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常规教学检查工作参考总结(通用)通过常规教学检查,能够看出全体老师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线,对常规教学进展了标准治理,对课堂教学进展了有效的改革,对校本教研加强了力度,涌现出了一批抓质量、善治理、重实效的先进个人。但是还有一些老师不注重,工作不到位,措施不得力,部分老师工作不积极,教学不深化,落实不详细,出现了对各项工作敷衍应付的不良现象。下面详细总结如下:一、教学治理1、教学中心肠位。学校都制定了常规治理工作目的方案,大部分学校的实在可行,符合校情,也有学校制定的目的比拟大,不好实现。领导班子的听课到达了每周2次,记录齐全,特别是业务副校长的听课记录多且好,如xx。而校长的听课记录非
2、常少到达每周3次以上,有的校长的听课记录就没有见到,不知听过课没有。有的校长的教学情势分析报告不是教学方面的,或非常少讲教学方面的,而大讲特讲平安教育、学校落后缘故等,不是平安不重要,而是不能放在这个时候、这个地点讲,由于主题是教学,没有突出教学的中心肠位。2、过程治理。大部分学校的课程表与上课表不一致,不能看出开设课程的实际情况,班级的课程表与学校的课程表不一致,听张三的课去上课的却是李四。学校都制定了常规教学检查细则,实在可行,易于操作。如某某学校的老师积分方案,确实是依照检查细则进展的,每一期每个老师都有一个分数,作为评先表优晋级的依照,公平公开公正,能够非常好激发老师的积极性。有的学校
3、的细则规定的太死。如教案必须几页,计划必须多少字,这在开场时能够有一个规定,老师构成适应后就要修正,不要常年一个样。有了细则就要坚决不移地执行,不要把它作为摆设。如有的细则上不仅有数量要求,也有质量要求,但看检查记录只有数量几次,没有质量的定性评价,也没有检查总结。有的有总结没有抓落实,咨询题没有改,下一次依然如此。如此长此以往,工作不深化,作风不扎实,落实不详细,容易使老师产生应付思想,干好干坏一个样,何必那么认真呢。有的细则要求一月一检查,但四个月了,只检查二次。几次检查也不总结,某个老师缺一次,也不补检,就有一个空格。教案编写数量学校差距比拟大,像某某老师早就备了80课时,而有的学校只有
4、40课时。有的学校规定有咨询题,不是要求每个课时都有教案,而是规定一周不少于四次,只要完成即可,谁愿意多写哪。某某学校的作文每一次都有教案,有修正记录。像复习课、实践课、口语交际课就更不用写教案了,那随意性有多大,可想而知。内容上就更有差距了。教学目的分三级,每一级有23个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预备等,就写了一页多。有的作者简介3页,而教学过程就那么三两行,就那么三两个咨询题,不明白写的几个教学目的如何完成的。电子教案没有按教研室的要求,下载了教案没有修正,下载的材料也算教案。作文篇数根本上够两周一篇,修正也比拟及时。从评语上看,有的老师不认真,字体潦草,不按格写,挥洒自如;只找缺点,
5、不提优点,没有鼓励性评价;评语笼统,不详细,千篇一律。如一个学生的11次作文中有七次都是字体工整、美丽,书写认真之类的话,在拿其他学生的看,也有类似情况。句子通畅、中心明确、层次清楚,像这些通用的评语早该改一改了。但也有老师不但有总评,还有眉批,不但有等次,还有分数;有的学生改了老师再改,还锻炼了学生。教学反思,没有构成反思适应,没有反思才能,也不愿意学习,只对本节课教学过程简单复述就万事大吉了。有一个老师的反思每一篇都是六行,三次均匀分布在一页上。听课记录次数根本都到达了要求,只是为了完成听课任务,不管谁的课只管去听。一个语文老师最后7节都是听的数学课,这有点不正常。听课是为了交流,为了提高,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听课任务。听课记录只记老师的活动,没有记学生的活动,只有优缺点,没有建议和意见,更没有咨询题的考虑和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