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江苏省常熟市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7549260 上传时间:2025-01-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常熟市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常熟市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常熟市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常熟市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常熟市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常熟市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八年级物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三大题、32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请在答题纸上作答第I卷(选择题 共24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个选项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填写在答题卡内)12011年国庆节早晨,小明在家中发现暖水瓶的瓶盖打开不冒“白气”,小明问自己为什么?想到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温,倒了一碗尝尝发现“烫”又想到可能是因为房间的温度较高,将暖水瓶拿到屋外,看到很多“白气”小明就倒了一碗尝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个环节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交流与合作2如图所示,

2、敲鼓时用力越大,听到的鼓声越响此现象表明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是声源A振动的幅度B组成的材料C振动的快慢D自身的结构3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A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 B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C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4如图所示,能用光的反射现象解释的是C一束束阳光穿过树林A世博轴上的阳光谷在水中倒影D日食的形成B太阳光透过棱镜后发生色散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

3、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6根据右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B铅的凝固点是328 C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D80的酒精是液态7平面镜中的“花”的大小取决于 A花本身的大小 B平面镜的大小 C花到平面镜的距离 D平面镜放置的高低8如图是小明绘制的某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图线中间的水平线段表示这段时间内物体不吸热 B图线可能是冰的熔化过程 C图线可能是蜡的熔化过程 D图线表示晶体的熔化过程9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用

4、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所示);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10现在城市建设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汽车禁止鸣笛,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A绿化居住环境 B缓解“热岛效应” C降低噪声污染 D减少大气污染11如图所示的各物体,属于光源的是A洁白的月光 B晶莹的露珠 C璀璨的钻石 D浪漫的荧火12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中,正确的是

5、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汽化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第卷(非选择题 共76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13如图所示,悬挂在世博会德国馆内的金属球设有声控装置,一旦参观者齐声高喊,金属球就会应声摆动,呼喊声越大,金属球摆动的幅度越大,这表明声音不仅能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 物理学上常用声音的 (选填“音调”或“响度”)来表示呼喊声的“大小”14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 、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舞台上某演员穿白上衣,当只有黄色的灯光照到该演员的身上时,该演员的上衣呈 色15广州亚运会火炬“潮流”技术出色,采用低碳环保的碳氢

6、化合物气体作为燃料,为了便于储存或携带,常温下可采用 的方法使其液化,这一物态变化过程要 (吸收/放出)热量16在2008年,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特殊的隐形物质,光在空气中是沿 传播的,当光射到涂有该物质的衣服上时,光会顺着衣服表面“流走”,从而无法让光在其表面发生 ,让旁人看不到它17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在吸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液体 首先沸腾,该液体的沸点是 ;两图像在A点相交,该点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18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 19物理学中常用光线来表示一束光,光线表示了光的传播路径和 ,而忽略了

7、光的亮度、 (写出一条即可)等其它性质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 (大小)20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 产生的,它是通过 传入我们耳中的我们能分别出不同老师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各人发出声音的 不同21如图所示,小明站在竖直玻璃板前2m处,他看到玻璃板后自己的像距离自己 m;假如在玻璃板后1m处放上一个与玻璃板等大的黑色挡板,该同学 (选填“能”或“不能”)再次看到玻璃板后自己的像22下表是人和几种动物的发声频率和听觉范围 从表中可以看出,可以发出超声的是 ,能够听到次声的是 232011年9月29日晚21时16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

8、“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将中国全新研制的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在火箭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塔的底部,底部的钢支架遇到这样的高温火焰将会发生 ,为了保护发射塔,工作人员在塔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 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气团”是水蒸气 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24有一种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所示当一光束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入射角的大小为 ;当液面升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将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三、解答题(共48分)2

9、5(6分)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甲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 (2)如图乙所示,室内电灯通过墙上的两个小洞透出两条细小的光束,试根据两条光束的方向确定室内电灯S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3)如图丙所示,一束光AO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26(7分)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2)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中的 (填“甲” 或“乙”)图,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

10、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本次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4)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请你猜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给出一种原因即可)(5)在探究结束后,同学们对不同液体的沸点进行了交流,在下图中,甲容器内盛有水,乙容器内盛有下表所列的一种液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若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乙容器内的液体发生沸腾,则乙容器内盛的液体是() A酒精 B水 C煤油 D酒精或水27(5分)很多同学有过疑问“声音具有能量吗?它具有的能量与声音的响度和频率是不是有关呢?”某同学对其中两个问题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为一个圆筒,它的一

11、端用剪成圆片的挺直的纸(纸的中间剪一圆孔)粘牢,另一端用塑料薄膜包住并绷紧,用橡皮筋扎牢B为一只点燃的蜡烛完成表中的内容:28(11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张白纸,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2)该实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从而确定 ,此时成像的清晰度比日常使用的平面镜 (选填“好一些”或“差一些”)(3)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

12、,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4)解决以上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此时若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则像将 (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移动,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实验中,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撤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与玻璃板平行的光屏,则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显示蜡烛A的像,说明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6)如图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接着就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 ,再分别测量 的距离,判断像与物是否关于平面镜对称

13、29(6分)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1)实验中,将装有固体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其“适当”的含义是: (2)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3)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物质在第3min时处于 态(4)该物质的熔点为 ,仔细观察图像发现,该物质熔化前(AB

14、段)升温比熔化后(CD段)升温 (选填“快”或“慢”)30(3分)钞票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了标记,在紫外线下识别这些标记,是一种有效的防伪措施某同学在较暗的环境中做了下列三次实验(1)如图甲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面值为100元的钞票,看到“100”字样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使 发光(2)如图乙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一块透明玻璃,调整透明玻璃的位置和角度,看到钞票上的“100”字样再次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被透明玻璃 (3)如图丙所示,他把这块透明玻璃放在紫外线灯和钞票之间,让紫外线灯正对玻璃照射,在另一侧无论怎样移动钞票,“100”字样都不发光他做这次实验是为了探究 31(6分)有霜的季节,农作

15、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1)霜是由 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2)请根据短文,对“霜”形成的条件提出猜想。 猜想:霜的形成条件是 和 并在短文中找出支持猜想的句子写在答题纸上(3)某同学为验证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 从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能否验证上述猜想,请简要陈述理由 答: 32(4分)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16、超声波及其应用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 (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 (4)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4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 m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