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成才之路】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测试题 人民版必修3.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7548685 上传时间:2025-01-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7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才之路】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测试题 人民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成才之路】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测试题 人民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成才之路】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测试题 人民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成才之路】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测试题 人民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成才之路】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测试题 人民版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成才之路】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测试题 人民版必修3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鸦片战争后萌发的新思想主要“新”在()A觉察到空谈义理无助于解决实际问题B面对社会现实呼吁革除弊端C抛弃“天朝上国”观念,开始注目世界D主张学习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答案】D【解析】新思想的核心内容即“向西方学习”。A、B、C是新思想萌发的背景。2海国图志在中国没有广泛流传,但是在日本却大受欢迎,重刻、翻译,各取所需的版本很多。此书未能在中国

2、流行的主要原因是()A士大夫们不重视B相同的著作很多C缺乏社会环境 D缺乏物质基础【答案】C【解析】海国图志成书于1842年,此时的中国虽然经历了鸦片战争,但是天朝上国的迷梦还存在于大部分人心中。故正确答案为C。3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兴起。下列对“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主张的理解正确的是()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其中的“技”重点是指军事技术已经对中国的落后有了充分认识A BC D【答案】C【解析】“师夷长技”说明国人已认识到西方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的先进,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但在当时他们对中国落后的认识还谈不上“充分”,故排除。4近代某思想

3、家说:“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据此判断,该思想家属于()A顽固派 B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答案】A【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该思想家反对革命,不是保皇派,即是顽固派。洋务派稍早一些,排除B;维新派主张流行时,革命派势力较微弱,排除C项。5“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进一步冲破了传统“华夷之辨”的保守观点。下列材料可以体现“中体西用”这一进步思想的是()A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B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C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D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

4、国利器【答案】D【解析】“用”即西方技术,即“外国利器”,D项符合。A项属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B项主张科学、人权(民主);C项主张变法。61892年11月,两位美国大学生骑自行车环球旅行来到中国,李鸿章在天津接见了他们,他们见面时可能谈及的话题是()A“中体西用”学说的影响B中日海军在黄海战事中的进展C英国政治制度的进步性D改革中国政治制度【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分析能力。解答时要注意题干中“1892年11月”的时间限制。B项是发生在1894年以后,李鸿章是洋务派,不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C、D两项都不符合题目时间要求。故选A。71865年,赫德在进呈给清政府的局外

5、旁观论中说道:“通经原为致用,而今之士人,书籍非不熟读,诗文非不清通,使之出仕,而于人所应晓之事,问之辄不能答,一旦身居民上,安能剔弊厘奸。”赫德实质上揭示了近代中国()A洋务运动缺乏人才资源B传统教育与安邦治国脱节C官员执政能力普遍薄弱D倡导学习西方科技文化【答案】B【解析】材料“而于人所应晓之事,问之辄不能答”说明所受教育脱离实际,与安邦治国脱节;A、D两项与材料无关;C项对材料解读不完整。故选B。8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民族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的中国人对这一时代课题作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不学习西方的“奇技淫巧”D“速立宪法、尊重

6、道德、改良政治”【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19世纪末中华民族正值危亡的时刻,变革社会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才是“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做法。A、B两项已被证明是失败的,C项说法根本就是错误的。9中国近代有本书出版后屡遭毁禁,1917年再版时作者题记:“光绪辛卯(1891年)初刊于广州,各省五缩印,甲午奉旨毁版,戊戌庚子二奉伪旨毁版,丁巳冬重刊于京城,戊午秋七月成,更生记。”据此判断这本书是()A新学伪经考 B天演论C革命军 D青年杂志【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时间尤其是辛卯(1891午)初刊这一时间,A项问世于1891年,B项天演论译文出版于1898年,C项问世于1903年

7、,D项创办于1915年,次年改称新青年。10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A君主 B民权C西学 D科学【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由梁启超可知,他所指的民贼政体是君主专制,在这种政体下,封建伦理纲常束缚着人们的思想,民权无从谈起。11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与林则徐、魏源相比,其主要不同是()A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B学习西方的生产技术C学习西方的管理体制D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答案】D【解析】前者主张学习君主立宪制,后者主张学习坚船利炮。12梁启超认为“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

8、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下列关于维新变法运动的评价,与此说吻合的是()A揭开中国近代化的序幕B开辟向西方学习的强国御侮之路C中国近代首次思想解放潮流D改变了中国的政体【答案】C【解析】揭开中国近代化序幕的是洋务运动;开辟向西方学习的强国御侮之路的是林则徐和魏源,改变了中国政体的是辛亥革命,故A、B、D是错误的,维新变法是中国近代首次思想解放的潮流。13“我可爱可亲的工人呀!俄国已经是工人的俄国,意国将是工人的意国了,英国将是工人的英国了。这个潮流,快到中国来了。”上述材料选自一个工人的宣言书。这份宣言书可能诞生于()A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C新文化运动后期 D解放战争后期

9、【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几个关键词包括“俄国”、“工人”、“快到中国”,可以判断是指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故选C。14189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若诏旨一下,天下雷动,士气奋跃,海内耸望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从材料中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变法缺乏理论基础B变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C变法鼓舞了清军士气D维新派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答案】D【解析】康有为认为只要皇帝一声令下,颁布变法诏令,马上就能全国响应,庶政尽举,民心知戴,从后面变法的情况可知康有为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选择D项。15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学“器”、学“制”、学“神”的三个阶段。下列能作为各阶段标志

10、性的事件是()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B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D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材料中的学“器”即学技术,学“制”即学制度;学“神”即学思想文化。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只学技术;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学制度;新文化运动学思想文化。161912年5月,梁启超在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中说;“今虽新政治之建设,茫乎未有端倪也,而数千年来恶政治之巢穴,为国家进步之一大障碍物者既已拔去,此后改良政治之余地。较前为宽,其机会较前为多,其用力较前为易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这

11、一观点主要表明()A君主立宪成为必然选择B民主共和道路根本行不通C清朝统治成为众矢之的D民主共和已成为时代潮流【答案】D【解析】本题以近代梁启超的思想变化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表明民国初年梁启超的思想由主张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表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成为时代的潮流。1912年5月,清政府已经被推翻,故C有误。A、B不能从材料中直接反映出来。17下列图片体现了近代中国思想界“西学东渐”的发展历程,按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次序排列正确的是()A图一、图二、图三、图四B图二、图一、图三、图四C图三、图四、图一、图二D图二、图三、图四、图一【

12、答案】D【解析】图一对应新文化运动,图二对应新思想的萌发,图三对应维新变法,图四对应三民主义。由此可知应该选D。18陈独秀说:“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在这里陈独秀从政治上揭露了()A北洋军阀与民主政治的尖锐对立B尊孔复古与民主共和的互不相容C传统道德与君主专制的相互依存D尊孔思潮与帝制复辟的内在联系【答案】D【解析】陈独秀强调的是主张尊孔最终还要复辟,孔教与共和是不相容的。A、B两项不符合题目要求,C有较大的迷惑性,材料主要揭露的是尊孔与复辟之间的联系。19“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这主要反映

13、了新文化运动中哪方面的内容()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D提倡科学,反对愚昧【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由材料信息可知,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方面的内容,即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20“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陈独秀这一观点()体现了彻底反封建的决心矛头直指儒家传统道德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存在着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倾向A BC D【答案】B【解析】中国革命的方向应该是社会主义的方向,绝对否定传统文化的态度不是中国革命的方向。21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到,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14、满本写着两个字“吃人”。从材料中你得到的历史信息是()A首倡民主与科学B揭开文学革命的序幕C用白话文抨击封建礼教D宣传马克思主义【答案】C【解析】鲁迅的狂人日记是我国第一部白话小说,是为了配合新文化运动对封建礼教批判而写作的。22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文化平民化成为思想文化界的新思潮,其内容包括()平民教育思潮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专制迷信思想的破除A BC D【答案】B【解析】本题采用排除法,不属于“文化平民化”的内涵或表现。23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说:“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

15、决者,当为伦理问题。”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国人最先引进的是西方学术思想B国人觉醒的主要障碍是传统伦理C国人引进西方政治制度是成功的D国人最后觉悟要引进马克思主义【答案】B【解析】材料中中国人对西方文明由“学术”而“政治”而“伦理”三觉悟,反思了中国近代化运动渐次演进的历史过程,进而揭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题,即反对传统伦理道德,提倡民主与新道德。24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兴起的先后顺序是()“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

16、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A BC D【答案】C【解析】为君主立宪思想;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出现于新文化运动后期;为新文化运动早期,出现先后顺序是。25“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它的创作背景是()A五四运动爆发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D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答案】B【解析】由民国七年可知是1918年,“北极下来的新潮”指的是从苏俄传来的马克思主义。A、C、D三项均在此之后。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1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4

17、分,第29题11分,共计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之道,其本在仁,其理在公,其法在平,其制在文,其体在各明名分,其用在与时进化故曰孔子圣之时者也。”康有为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序“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儒教之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儒学统一时代(1)概括康有为、梁启超对儒学看法的相同之处。(2分)材料二扔弃传统(以儒学为代表的旧文化旧道德)、打碎偶像(孔子)、全盘西化、民主启蒙,都仍然是为了使中国富强起来,使中国社会进步起来,使中国不再受欺侮受压迫,使

18、广大人民生活得更好一些所有这些就并不是为了争个人的“天赋权力”所以,当把这种本来建立在个体主义基础上的西方文化介绍输入以抨击传统打倒孔子时,却不自觉地遇上自己本来就有的上述集体主义的意识和无意识,遇上了这种仍然异常关怀国事民瘼的社会政治的意识和无意识传统。在如此严峻、艰苦、长期的政治军事斗争中,在所谓你死我活的阶级、民族大搏斗中,它要求的当然不是自由民主等启蒙宣传,也不会鼓励或提倡个人自由人格尊严之类的思想,相反,它突出的是一切服从于反帝的革命斗争,是钢铁的纪律、统一的意志和集体的力量。任何个人的权利、个性的自由、个体的独立尊严,等等,相形之下,都变得渺小而不切实际。个体的我在这里是渺小的,它

19、消失了。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2)在材料二中,李泽厚是否认为新文化运动达到了思想解放的目的?为什么?(6分)材料三图1和图2所反映的内容均出现在“世界孔庙同祭孔”活动期间(3)对材料三中图片所反映的内容作一简要评评。(3分)【答案】(1)都认为儒学强调“贵贱有序”的统治秩序。(2)否。因为新文化运动强调否定传统思想文化,但却不可避免地带有传统文化色彩,宣扬民主、科学,但却忽视了个体的自由与解放。(3)孔子说为人一书的出版有利于挖掘孔子思想的文化内涵,传承优良的民族传统。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图2所反映的现象违背了“祭孔”活动的宗旨,是对文化遗产的践踏与破坏。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20、自(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凡谈时务、讲西学者,无分朝野,皆不出“中体西用”之一途李鸿章在派学生出洋的“应办事宜”中说:“考查中学西学,分别教导,将来出洋后,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随资高下,循序渐进。宣讲圣谕广训,示以尊君亲上之义,庶不至囿于异学。”陈旭麓论中体西用材料二所谓君者,代众民任此公共保全安乐之事,为民众之所公举,即为民众之所公用。民者如店肆之东人;君者乃聘雇之司理人耳。民为主而君为客,民为主而君为仆,故民贵而君贱易明也。康有为孟子微材料三新青年和新潮以及包括每周评论在内的许多其他杂志,对传统主义的堡垒旧文学、旧道德、旧式人际关系和儒家发动了

21、全面攻击他们津津乐道于科学、民主、科技、不可知论、实用主义、自由主义、议会制度和个人主义。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倡导“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的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4分)(2)材料二中康有为阐述了我国古代哪一思想家的什么主张?其中反映了康有为思想的什么特点?(4分)(3)材料三对传统思想的态度与材料一、二有何不同?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4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近代主流思想演变的趋势。(2分)【答案】(1)直接目的:坚持中体西用;维护封建伦理道德;避免被西方文化同化。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2)思想家及主张:孟子,“

22、民贵君轻”。特点: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3)不同:从维护到完全否定。批判继承,(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避免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等。(4)趋势:从传统儒家思想向民主思想演变。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中国文武制度,事事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筹办夷务始末卷25材料二 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矣。故欲借公法以维大局,必先设议院以固民心。郑观应盛世危言材料三 康有为第五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应付时局的三策:“第一策曰采法、俄、日以定国是,愿皇上以俄国彼得之心

23、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第二策曰大集群贤以政变!;第三策曰听任疆臣各自变法。”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材料四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请回答:(1)材料一与材料三分别代表哪个派别?他们的主张有何共同之处?(4分)(2)材料二属于哪一派别?它和材料三的主张有何相似之处? (4分)(3)材料四中的两位“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2分)(4)据以上材料,请指出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4分)【答案】(1)派别:洋务派、维新派。主张:向西方学习,试图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2)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实行

24、君主立宪。(3)民主与科学。(4)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到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外国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提高的发展历程。29(2012北师附中模拟)汉字历史悠久。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汉字“射”书体的演变过程(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汉字发展演化的特点。(3分)材料二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作琅邪台,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 曰皇帝之功,勤劳本事。 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书同文字。 日月所照,舟舆所载。 皆终其命,莫不得意。摘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魏主(即北魏孝文帝)欲变北俗,引见群臣,谓曰:“卿等欲朕远追商、周,为

25、欲不及汉、晋邪?”咸阳王禧对曰:“群臣愿陛下度越前王耳。”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王公卿士以为然不?”对日:“实如圣旨。”摘自资治通鉴卷140(2)汉字被称为“一直活着的古文字”。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汉字使用历久不衰的主要原因。(4分)(3)新文化运动时期,有人认为:汉字作为旧有文字,承载了封建礼俗,应彻底废除,代之以西文。请结合汉字发展历史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思想,谈谈你对这一认识的评价。(4分)【答案】(1)特点:由象形到符号化;由繁杂到简略;由实用性到艺术化。(2)原因:汉字由繁到简的演变和实用性功能的增强为汉字的长期使用奠定了基础;秦代推行的“书同文字”和少数民族的汉化政策为汉字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条件;华夏文明的认同有利于汉字的连绵不绝。(3)评价:这一认识不正确。文字是思想的载体而不等同于思想;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是破除封建礼教进行思想解放,反对的是无病呻吟的旧文学而不是原有文字;汉字使用历久不衰表明它可以适用于各种思想表达,而不是仅仅承载封建礼俗。9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