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2.已知单一导线的坐标闭合差,导线全长为351m,则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多少?答:首先了解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的定义:导线的闭合差为:导线的全长为:351米相对闭合差为:导线的闭合差的绝对值比上导线的全长,然后写成的形式。1/44543.用钢尺对某段距离丈量4次,丈量结果96.452m、96.454m、96.456m、96.450m,则算术平均值、观测值中误差、算术平均值中误差、算术平均值相对中误差分别为多少?(要有详细计算过程)答:次数丈量结果(m)V(mm)VV计算196452-11算术平均值x=96.453观测值中误差m2.58mm算术平均值中误差mx1.29mm算术平均值相对中误差k
2、=1/7400029645411396456-39496450-39020观测次数角值()i计 算1179 59 59+11(1)(2)2180 00 08-8643179 59 56+4164180 00 02-24720 00 05-585二、1.我国水准测量分为一、二、三、四等,在二等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离互差小于1米、四等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离互差小于3米,为何这样要求?答: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2、答:在地图上,把陆地表面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等高线。3.画图说明三角高程测量原理和水准测量原理。观测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它和水准测量哪个精度更高些? 答:
3、三角高程测量基本原理:利用经纬仪测量目标不容易到达的地方,但是他的精度偏底,把经纬仪放到A点,并且量取经纬仪的仪器高度为I则被测量的目标的点位是B,如果已知AB点的水平距离为D,且目标B点的目标棱镜高度为V,则根据三角原理,测量得到由A点瞄准B点的垂直角度为a,则概略高差为Dtana,过A点做平行线,把仪器的高度的值平移到B点,概略高差加上仪器高度I,在与目标棱镜做差得到既为三角高程的测量值。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通过水准仪获得一条水平视线,瞄准后尺度数为在A点的尺a,再瞄准前尺读数即在B点的尺b,则A、B两点间的高差就是。4.我国三角测量分为一、二、三、四等,其中各个角度测量中都要求盘左、盘右
4、观测,这种观测方法可消除哪些误差的影响?答: 视准轴误差和横轴误差视准轴误差:由于经纬仪的视准轴正常应处于垂直的状态和横轴(水平轴)垂直,由于经纬仪的视准轴和水平轴不垂直,所以经纬仪的视准轴和横轴在垂直面内形成小的夹角,称为视准轴误差,由于是对称出现的,所以可用盘左盘右的方法加以消除。横轴误差:由于经纬仪的横轴正常应处于水平的状态和水平度盘平行,由于经纬仪的横轴和水平度盘不平行,所以经纬仪的横轴和真实的横轴在垂直面内形成小的夹角,称为横误差,由于也是对称出现的,所以可用盘左盘右的方法加以消除。5.在导线测量中,导线路线的布设种类有哪些?各个种类的定义是什么?各适用于什么地形?答:3种附和导线、
5、闭合导线、支导线从一个固定点观测边长和角度闭合到另一个固定的点从一个固定点观测边长和角度闭合到一个固定的点,两个点为同一个点。从一个固定点观测边长和角度闭合到另一个未知的点适合于精度较高的狭长地带适合于面状地区适合于精度不高的区域6.结合本专业,谈谈GPS测量的优点。答:相对于经典测量学来说,GPS测量主要有以下特点:(评分标准:每条2分)(1)测站之间无需通视,但测站上空必须开阔,以使接收GPS卫星信号不受干扰。(2)定位精度高。一般双频GPS接收机基线解精度为5mm+1ppm,而红外仪标称精度为5mm+5ppm,GPS测量精度与红外仪相当,但随着距离的增长,GPS测量优越性愈加突出。大量实验证明,在小于50km的基线上,其相对定位精度可达,而在100500km的基线上可达。(3)观测时间短。在小于20km的短基线上,快速相对定位一般只需5min观测时间即可。(4)提供三维坐标。GPS测量在精确测定观测站平面位置的同时,也可以测定观测站的大地高程。(5)操作简便。GPS测量的自动化程度很高。在观测中测量员的主要任务是安装并开关仪器、量取仪器高和监视仪器的工作状态,而其它观测工作如卫星的捕获,跟踪观测等均由仪器自动完成。全天候作业。GPS观测可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连续地进行,一般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用于水下地形测量则要排除雾和大风的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