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地区生态农业发展前景调查研究 组员:张玉婷 潘婷 莫军 袁园 陈佳佳 孙绪田 常洁 什么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指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总结吸收各种农业方式的成功经验,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的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培植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和减少环境污染,形成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农业。它要求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人,严格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特别是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规律,立足当代,放眼未来,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以至根除恶性循环,为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创造一个经常保持最佳状态的生态环境。安徽省
2、生态农业的发展一、生态农业发展概况:我省生态农业建设起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末,相继在全省17个地市建立了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50多个,试点面积38万多公顷,进入九十年代以后,生态农业建设不仅在数量和规模上,而且在质量上都有所提高。目前,全省试点总数增加到150多个,试点面积扩大到150多万公顷。二、县域生态农业试点建设取得明显成效。1999年,全椒、歙县成为全国第一批生态农业建设县。2000年,颍上县被列入第二批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近几年,桐城、宁国、广德、南陵、舒城、东至、石台、庐江、泾县、金寨等10个县市被列入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县,筛选和建设了一批生态农业示范点和工
3、程项目,获得了初步成效。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对比一、环境方面,生态农业运用先进科学技术,集约化管理,不会给环境造成危害。二、资源方面,生态农业优化资源配置,最大化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三、效益方面,由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生态农业其效益远高于传统农业。四、生态农业系统是与经济效果相联系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果是生态农业系统的重要标志,传统农业系统是采用传统的耕作模式,以消耗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平衡来实现产品的增产。政策对生态农业的支持发展生态农业的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形成。1999年,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正式颁布实施,为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法律保障。2000年,安徽省生态农业建设“十五”计划和20
4、15年远景目标规划列入安徽省农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使生态农业建设真正纳入政府行为。2000年,省农委印发安徽省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作为推进生态农业建设的切入点,使生态农业建设真正落到了实处。同时国家也有许多惠民政策如: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土地治理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产品促销项目资金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旱涝保收标准农田示范项目;扶持“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等。优越的地理环境对发展生态优越的地理环境对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农业的优势 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安徽位于华东腹地,地处长江、淮河中上游。土地面积13.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
5、.4,,其中平原、山地、丘陵、台地、水面所占比例分别为49.6,、15.3,、14.0,、13.0,和8.1,,耕地面积417.8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30.06,。是华北与华东的过渡地带,具有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生态条件。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地形多样,土壤肥沃,生态系统多样,是南北物种汇集地和重要的基因库,生态环境质量和物种多样性保持良好,可更新资源恢复能力较强,森林覆盖率达到28.9%,全省农业生态环境总体状况较好,尤其是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环境优势明显。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实施淮河、巢湖流域污染治理和江淮分水岭地区综合治
6、理等重点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建立自然资源保护区,既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又保护了一大批农业自然资源;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提高了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组织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优质农产品比重进一步提高;积极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组织农业科技“三下乡”活动,农民科技种田水平不断提高;推广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稳步提高。一 生态农业技术体系逐渐完善。在近二十年的探索和发展中,各地总结推广了许多生态农业模式及其技术类型,主要有:“猪沼果(菜、鱼、粮、菌)”、“种养加沼”、“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五早多熟制栽培”、“小流域综合治理”
7、、“稻田养殖”、“果园立体种养”、“立体农业”、“观光生态农业”、“矿区塌陷地综合治理”等。这些生态农业典型模式及技术类型经过分类整理和归纳总结,形成了安徽省生态农业典型模式及其技术,已经对外发布,在全省推广应用,初步构架了适合我省各种生态类型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推进生态农业的有利因素推进生态农业的有利因素农业工作基础不断加强。一是加强舆论宣传,提高环保意识。省农业生态环境总站累计编发各种期刊和技术资料15000多份,在安徽生态日报创办“农业生态环保建设巡礼”专栏,整体报道全省农业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及其典型经验,在省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二是加强机构建设,不断健全工作体系。目前,全省已建立省市县
8、级农业环境保护机构53个,其中:省级站1个,市级站12个,县市级站40个。三是开展农业环境和农产品质量调查与监测,。四是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目前,全省已认证“安徽无公害农产品”385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总面积3.1万公顷。五是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积极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目前已在全省52个县市569个村实施了“生态家园富民计划”。1.全面运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实践证明,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区较习惯施每亩增加了13.16公斤,亩均增产增收、节本增收共29.18元,在减少肥料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和耕地质量上起到了良好效果。2.推广培肥改土、增施有机肥技术。土
9、壤深耕、塘泥覆土、蔬菜增施土肥、有机肥等技术方法,进一步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3.推广耕地轮作技术。为防止蔬菜连作障碍,减少土壤病虫害危害,推广了水旱轮作技术,利用轮作,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减少劳工、化肥农药的用量。科学的发展方法对生态农业科学的发展方法对生态农业的促进的促进生态农业是大农业概念,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综合性强,工作难度大。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行政和技术措施,才能使生态农业建设工作更有效地开展起来。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2、完善政策,健全法规。3、广辟财源,增加投入。4、因地制宜,科学规划。5、依靠科技,加快发展。6、规划带动,市场驱动。对生态农业的保障措施对
10、生态农业的保障措施一、经济效益。这在农业生产上旱涝保收,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增加产量产值,对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对社会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对国家增强经济实力。二、生态效益。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三、社会效益。保持城乡社会稳定,密切各级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关系,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达到民富国强的目标。生态农业带来的效益在正确的政策指导下以及优越的地理环境的前提下辅以先进科学的发展观念安徽省的生态农业发展健康而稳定的向前迈进。同时,生态农业的发展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反过来进一步加强对生态农业的发展建设。对安徽省生态农业发展前景对安徽省生态农业
11、发展前景总结总结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gna aliqua.Ut enim ad minim veniam,quis nostrud exercitation ullamco labori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Lorem ipsLOREM IPSUM DOLOR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