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速度、时间与路程教学设计南康区第二小学 李清华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54页的内容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了解“速度”的内涵。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路程三个数量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力。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在交流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路程三个数量的关系。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同学们,我班王伟和张玉每天都走路上学,有一天到了学校,王伟说:我上学走了5分钟;张玉说:我上学走了8分钟。请同学们想想谁走得
2、快?(生:-王伟-).师:哦,比较时间来确定快慢,他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有不一样的想法吗?(假如王伟离学校非常非常的?,张玉离学校又非常非常的?此时你们想到了什么?)生:有可能王伟离学校很近,张玉离学校很远师:这就是说光看时间能比交出快慢吗 ?(不能)。还得看什么(路程)。师:还得看两人上学所走的路程。王伟和张玉究竟上学走了多少路呢?请看:课件出示: 王伟:我5分钟走了300米; 张玉:我8分钟走了560米。师:王伟和张玉究竟谁走得快呢?老师很想知道,听课的老师们也很想知道,你们谁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很准确地知道谁走的快一些?请举手回答好!你说-先说谁快,再说为什么(生说师边板书边说:李老师把这
3、个算式写下来)生:5608=70(米/分),3005=60(米/分),因为7060,所以张玉走得快一些师:刚才你们都是求出什么来比较的?生:和张玉每分钟走的。师:同学们,在数学上每分钟走70米,每分钟走60米有一个专门的名称,有知道的吗?(生-)同学们可能暂时还不了解,数学上每分60米,每分70米我们把它叫做“速度”听说过吗?同学们大声的把它读一读(生:-)刚才我们比两个同学走得快慢就是比两个同学的速度,但是速度可不是一个独立的东西,他与谁有关呀?(时间和路程)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时间、路程与速度-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介绍写法同学们,每分钟走70米,每分钟走60米写起来多麻烦,在数学上为
4、了简明、清楚的表示出每分钟60米我们一般这样写:60米/分,读作:60米每分;那么每分钟70米怎样写呢?自己写一写读一读:70米/分,读作:70米每分。师:速度单位与我们学过的单位有什么不同 ?生:速度的单位是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合而成的复合单位,师:接下来让我们走出校园,来到广阔的生活世界想一想除了人谁还谁有速度?(老师请大家收集的资料,带来了吗?说说看)生:-师:速度在生活中,遍布每一个角落,这儿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有关速度的料课件出示:师:你会表示吗?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每小时4千米, 可写作。 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为每秒340米 , 可写作。 火箭的速度大约为每秒11.2千米, 可写作。 光
5、的传播速度大约为每秒30万千米, 可写作。 师:同学们学的可真快!那你们知道雷雨天我们是先看到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为什么?(说得太好了,光传播的速度远远快于声音传播的速度,同学们能用刚学的数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真是太厉害了。)2、初步探究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师:刚才我们感受了速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下面我们一起探讨速度与时间、路程之间还存在怎样的关系。课件出示:(1)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2)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25米/分,10分钟可行多少米?先独立思考,再四人小组交流。 A、列出算式并口算解答。 B、说出两算式中每一个数量表示什么? C、通过
6、这两题的共同特点你能发现速度、时间和所行的路程有什么关系吗?速度时间=路程3、深入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师:现在大家会求时间和速度了吗?请同桌把刚才出的(1)题变一下,给同桌出一道求时间或速度的题做。师:同学们,根据你们所编的题请你们想一想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还能写出什么样的关系式?生: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师:通过这三个关系式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便能求出第三个量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不光认识了速度,还知道到了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知道这些关系我们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你信吗?三、巩固新知1.课件出示我能填得准。 路程( )( ) 速度( ) ( ) 时间( ) ( ) ( )路程 速度 ( )速度 ( ) 2、填空 (1)羚羊4小时奔跑360千米。羚羊奔跑的速度()。 (2)小明从家到学校5分钟行了300米。小明步行的速度:( )。 (3)人造卫星6秒行48千米。人造卫星的速度:( )。3、出示练习八第8、9题情景图四、课堂总结师:通过今天的课堂,你了解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感受?(利用学生的收获把整节课大致概括)五、作业:练习八第10题速度路程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