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谈地铁出入口的形式.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7549340 上传时间:2025-01-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地铁出入口的形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地铁出入口的形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地铁出入口的形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地铁出入口的形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地铁出入口的形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谈地铁出入口的形式问题摘 要文章通过分析地铁出入口的建筑形式对城市标识性、城市地段归属感、时代特色的影响,从不同的视角审视了小体量建筑对于城市设计不可忽略的重要性,并通过对该类建筑形式的分析和总结,深入探讨了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小建筑形象与城市空间结合的进一步要求。关键词地铁出入口 城市标识性 地段归属感 时代感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剧作家Rudyard Kipling 曾经说过:“交通是一种文明,”将交通仅仅看成是一种被动的需求是不够的,尤其是今天社会文化程度快速发展,市民的艺术审美不断提升,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更需要以美的形式面对来往于其中的广大人群,以唤醒人们对城市美好生活的感受。 地

2、铁出入口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节点,每天迎接着城市中万千的客流人群,由于它在城市中的特殊性,它与市民和城市公共活动之间的联系变得日益紧密,首先人们需要通过出入口的形式快速提高在大都市中进行空间辨识和定位的能力;其次,地铁出入口还经常是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重要场所,其形象对人们的地段感受有强烈影响,因此应反映地段的特色;还有,地铁出入口本身还是城市建设和城市交通发展的真实记录,是建筑材料与建筑技术发展的见证。因此,尽管地铁出入口体量较小,但其形式对城市生活环境质量的重要影响却不容忽视。1出入口形式与城市标识系统的关系 随着城市生活圈的不断扩张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城市标识导向系统在城市中扮演的

3、角色越来越重要,人们需要通过城市标识性建筑物获得城市区位感、引导城市人流、标识地段场所和时代特征等。就如建筑师路易斯 康曾经在其讲学的过程中提及的,建筑应能够回应人们在城市中“从哪里来?到哪里去?1”的需求。 笔者认为标识导向系统可以分为图案文字标识和空间形体标识两个部分。一般来讲,用图案文字标识传递信息主要通过标识导向牌,它能够给人以比较明确的方向和位置指示。但是在人流攒动的封闭交通廊道内,通过这种手段近距离辨识、解读文字和图案信息时不太方便而且常令人感觉疲惫,并且对于熟悉环境的通勤者们来说往往不会借助这种手段寻找区位和方向,因此大多数通勤乘客更希望通过其它空间标识物获得区位和方向感。此时,

4、地铁室内装饰、地铁出入口等就成为辅助人们获取这种空间标识体的重要媒介。 标识导向系统首先要解决区位的问题,它需要通过建筑与环境的差异性标识出不同地点以方便人们定位,但是过去由于一条地铁线路经常有许多出入口同时施工,工程上为了符合施工标准化要求往往忽视环境的差异性,这就造成人们辨识区位不便,所以即便在适应标准化前提下,为了加强地铁出入口建筑的标识导向性,也应该在地下建筑的室内和地铁出入口等重点部位适当有所变化,以对不同站点适度加以区分,形成符合城市区位感要求的城市环境(图1)。 除了通过建筑与环境的差异性获取区位感外,还可通过建筑形体的差异性标识方位。尤其是现在地铁周边高层林立,在人们难以轻易分

5、清东南西北方位时,可借助城市构筑物或其组合群体方便人们辨识并找到通向目标的方向。笔者认为尽管地铁出入口已将地铁的功能延伸至地面,人们可以借助一些地面标识物区分方位,但由于许多地铁口位于城市中的重要位置,人们仍需要借助这些构筑物的方向指示功能获取方向感。尤其是一些大城市,街道较为宽阔,每个站点有数个出入口,彼此相距较远,更需要将不同的出入口在设计上通过色彩、形体等加以区分,以标识不同方向和区位。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相对于对称的形体而言,不对称的建筑形体更有利于人们区分方位。尽管地铁出入口本身由于其开口的设置已经呈现了一些不对称形式,但是如果将一个站点周边所有的地铁出入口都整合起来,通过多个有特色

6、出入口的组合形成地段方向的指示性,这对于人们进入地面后更加明确了解出入口周边地段的整体特征以及完善地段的标识导向系统都大有益处。图1 香港不同地铁站的不同色彩所标示的区位性 图2 巴黎新区地铁出入口与周边环境所形成的优美场所 图3 吉马设计的铁艺风格地铁出入口 图4 奥托瓦格纳设计的卡尔斯广场站地铁出入口 图5 泽比吉尼夫彼得皮尼斯基设计的法兰克福波肯海曼瓦特地铁站 图6 诺曼福斯特设计的毕尔巴鄂地铁站 另外,在一些情况下,地铁出入口还应与相应的文字和图像标识相结合,甚至与广告物及城市周边其他建筑等一起,共同完善城市标识导向体系。2出入口形式与城市地段形象的联系 场所感是相对于满足了人们“从哪

7、里来?到那里去?”以辨识空间方位为目的的标识导向要求之后的另一种城市设计要求,涉及地段和自身的城市定位。它更多地诠释人们在城市中关于“这是哪里?我能到此来做什么?”的要求。 如果一个地段的建筑形象和城市空间能够增强与市民生活的互动,则可增加人们对于该地段的认同感,并强化地段归属感,反之亦然。因此一种城市构筑物的形式和场所空间能够唤醒的城市活动越丰富多彩,就越能令地段呈现更强的活力。一般说来,大多数地铁出入口由于便民服务要求,都与地段中心区较为靠近,其体量虽小,却能影响人们对地段的感受。美国学者凯文 林奇曾经在其著作城市意象中提到“城市轨道交通站可以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节点2”被加以强调,而地铁出

8、入口,作为地段城市节点中的核心部分更值得在设计时予以重视(图2)。 作为进出城市地下交通系统的门户,地铁出入口的形象与通勤者们对该地段起点和终点的印象亦密不可分,并且由于人们经常在地铁出入口旁等候和约会,还经常有许多广告宣传和义捐活动也在出入口周边进行,因此地铁出入口的形象可以与许多社会交往事件相互作用,并成为大都市生活的人们生活经历中重要的一笔,因此其形式也要相应能够体现不同地段的人们对于建筑和城市风格的不同要求。尤其是当人们在日积月累的公交生活中感到厌烦和疲惫时,新鲜亮丽的出入口可以适当消除倦意,并成为人们延续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的一个理由。 然而地铁出入口与地面建筑、报亭、零售摊点等普通的地

9、段构筑物还有所不同,它与一个巨大的城市交通体系相连,尤其还要区分站点间因线路和地段与区位的不同所带来的双重差异性。因此一条线路上的相关地铁出入口应尽可能在形体设计上反映一定的联系性,而且还能够同时反映不同地段之间的差异性,符合所谓“一线一色”与“一站一品”相结合的原则。这种联系还需要通过设计师对建筑形体的系列性变化进行相关把握,并且能够强化建筑形体、质感和色彩本身与城市地段的结合。 图7 渡边诚设计的 “饭田桥站”出入口 图8 简米切尔奥图尼尔设计的“夜猫的凉亭 图9 宁波地铁出入口方案波韵 图10 宁波地铁出入口方案盒趣1、23出入口形式与社会时代发展的关联 地铁的发展是社会和时代进步的产物

10、,自1863年地铁诞生以来,人们在地铁建设、管理等方面一直不断进步,许多地铁系统中的点睛之笔忠实地反映了那些时代的不同之处。久而久之,随着时间的积累,不同时代建设的地铁出入口在其建筑风格上所反映的科技、社会和人文观念的不同就成为一座城市历史变迁的见证,并且演变成独特的、记录时代变迁的地铁文化。许多精心设计的地铁出入口甚至还影响了时代的设计潮流,并对后世的建筑设计风格演变有一定的影响。下面就根据世界地铁百年的发展,列举一些出入口设计中的佼佼者: 20世纪初法国建筑师埃克托尔吉马运用铸铁与手工工艺结合磨砂玻璃等现代材料为巴黎城市设计了一系列风格别致的地铁出入口,这些出入口建筑不但反映了当时的新材料

11、新工艺,同时还反映了当时新艺术派的设计思潮。时过境迁,时至今日,这些建筑已成为当时时代的建筑遗产,那浓缩了一个时代文化的铁艺风格也形成了巴黎地铁独特的标志,并创造了所谓的巴黎“地铁风格”(图3)。后来,“地铁风格”日渐突破工程领域的范畴,与新艺术运动合流,促进了现代建筑风格的形成,开辟了以小建筑推动建筑思潮向现代建筑演变的先河。 无独有偶,19世纪末分离派建筑大师奥托瓦格纳为维也纳地铁设计的几处出入口也对当时建筑思潮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瓦格纳属于当时设计思想前卫的建筑师、规划师、家装设计师、教育家兼作家,他的“卡尔斯广场站”和“霍夫曼站”虽然还含有古典建筑装饰主义的余韵,但它那融入了许多

12、现代建筑理念的处理手法,同样为后来现代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基石(图4)。 20世纪80年代的法兰克福波肯海曼瓦特地铁站,仿佛是一辆从地底冲破路面的地铁列车,一下子抓住了路人的注意力。设计师建筑师泽比吉尼夫彼得皮尼斯基称他的创作灵感来自超现实主义艺术家雷尼马格利特,以冲出地表的列车表现一种“动态”,以求打破周围城市空间的沉默与寂静,这更像一种“正在进行中或发生着的”活的事物。该建筑并没有像现代主义建筑师所倡导的那样,“形式服务于功能”,它的形式为地铁出入口建筑表达了另外一种存在的涵义,或是回归或是突破。该建筑虽小,却成为后现代建筑的典范(图5)。 20世纪的最后20年,世界范围内地铁建设有了新发展,

13、不少建筑大师相继参与地铁出入口的设计,如诺曼福斯特、伦佐皮亚诺、西扎佩里、卡拉特拉瓦等。建筑师的参与不但把建筑艺术文化引入到了地铁工程领域,同时还形成了一种建筑时尚,都市中的小建筑逐渐成为引导城市文化走向的时尚精品。西班牙巴斯克地区的毕尔巴鄂不仅拥有独一无二的现代艺术馆,还以它现代化的地铁系统而自豪。毕尔巴鄂地铁站由诺曼福斯特设计,福斯特使用一种简单而令人愉悦的设计手法,创造了一种宽敞明亮的地铁站空间。其入口尤其独特,弯曲的拱形钢管和曲面玻璃像一个玻璃管道伸出地面,宛若一只虫子由地下爬出,形成一种独特的街道景观(图6)。差不多与此同时,日本东京大江户线的“饭田桥站”建成。“饭田桥站”建筑师渡边

14、诚,采用金属和玻璃材料,在建筑物的外表面设计了像植物的叶子和花一样的金属构筑物,并与地铁内部的装饰相呼应。这种艺术般的处理手法唤醒了城市的新形式,并成为城市的一种时尚和潮流(图7)。艺术家简米切尔奥图尼尔为巴黎卢浮宫旁的“皇家宫殿站”地铁口设计的“夜猫的凉亭”亦古老亦新潮,一身的珠光宝气形成一种流线,既彰显了巴黎的典雅与高贵,又寓示了巴黎这座繁华的大都市午夜过后的寂寞与苍凉(图8)。 这些优秀的实例表明:仅仅将地铁出入口设计理解为一种功能性的通道与构筑物是不够的,而应该结合更广泛的科技、人文、社会背景进行其设计,利用这种特殊建筑物的时代与人文特性,着力刻画城市与地段的特征,在此情况下,建筑体量

15、的大小并不影响其对城市文化的贡献。4出入口形式设计案例分析及应用 笔者通过以上三个方面分析了地铁出入口形式设计对城市的重要影响。最近笔者与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合作为宁波地铁设计了一系列出入口方案,下面将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介绍作者在设计的过程中是如何把地铁出入口小型建筑与城市的形象、城市的艺术品位、城市的历史等相联系起来的。4.1波韵 宁波素有海上丝绸之路的称号,该系列出入口方案考虑外罩用一道道曲线的涂层钢管以形成具有一定起伏状的形体,并通过驳接抓固定内部曲面的玻璃或金属板材形体,形成浪与波的韵律感,与宁波海上丝绸之路和城市亦古老亦现代的城市风格相呼应。 笔者认为尽管地铁出入口体量较小,但由于

16、它和人们的距离较近,而且屋面一般不需要上人,因此在其结构设计上可以获得较大的突破;同时与城市中其他一些大体量的巨型建筑相比,该类建筑具有易实施、易操作的特性,适于建筑师进行思想的再创造,尽可能的使其形式具有雕塑感和视觉冲击。实践证明,具有现代感和形式挑战性的建筑形体更容易让人印象深刻,形成城市重点地段的重要标识物。 该系列方案正是通过利用钢型材料结合玻璃等现代艺术板材,通过钢管的弯曲结合、色彩变化及内衬玻璃和金属板材的相互搭接形成一系列有共性又有差异性的造型。一方面,它可以适用于多个不同地区的不同站点;另一方面,它绚丽的色彩情调和独特的结构形式容易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成为城市地段形象的代表。

17、 本方案设计之初主要考虑放置在宁波的樱花公园中,可被看成是公园中的装置和雕塑品(图9)。4.2盒趣 该系列方案主要考虑宁波的海港和码头文化。建筑外层用穿孔板或者条形的槽钢,内部用槽钢做框,再衬以防风挡雨的透明玻璃;整个建筑利用防淹台阶的高差被抬起,端头弯曲的扶手从箱体内突出,建筑侧面可适当增添广告灯箱和招贴画。出入口的形式设计隐喻了宁波的海港码头文化,与宁波的现代化都市气氛相呼应。 本方案通过穿孔板的颜色及印刷纹理或者通过条形钢槽的疏密变化,还可以形成一系列相互联系又有差异性的造型(图1011),适于城市各个区域的站点。4.3化蝶 宁波是一座具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它以自己的胸怀海纳百川般吸收

18、了各种新鲜事物并不断的激励自己向前发展。考虑该形式设计位于福明路小学附近,设计运用曲面透明印花玻璃和钢材相结合,以形成一个仿佛万花筒般的地铁出入口。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玻璃幕墙、非线性面材和一些表面肌理较为特殊的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结合宁波城市的历史特性以及接纳新潮的城市风格,运用新型材料不但可以形成更具都市色彩的效果,还可以体现宁波城市的现代与文明。另外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为发掘地铁出入口的形象冲击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该方案运用新型的艺术材料,以蜻蜓和蝴蝶翅膀的纹络肌理构造建筑的表面形式,既能增加福明路小学孩童们的童年情趣,又能增加城市的艺术品位,同时建筑肌理和色彩的适度变

19、化,还可以建设城市不同地段的文化风格,并形成线性的城市景观(图12)。4.4竹简 宁波以著名的天一阁“书藏天下”而闻名中外,因此本设计考虑了用竹简和玻璃结合,以形成传统书匠气息与现代感结合的构筑物。防腐木的格栅既与许多宁波的铺地景观相协调,又起到了遮阳的作用,还可把木格栅的横竖和色彩等进行适度变化形成系列,为宁波城市增添一些精致的现代感(图13)。结语 建筑师的职业肩负着双重使命协调空间的工程师和塑造环境的艺术家。但通常人们在人流均布状况下,更会去关注大体量公共建筑的设计,然而,当着眼具体城市生活时,就会发现由于当代生活中人们通过公共交通出行的增多和围绕交通节点活动的增加,许多体量不大的小建筑与大型建筑一样,在城市公共环境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尤其是这些建筑需要对城市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回应时,建筑的“大小”似乎更应与建筑师为整个城市所创造的新的美学秩序和风格相关,而不完全取决于建筑物的体量。因此当城市轨道交通将大都市的人流汇聚在不同线路上的各个节点时,小小的地铁出入口所承载的城市功能也许并不比大型公共建筑小。尤其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迅速发展的今天,地铁出入口这种小体量的建筑对城市环境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应该像“大”建筑一样,得到更广泛和深入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