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汉赋之美.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757804 上传时间:2024-03-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下载积分:11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赋之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汉赋之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 浅析汉赋之美 赋,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产生得颇早的一种文体,它创始于周代,到汉代特别发达。此后经历各朝作家的创新实践,在体制上不断有变化。所谓“诗词歌赋”,“赋”正式其中重要的一项。 汉代是赋体作品最为发达的时代。在东汉末年五言诗没有正式登上文坛之前,赋几乎是文人创作的唯一形式。两汉辞赋盛行的原因,与当时的封建统治的奖励提倡有很大的关系。汉初,继秦朝大动乱以后,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当时社会经济有一定的恢复和发展,在这一基础上,封建贵族统治阶级建京都、修圆苑、盖宫殿、打猎、饮酒,过着种种醉生梦死的生活。同时,他们为了所谓“润色鸿业”,粉饰太平,还招致了一些御用文人在自己的身边,专门要他们来写一些歌功颂德的文章来取得精神上的享受。汉赋的突出意义在于:它旗帜鲜明的体现了秦汉之际,特别是汉武帝时期的那种进取、拓展、认知、占有、征服、创造等主流文化精神,体现了那个时代感性、外向、宏阔、博大、豪迈、巨丽、雄奇等主流文化审美特征。 汉赋的美,首先体现在它的体制宏大上。汉赋结章构篇常以双方论辩为式, 彼此驳难,广为陈述。其中一方压倒战胜另一方,在强烈的对比中获得崇高之美,使正面申述更上层楼,卓然鹤立,如《子虚赋》、《上林赋》、《西都赋》等。或伸主抑客,使主人之情感与委曲渲泄殆尽,从而更显纵横淋漓,汪洋浩瀚,讲究气势之美,如《解嘲》、 《解难》、《答宾戏》等;或以来客宣颂, 滔滔不绝, 罗陈博采, 以求汪洋恣肆,讲求言尽其词,如《七发》、《七激》、《非有先生论》;或分节设章,以归总题,如《九怀》、《七谏》、《九叹》等拟骚之作,仿其意而拓其体,务求尽意,反复述申。汉赋多引巨大之物,伟大之事,赫大之功,与之相匹,汉赋体制亦务求宏大。并且,追求鸿篇巨制似为汉人风尚,诸子百家囿于一人所见,汉人之兼综通融,本身就站得更高,视野更阔, 如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董仲舒《春秋公羊》、《春秋繁露》、《淮南子》皆立意阔大,企图涵盖众长而发掘真理。《史记》、《汉书》皆体制庞大,内容广博。《老子•河上公章句》等更是将美学领域拓展到了天地人的整体思维系统模式之中。这些体制宏大的著作本身便显示出汉人对“大美”的自觉追求。 汉赋的美,其次体现在它的拓展空间的阔大。汉赋作者多以类叙述,以类的排列中所产生的质实繁密来拓展和占有空间,以获取博大宽阔之感。如《南都赋》以类为单位,罗列地势、山、木、川渎、水虫、陂泽、鸟、水、原野、香草、厨膳、酒以衬南都的“既丽且康”。这种赋法仿佛开列账单,铺陈中显示着富有与博大,其写法如下;“木则枞栝梭橹,梓械便枫。……草则有葳莎菅蔚,薇蕨荔茺。……其中则有奄鼍巨鳖,鳢鲤镇鲷,贿鲵偿妙……鸟则鹩鹅鸹鸨,鸹鹅鸿鹅。”这样,便将各小类堆砌为一大类,每一大类间用“于是乎” 连接,从而在大类别的罗列中铺设和拓衍空间, 以一点的无限扩展显示空间的广大, 给人以强烈的质感。二是空间的质感,动态空间的建构以扩充内涵为法, 即先设定一个空间,然后逐步填充之。这不同于静态积木堆砌式增大, 而仿佛吹气球般的扩充。这种手法包括环视法和流观法。前者立足于一点,向四周环视,按方位来写,如《蜀都赋》、《子虚赋》等,以东、南、西、北四方位依次罗列,总体勾勒出空间结构,然后厚密细微、从容不迫地铺设内部物类。《子虚赋》中描写楚国的云梦泽:“其山则盘纡茀郁……其土则丹青赭垩……其石则赤玉玫瑰……其东则有蕙圃……其南则有平原广泽……其高燥则生……其埤湿则生藏莨蒹葭……其西则有涌泉清池……其北则有阴林……其上则有……其下则有白虎玄豹……”将所赋对象从东西南北,上下左右各个角度充分详尽的描写出来。小赋中的景物相对稀疏,也更人情化。流观法是化时间为空间, 以散点透视的方式展现景观。如《西都赋》写园囿: “乘鸾舆,备法驾,帅群臣,披飞廉,人苑门。遂绕酆都,历上兰。……于是天子乃登属玉之馆,历山川之体势,观三军之杀获。……飨赐毕,劳逸齐,大辂鸣鸾,容与徘徊。集乎豫章之 宇,临乎昆明之池。……前乘秦岭,后越九蠼,西薄河毕,西涉歧雍。宫馆所历,百余余区。” 移步换景地展现园囿之大,既符合我国园林建构的思维习惯, 又类似汉画像石的构图方式,从而在时间的流逝中显出空间的阔大。再次,汉赋竭力展示时间的辽远。与空间的阔大相应,时间的辽远拓展了汉赋的时空感,使艺术想像的空间多维化。汉赋常在历史现实的时间背景下审视空间,如《南都赋》从王莽篡汉着笔,再写光武起兵、平天下、定都城;次写永平之际的增宫室、颁礼乐、靖四海、会百蛮;极力显示礼乐鼎铭,文治彬彬,从而彰显汉皇功业, 以历史的眼光审视都城建制, 以浓缩凝重的历史进程证明汉皇的圣明。《东京赋》亦如是,先写高祖立国,再写王莽逆篡,最后写光武建制, 然后罗列天子一年礼制, 从正月初一新殿落成开始,接着写郊祀、庙祀、亲耕、大射、羽猎、岁傩仪式,与《礼记》之《月令》、《吕氏春秋》之《十二纪》相仿佛,显示出礼教之从容。 汉赋的美,最后体现在它竭力展现精神世界的博大。汉代宽容的文化襟怀拓展了其艺术内涵, 而在作者和读者对艺术本身的欣赏和美感的获得中,汉赋也展现了汉人精神世界的开阔。一方面,汉人将自身的情感的表述领域进行延伸;另一方面,随着精神世界的日益开阔,汉代知识分子的艺术思维也得以丰富和发展。 总之, 汉赋所代表的西汉美学形式最重要的贡献就在干它极大地拓展了艺术美的空间,开拓了审美的感性视野,为自然之美真正获得艺术上的独立性做了比较充分的历史准备,从而使其在唐代王维,孟浩然手中成熟起来,有了一个可靠的文化积淀。以儒学形式发出,调和道家阴阳,而杂糅百说的对天地万物和自然之美的反复赞颂构成了西汉美学思想的一种主流声音。就其价值来说,汉赋已是中国美学史形成过程中,最为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一环。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可编辑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