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YD∕T 3693-2020 通信240V∕336V供电系统用直流断路器[通信].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75472 上传时间:2022-05-27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73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YD∕T 3693-2020 通信240V∕336V供电系统用直流断路器[通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YD∕T 3693-2020 通信240V∕336V供电系统用直流断路器[通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YD∕T 3693-2020 通信240V∕336V供电系统用直流断路器[通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YD∕T 3693-2020 通信240V∕336V供电系统用直流断路器[通信].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YD∕T 3693-2020 通信240V∕336V供电系统用直流断路器[通信].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29.200 M41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 3693-2020 通信240V/336V供电系统用直流断路器DC circuit breaker for 240V /336V DC power supply system 2020-04-16发布2020-07-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YD/T 3693-2020 目欠前言.H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分类.65 技术要求.65.1 断路器特性.65.2 标志.75.3 使用条件.75.4 结构要求.85.5 性能要求.86 试验方法.116.1 试验种类.116.2 常规

2、试验.116.3 型式试验.12 附录A(资料性附录)两极断路器单极额定短路分断能力试验.YD/T 3693-2020 目IJa:I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人民电器厂有限公司、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维谛技术有限公司、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烽火科技集

3、团有限公司、日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乐通通信设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元电气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民、孙文波、赵志群、王金贵、齐曙光、王振、刘郑海、李玉异、吴星、朱莉、周杂、王新军、孙吴、魏建军、戎攀、肖海林、王跃、张威。11 YD/T 3693-2020 通信240V/336V供电系统用直流断路器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通信用240V/336V直流供电系统中运行的直流断路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通信局站和数据机房中采用悬浮供电方式向通信设备供电,标称电压为240V/336V的直流供电系统中使用的直流断路器。2 规范性

4、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器GB/T 2900.18-2008 电工术语低压电器GB/T 10963.1-2005 电气附件家用及类似场所用过电流保护断路器第1部分:用于交流的断路GB/T 10963.3-2016 家用及类似场所用过电流保护断路器第3部分:用于直流的断路器GB/T 14048.1-2012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份:总则GB/T 14048.2-2008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2部分:断路器YD/T 2378-2011 通信用240

5、V直流供电系统YD/T 3089-2016 通信用336V直流供电系统3 术语和定义GB/T 2900.18-2008、GB/T10963.1-2005、GB/T14048.l-2012、GB/T14048.2-200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2900.18-2008、GB/T10963.1 2005、GB/T14048.1-2012、GB/T14048.2-2008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3.1 (机械的)断路器circuit-breaker(mechanicaO 在正常电路条件下能接通、承载以及分断电流,也能在规定的非正常电路条件下(例如短路)

6、下接通、承载一定时间和分断电流的机械开关电路。GB 2900.18-2008,定义4.l.1YD/T 3693-2020 3.2 3.3 3.4 3.5 万能式断路器conventionalcircuit-breaker 框架式断路器以具有绝缘衬垫的框架结构底座将所有构件组成一整体并具有多种结构变化方式、用途的断路器。GB 2900.18-2008,定义4.1.2塑料外壳式断路器mouldedcase circuit-breaker 模压外壳式断路器具有一个用模压绝缘材料制成的外壳将所有构件组装成一整体的断路器。GB 2900.18-2008,定义4.1.3小型断路器miniaturecirc

7、uit-breaker 用于配电终端的具有模数化结构的塑料外壳式断路器。直流断路器circuit-breakerfor DC 采用悬浮供电方式向通信设备供电,标称电压为240V/336V的直流供电系统中直流回路使用的断路器(以下简称断路器)。3.6 (断路器的)极pole(of a circuit-breaker) 仅与主电路的一个独立的导电路径相连的断路器的部件,具有用来连接和断开主电路本身的触头。它不包括那些用来将各极固定在一起并使各极一起动作的部件。3.7 3.8 2 GB/T 10963.1-2005,定义3.2.7脱扣器release与开关电器机械联结的,用以释放锁扣件并使开关电器断

8、开或闭合的装置。GB 2900.18-2008,定义4.5.6过电流继电器或脱扣器overcurrentrelay or release 当继电器或脱扣器中电流超过预定值时,引起开关电器有延时或无延时动作的继电器或脱扣器。在某些情况下,整定值取决于电流的上升率。GB 2900.18-2008,定义4.5.83.9 3.10 保护极protectedpole 具有过电流脱扣器的极。GB/T 10963.1-2005,定义3.2.7.1工作电压workingvoltage YD/T 3693-2020 在额定电源电压下可能产生(局部地)在任何绝缘端实际出现的最高交流电压有效值或最高直流电压值。3.

9、11 3.12 3.13 3.14 3.15 此定义不考虑、瞬态电压。开路条件和正常工作条件应考虑在内。GB 2900.18-2008,定义6.1.52额定工f乍电压ratedoperational voltage 在规定条件下,保证电器正常工作的工作电压值。GB 2900.18-2008,定义6.1.53额定工作电流ratedoperational current 在规定条件下,保证电器正常工作的工作电流值。GB 2900.18-2008,定义6.1.14(开关电器或熔断器的)分断能力breakingcapacity (for a switching device or a fuse) 在规

10、定的使用和性能条件下,开关电器或熔断器在规定的电压下能分断的预期分断电流值。规定的电压和条件见有关产品标准。对交流电流用交流分量对称有效值表示。GB 2900.18-2008,定义6.2.24短路分断(或接通)能力short-circuitbreaking (or making) capacity 在规定的条件下,包括开关电器接线端短路在内的分断能力。GB 2900.18-2008,定义6.2.24运行短路分断能力(ICS)service short-circuit breaking capacity 按规定的试验程序所规定的条件,要求断路器连续承载其额定电流能力的分断能力。3 YD/T 36

11、93-2020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4 GB/T 14048.2-2008,定义2.15.2极限短路分断能力(ICU)ultimate short-circuit breaking capacity 按规定的试验程序所规定的条件,不要求断路器连续承载其额定电流能力的分断能力。GB/T 14048.2-2008,定义2.15.1约定不脱扣电流conventionalnon-tripping current 在规定的时间(约定时间)内,脱扣器能承载而不动作的规定电流值。GB/T 14048.1-2012,定义2.5.30约定脱扣电流con

12、ventionaltripping current 在规定的时间(约定时间)内,引起脱扣器动作的规定电流值。GB/T 14048.1-2012,定义2.5.31冲击耐压impulsewithstand voltage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不造成击穿的具有一定形状和极性的冲击电压最高峰值。GB/T 14048.1-2012, 2.5.55 电气间隙clearance两个导电部件间最短的直线距离。GB 2900.18-2008,定义6.1.1爬电距离creepagedistance 两导电部件之间沿固体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GB 2900.18-2008,定义6.1.6污染pollution使绝

13、缘的电气强度和表面电阻率下降的外来物质(固体、液体或气体)的任何组合。GB 2900.18-2008,定义7.1.3(环境条件的)污染等级pollutiondegree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YD/T 3693-2020 根据导电的或吸湿的灰尘、游离气体或盐类和相对湿度的大小以及由于吸湿或凝露导致表面介电强度和/或电阻率下降事件发生的频度而对环境条件作出的分级。GB 2900.18-2008,定义7.1.43.24 (一极或熔断器的)燃弧时间arcingtime (of a pole or a fuse) 从一个极或一个熔断器中开始出现电弧的瞬间起到该极或

14、熔断器中电弧最终熄灭的瞬间止的时间间隔。3.25 3.26 3.27 3.28 3.29 GB 2900.18-2008,定义6.2.2(多极开关电器的)燃弧时间arcingtime (of a multipole switching device) 从第一个电弧产生的瞬间起到所有极中电弧最终熄灭的瞬间止的时间间隔。GB 2900.18-2008,定义6.2.3(熔断器的)弧前时间pre-arcingtime (of a fuse) (熔断器的)熔化时间meltingtime (of a fuse) 从一个足够分断熔体的电流出现至电弧产生的瞬间之间的时间间隔。GB 2900.18-2008,定

15、义6.2.11 (熔断器的)熔断时间operatingtime (of a fuse) (熔断器的)总熔断时间totalclearing time (of a fuse) 弧前时间和燃弧时间之和。GB 2900.18-2008,定义6.2.12时间一电流带time-currentzone 在规定的条件下,最小弧前时间一电流特性和最大熔断时间-电流特性所包括的范围。GB 2900.18-2008,定义6.2.16周围空气温度ambientair temperature 在规定条件下确定的整个开关电器或熔断器周围的空气温度对于有封闭外壳的开关电器或熔断器,此温度是指壳外温度。GB 2900.18-

16、2008,定义7.1.25 YD/T 3693-2020 4 分类4.1 按断路器型式可分为:一一万能式(框架)断路器:塑料外壳式(塑壳)断路器:小型(微型)断路器。4.2 按断路器电流方向(有无极性)可分为:与电流方向有关的断路器(有极性); 与电流方向无关的断路器(无极性)。5 技术要求5.1 断路器特性5.1.1 标准值和优选值5.1.1.1 额定工作电压(Ue)优选值在240V供电系统中使用的断路器的工作电压范围应满足YD/T2378-2011的要求,断路器的额定工作电压应不低于300V。在336V供电系统中使用的断路器的工作电压范围应满足YD/T3089-2016的要求。断路器的额定

17、工作电压应不低于400V。额定工作电压(Ue)如图l所示。+ + 图1断路器额定工作电压Ue5.1.1.2 额定工作电流(In)优选值6 断路器额定工作电流优选值包括以下几种。一一小型断路器lOA、16A、20A、25A、32A、40A、50A、63A、80A、100A。一一塑壳断路器63A、80A、100A、125A、160A、200A、250A、315A、350A、400A、500A、630A、700A、800A、1000A、1250A、1600A。一一一万能式断路器630A、800A、1000A、1250A、1600A、2000A、2500A、3200A、4000A。5.1.1.3 额定

18、极限短路分断能力Clcu)优选值在额定工作电压时,断路器的额定极限短路分断能力优选值包括以下几种。一一小型断路器6kA、lOkA。一一塑壳断路器20kA、25kA、35kA、50kA。一一万能式断路器35kA,50kA、65kA。5.1.1.4 额定冲击耐受电压(Uimp)的优选值断路器额定冲击耐受电压优选包括以下几种。一一小型断路器4kV。一一塑壳断路器6kV。一一万能式断路器8kV。5.1.2 瞬时脱扣电流范围断路器瞬时脱扣电流(1)范围见表l。表1瞬时脱扣电流范围断路器类别脱扣形式B 31n1运51n小型断路器C 5Inl 10ln X a xln:!:20% 塑壳断路器8Inl 121

19、n 万能式断路器瞬时脱扣电流范围a特殊脱扣形式,其脱扣代号(x)、脱扣电流范围由制造商根据用户的要求规定5.2 标志断路器的标志应满足GB/T14048.2-2008中5.2的要求。5.3 使用条件5.3.1 周围空气温度范围周围空气温度不超过+400C,并且在24h内的平均温度不超过+350C。周围空气温度的下限是一50C。YD/T 3693-2020 在周围空气温度高于+400C或低于-50C的条件下使用的断路器应采用特殊设计或按制造厂样本中提供的数据使用。5.3.2 海拔高度安装地点的海拔高度一般不超过2000m。对于安装在更高海拔的装置,应考虑介电强度和空气冷却效果的降低。预期在此条件

20、下使用的断路7 YD/T 3693-2020 器应特殊设计或按制造厂与用户间的协议使用。5.3.3 湿度工作相对湿度范围:90%(400C士20C)。储运相对湿度范围:三三95%(400C土20C)。5.3.4 污染等级污染等级与断路器使用所处的环境条件有关。电气间隙或爬电距离的微观环境确定对断路器绝缘的影响,而不是断路器的环境确定其影响。电气间隙或爬电距离的微观环境可能好于或差于断路器的环境。微观环境包括所有影响绝缘的因素,例如:气候条件、电磁条件、污染的产生等。对用在外壳中的断路器或本身带有外壳的断路器,其污染等级可选用壳内的环境污染等级。为了便于确定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微观环境可分为4个

21、污染等级,见表2,除非另有规定,断路器应适用于污染等级3的环境条件下安装。表2污染等级污染等级说明无污染或仅有干燥的非导电性污染2 一般情况仅有非导电性污染,但是应考虑偶然由于凝露造成短暂的导电性3 有导电性污染,或由于凝露使干燥的非导电性污染变成导电性的4 造成持久性的导电性污染,例如由于导电尘埃或雨雪所造成的污染注:断路器微观环境的污染等级可能受外壳安装方式的影响。5.4 结构要求断路器的结构应满足GB/T14048.2-2008中7.1的要求。5.5 性能要求5.5.1 操作条件断路器的操作条件应满足GB/T14048.2-2008中7.2.1的要求。5.5.2 温升断路器的温升应满足G

22、B/T14048.2-2008中7.2.2的要求,接线端子及易接近部件的温升要求见表3、表4。表3接线端子的温升极限铜裸接线端子材料温升极限K 8 YD/T 3693-2020 表3接线端子的温升极限(续)接线端子材料温升极限K 裸黄铜65 铜(或黄铜)镀锡65 铜(或黄铜)镀银或镀镇70 其他金属65 表4易接近部件的温升极限易接近部件温升极限K 金属15 人力操作部件非金属25 金属30 可触及但不能握住的部件非金属40 金属40 外壳接近电缆进口外表面非金属50 非常操作时不触及的部件电阻器外壳的外表面200 电阻器外壳通风口的气流200 5.5.3 介电性能断路器的介电性能应满足GB/

23、T14048.2-2008中7.2.3的要求,冲击耐受电压见表5,最小电气间隙见表6,最小爬电距离见表7。表5冲击耐受电压试验电压和相应的海拔额定冲击耐受电压U1.2/50 a.c.w辈值kVUimp/kV 海平面200m 500m 1000m 2000m 4 4.8 4.8 4.7 4.4 4 8 9.8 9.6 9.3 9 8 9 YD/T 3693-2020 表6空气中最小电气间隙额定冲最小电气间隙mm击耐受情况A非均匀电场条件(2.5.63)情况B均匀电场条件(2.5.62)电压污染等级污染等级Uimp/kV 2 3 4 2 3 4 4 3 3 3 3 1.2 1.2 1.2 1.6

24、8 8 8 8 8 3 3 3 3 注:空气中最小电气间隙是以1.2s/50s冲击电压为基础,其气压为80kPa相当于2000m海拔处正常大气压表7最小爬电距离电器的额定承受长期电压的电器的最小爬电距离mm绝缘电压或污染等级污染等级污染等级污染等级实际工作电压,交流有效le 2e 2 3 4 值或直流d材料组别材料组别材料组别材料组别V a b a II IIIa IIIb II IIIa IIIb II IIIa IIIb 200 0.4 0.63 0.56 1.4 2 2.5 2.8 3.2 4 5 6 250 0.56 0.75 1.25 1.8 2.5 3.2 3.6 4 5 6.3

25、6.3 320 0.75 1.6 1.6 2.2 3.2 4 4.5 5 6.3 8 8 C 400 2 1.3 2 2.8 4 5 5.6 6,3 8 10 10 500 1.3 2.5 l.8 2.5 3.6 5 6.3 7.1 8 10 12.5 12.5 a材料组别I、II、IIIa、IIIb;b材料组别I、II、IIIa;C区域的爬电距离尚未确定,因此材料组别IIIb一般不推荐用在污染等级3、电压630V以上和污染等级4;d作为例外,额定绝缘电压127V、208V、415V/440V、660V/690V和830V的爬电距离可采用相应的较低的电压值125V、200V、400V、630V

26、和800V的爬电距离。e印刷线路材料专用的最小爬电距离可以在此两列数值中选定5.5.4 在空载、正常负载以及过载条件下的接通和分断能力在空载、正常负载及过载的条件下,断路器的接通和分断能力应满足表8的要求。表8操作循环次数2 3 4 5 操作循环次数额定电流aA每小时操作循环次数b不通电流通电流c总数In:O三100120 8500 1500 10000 A A YD/T 3693-2020 表8操作循环次数(续)2 3 4 5 100lo三315120 7000 1000 8000 31510运63060 4000 1000 5000 630102500 20 2500 500 3000 2

27、50010 10 1500 500 2000 a指给定壳架等级的最大额定电流。b第2栏给出的是最小的操作频率。如果经制造厂同意,可提高该操作频率,在这种情况下,所用的操作频率应在试验报告中说明。C在每个操作循环期间,断路器应保持闭合足够的时间,以保证通过全电流,但不超过2s5.5.5 短路条件下的接通和分断能力短路条件下的接通和分断能力应满足GB/T14048.2-2008中7.2.5的要求,并做如下补充。a) 两极断路器单极额定短路分断能力CIcuD应满足:一一单极额定短路分断能力是制造厂规定的两极断路器的每一极单独在规定条件下能接通、承载和分断的预期短路电流值。一一单极额定短路分断能力应不

28、低于产品额定极限短路分断能力的30%(即Icu1?30%Icu)。一一通过附录A试验来验证是否符合要求。b ) 对于小型断路器,其直流电流分断能力应满足能在规定条件下可靠分断150A及以下的小直流电流,通过附录B试验来验证是否符合要求。5.5.6 适用于隔离的断路器的补充要求应满足GB/T14048.2-2008中7.2.7的要求。5.5.7 电磁兼容(EMC)应满足GB/T14048.2-2008中7.3的要求。6 试验方法6.1 试验种类试验类型分为常规试验和型式试验。6.2 常规试验常规试验按表9规定进行。11 YD/T 3693-2020 表9常规试验内容试验项目要求标志见GB/T14

29、048.2-2008中5.2过载(电流)脱扣试验见GB/T14048.2-2008中8.4.2机械操作试验见GB/T14048.2-2008中8.4.1验证欠电压和分励脱扣器的动作见GB/T14048.2-2008中8.4.3介电试验见GB/T14048.2-2008中8.4.5验证电气间隙见GB/T14048.2-2008中8.4.66.3 型式试验6.3.1 试验条件试验条件按表10规定。表10型式试验条件一般试验条件要求断路器试验一般要求见GB/T14048.2-2008中8.3.2.1断路器短路试验要求见GB/T14048.2-2008中8.3.2.6.1记录(说明)见GB/T1404

30、8.2-2008中8.3.2.6.6恢复电压见GB/T14048.2-2008中8.3.2.2.6短路试验条件见GB/T14048.2-2008中8.3.2.6温升试验见GB/T14048.2-2008中8.3.2.5时间常数见本标准6.2.5.3允差见GB/T14048.2-2008中8.3.2.2.26.3.2 试验项目型式项目要求按表11规定。表11型式试验项目及要求试验项目要求介电性能见GB/T14048.2-2008中8.3.3.2介电耐受能力(验证)见GB/T14048.2-2008中8.3.3.5、8.3.4.3、8.3.5.3、8.3.6.5、8.3.7.3、8.3.7.7、8

31、.3.8.5主触头位置指示见GB/T14048.2-2008中8.3.3.9操作性能能力见GB/T14048.2-2008中8.3.3.3、8.3.4.2、8.3.4.4过载性能见GB/T14048.2-2008中8.3 .3.412 YD/T 3693-2020 表11型式试验项目及要求(续)试验项目要求过载脱扣器(验证)见GB/T14048.2-2008中8.3.3.7,8.3.4.5、8.3.5.1、8.3.5.4,8.3.6.1、8.3.6.6、8.3.7.4、8.3.7.8、8.3.8.1、8.3.8.7运行短路分断能力见GB/T14048.2-2008中8.3.4,8.3.8.3

32、温升(验证)见GB/T14048.2-2008中8.3.2.5、8.3.3.6、8.3.4.4、8.3.6.3、8.3.7.2、8.3.8.6脱扣极限和特性见GB/T14048.2-2008中8.3.3.1极限短路分断能力见GB/T14048.2-2008中8.3.5抽屉式断路器(附件(补充)试验)见GB/T14048.2-2008中8.3.3.3.5两极断路器单极额定短路分断能力见本标准附录A分断150A及以下小直流电流的可靠性见本标准附录B型式试验应由制造商进行,可在其车间或任何合适的试验室里进行,由其任选。6.3.3 试验程序型式试验程序按表12规定。表12试验程序总分类表a试验程序适用

33、于试验顺序a) 脱扣极限和特性:b) 介电性能;c) 机械操作和操作性能能力:d ) 过载性能;全部断路器e) 验证介电耐受能力;一般工作特性f) 验证温升:g) 验证过载脱扣器;h ) 验证欠压和分励脱扣器(如适用); 验证主触头位置指示a) 额走运行短路分断能力:b) 操作性能能力:II 全部断路器c) 验证介电耐受能力:额定运行短路分断能力d ) 验证温丹:e) 验证过载脱扣器a) 验证过载脱扣器:III b) 额定极限短路分断能力:全部断路器b额定极限短路分断能力c) 验证介电耐受能力:d ) 验证过载脱扣器13 YD/T 3693-2020 表12试验程序总分类表a(续)试验程序适用

34、于试验顺序a) 验证过载脱扣器;凹b) 单极额定短路分断能力:两极断路器单极额定短路分断能力全部断路器c) 验证介电耐受能力:(附录E)d) 验证过载脱扣器V 分断150A及以下的小直流电流的可靠性小型断路器验证规定电流时断开的可靠性(附录B)a按Ics和Icu之间的关系选用不同的试验程序和选择试验用的断路器,见表13b 除了Ics=Icu表13按Ics和Icu之间的关系选用的试验程序Ics和Icu的关系试验程序J 情况111 J Ics:;i:Icu III J J 情况211 J Ics=Icu III 注1:本表适用任何一个Ue,对多个Ue额定值,本表适用于每个Ue额定值。注2:.j表示

35、适用于该试验程序6.3.4 试品数量要求试品数量按表14规定。表14试品数量标志的额定端子标记试品试品电流整定试验温电压Ue个数电源/负载数量编号值a)电流升试验程序试验电压汪多最最相最验2 有无i正个大应大J J J J J J Ue最大见6.2.6J 11 Ue J j,k J J 2 J J (Ics) 2 J Ue J b 14 YD/T 3693-2020 表14试品数量(续)标志的额定端子标记试品试品电流整定试验l曰E 电压Ue个数电源/负载数量编号值a)电流升试验程序试验电压注多最最相最验2 有无i正个大应大J J J J J J Ue最大见6.2.6J J Ue J J J J

36、 2 Ue J b 3 J 3 J Ue J J C,J J 相应的Ue最大值J J II J J J 2 相应的Ue最大值b 3 J J (Ics) 3 J Ue最大J J c,j,k J 相应的Ue最大值J 2 相应的Ue最大值J b J J J 4 3 J J Ue中|可值J J J f,j 4 J Ue最大J J d,j,k Ue J k J J 2 J 2 J Ue J b J Ue J J J 2 Ue J b 3 J 3 J Ue J c III J 相应的Ue最大值J (Icu) J J J 3 2 相应的Ue最大值b J J 3 J Ue最大J c,k J 相应的Ue最大值2

37、 相应的Ue最大值J b J J J 4 3 J J Ue中间值J J f 4 J Ue最大J d,k W 单极(附录A)J J J J J J Ue最大Isu1 CIsu1 ) 15 YD/T 3693-2020 表14试品数量(续)标志的额定端子标记试品试品电流整定试验y!曰E 电压Ue个数电源/负载数量编号值a)电流升试验程序试验电压多最最相最验1 I 2 I 有无证个大应大注1v1v1v1 v I v I I v I Ue最大见6.2.6I v V J Ue最大分断小电流J J J J J 3 2 Ue最大|附录BJ (附录B)3 J Ue最大a 最小电流指一给定壳架等级的最小In;在

38、可调过载脱扣器情况,指最小In的最小整定值。最大电流指一给定壳架等级的最大In。b在下列情况下,此样品可以省去;一一在一给定壳架等级中,断路器只有一个不可调电流整定值;一一断路器只装分励脱扣器(即没有内装过电流脱扣器)一一带电子过电流保护的断路器,对一给定壳架等级有一个仅靠电子方法调整电流整定值(即不变传感器)。C接线相反。d接线相反,如端子无标记。e试验站和制造商协商。f如果端子无标记应在附加试品上进行接线相反试验。g 如果In值因外部载流部件(即可更换的端子或抽屉座连接)不同而有差异的断路器,这种连接的最小和最大额定值应承受全部程序,程序完毕,最大额定值样品应对每种外部载流部件增加温升验证

39、。h对于有标记电源/负载的无极性小型断路器应按最大整定电流、Ue最大值、相应试验电流的试验条件再增加l台样品,增加的样品试验接线正负极性应相反方向6.3.5 试验参数6.3.5.1 试验参数值试验参数值见GB/T14048.2-2008中8.3.2.2.1。6.3.5.2 试验参数允许偏差试验参数允许偏差见GB/T14048.2-2008中8.3.2.2.2。6.3.5.3 试验电路的时间常数试验电路的时间常数按表15规定。16 表15试验电路的时间常数试验电流I1kA短路1:三35 3 1:(4.5 5 4.5 1:(6 5 61运105 10120 10 20 1:(50 15 50 1

40、15 6.3.5.4 试验结果的评定试验结果的评定见GB/T14048.2-2008中8.3.2.3。6.3.5.5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见GB/T14048.2-2008中8.3.406.3.6 试验程序1:一般工作特性见GB/T14048.2-2008中8.3.3。6.3.7 试验程序II:额定运行短路分断能力见GB/T14048.2-2008中8.3.4。6.3.8 试验程序III:额定极限短路分断能力见GB/T14048.2-2008中8.3.5。6.3.9 试验程序IV:两极断路器单极额定短路分断能力按照附录A进行验证。2 6.3.10 试验程序V:分断150A及以下小直流电流的可靠性按

41、照附录B进行验证。时间常数ms操作性能能力YD/T 3693-2020 过载2.5 17 YD/T 3693-2020 附录A(资料性附录)两极断路器单极额定短路分断能力试验A.1 既述本试验适用于两极(按3.9定义的极)直流断路器在对地悬浮直流供电系统中发生正负极短路且短路电流仅经过断路器的其中一极时的系统故障情况(短路电流计算可参考附录。本试验包括单极的短路分断能力(Isu1)、验证介电耐受能力、验证过载脱扣器三个试验项目。A.2 单极短路分断能力试验单极短路分断能力试验的试验方法如下:a) 试验电压为断路器最高Ue;b) 时间常数按6.3.3.3规定:c) 试验电路应按GB/T14048

42、.1-2012中8.3.4.1.2和图10;d) 操作顺序为O-t-CO;e) 需轮换对每个单独极进行试验。A.3 验证介电耐受能力继A.2试验后,应按GB/T14048.2-2008中8.3.5.3验证介电耐受能力。A.4 验证过载脱扣器继A.3试验后,应按GBIT14048.2-2008中8.3.5.4验证过载脱扣器。18 YD/T 3693-2020 附录B(资料性附录)分断150A及以下的小直流电流的可靠性试验8.1 概述本试验适用于小型直流断路器在小电流情况下正常开断电路的可靠性验证。8.2 试验方法本试验的试验方法如下:a) 断路器试验条件及安装方式按照GB/T10963.3-20

43、16中9.11.1要求:b) 本试验应按照生产厂家所宣称的Ue最大值进行:c) 断路器应断开下面所列的每一个试验电流3次,操作条件自由脱扣或于动断开:d) 试验电流为1A、2A、4A、8A、16A、32A、63A、150A。8.3 注意事项本试验的注意事项如下:a) 试验电流时间常数T=2ms( +150%) b) 对于标记有极性的断路器按规定的极性接线,对于没有规定极性的断路器,两台试品按一个电流方向接线,第三台试品按相反方向接线:c) 每个co操作循环之间的时间间隔至少10s,闭合时间不应大于纭,不同试验电流之间的间隔时间至少2min;d) 试验时,熄弧时间不应大于ls。19 YD/T 3

44、693-2020 附录C(资料性附录)蓄电池短路电流计算方法C.1 在蓄电池出口位置上发生短路,则短路电流应按公式CC.1)计算:u 式中:Idk一断路器安装处短路电流,单位A;矶一系统标称电压,单位V;刊k-n(气+fj) rj一蓄电池连接条的电阻,单位n,参考数值见附录D;rb一蓄电池内阻,单位n,参考数值见附录D;n 蓄电池个数。C.2 在蓄电池组连接的直流回路上发生短路,则短路电流应按公式CC.2)计算:20 式中:Idk一断路器安装处短路电流,单位A;Un一系统标称电压,单位V;1., = un dk n(几+内)+ rj一蓄电池连接条的电阻,单位n,参考数值见附录D;rb一蓄电池内

45、阻,单位n,参考数值见附录D;n 蓄电池个数:乓蓄电池组至断路器安装处连接电缆电阻之和,单位n,参考数值见附录E;L.rk 相关断路器触头电阻(即断路器内阻)之和,单位n。参考数值见附录F。CC.l) C.2) YD/T 3693-2020 附录D(资料性附录)蓄电池组内电阻及出口短路电流参考数值蓄电池内阻及出口短路电流参考数值见表D.l。表D.1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组内阻及出口短路电流值蓄电池容量连接条数量类型及电阻蓄电池内阻蓄电池组电阻mn短路电流Ah 数量连接条电阻mnmn 240V 336V kA 硬连接0.0150 0.6600 81.000 113.400 2.963 200 软连

46、接0.0382 0.6600 83.783 117.296 2.865 硬连接0.0150 0.4400 54.600 76.440 4.396 300 软连接0.0382 0.4404 57.429 80.401 4.179 硬连接0.0150 0.3300 41.400 57.960 5.797 400 软连接0.0382 0.3300 44.183 61.856 5.432 硬连接0.0150 0.2640 33.480 46.872 7.168 500 软连接0.0382 0.2640 36.263 50.768 6.618 硬连接0.0075 0.2200 27.300 38.220

47、 8.791 600 2 软连接0.0191 0.2200 28.692 40.168 8.365 硬连接0.0075 0.1650 20.700 28.980 11.594 800 2 软连接0.0191 0.1650 22.092 30.928 10.864 硬连接0.0075 0.1465 18.480 25.872 12.987 900 2 软连接0.0191 0.1465 19.872 27.820 12.078 硬连接0.0075 0.1320 16.740 23.436 14.337 1000 2 软连接0.0191 0.1320 18.132 25.384 13.237 硬连接

48、0.0038 0.1100 13.650 19.110 17.582 1200 4 软连接0.0095 0.1101 14.347 20.086 16.728 硬连接0.0050 0.0880 11.160 15.624 21.505 1500 3 软连接0.0127 0.0880 12.088 16.923 19.855 硬连接0.0038 0.0825 10.350 14.490 23.188 1600 4 软连接0.0095 0.0826 11.047 15.466 21.726 硬连接0.0025 0.0733 9.099 12.739 26.376 1800 6 软连接0.0064

49、0.0733 9.563 13.388 25.097 21 YO/T 3693-2020 表0.1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组内阻及出口短路电流值(续)蓄电池容量连接条数量类型及电阻蓄电池内阻蓄电池组电阻mO短路电流Ah 数量连接条电阻mOmO 240V 336V kA 硬连接0.0019 0.0660 8.148 11.408 29.453 2000 8 软连接0.0048 0.0660 8.497 11.896 28.246 硬连接0.0025 0.0550 6.900 9.660 34.783 2400 6 软连接0.0064 0.0550 7.364 10.309 32.592 硬连接0.0

50、019 0.0440 5.508 7.712 43.569 3000 8 软连接0.0048 0.0440 5.857 8.200 40.977 注1:同容量240V(120节/2V电池)和336V068节/2V电池)蓄电池组的出口短路 电流相同。注2:同容量、同电压的蓄电池组,蓄电池节数不同,短路电流略有差异。注3:n (n:c.三4)并联组成的系统蓄电池组,其短路电流为单组蓄电池组的n倍22 E.1 电缆内阻的计算公式见公式CE.1):式中:一电缆内阻,单位D;p一电阻率,单位D.mm2/m;L 线缆长度,单位mm;S 线缆截面,单位mm2。附录E(资料性附录)电缆内阻计算方法r,.L -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系统集成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