期文明最先诞生于亚非地域大河流域,最主要有古代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和我们中国古代文明。(,亚非四大上古文明,),3/48,4/48,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东亚黄河流域:,中国,南亚印度河流域:,古印度,北非尼罗河流域:,古埃及,世界四大,文明古国,5/48,1,、阅读课文,列举古文明并说说它们自成就。,2,、古印度种姓制度详细内容是什么?,3,、怎样对待古文明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6/48,尼罗河赠礼,古埃及,7/48,埃及母亲河,尼罗河,8/48,古埃及文明起源,(书本,8,页,9,页),1,、时间:公元前,3100,年,建立了统一 国家。,2,、地理位置:,3,
3、、大河流域:,4,、文明结果:金字塔(法老陵墓)木乃伊、太 阳历、象形文字。,金字塔修建:胡夫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建造金字塔原因:信仰灵,魂不灭之说,和法老专制统治。,9/48,法老与王妃,该雕像闪绿色粘板岩雕刻,高约,142,厘米,约创作于公元前,2600,年,现收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雕像刻划是埃及古王国第四王朝第五个法老门考拉和他王妃。,10/48,屹立在尼罗河下游金字塔群,11/48,金字塔结构示意图,12/48,位于开罗附近著名胡夫金字塔,13/48,胡夫金字塔由230万块巨石垒砌而成,平均每块巨石重约2500千克。,14/48,狮身人面像,蹲伏在埃及法老哈夫拉陵墓金字塔旁,其面部是
4、仿照哈夫拉面像雕塑。,15/48,奴隶修建金字塔,16/48,两河流域文明古国,古巴比伦,17/48,18/48,幼发拉底河,19/48,底格里斯河(,Tigris),20/48,古巴比伦文明起源,(书本第,10,页),1,、时间: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奴隶制国家。,2,、地理位置,3,、大河流域:,4,、文明结果:,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空中花园。,5,、,汉谟拉比法典,目标、地位、性质分别是什么?它被刻在什么地方上?是哪一古国文明结果?,21/48,古巴比伦城想象图,22/48,古巴比伦城遗址,23/48,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楔形文字,刻写法典内容,24/48,
5、汉谟拉比法典石碑上半部,石碑上浮雕右边为太阳神,左边为汉谟拉比;雕像表明太阳神正在授予汉谟拉比象征权利魔标和魔环。,返 回,返 回,25/48,巴比伦空中花园,空中花园遗址,空中花园(想象画,),26/48,古代印度种姓制度,27/48,28/48,印度河上游,29/48,恒河沐浴,30/48,古印度文明起源,(书本,1113,页),1,、时间:公元前,1000,年开始,雅利安人建立一些奴隶制小国。,2,、地理位置:,3,、大河流域:,4,、文明结果:,种姓制度内容、实质分别是什么?,5,、佛教:时间、地点、创始人、教义、经典、,节日、建筑、传输路线。,31/48,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32/4
6、8,阿育王所立独石柱柱顶(发觉于鹿野苑废墟中),33/48,鹿野苑是佛陀第一次传道地方,阿育王曾在此建一佛塔,后经扩建成宝塔式。,34/48,阿育王时期赤陶像母亲神,35/48,返 回,返 回,印度“种姓”制度,1,、内容(书本,11,页),等级名称,社会组员,权利和义务,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宗教大权(精神统治阶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军事贵族),掌握国家军事、行政权,(世俗统治阶级),吠舍,农民、牧民、商人,(自由民),从事农业、牧业和商业,,首陀罗,被征服土著居民,社会地位低下,其中有些是奴隶),2,、实质:古代印度社会等级制度。,36/48,古印度国王像,古代印度种姓等级示意图
7、,37/48,佛教产生:(书本,1213,页),1,、时间,2,、地点,3,、创始人,4,、教义,5,、影响(实质),6,、经典,7,、节日,8,、建筑,9,、传输路线。,38/48,佛教传输路线,39/48,释迦牟尼佛像,40/48,佛教何时传入中国?两汉之际。东汉明帝时,修建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41/48,大河流域文明古国比较简表,时间,地理位置,大河流域,文明结果,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公元前二十一世纪,42/48,汉谟拉比法典,目标、地位、性质分别是什么?它被刻在什么地方上?是哪一古国文明结果?(,书本,11,页,),43/48,返 回,返 回,印度“种姓”制度,1
8、,、内容(书本不,11,页),等级名称,社会组员,权利和义务,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宗教大权(精神统治阶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军事贵族),掌握国家军事、行政权,(世俗统治阶级),吠舍,农民、牧民、商人,(自由民),从事农业、牧业和商业,,首陀罗,被征服土著居民,社会地位低下,其中有些是奴隶),2,、实质:古代印度社会等级制度。,44/48,返 回,返 回,印度“种姓”制度,1,、内容(书本不,11,页),等级名称,社会阶层,权利和地位,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宗教大权(精神统治阶级),国王、武士、官吏(军事贵族),吠舍,从事农业、牧业和商业,,被征服土著居民,2,、实质:古代印度社会等级制度。,45/48,佛教产生:(书本,1112,页),1,、时间,2,、地点,3,、创始人,4,、教义,5,、影响(实质),6,、经典,7,、节日,8,、建筑,9,、传输路线。,46/48,亚非上古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既属于()又属于农业文明。,思索,:古代文明为何多产生在大河流域?,气候、阳光、地势、水源、土地、交,通等方面。,农业文明特点:地域、经济、政治,(,君主制或君主专制,)、社会结构(,展现金字塔形,),47/48,结 束,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