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以《梅岭三章》为例谈红色诗歌的阅读策略.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57983 上传时间:2024-03-0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8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梅岭三章》为例谈红色诗歌的阅读策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以《梅岭三章》为例谈红色诗歌的阅读策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以《梅岭三章》为例谈红色诗歌的阅读策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语文2023年第5期读写频道以 梅岭三章 为例谈红色诗歌的阅读策略*本文系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十四五”全国数字化学习研究规划课题“新课标视域下的初中语文红色经典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3BB068)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韦靖杰诗学教育摘要:在新课标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下,初中语文红色经典的课例研究日增,但红色诗歌阅读仍存在形式浅表化、内容思政化等问题,对诗歌的研读偏向理性认知而缺乏感性兴发。以文体特征主导教学内容的自读加伴读方式和以真实情境引导学生体悟的阅读策略因新课标课程理念而生,旨在让经典诗歌教学落地,红色精神有效根植于学生心中,并用以指导现实。关键词:梅岭三章;红色

2、诗歌;伴读;情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修订,重点突出了课程育人的价值引领,明确回答了语文课程“以文化人”的特殊贡献。在课程实施层面强调真实情境下的学习任务设计,要求学生的素养须在情境中培育,通过情境培育出的素养又能够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迁移,适用于广泛的情境,应对生活的挑战。新课标视域下,红色经典阅读教学蓬勃发展,但红色经典诗歌的教学,打着“育人”名号,忽略红色诗歌的文体特征,往往不学只背或只教考点,流于形式,沦为说教,不仅使语文课失去了语文味,还增添了“思政气”,既无经典诗歌艺术的学习,也乏红色精神的深耕。落实课标理念,赓续红色基因是语文人孜孜以求的“以文化人”理想。笔者以执教

3、 梅岭三章 为例,从自读诗歌的伴读方式,研读诗歌的情境设置,由篇知类的诗学等,探究让红色经典诗歌落地生根的教学策略,以期引发更多思考。一、有效伴读促经典落地梅岭三章 组诗内容重新组合图表梅岭三章(原诗内容)一二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梅岭三章(组合后内容)一二创业艰难百战多。南国烽烟正十年。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断头今日意如何?此头须向国门悬。取义成仁今日事。时序过去现在三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三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后死诸君多努

4、力,捷报飞来当纸钱。人间遍种自由花。未来诗歌有其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诗歌的抒情性、想象性、音乐性等文体特征决定了诗歌教学应重感悟体验和重感情朗读1 80。红色诗歌的教学更应先读好“诗歌”,再学习“红色”。读好诗歌的分工主体应是学生,陪伴辅助是教师。如,陈毅的 梅岭三章 是以旧诗形式抒写现代革命情怀的范例,以自读课形式呈现在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诗歌单元中。在教学中就要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只有效陪伴,适时提供帮助使学生读成兴发感动之效。首先合并同类,理清思路助速读。梅岭三章 是梅山遇险,面临断头考验时的绝命诗,三首诗形式上独立成篇,表现繁多且跳跃,内容上又互相关联构成一个整体。为了帮助学生快速理清

5、思路,笔者将三首诗内容按时间顺序重新组合,使学生一目了然诗人所思所想。在学生自读诗歌内容期间,教师只需展示组合诗序表格,学生自己能发现组合依据从而快速把握诗歌内容。然后入乎诗内,抛出美点供赏读。梅岭三章 作为一组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革命诗歌,壮美的诗情要想让学生传承,首先要主动习得其美。相对于教读,学生在老师的陪同下自我发现效果更佳。这时老师可以抛出美点供学生自主鉴赏。例如,诗歌意象非常丰富,老师再列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中学过的意象群知识,60学语文2023年第5期读写频道让学生触类自通;再如,老师抛出陈毅整理诗稿时曾将原稿“绝命今日意如何”改为“断头今日意如何”这样的细节供学生比较推敲,

6、感受绝句的用词和格律特点;又如本诗首章、次章末二句与李清照 乌江、陆游 示儿明显相似,可提示学生比读。还要出乎诗外,增补史料供深读。在教学中笔者秉持以学生自读为主的原则,适时以史伴读。例如,在解释小序中“旋围解”时,针对“旋,不久、随即”的课注,老师增补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史实是在梅岭围困中,陈毅带着伤病,历经叛徒出卖、大火烧山、地毯搜捕、音讯阻绝等,趴伏在阴冷潮湿的大山草莽之中20多天才得以脱困。如此漫长煎熬的绝境考验诗人只一“旋”字略过,云淡风轻的背后是献身革命的豪情和无畏乐观的革命精神。史与诗的对比,教师无需多言,学生自受感发。在红色诗歌阅读中,学生自读侧重自主探究,教师伴读主导有效陪伴

7、,学生既能学到诗歌方面的知识,又能主动受到精神的感染和美的熏陶。二、真实情境使红色生根新课标课程理念要求“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九年级的学生对红色经典诗歌知识层面的理解和鉴赏不难,难的是如何真正认同革命文化精神并深植心中用以指导现实生活学习。在阅读有年代和阅历隔膜的红色诗歌时,真实的情境任务设计很重要。需注意的是,情境应该从文本语言中生成,同时又与文本阅读相互作用。在 梅岭三章 备课中,笔者也尝试以观看红色影视为情境,收效不佳。在磨课中深觉情境不是孤立的存在,情境任务是基于文本的课堂活动设计,将情境落

8、实到文本中,情境与学生才能共生共长。2学生只有“感同身受”才能兴发感动,笔者尝试基于文本的情境设计,引领学生更深入地体悟诗歌的红色意蕴。(一)抄录诗文名句,奠定基调王荣生说,中小学教学的努力改善方向是建立链接,在学生的生活经历、语文经历和课文之间建立链接。笔者所教班级有每日在黑板抄录诗文名句的习惯。课前,笔者要求轮值学生根据对 梅岭三章 的理解联系近期语文经验和小组讨论确定次日抄录内容。内容确定了,诗文是郭沫若对陈毅的评价:“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名句是刚学过的 鱼我所欲也 中心句:“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在新课导入环节,让抄录者阐释今日诗

9、文名句的选择理由,使学生有“知人论世”的感知,链接语文经历之“舍生取义”主题,温故知新,便于自读课中对“取义成仁”的情怀理解。这个情境的设计从诗歌语言中生成,同时又与文本阅读相互作用。课前解读今日诗文名句环节,学生已经初步将诗人背景和组诗主旨掌握了,这个基调的设定,有利于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学生更好地进入活动情境。(二)指导他人朗诵,传承使命学生传承和弘扬优秀的革命精神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生活情景和学习情境中萌发的。为实现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体会诗人炽烈情感和豪壮情怀的目标,笔者特地创设了一个朗诵情境。情境内容是一名积累红色诗歌即将以 梅岭三章 为朗诵篇目参赛的小学生向优秀学长请教

10、朗诵方法。在课堂上,当笔者将小学生家长的微信求助截图呈现时,瞬间激起了学生喜为人师的表现欲和责任感。很快,以朗诵社的两位同学为组长的小组开始了热烈的讨论和排练。笔者现场为全班录制朗诵指导视频,并且现场回看视频,再现体验情境,给学生以真实感官刺激,促使学生倾情诵读,精益求精。这种以演代训的活动设计使学生在指导他人的情境中,既加深了自己对诗歌情感的体悟,又激起且满足了传承红色经典的使命感,赓续了红色血脉。(三)精选感发诗句,致敬英雄构建探究情境引导学生学会联系自身实际深入思考这些经典作品对自己的教益,是促使红色经典落地生根的重要路径。课上,笔者请学生从 梅岭三章 中选一两句最有感触的诗致敬自己心中

11、的英雄,并展开交流。这个环节旨在敦促学生思维爬坡,将诗歌的意蕴勾连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与当下联系起来,让久远的文字与现实接轨,学生与诗人之间进行情感渗透。”3在选句子致敬英雄时,有个学生的回答是意外之喜。她说想把“投身革命即为家”献给所有的毕业班老师,因为他们投身毕业班教学非常艰辛,就如革命征程一般,多年风雨陪伴学生备战中考。毕业在即,想以此写照师生备考的诗句致敬老师,感谢老师多年的帮助。在场的师生听完纷纷为其鼓掌。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受到的红色诗歌本身精神的感发比感恩主题的班61学语文2023年第5期读写频道会课效果更佳。还有学生以“人间遍种自由花”抒发的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和

12、乐观主义精神激励即将中考的自己,并发出“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的豪壮之语。在这样的语境下,诗歌的红色精神不仅为中考学子提供现实世界的价值观指引,还能引领学生磨炼意志,学会感恩等品质锻造,红色血脉得以真正延续。(四)梳理梅岭梅事,牢筑诗魂构建探究情境不止发生在课堂上,要使红色精神的感发落地生根,对经典的探究就不能以下课铃声为句号。巧引传说和典故是 梅岭三章 的特色,因此笔者以梅岭为生发点,介绍梅岭的传说和故事,如梅岭梅花的开放特点耐人寻味:岭南开白梅,岭北开红梅,白梅谢了红梅始绽。再如,梅岭自古以来是交通要道,迁客骚人、革命志士在梅岭的抗争和吟咏颇多:有苏轼“笑时犹带岭

13、梅香”的乐观,宋之问 题大庾岭北驿 的失意,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的丹心等吟咏,也有惠能智退追兵,北伐战争三过梅岭,解放军游击队梅关会师等史实。适时展示如今梅岭花开,游人如织的和平美好风光,在学生求知兴趣激起时,顺势布置作业:以“梅岭 梅事”为主题写一篇随笔。这是一个研究性学习的任务。学生必须知道梅岭的传说,历史的经历,文人的咏叹等。在探究的过程中无疑将梅岭的红色精神流传下来了。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以情境设置的形式展开学习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建构,让学生的红色诗歌阅读更有深度和效度。三、由篇知类传革命精神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红色

14、经典作品不少,但红色经典诗歌不多。教材所录有 梅岭三章 沁园春 雪 我爱这土地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我看 满江红 小住京华 黄河颂 回延安,课本延伸如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大江歌罢掉头东 自嘲 自题小像黄河之水天上来,课外增补如 七律 长征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等。由篇知类,这些诗歌相对一般诗歌而言,思想性高于文艺性,在学习中不妨在自读时采用教师给方法、给资料、抛问题的伴读策略,在研读时创设对应的教学情境让红色经典诗歌的学习立足当下,深耕意蕴,勾连现实,指导三观,实现红色经典落地生根和语文学科以文化人的目标。具体可操作尝试如下:平日里,将抄录红色诗文名句作为班级文化“一日常规”落实。班

15、级设立诗文名句上黑板常规项,日熏月陶,让经典落地。红色诗歌及名句都可作为班级诗文名句的抄录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自主去探究原典。像课后推荐阅读的周恩来 大江歌罢掉头东,教师是无法在课上充分讲解的,但“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上了诗文名句墙的时候,学生便主动研究出处和意思了。再如,班级大事也可用红色诗文名句感发学生。体育中考结束,黑板上的诗文名句换成了毛泽东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激励学生。课堂上,教学注重真实合适的情境建设。以基于文本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的认知活动,学生因主观感受的强化,从而激起情感,促进自己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警惕错把氛围当情境,情境设置套路化等问题。在学

16、习 黄河颂 时就应当根据执教班级学生朗诵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有必要提供音频乃至视频朗诵示范。备课时,教学设计由点到面,深耕细作,吃透学透领悟透。学到 梅岭三章,就一次性将梅岭文化研究透彻。学习 沁园春 雪 可将 沁园春 长沙 纳入“1x”学习模式,感受壮阔胸襟也将“沁园春”词牌了解透彻。红色经典就像一根红绳,它拴系了中华儿女的爱国之心,红色诗歌是红绳上的珍珠,串好珠子,能让红色文化更加夺目。掌握典型的红色诗歌的阅读方法,还能让学生知识迁移,在生活中的自读课里得心应手。综上所述,红色经典诗歌的学习要本着先诗歌后红色的经典操作原则,以学生自读,教师伴读的方式先理性解析诗艺,再以情境的模式感性兴发诗魂,促使红色经典真正落地生根,红色情怀厚植学生心怀。如此,方能提高诗歌教学效果,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同时,升华其精神境界和人格操守,实现新课标全方位育人的目的。参考文献:1 王荣生.阅读教学教什么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2 徐杰.情境不是孤立存在 J.教育研究与评论,2023(12).3 蒋友晨.大处着眼 文本细读 情感渗透对苏教版选修教材 唐诗宋词选读 的教学思考 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4(7).(作者:韦靖杰,合肥市第五十中学教师)责编:张应中;校对:尹达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