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成渝客专隧道工程技术交底
编号: 日期:
工程名称
新建成都至重庆铁路客运专线工程
交底单位
成渝客专CYSG-1标三分部
隧道施工架子队
单位工程名称
龙泉山隧道
交底部位
IV围岩
交底内容:
设计概况和质量标准:
依据《铁路隧道施工规范》、《铁路工程建设新技术标准及验收规范实务全书》、《新建铁路成都至重庆客运专线施工咨询图》
一、概述及支护
2012年 2 月 3 日 根据变更设计现场会堪纪要:编号:成渝客专1标(隧)变纪[2012] 号。关于龙泉山隧道3#斜井正洞DK27+295~DK27+270段变更的会议纪要,一、原设计情况:龙泉山隧道3#斜井工区DK27+295~DK27+175段,设计围岩为III级,采用III级围岩复合式衬砌断面(图号:成渝施隧参3201-03)。
二、变更原因:掌子面开挖支护施工至DK27+295,掌子面围岩以泥岩为主,中厚层状,弱风化(W2),节理裂隙相对较发育,局部有掉块现象,节理面有地下水渗出,泥岩遇水浸泡后岩质相对较软。
三、变更处理方案:同意DK27+295~DK27+270段III级围岩变更为IV级围岩;采用IV级围岩复合式衬砌断面(图号:成渝施隧参3201-07、08),拱墙格栅拱架纵向间距1米,超前支护采用Ф42锚管纵向间距2米,环向间距0.5m,每环36根。 二衬:拱墙、边墙采用C35纤维混,仰拱采用C35砼。
采用IV级复合式衬砌,采用以下支护参数及施工措施。
超前小导管:φ42无缝钢管,L=3.5m,环向间距0.5m,纵向间距2m,每环共计36根。
系统锚杆:拱部φ22HRB335中空组合砂浆锚杆或φ25中空锚杆,间距(纵向)1.2m×(环向)1.2m,L=3.5m,边墙采用普通砂浆锚杆间距(纵向×环向)1.2m×1.5m。
锁脚锚管:HRB335φ22锚杆,L=4m,与水平角度为向下45°~60°布置,上台阶4根/榀钢架,下台阶左右钢架各2根/榀。
湿喷法喷射砼:拱墙C30纤维砼,厚度25cm。
钢筋网: HPB235φ6×φ6,网格间距20cm×20cm。网片不小于1.0m,网片搭接不小于一个网格。
钢架:格栅钢架,每榀间距1m,环向连接筋φ22HRB335间距0.5m,垫脚钢板尺寸500mm×240mm×16mm。
仰拱填充、踏步采用C20;水沟电缆槽槽身C30砼;水沟及电缆槽盖板C35钢筋砼。
仰拱与拱墙衬砌接茬钢筋:采用HRB335φ16,长度不小于60cm,每延米内左右各不少于4根。
二、施工要求
1、超前小导管采用φ42无缝钢管,小导管一般为3.5m,外插角为10°~15°搭接为1.4m。
2、钢筋网采用φ6的钢筋制作,网格允许偏差±1cm,单张网片尺寸不易小于1m×1m。搭接不少于1个网格。
3、锚杆插入长度不得小于设计长度的95%,且应位于孔的中心。锚杆孔距允许偏差为±15cm.锚杆孔的深度应大于锚杆长度的10 cm.
4、钢架安装间距允许偏差为±100mm。横向、纵向允许偏差为±50mm。垂直度允许偏差为±2°
。钢架安装保护层与表面覆盖厚度允许偏差为-5 mm.-
5、采用湿喷。喷射操作程序应为:打开速凝剂辅助风→缓慢打开主风阀→启动速凝剂计量泵、主电机、振动器→向料斗加混凝土。喷射混凝土作业应采用分段、分片、分层依次进行,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分段长度不宜大于6m。喷射时先将低洼处大致喷平,再自下而上顺序分层、往复喷射。喷射速度要适当,以利于混凝土的压实。喷射时使喷嘴与受喷面间保持适当距离,喷射角度尽可能接近90°,以使获得最大压实和最小回弹。喷嘴与受喷面间距宜为1.5~2.0m;喷嘴应连续、缓慢作横向环行移动,一圈压半圈,喷射手所画的环形圈,横向40~60cm,高15~20cm;若受喷面被钢架、钢筋网覆盖时,可将喷嘴稍加偏斜,但不宜小于70°。
钢架背后应喷射密实,并不得填充异物。
在喷射边墙下部及仰拱时,需将上半断面喷射时的回弹物清理干净,防止将回弹物卷入下部喷层中形成“蜂窝”,而降低支护能力。
分层喷射砼时,一次喷射砼的厚度不小于40mm,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若终凝1h后再喷射,应先用风水清洗喷射表面。
初喷混凝土在开挖后及时进行,复喷应根据开挖工作面的地质情况分层、分时段进行喷射作业,以确保喷射混凝土的支护能力和喷层的设计厚度;喷混凝土终凝后3h内不得进行爆破作业。复喷混凝土的一次喷射厚度:拱部为50~100mm,边墙为70~150mm。
6、监控量测
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布置,具体布置样式由专业测量小组按照要求进行施做,及时汇总分析数据,由测量信息指导现场施工,和决定二次衬砌的施做时间,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间距不超过5m。
7、超前地质探孔
隧道断面设计为上台阶3孔以上,下台阶2孔以上。上台阶部孔按照正三角形布置,孔位距离支护面距离为3m。上台阶3孔不易在同一断面,孔深30m,循环搭接5m。
8、超前地质预报
采用TSP、地质雷达等多种手段进行预报,重叠里程不少于10m,对有异常地段采用多种探测方法综合分析。现场及时按照里程终点通知相关负责人进行地质预报。
三、施工质量:
1、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定点、定量采购,严格检验和验收程序,消除原材料因素对工序质量的影响。
2、计量仪器和设备定期标定、检查,确保精度,积极采用先进的计量设备和快速准确的测试技术,消除和预防检验、测量和实验因素造成的质量缺陷。
3、在隧道施工中,要根据施工设计及工程地质情况,选择安全、稳妥的施工方案,严格按照铁道部现行的隧道设计、施工、检验评定标准组织施工,注意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确保工程质量。
a.严格按光面爆破设计布眼、装药,测定掘进断面,检查爆破效果、修正爆破设计,努力提高光面爆破质量,有效控制开挖断面。
b.努力提高锚喷支护的质量,按规定检查锚杆的抗拔力和锚喷层厚度,做到断面尺寸符合设计,支护结构稳定可靠。
c.对于隧道超挖部分,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用同级混凝土进行回填密实。
四、安全措施:
1、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对各种机具应定期检查和试验,保证其处于良好状态。
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好安全帽,施工操作人员应穿戴好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严禁疲劳作业及酒后作业。
3、钻孔采用湿式钻孔;钻孔时佩戴好眼罩、绝缘鞋等防护用品。
4、在施工全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有关机械的安全操作规程,由专人进行操作。应加强机械维修保养工作。
5、其他安全注意事项参见《安全技术交底》要求执行。
6、各部位尺寸见附图:
编制人
复核人
接收单位
接收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