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591225 上传时间:2025-01-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一地理组,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第四章-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课标要求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举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习目标1、说出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2、说明一般工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要条件。3、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和发展特点。4、说出一个区位因素及其作用的变化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能说明一般工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要条件能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和发展特点教学难点:能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和发展特点教学内容安排产品工业三废土地、劳动力、资金、能源、水源、原料、零部件、产出要素投入要素工业的区位因

2、素与区位选择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工业区位选择变化的主要因素主要工业区位五类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科学技术进步环境保护因素政策的变化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工业的投入与产出知识结构:教学思路:给出一个工厂的具体资料,分析工厂选址在这儿的理由?引导得出工业建设的目的;工厂的投入和产出分析;影响工业的区位要素分析等。通过鞍钢和宝钢主导区位的变化认识到主导区位因素变化及其影响。通过分析“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图得出工厂布局的影响因素。学时建议:1学时教法与学法策略1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1)读图分析讲授法:利用教材中的图像材料,指导学生分析,或讲授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2)合作探究法:指导学生读图

3、或搜集相关资料,探究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进而绘出工业区位的思维导图。2工业布局的选择:(1)阅读图像资料及案例,讲授或指导学生分析探究影响鞍山与宝钢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二者比较有哪些不同,并分析其原因。(2)合作探究法:指导学生阅读图像资料,比较不同案例工业区位的选择有哪些变化,分析一个工厂的主导区位因素和能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和发展特点,得出如何正确的进行工业区位的选择。课堂评价建议1、举例说明工业发展的目的。2、举例说明工业区位在工业布局中的作用。学会分析两个以上的工业区位案例。3、在学校附近选一个工厂进行社会调查,加深理解工业区位因素选择原则和原因。第二节工业地域

4、的形成课标要求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举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习目标1、能判断哪一类工业地域是自发形成的或是计划建设的。2、能分别说出发育较低和发育较高工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和发展特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能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和发展特点教学内容安排知识结构:结 果导 致工业的集聚与工业地域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生产工序上的联系空间利用上的联系专业化的工业集聚公共基础设施的工业集聚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钢铁、石油城、汽车等)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食品工业)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工业分散的原因工业的地域联系原料及产品运输量小(电子工业

5、)充分利用不同地区区位优势(汽车跨国公司)主要方式:现代化运输方式及通信技术手段教学思路:给出具体资料,请学生分析工业集聚的原因,说出集聚的理由给出具体资料,请学生分析工业分散的原因及分散的理由分析得出工业联系的理论观点学时建议:1学时教法与学法策略1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1)读图及案例分析讲授法:利用教材中的图像材料及案例,指导学生分析,或讲授工业集聚过程、工业地域的形成,明确其概念和意义。(2)讨论探究法:指导学生读图和教材提供的案例,或学生搜集的相关资料,探究影响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形成的原因,明确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对经济发展的意义。2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1)阅读图像资料及案例,讲授

6、或指导学生分析工业分散及工业地域联系含义,并分析其形成原因和条件。分析一个工厂与其它相关工厂联系的特点,认识合作的重要性。(2)合作探究法:指导学生阅读图像资料、研究案例,或学生搜集的相关资料,探究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原因和意义。绘出工业联系的思维导图。课堂评价建议1、举例说明工业发展的联系。2、举例说明工业集聚和分散的原因和目的。3、选附近工厂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工业的集聚、分散及地域联系。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课标要求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举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习目标1.通过对德国鲁尔工业区、我国的辽中南工业区的案例分析和比较,让学生说

7、出传统工业地域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和衰落的原因。2.结合鲁尔工业区产生的环境污染等状况,说出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探讨综合整治的措施。3.通过对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美国“硅谷”的案例分析和比较,分析说明新工业地域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4.结合新工业地域和地理环境的关系,加深学生对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的理解。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说出传统工业地域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和衰落的原因。2说出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探讨综合整治的措施。3说出新工业地域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难点:区位因素变化对工业布局的影响教学内容安排传统工业区代表性地区形成条件:煤铁特点:大、集中代表工业存在问题

8、:原燃料、污染、运量大新工业区代表性地区特点:时间、地点新、企业多中小型代表性工业:高技术工业、传统轻工业知识结构:教学思路:给出鲁尔区和案例分析,清楚传统工业的含义传统工业区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结合美国硅谷发展状况,分析新工业区形成发展的条件和特点活动: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综合整治给出意大利东北部新工业区案例分析,明确新工业区含义分析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发展特点与两个案例的异同点工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时建议:2学时教法与学法策略:1传统工业区(1)读图及案例分析讲授法:利用教材中的图像材料及案例,指导学生分析,或讲授传统工业区的含义、传统工业区的形成过程、发展特点,明确其在世界工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

9、用,面临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2)合作讨论探究法:指导学生读图和教材提供的案例,或学生搜集的相关资料,分组合作探究影响传统工业区形成的条件、发展特点,明确其在世界工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面临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2新工业区(1)读图分析讲授法:阅读图像资料及案例,讲授或指导学生分析新工业区发展条件和特点。比较分析美国硅谷、意大利东北部新工业区和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各自的区位优势、发展特色,存在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2)合作探究法:指导学生阅读图像资料、研究案例,或学生搜集的相关资料,探究比较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与意大利东北部新工业区及美国“硅谷”在区位优势、发展特点、存在问题方面的异同点。课堂评价

10、建议1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与美国“硅谷”相比,区位优势、发展特点的异同点。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2对你熟悉的一间企业或工厂进行分析,该企业的区位优势有哪些?有哪些不足?你有何良策?第五章-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标要求1、 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2、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学习目标1、说出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特点,能够根据实际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2、根据案例说明交通运输线、点组成的交通运输网,分析布局的影响因素(有条件的学校模拟设计本地区交通运输线路和站点布局方案,简述设计理由)。3、结合案例(

11、有条件的学校组织学生调查身边的交通状况、聚落形态、商业网点的变化获取身边的案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会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交通运输方式对聚落形态、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难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教学内容的安排1、 知识结构现代交通运输的组成、特点及发展方向联合运输网布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组成影响因素自然条件经济水平社会发展资源开发技术水平教学思路:创设情境导入:08年奥运会时,我国及世界其它国家的人们来北京观看比赛,他们会选择什么样的交通

12、运输工具?(目的:用不同的交通工具引出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活动1:结合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比较表,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按照运量、速度、运费的优劣性排序(数序由小到大,表示由优到劣的大体次序)(目的:此内容学生初中已经学过,因此安排学生自己完成优劣排序表,不仅使学生对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进一步认识,还可培养学生获取、归纳地理信息能力,为合理选择运输方式打下基础)活动2: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合理选择客、货运输方式(目的:将理论知识和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活动3:结合书中案例说明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方向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目的:用案例说明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加深

13、学生的理解。)注:有条件的学校可多媒体展示学生搜集的图片、资料: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集装箱运输、专用冷藏车、磁悬浮列车图片及中国铁路大提速资料(目的: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活动4:读交通运输网的形式和层次图,说明(1)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2)交通运输网的基本形式(3)交通运输网的三个层次(目的:使学生明确不同的点线构成不同的交通运输布局,并过渡到交通布局的影响因素)注:有条件的学校可分组阅读北京交通网、中国交通网图,结合具体的交通网说明交通运输的组成要素、形式和层次(目的:用实际案例理解抽象的知识,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活动5:分析南昆铁路建设案例,分析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因

14、素对交通布局的影响,进而说明南昆铁路建设对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目的:通过案例分析说明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因素)注:有条件的学校可分组结合青藏铁路、京九铁路建设的案例来说明上述问题(目的:用不同的案例说明,丰富学生的视野。)学时建议:1学时教法与学法策略1主要交通运输方式读图分析法:引导学生读图表及景观图,归纳概括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正确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2交通运输布局()读图分析讲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案例、地图及示意图,分析讲授交通运输布局含义及影响因素。具体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北京和全国的铁路交通运输网图及图5.3,让学生自己分析出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交通运输网的

15、基本形式、交通运输网的三个层次。明确现代运输方式是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通过点、线交织,形成不同层次的立体交通网络。()讨论探究法: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案例与地图,或利用学生搜集的相关案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探究是交通布局的含义及影响因素,明确交通运输路线的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具体方法:通过案例(南昆铁路、青藏铁路的建设),着重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影响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区位因素主要是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因素等。通过南昆铁路、青藏铁路建设的意义,理解交通线的建设对带动、繁荣沿线地区经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课堂评价建议:1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客、货运输方式。2结合具体案例(如南昆铁

16、路的建设)举例说明影响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及铁路建设对当地的重大意义。3联系本地实际,进行调查当地交通布局的情况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指出当地交通运输线路中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提出个人的看法或撰写报告交有关部门。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课标要求3、 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4、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学习目标1、根据案例说明分析布局变化的影响因素。2、结合案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因素;交通运输方式对聚落形态、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难点

17、: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教学内容安排知识结构教学思路:有条件的学校课前准备:将教材P86的活动提前,活动中两个题目分别适用于城市和农村的学生。把学生分成两组(甲组是居住在城市的学生、乙组是居住在乡村的学生),课前一周内进行活动调查。(目的:学习身边有用的地理。)1.甲组:调查所在城市的商业场所的布局,画好地图,课上展示。2.乙组:调查本镇的集贸市场的分布,并列出乡镇赶集日的时间表格。复习导入本课:交通运输线和点的布局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且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发展,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那么,交通运输布局变化会带来哪些影响呢?交通运输布局及其

18、影响交通运输网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影响联合活动1:通过教材“株洲城市略图”、“日本筑波略图”,得出聚落的空间形态特点(呈条带状)及原因(沿交通干线扩展,进而说明这些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目的:通过案例分析说明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活动2:通过分析“嘉兴聚落形态的变化”说明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展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的形态变化。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用身边的案例。案例可以来源于教师的收集或者学生调查收集的案例。(目的:通过案例分析说明交通条件发展变化使聚落空间形态发生变化)活动3:通过分析“大运河沿岸城市的兴衰”案例,说明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

19、衰落,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的形态变化。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用身边的案例。案例可以来源于教师的收集或者学生调查收集的案例。(目的:通过案例分析说明交通条件的衰落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活动4:通过分析“山区商业网点示意图”、“平原商业网点示意图”,填表比较说明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分布位置的影响。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布置学生调查,通过调查的资料对比得出结论。(目的:通过案例分析,采用比较法说明交通条件对商业网点密度、分布的影响)活动5:通过分析“不同时期北京商业中心与交通的发展变化”,分析说明不同时期北京商业中心的发展与交通发展变化的关系。(目的:通过案例分析说明交通条件与商业中心分布的关系)

20、教师讲解(或学生自学)说明交通线路的改变常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并总结全课。学时建议:1学时教法与学法策略交通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读图分析讲授法:利用教材中的图像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或讲授铁路的修建对城市形态发展的影响。指导学生分析“嘉兴聚落形态的变化”案例,说明不同时期交通发展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2)读图、搜集资料探究法:指导学生读图和利用搜集的资料,探究交通发展如何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可补充案例(例如京杭大运河兴衰)说明交通兴衰引起聚落规模大小和形态的变化。交通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1)读图分析讲授法:利用教材中的图像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或讲授交通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2)调查

21、、搜集资料探究法:指导学生在学校附近调查商业网点分布与交通的关系,课上利用搜集的资料,探究交通是如何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利用我国的交通图来分析全国主要商业中心的分布与交通的关系。(3)体验法:结合学生亲身调查,自己的亲身体验城市空间布局、商业网点的形成和变化。课堂评价建议1用具体的实例或材料,分析比较某地区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2结合实例分析说明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布局、密度等的影响。3调查本地区交通的变化对本地聚落与商业分布的影响。第六章-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标要求1. 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2. 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3. 联系“2

2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学习目标1、 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2、 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及城市与乡村地区之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环境问题的差异。3、 理解人类与环境相关关系的一般模式,从而理解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了解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分布。4、 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三个基本原则,并能运用可持续发展观点分析环境问题和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5、 养成应用各种图表和资料及所学知识综合分析环境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可持续发展理论难点: 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的分析教学内容安排 知识结构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采猎文明时期农业文明时期工业文明

23、时期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环境问题表现产生原因发展问题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概念内涵后工业文明谋求人地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原则教学思路:小组合作探究归纳表格分组讨论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案例及图像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过程及各文明时期的主要特点组织学生做P92活动阅读图片并讨论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及表现阅读分析可持续发展示意图讲授其理论,分析其概念、内涵、原则做P97活动,联系实际理解可持续发展理论课后活动:同家人共同协商:如何改变家庭生活中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不良行为,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制定家庭生活行为规范.学时建议:两学时。 教法与学法策略1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24、(1)分析讲授法:引导学生读图片和案例,教师分析讲授归纳概括各文明时期的主要特点。工业革命以来出现的人地关系的不协调等问题。(2)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案例与地图,或利用学生搜集的相关案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探究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过程,以及各文明时期的主要特点。工业革命以来出现的人地关系的不协调问题表现。2直面环境问题()读图分析讲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供地图及示意图,分析讲授世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布的地区,以及主要的表现。(2)分析归纳法:利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充分利用教材案例进行归纳分析,注重对世界主要环境问题(从表现、内容、原因以及危害)的

25、系统归纳。(3 )讨论探究法: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供图像,或利用学生搜集的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究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布的地区,以及主要的表现。3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分析、启发讲授法:利用这是本节的核心概念是可持续发展.要理解透透这一概念,首先要理解提出这一概念的背景即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然后可以利用示意图理解人地关系,从而理解环境问题的表现、分布和产生的原因,然后再来理解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课堂评价建议:1. 用“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说明“社会系统”、“生态系统”、“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2.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制定家庭生活行为规范。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标要求:

26、1 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2 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学习目标:1 理解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2 了解中国21世纪议程的基本内容;3 结合实例,理解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4 理解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的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思路:把活动内容作为本届教学的开始,让学生进行讨论;(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辩论。“中国为什么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组织学生读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包括阅

27、读材料),教师从“人口、资源、环境”三个方面加以引导,认真阅读“中国可持续发展框架”图,说明它是指导中国如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行动方案,(有条件的学校)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对这些战略框架提出自己的思路和见解。“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其中战略重点是发展经济,但须在保证生态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循环经济”是中国最好的选择。读“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比较”表,说明清洁生产的好处。归纳出具体的途径为: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工业实现清洁生产,农业生产实现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同时社会实现适度消费模式。 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对比表高度开发资源和能源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循环经济物质循环利用传统经济物质单项流动资源输入减量化废

28、弃物大量排放到环境资源再利用粗放的、一次性利用资源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用案例2“河南某酒精总厂的清洁生产”和案例3“北京留民营的生态农业”,重点了解“某酒精总厂酒精的清洁生产工艺流程图”和“留民营村生态农业综合循环利用关系示意图”,进一步说明“社会系统”、“生态系统”、“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更进一步说明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知识结构图:庞大的人口压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资源短缺深刻的环境危机清洁生产中国21世纪议程实施途径循环经济生态农业学时建议:两学时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建议教学方法:讲授法 体验式学习学法指导:1. 采用事例分析法分析和理解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的过程,理解循环经济的意义。2. 结合我国国情,通过与学生讨论理解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及途径。12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