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电击伤和淹溺的现场急救济南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司敏1-电电 击击 伤伤又称触电,指一定量的电流或静电通过人体,致使全身或局部组织损伤、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发生呼吸心跳骤停。2-一、常见致伤原因n1.主观因素大多数为不重视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缺乏安全用电知识,私拉、私接电线,或抢救电击者直接用手拉触电者。n2.客观因素在高温、高湿工作场所或腐蚀性化学性车间工作,尤其是在霉雨季节,电器绝缘性能降低,人体因出汗、皮肤潮湿,造成皮肤接触点的电阻明显降低,电流容易通过人体而致伤。3-n3.意外事故如遇到暴风雨、地震、火灾、交通事故均可造成电线断裂而造成电击伤事故。雷电电击可直接引起电击伤。美国每年因电击伤死亡200人。4-n4.特殊类型的电击伤n高压电1KV或超高压电电击伤220KV高压线上有一定电弧产生和一定的电场进入高压线安全距离内即可产生电击伤。220KV高压线,安全距离为1.8m,之内可击穿空气或其他介质,通过人体而产生电击伤。5-微电击n微电流直接流经心脏造成微电击伤。近年来,医疗方面应用起搏器、ECG机、心导管监护等技术有所发展,有些电级直接放在心肌或十分接近心脏,若仪器少量漏电,电流直接流过心脏,可引起室颤而死亡。每年美国因医疗仪器漏电而发生电击伤事故约1200起,其中就有一部分为微电流所致。6-电跨步电压击伤n当一根电线断落在地上,以此落地点为圆心,在20m以内地面上有很多同心圆,圆周上的电压不同,离圆心越近,电压越高,越远,电压越低,即跨步电压(电位差)。当人体进入离圆心10m以内的地域,两脚迈开0.8m时,出现电位差,电流从电压高的一脚进入,从电压低的一脚流出,造成损伤7-发生规律n多见于夏秋两季,特别是69月n多见于缺乏安全用电知识的新工人、青年工人和非专职电工。n低压电源电击伤事故(如家用电器)明显多于高压电的电击伤。n农村发生电击伤事故多于城市8-病理生理n低电压220380v致命性心律失常n高电压1KV严重电烧伤、呼吸衰竭n触电时肌肉强烈收缩,造成肢体骨折或关节脱臼。尤其是从高空坠落,可造成各类严重复合伤9-发病机制目前认为电流对人体的作用:n热作用n电解现象n神经和肌细胞因电流通过而产生动作电位10-影响损伤程度因素电流种类交流电较直流电更危险“摆脱电流”直流电75mA;交流电15mA11-电流强度强重电流强度(mA)人体反应n0.51.5手指麻木,刺痛感n5可接受的最大无害电流强度n1020最大摆脱电流n2025手不能摆脱电源,呼吸困难n3050强烈痉挛,心律失常,昏迷n8090呼吸肌麻痹,室颤n90100呼吸肌麻痹,室颤后心脏停搏12A持续心脏收缩,致死亡12-频率低重5060Hz交流电易致室颤20000Hz对人体神经、肌肉影响很小10万Hz可用于物理治疗13-电压高低高,重220v室颤1KV呼吸中枢麻痹220-1000v两者都有,均致死n高压电产生的电弧温度可达20004000以上,致严重电烧伤。n闪电为一种静电放电,能在极短时间内产生100亿V静电压和200万mA电流放电,若通过人脑和心脏,突然失去知觉,呼吸停止,心脏持续收缩,电休克后心脏松弛,恢复窦性心律,而呼吸中枢麻痹。14-人体电阻 小,重n因人体各组织结构和理化性质的不同,电阻不同。组织越致密,电阻越大。n电阻小 大血管神经肌肉皮肤脂肪肌腱骨n相同电压下,潮湿、皮肤外伤电阻小。15-通电途径途径不同,伤害不同若电流从头顶或上肢流入体内,纵贯身体由下肢流出,约8-10%的电流通过心脏,危险性大。若电流从一侧下肢流进,由另一侧肢体流出,则仅0.4的电流通过心脏,危险性小。凡电流通过脑干、心脏、脊髓时,后果严重16-通电时间长重n100mA电流通过人体12s,皮肤可发生0电烧伤。n100mA通电电流25ms不会产生电损伤17-全身表现:主主要要是是中中枢枢神神经经系系统统受受抑抑制制,尤尤其是植物神其是植物神经经系系统统。n轻轻型型:常表现为精神紧张,脸色苍白,表情呆滞,呼吸和心跳加速,敏感者可出现晕厥。恢复后可能有肌肉疼痛、头痛、疲乏、神经兴奋及心律失常。18-重型出现昏迷、抽搐,室颤或心脏停搏、呼吸骤停,进入“假死”状态。n心跳停止,但呼吸存在n呼吸停止,但心跳尚存在n呼吸心跳都停止。19-局部表现:主要是通电进出口和电流通过线路的组织烧伤。低压电引起的烧伤,时间短者特点:n伤口小,直径约0.52cm,呈椭圆形或圆形,焦黄或灰白色,创面干燥n常有进出口n一般不损伤内脏,截肢率低20-高压电引起典型的电烧伤特点n面积不大,但可深达肌肉、血管、神经和骨骼,有“口小底大,外浅内深”的特征n常有一处进口和多处出口n肌肉组织常呈夹心性坏死n电流可造成血管壁变性、坏死或血管栓塞,引起继发性出血或组织的继发性坏死21-诊断n有带电作业或意外触电或雷电电击史,临床表现。22-急救与处理急救的基本原则:n迅速(脱离电源)n就地(进行抢救)n准确(姿势)n坚持(抢救)23-脱离电源n方法(一)方法(一)如果开关或插头就在附近,应立即拉闸刀开关或拨去电源插头,不能直接拉触电者24-脱离电源n方方法法(二二)可用竹竿、木棒等绝缘物挑开电线,也可戴上绝缘手套或用干燥的衣物包在手上,再使触电者脱离带电体25-脱离电源n方方法法(三三)可站在绝缘垫或干燥的木板上,使触电者脱离带电体(此时尽量用一只手进行操作)26-脱离电源n(四)(四)可直接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拖离带电体,但要注意此时不能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裸露的身躯.27-n2.迅速把病人转移至安全地带,仰卧于坚实的平地上,畅通气道。28-n3.现场心、肺复苏:对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心跳或呼吸停止者,对不同的状态实施不同的急救措施,(1)胸外心脏按压术(2)口对口(鼻)人工呼吸(3)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29-n4.轻型电击伤,静卧、保暖、严密观察。n5.局部创面和合并伤的处理:除0烧焦创面可涂碘酊外,一般创面禁忌涂用有色素的药物,可用清洁敷料或衣服包裹。对并发症作相应处理30-转诊及注意事项n1.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边转送边进行心、肺复苏。n2.对有较大烧伤创面患者,应注意创面保护。n3.对合并四肢骨折者,在搬运过程中应适当固定,保护患肢。n4.有心律失常者应密切观察心律变化,有条件者给予心电监护。n5.对有休克者,边转送边抗休克治疗,并注意检查是否合并内脏损伤。转运途中禁喝白开水。31-预防n1.加强安全用电常识的宣传教育,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n2.雷雨时不可在大树下躲雨或使用金属柄在田野中行走。n3.遇有火警或台风袭击时应切断电源。n4.对触电患者的抢救既要争分夺秒,又要坚持不懈。32-淹淹 溺溺 指人体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中时,液体进呼吸道及肺泡,或反射性引起喉、气管、支气管痉挛,引起窒息、缺氧,若不及时抢救常危及生命。33-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n不会游泳;自杀n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n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n盲目游入深水漩涡34-溺水在所有意外伤害死因中所占的比重,6年来持续保持在一半以上的水平,趋势有增无减。35-36-分分类类n干性淹溺、湿性淹溺n海水淹溺、淡水淹溺37-发发病机制病机制干性淹溺人入水后因强烈刺激(如惊慌、恐惧、骤然寒冷等)引起喉头发生反射性痉挛致声门关闭,造成呼吸道完全梗阻,造成窒息死亡。38-人入水后,人入水后,强强烈刺激(惊慌、恐惧、寒冷等)烈刺激(惊慌、恐惧、寒冷等)人人 喉喉头痉挛头痉挛 呼吸道完全阻塞呼吸道完全阻塞 窒息窒息 死亡死亡 心肌缺氧心肌缺氧 反射性心反射性心脏脏停博停博 图图1 干性淹溺的干性淹溺的发发病机制病机制39-湿性淹溺大量水进入呼吸道和肺泡,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及肺内分流增加,引起全身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分淡水淹溺和海水淹溺淡水淹溺和海水淹溺40-淡水血液循环血液稀释低钠、低氯及低蛋白血症红细胞血管内溶血高钾血症室颤死亡过量游离血红蛋白堵塞肾小管急性肾功能衰竭图图3 淡水淹溺淡水淹溺发发生机制生机制41-海水肺泡内高渗性液体血管内液体进入肺泡急性肺水肿缺氧高钠血症、低蛋白血症高钙血症、高镁血症心律失常图图3 海水淹溺海水淹溺发发生机制生机制42-临床表现n窒息n心脏停搏43-淹溺的急救n时间就是生命!n两个步骤:现场急救与初期复苏;医院内进一步抢救(包括急诊科和ICU)44-淹溺的现场急救n快速有效的现场急救是治疗成败的关键所在。有资料表明,抢救者若接受过复苏培训,则病人存活率可达70%,反之仅为40%。45-淹 溺-现场急救水中急救 n自救:不会游泳者,采取仰面体位,头顶向后,口鼻向上露出水面,保持冷静,设法呼吸,等待他救。会游泳者,当腓肠肌痉挛时,将痉挛下肢的大脚趾用力往上方拉,使大脚趾跷起,持续用力,直至剧痛消失,痉挛也就停止;若手腕肌肉痉挛,自己将手指上下屈伸,并采取仰卧位,用两足划游。46-他救可以使用一根长竹竿或者树枝,又或者使用一条长绳并且把其依附在有浮力的物体上(例如救生圈、救生衣),然后把这些辅助物抛给溺水者,随后把溺水者救到岸上。47-n不要使自己处于危险之中;不要随便跳进水里,除非你非常肯定这样做是安全的。n如果你曾经接受过救生员培训,而你又非常肯定拯救溺水者不会对自己造成任何危害的话,那么你应该立即采取行动进行抢救。48-淹 溺-现场急救水中急救水中急救 n他救救护者应从其背后接近,用一只手从背后抱住淹溺者头颈,另一只手抓住淹溺者手臂,游向岸边。救护时应防止被淹溺者紧紧抱住。49-淹淹 溺溺-现场现场急救急救地面急救 n畅畅通通呼呼吸吸道道:立即清除淹溺者口、鼻中的杂草、污泥,保持呼吸道通畅。50-地面急救 控水控水急救者取半跪位,将伤员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抱起伤员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或者抱起伤员双腿,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51-52-地面急救心肺复心肺复苏苏避免控水时间过长,延误心肺复苏强调现场复苏,不必等待专业救护人员至来后再开始53-淹溺与电击伤的共同点发病规律n夏季多见,69月n儿童和青年为多发人群大多无基础疾病54-两者共同点n病情的评估,重点为心跳和呼吸的评估大动脉博动消失心跳停止无胸廓起伏呼吸停止55-时间就是生命n强调现场救治第一目击人(firstresponder)有所作为(典型案例)56-共同点心肺复苏术57-共同点心肺复苏技术是成功救治的基础n按压部位n按压深度n按压频率n不间断按压58-共同点心肺复苏技术的普及可提高救治成功率n所有医护人员均应熟练掌握n向社会公众人员普及心肺复苏技术59-共同点责任心是决定救治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n不间断救治,转运途中持续救治。n不轻易放弃,坚持才有成功的希望60-谢 谢6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