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必修三.宋明理学.ppt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756538 上传时间:2024-03-05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宋明理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必修三.宋明理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第4 4课课 宋明理学宋明理学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1 1、儒学的危机和佛教道教的兴起、儒学的危机和佛教道教的兴起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B.佛教盛行佛教盛行C.道教在民间传播道教在民间传播A.儒学本身的缺陷儒学本身的缺陷 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中国古代“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画面中,释氏趺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三教图三教图三教图三教图清清清清 丁云鹏丁云鹏丁云鹏丁云鹏2.2.“三教合一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的社会思潮A.A.三教在彼此反复辩驳中三教在彼此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相互吸纳渗透。B.B.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C.C.儒学的重兴。儒学的重兴。韩愈在韩愈在原道原道和和论佛骨论佛骨表表中,中,对佛教进行了尖锐的对佛教进行了尖锐的抨击抨击。他指出。他指出佛教耗费大量财佛教耗费大量财富,加重了百姓负担富,加重了百姓负担,使,使“民民不穷且盗不穷且盗”。又指出。又指出“佛本夷佛本夷狄之人狄之人”,佛徒,佛徒“口不言先王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让佛教凌驾于儒学之上,有被让佛教凌驾于儒学之上,有被同化为夷狄的危险。他认为佛同化为夷狄的危险。他认为佛教自外与天下国家,灭弃封建教自外与天下国家,灭弃封建伦常,伦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事”。为天地立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万世开太平。北宋北宋.张载张载 3.3.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对学术文化集权,重文轻武,对学术文化较少干涉。较少干涉。宋代科举下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宋代科举下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时尚。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北宋五子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 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义提升到了“天理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的严密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1 1、理学的含义和代表人物:、理学的含义和代表人物:二、程朱理学二、程朱理学 二程指程朱理学的奠基者,二程指程朱理学的奠基者,二程指程朱理学的奠基者,二程指程朱理学的奠基者,北宋洛学的创始人程颢北宋洛学的创始人程颢北宋洛学的创始人程颢北宋洛学的创始人程颢(1032-1085)(1032-1085)(1032-1085)(1032-1085)、程颐、程颐、程颐、程颐(1033-(1033-(1033-(1033-1107)1107)1107)1107)兄弟二人。兄弟二人。兄弟二人。兄弟二人。朱熹朱熹朱熹朱熹(1130-1200)(1130-1200)(1130-1200)(1130-1200),南宋著名思想家。南宋著名思想家。南宋著名思想家。南宋著名思想家。宋代理学集大成者。宋代理学集大成者。宋代理学集大成者。宋代理学集大成者。含义:以含义:以“天理天理”为核心的儒家观念系为核心的儒家观念系统统2 2、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二、程朱理学二、程朱理学 “天理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有理后有物一个天理,先有理后有物 用用“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的方法来把握的方法来把握“理理”“天理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人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人伦即天理伦即天理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不在。朱文公论文集朱文公论文集卷七十卷七十 朱熹所谓的朱熹所谓的“理理”指什么?指什么?朱熹认为理是事物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朱熹认为理是事物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在社天下万物都要遵循、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在社会生活中理还指儒家的会生活中理还指儒家的“三纲五常三纲五常”、仁义道德。、仁义道德。朱熹:朱熹:“人之异于禽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朱熹的理学思想,在他生前被朱熹的理学思想,在他生前被官方打成官方打成“伪学伪学”,而在他死后却,而在他死后却被官方奉为儒学正宗,为什么?被官方奉为儒学正宗,为什么?朱熹的思想,与当时官方所朱熹的思想,与当时官方所尊奉的传统儒家思想不一致,尊奉的传统儒家思想不一致,所以被打成所以被打成“伪学伪学”;而实际;而实际上他对儒学的发挥在本质上进上他对儒学的发挥在本质上进一步适合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一步适合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因此,随着社会发展,他要,因此,随着社会发展,他的理学思想逐渐被官方奉为儒的理学思想逐渐被官方奉为儒学正宗。学正宗。朱熹与理学的成熟朱熹与理学的成熟1 理论来源:理论来源:2主张和成就:主张和成就:(1)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大师,仅次于孔)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大师,仅次于孔孟孟(2)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年之久。(3)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3地位和影响:地位和影响:三、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三、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1.代表人物:代表人物:陆九渊王守仁三、陆王心学三、陆王心学 陆九渊陆九渊陆九渊陆九渊(1139-1192)(1139-1192)(1139-1192)(1139-1192),号象山先生,号象山先生,号象山先生,号象山先生,字子静。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字子静。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字子静。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字子静。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家。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家。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家。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名,史称名,史称名,史称“朱陆朱陆朱陆朱陆”。陆九渊是中。陆九渊是中。陆九渊是中。陆九渊是中国国国国“心学心学心学心学”的创始人。明朝的王的创始人。明朝的王的创始人。明朝的王的创始人。明朝的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国哲学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国哲学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国哲学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史上著名的史上著名的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陆王学派陆王学派陆王学派”1 1、陆九渊的生平和思想:、陆九渊的生平和思想:陆九渊的思想:陆九渊的思想:“发明本心发明本心”以求理以求理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陆九渊的思想将理学发展到新阶段,号称陆九渊的思想将理学发展到新阶段,号称“心学心学”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皆是理,心即理也。心皆是理,心即理也。三、陆王心学三、陆王心学 2 2、王阳明的生平和思想:、王阳明的生平和思想:王守仁(王守仁(1472147215281528),字),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被贬伯安,浙江余姚人,因被贬贵州时曾居住于阳明洞,世贵州时曾居住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我称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哲学家、教育国古代有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心心学学”创始人之一。创始人之一。王阳明的思想:王阳明的思想: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苟此心之存,则此理自明。苟此心之存,则此理自明。苟此心之存,则此理自明。苟此心之存,则此理自明。“致良知致良知”“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王守仁王守仁答顾东桥书答顾东桥书“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须外面添一分。”台湾阳明山上王阳明雕像台湾阳明山上王阳明雕像(1 1)材料一中王阳明对)材料一中王阳明对“花花”与与“人心人心”关系的解释,反映了他关系的解释,反映了他的什么观点?你认为他的解释合理吗?的什么观点?你认为他的解释合理吗?(2 2)材料二中材料二中“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意思是什么?王阳的意思是什么?王阳明要怎样解决这一问题?明要怎样解决这一问题?材料一:王阳明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材料一:王阳明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无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何你说天下无心外无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何相关?相关?”王阳明回答:王阳明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材料二:王阳明曾经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由此材料二:王阳明曾经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由此他认识到他认识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王守仁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离开人的思想王守仁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离开人的思想意识任何事物便不存在。他的解释不合理,因为他意识任何事物便不存在。他的解释不合理,因为他颠倒了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颠倒了存在与思维的关系。要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动荡问题,必须重新树立人们要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动荡问题,必须重新树立人们的道德标准,强化人们的纲常伦理观念。他主张通的道德标准,强化人们的纲常伦理观念。他主张通过人们的自身反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过人们的自身反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二先生(朱熹、陆九渊)同植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即使意见不合,亦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谓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原无有背于圣人。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家山学案阅读材料并结合本课所学分析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共同点:共同点:1 1、内容相同内容相同内容相同内容相同:2 2、影响相同影响相同影响相同影响相同:不同点:不同点:1 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2 2、把握把握把握把握“理理理理”的途径不同:的途径不同:的途径不同:的途径不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仁仁仁”“”“礼礼礼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理理理”。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的自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的自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的自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的自然欲求;对塑造然欲求;对塑造然欲求;对塑造然欲求;对塑造中华民族中华民族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影响。性格起了积极影响。性格起了积极影响。性格起了积极影响。程朱理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外在的程朱理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外在的程朱理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外在的程朱理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外在的“理理理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心心心”,认为本心是,认为本心是,认为本心是,认为本心是“理理理理”。程朱理学主张用程朱理学主张用程朱理学主张用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理理理”;陆王心学提出求陆王心学提出求陆王心学提出求陆王心学提出求“理理理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观点观点 争鸣争鸣 观点观点1 1 以往对宋明理学,常常批判多于肯定,对朱熹、王以往对宋明理学,常常批判多于肯定,对朱熹、王阳明全盘否定说:阳明全盘否定说:“宋明理学是封建后期的统治思想,为强化宋明理学是封建后期的统治思想,为强化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服务。从政治作用说,理学是思想史上的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服务。从政治作用说,理学是思想史上的浊流。浊流。”观点观点2 2 目前一些学者们,则在一定程度上肯定理学:侯外目前一些学者们,则在一定程度上肯定理学:侯外庐、邱汉生诸先生主编之庐、邱汉生诸先生主编之宋明理学史宋明理学史有一段说得十分精辟:有一段说得十分精辟:“宋明理学达到了思想发展史上的新的水平。它提出的范畴、宋明理学达到了思想发展史上的新的水平。它提出的范畴、命题,所讨论的问题,是新的,它探究的学术理论的广度和深命题,所讨论的问题,是新的,它探究的学术理论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度,是前所未有的。”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在政治生活、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在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影响极为深远。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影响极为深远。1 1、消极:、消极:用三纲五常和名分用三纲五常和名分维系专制制度维系专制制度,压抑、扼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杀人们的自然欲求。2 2、积极:、积极: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凸显人性的庄严。方法点拨:方法点拨:用辩证唯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从积极和主义的观点,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入手。消极两方面入手。四、宋明理学的影响、评价四、宋明理学的影响、评价为理学把脉,为民族选择为理学把脉,为民族选择 翻开历史一查翻开历史一查满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吃人”。鲁迅鲁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粉身碎骨浑不怕,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要留清白在人间。明明于谦于谦前沿前沿 视点视点为纪念朱熹诞辰为纪念朱熹诞辰875875周年,周年,20052005年年9 9月月1919至至2121日中国(武夷山)朱子文化节在武夷山举办。期间日中国(武夷山)朱子文化节在武夷山举办。期间活动包括:宋明理学研究中心挂牌仪式、朱熹纪念活动包括:宋明理学研究中心挂牌仪式、朱熹纪念馆迁址开馆典礼、馆迁址开馆典礼、“朱子学与和谐社会朱子学与和谐社会”高峰论坛、高峰论坛、海内外朱子后裔祭祀活动等等。海内外朱子后裔祭祀活动等等。对于现在朱熹成为焦点这种现象你是如何认识的?对于现在朱熹成为焦点这种现象你是如何认识的?对于现在朱熹成为焦点这种现象你是如何认识的?对于现在朱熹成为焦点这种现象你是如何认识的?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严重动摇,、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严重动摇,直接原因是直接原因是 A儒学的儒学的“大一统大一统”观念已经不再适应封建统观念已经不再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治的需要B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 C儒学放儒学放弃了自己弃了自己“仁仁”“礼礼”等基本主张等基本主张 D魏晋南魏晋南北朝的统治者都是佛教信徒北朝的统治者都是佛教信徒2、佛教能在中国广为流传,但始终没有能取代、佛教能在中国广为流传,但始终没有能取代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是A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是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是最进步的思想最进步的思想 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做大官C儒家思想不断改造完善,一直能够适儒家思想不断改造完善,一直能够适应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应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儒家宣扬的仁儒家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了人民的拥护政思想得到了人民的拥护3、唐朝时期诗人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唐朝时期诗人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公开宣扬自己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儒援佛入儒”的的思想经历,这说明唐朝时期思想经历,这说明唐朝时期 A.出现三教合一趋势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B.儒学出现危机儒学出现危机 C.佛教取得统治地位佛教取得统治地位 D.道教的发展道教的发展4、理学对儒学的发展表现在、理学对儒学的发展表现在 A.重视个人的道德素养重视个人的道德素养 B.探讨宇宙自然的规律探讨宇宙自然的规律C.认识道德价值的内涵认识道德价值的内涵 D.研究儒家学说的经典研究儒家学说的经典5、理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主要表现在吸取其、理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主要表现在吸取其 A.仁政思想仁政思想 B.伦理道德伦理道德 C.性恶论性恶论 D.唯物思想唯物思想6、理学家认为把握、理学家认为把握“理理”的的方法是的的方法是 A.接受经验接受经验 B.学习理论学习理论 C.实践感悟实践感悟 D.内心反省内心反省7、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确立统治地位是在、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确立统治地位是在 A.北宋时期北宋时期B.南宋时期南宋时期 C.唐朝中期唐朝中期 D.明朝初期明朝初期8.朱熹提出朱熹提出“存天理存天理,灭人欲灭人欲”,其中其中“天理天理”主要主要是指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的等级秩序封建道德规范的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天人感应”理论理论9 9、阳明心学的思想核心是、阳明心学的思想核心是 A.A.“心即理也心即理也”B.B.“宇宙便是吾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吾心即是宇宙”C.C.“致良知致良知”D.D.“理理”是世界的本源是世界的本源10、不符合陆王心学特点的说法是、不符合陆王心学特点的说法是 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B.“发明发明本心本心”以求理以求理 C.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D.理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理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11、陆九渊与朱熹的思想的根本区别是、陆九渊与朱熹的思想的根本区别是 A.对对“理理”的认识不同的认识不同 B.求求“理理”的方法的方法不同不同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不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不同 D.义利观的义利观的不同不同12、程朱理学被官方化的原因是、程朱理学被官方化的原因是 A理学大儒的传播理学大儒的传播 B有利于统治者加强思有利于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想控制 C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 D是人们求取功名的敲门砖是人们求取功名的敲门砖13、宋明理学在塑造中华民族性格方面所起到的、宋明理学在塑造中华民族性格方面所起到的作用表现为作用表现为 重视人的主观意志力量重视人的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人的气节品德注重人的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和历史使命 A BC D14、宋明理学的主要消极影响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消极影响是 A维护专制统治不利于社会进步维护专制统治不利于社会进步 B引起人们追求功名,不利于培养士人的社会引起人们追求功名,不利于培养士人的社会责任感责任感 C使读书人空谈义理,不务实际使读书人空谈义理,不务实际 D造成社会道德沦丧,引起政局动荡造成社会道德沦丧,引起政局动荡 1515、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儒学所吸收、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儒学所吸收的思想是的思想是A A佛教和道教思想佛教和道教思想 B B法家思想和法家思想和“经世致用经世致用”学说学说 C C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 D D佛教思想和佛教思想和“经世致用经世致用”学说学说史料选萃史料选萃 汉代以后,作为正统思想的儒学在冲击与吸纳的过程中不断汉代以后,作为正统思想的儒学在冲击与吸纳的过程中不断更新,至北宋时形成理学,成为宋明时期的官方哲学。西方学更新,至北宋时形成理学,成为宋明时期的官方哲学。西方学者一般将宋明理学称为者一般将宋明理学称为“新儒学新儒学”(Neo-Confucian-ism)(Neo-Confucian-ism)。宋。宋明理学之为新儒学,其所以为新是指,在外来佛教文化与本土明理学之为新儒学,其所以为新是指,在外来佛教文化与本土道教文化的不断冲击下,建构在具有理性的形而上学本体论思道教文化的不断冲击下,建构在具有理性的形而上学本体论思维之上,通过诠释心性与本体、伦理与天道的联系及人与世界维之上,通过诠释心性与本体、伦理与天道的联系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使儒家道德学说获得了形上性和整体性的论述,传统的关系,使儒家道德学说获得了形上性和整体性的论述,传统儒学内部的逻辑结构、价值转向、道德结构都获得了新的认识。儒学内部的逻辑结构、价值转向、道德结构都获得了新的认识。作为一种哲学化的儒学,理学具有双重性作为一种哲学化的儒学,理学具有双重性。它的出现更加强化。它的出现更加强化了封建主义的精神压迫,使人们屈从于封建主义的统治,桎梏了封建主义的精神压迫,使人们屈从于封建主义的统治,桎梏人们的创造思维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时宋明理学又是儒学思人们的创造思维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时宋明理学又是儒学思想中精华的发扬光大。理学家们的辩证思维言论,体现出丰富想中精华的发扬光大。理学家们的辩证思维言论,体现出丰富的价值。应该看到的价值。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民族气节和道德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民族气节和道德,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的文化性格。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载: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载:“(二程)(二程)昔见周茂叔(周敦颐),每令寻颜子、仲尼昔见周茂叔(周敦颐),每令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乐处,所乐何事。”为什么理学家特别重视为什么理学家特别重视“寻找孔颜之乐寻找孔颜之乐”?二程认为天理的核心就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二程认为天理的核心就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仁的境界。仁者不但能化物于无形,而且就是仁的境界。仁者不但能化物于无形,而且能获得高度的主体自由和极大的精神满足,这能获得高度的主体自由和极大的精神满足,这应当就是所谓应当就是所谓“孔颜之乐孔颜之乐”。而传统儒学的核。而传统儒学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仁,这体现在传统儒学家的言行心价值观就是仁,这体现在传统儒学家的言行中。中。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