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井盖集中监控系统技术方案.docx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7546253 上传时间:2025-01-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5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井盖集中监控系统技术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井盖集中监控系统技术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存期5年至 年 密 级: 内部保密 文件索引编号 CN/2014DL062JS-T03.16.03.28.01 井盖集中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部门: 项目工程部设计中心 文件名称:井盖集中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编制: 校核: 项目统一编号: CN/2014DL062 批准: 文件索引编号: CN/2014DL062 JS-T03.16.03.28.01版 日期: 2016年03月24日 版 次 号: T03.16.03.28.01版 山东康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〇三月 山东·济南 方案目录 1. 项目背景概述 2 2. 系统组成结构 2 3. 系统组网方案 3 3.1. 系统通讯方式 3 3.2. 系统供电方式 4 3.3. 共缆传输优势 4 4. 系统采用技术 5 4.1. 远程供电和载波通讯信号同芯线对共缆传输技术(专利技术) 5 4.2. 抗干扰及保护技术(专利技术) 6 4.3. 低功耗设计(专利技术) 6 4.4. 远端现场监测单元防护等级 7 5. 系统主要功能 7 6. 系统设备介绍 9 6.1. 井盖监控主机 9 6.2. 遥控型智能锁控制器 13 6.3. 含井盖电子锁玻璃钢人井监控井盖 13 1. 项目背景概述 电缆通道内敷设有35kV及以上高压电缆线路,高压电缆线路在城网中通常担负着重要的输电任务。电力电缆是电力系统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对整个电力系统极其重要。我国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高压电缆主要采用带有金属护层的单芯电缆。电力电缆的地下敷设除主干线路(220KV及其以上)有标准的电力隧道外,110KV及以下电压标准的电力电缆大都是敷设在管道和沟道里面,管道和沟道的环境条件和作业条件相对于电力隧道有很大的差异性,现场布线空间小、取电、供电困难,但管道和沟道的安全意义和电力隧道一样重要。电缆具有运行维护工作量小、不占空间走廊等优点,但也有故障查找、故障速度恢复慢,检修周期长等不足。电缆通道及电缆线路在运行时,多出现以下问题: ⑴. 电缆通道缺乏必备的技防设备和监控手段,检查井井盖时常被盗,不法分子通过检查井进入电缆通道内盗窃电缆通道附属设施和低压电缆,严重影响电缆网的安全运行。与变电站相连的电缆通道进出口技防装置不足,不法分子可能通过电缆通道进入变电站,破坏电力设备影响供电,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⑵. 电缆通道井盖由于人为破坏偷盗而丢失、损坏的现象越来越多,井盖丢失会影响成为马路杀手给人民的安全出行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通过下面现场采集的图片可以看到,由于检查井井盖的损坏、丢失而造成的车辆轮胎塌陷、行人坠井的事故时有发生,加强井盖的检查维护工作、及时处理井盖丢失、破损问题是关系到民生安全的重要问题。 针对于电缆通道缺乏必备的技防设备和监控手段,井盖时常被盗,不法分子通过电缆通道进出口和工井进入电缆通道内盗窃电缆通道附属设施和低压电缆,严重影响电缆网的运行安全等运行现状及Q/GDW02 1 3101-2010《供电公司电力隧道建设技术标准》第7.11条款“电力隧道上电力井盖应加装电子锁以及集中监控设备,实现电力隧道井盖的集中控制、远程开启、非法开启报警等功能。井盖集中监控主机应安装在与隧道相连的变电站自动化室内,并通过数据通讯网与监控中心连接。”的要求,山东康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利用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GPRS通讯技术基于山东康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REAL-TIME综合数据智能监测管理平台为基础和核心研发了电力隧道井盖状态监测及远程开启控制应用系统。 2. 系统组成结构 井盖集中监控系统从结构层次的角度可分为四层,如下图所示: 第一层是由各种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打印终端、存储设备、显示大屏、前端控制机等软硬件设备组建的一级监控中心综合数据智能监测管理平台,部署在集中监控中心内(以下简称井盖状态监控主站系统)。 第二层是由井盖监控主机等软硬件设备为优化系统结构层次、提高信息传输效率、便于系统组网而在电缆通道就近的变电站内设置的通信汇集型井盖状态监控子站,本期工程通信汇集型井盖状态监控子站主要包含井盖监控主机、双热备份专用电源、网络交换机、网络路由器、数字音频配线架及标准电力机柜等主控网络传输汇集设备,部署在电缆通道就近的变电站内(以下简称通信汇集型井盖状态监控子站)。 第三层是实现控制、控制功能的通讯采集装置(即各种数据采集器和远程控制单元),本项目主要涉及遥控型智能锁控制器,内置部署在电缆通道检查井处安装的含井盖电子锁玻璃钢人井监控井盖的悬浮式电子锁密封舱内。 第四层是终端监测装置(即各种传感器和远程控制动作机构),属于系统的最底层。本项目主要涉及含井盖电子锁玻璃钢人井监控井盖,部署安装在电缆通道检查井处。 其中第三层通讯采集装置及第四层终端监测装置以下简称为远端现场监测单元。 3. 系统组网方案 3.1. 系统通讯方式 根据井盖集中监控系统的整体架构,通讯传输采用TCP/IP有线网络+数字编址式载波通信网络+现场总线网络相结合一体网络通讯系统,以达到远程集中监测、集中显示报警、集中联动控制和集中管理的目标。 ⑴. 安装部署在集中监控中心的井盖状态监控主站系统主控设备之间采用供电公司现有的市调通信网或综合数据网以TCP/IP以太网接口的通信方式,采用IEC标准通讯规约进行数据交互传输,数据交互传输符合变电站数据传输IEC61850通信规约要求,考虑到监控有效交互及执行和网络安全性,网络通信带宽不应低于2M。 ⑵. 为保证数据通讯与信息传输的实时性、准确性,通信汇集型井盖状态监控子站与电缆通道内的远端现场监测单元之间的通讯链路采用由低烟无卤阻燃通信信号电缆组建具备远程供电和载波通讯信号同芯线对共缆传输技术的数字编址总线式载波通信网络,用于电力隧道井盖状态监测及远程开启控制应用系统的通讯传输,有效信号传输及远程集中供电距离应以多状态综合主机为中心半径16公里且每对同芯线对(通信链路通过一对0.5mm2双绞线总线,每对双绞线总线通信链路占用井盖监控主机的1个用户端口)可复接16套远端现场智能锁控井盖监控装置。 3.2. 系统供电方式 任何监控系统的实施,首先考虑的是监控设备的安装难度和安装后能否正常工作的问题。鉴于前端监控设备的安装条件尚好,选用的设备可以满足电力隧道和电力管沟内较严酷的环境温度、湿度等条件,剩下最大的问题就是解决电力隧道和管沟内恶劣环境下监控系统的远程供电。应该说,这是整个系统可靠性的关键基础。 井盖集中监控系统供电主要分为井盖状态监控主站系统、通信汇集型井盖状态监控子站主控设备的供电电源和部署在电缆通道内的远端现场智能锁控井盖监控装置的供电电源,其中井盖状态监控主站系统主控设备的工作电源由集中监控中心的配电系统供电,通信汇集型井盖状态监控子站监控屏部署在电缆通道就近的变电站保护控制室内,占用变电站内的屏位为主控设备供电,变电站内为主控设备提供的AC230V电源都有完善的继电保护,整个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很高,供电无技术难度。 本期工程部署在电缆通道内的远端现场智能锁控井盖监控装置采用低压48V远程集中供电方式,所需工作电源均由通信汇集型井盖状态监控子站监控屏内的井盖监控主机通过低烟无卤阻燃通信信号电缆数据交互传输同芯线对远程集中供给,有效信号传输及远程集中供电距离应以多状态综合主机为中心半径16公里且每对同芯线对(通信链路通过一对0.5mm2双绞线总线,每对双绞线总线通信链路占用井盖监控主机的1个用户端口)可复接16套远端现场智能锁控井盖监控装置,由于远端现场智能锁控井盖监控装置采用硬件高度集成化及超低功耗设计,因此在电缆通道监控现场不需要外接交流230V电源。 用于远程集中供电和信号传输的小对数低烟无卤阻燃通信电缆,采用低烟无卤阻燃护套,接头须有完善成熟的保护方式,充油封包、防水防尘,具备在隧道、管井等恶劣场合下运行性能。远端现场监测单元可靠的电源供给和信号传输,是系统稳定可靠运行的前提保证。 3.3. 共缆传输优势 对比民用监控系统常用的220V交流远程供电方式与山东康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远程48V集中供电方式,在可靠性和灵活性方面,井盖集中监控系统采用的数字编址总线式载波通信网络的远程集中供电方式优势十分明显,且国家电网生〔2010〕637号《国家电网公司电缆通道管理规范》中也有明确的规定,通讯和监测系统工作电源不应与照明等电源共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⑴. 线路防护:低烟无卤阻燃通信电缆已经有百年以上的应用历史,并且线路的防护手段十分成熟,并且低烟无卤阻燃通信电缆的应用环境大多是在电缆沟内,电缆沟内的应用环境要比电力隧道和电力管道恶劣得多,低烟无卤阻燃通信电缆的接头和封包方式既然可以可靠地运行在环境更为恶劣的地下电缆沟内,在环境更好的电力隧道和电力管沟内将会更加稳定。而民用监控系统采用的230V交流远程供电方式,在环境条件较好的电力标准段隧道内比较容易实施,但是在其他环境恶劣的非标准段电力隧道和电力管沟内,接头方式目前没有成熟可靠的解决方案,而且容易发生漏电伤人、恶意偷电等意外情况。 ⑵. 线路的利用率:井盖集中监控系统采用的数字编址总线式远程集中供电方式,允许在一对线缆上复接8~16个通讯传输装置,远程供电和载波通信都在同芯线对电缆上实现,线路的利用率高,即使电力用户日后需要监控新的参量,在部分线路资源较为紧张的隧道内,通过扩容主干电缆,也可以十分方便地为新应用系统的扩展预留出电源通路和通信通道。 ⑶. 灵活性:山东康威自主研发拥有知识产权的数字编址总线式远程供电方式,可以灵活的提供不同种类的控制端口,实现对隧道内的井盖控制、模拟量采集(水位、可燃气体、接地电流、电缆接头温度等)、远程控制(风机、水泵、换气扇等)、有线应急通信人员定位终端等不同种类的控制端口,可以灵活地组合在同一台综合监控主机内,对于已经在网运行的多状态综合监控主机,只需对端口板进行升级,就可以完成对电缆通道内的接地电流、环境量(水位、温度、有害气体)、控制量进行在线全面监控,大大节省监控系统的线路投资。 ⑷. 兼容性:由于山东康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在行业用户领域倡导大平台理念,真正实现不同功能的监控系统整合在同一平台上,避免出现“不同功能的监控子系统各自为政”的局面。在山东康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电力用户所采用的综合监控系统当中,做到“同一平台、同一主机”实现多种综合监控功能,强调平台具备很强的开放性。 4. 系统采用技术 4.1. 远程供电和载波通讯信号同芯线对共缆传输技术(专利技术) 采用远程供电和载波通讯信号同芯线对共缆传输技术(CT-CPbus技术),低压远程供电(10KM以内)和载波通讯通过一对双绞线传输;一对双绞线可挂接多个通讯采集装置,通过主机配置通讯和终端供电的时间比,在保证通讯稳定、可靠的情况下,最大效率的提高了对电源的应用,达到供电和通讯共缆传输的平衡,节省了大量的电缆线路资源的同时,实现一缆多用,把各种不同功能的多个接地电流在线监测系统共用一条电缆上(即数字编址总线式载波通信网络)。 一种远程低压高速载波通信系统为山东康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于2013年05月06日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号为ZL201320238546.1,专利证书号为第3267038号。 远程供电和通讯信号共缆传输装置(技术)为山东康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年11月27日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号为ZL200820232911.7,专利证书号为第1277818号。 4.2. 抗干扰及保护技术(专利技术) EMC电磁兼容设计,远程供电及通讯带来的谐波、传导、辐射、串扰等骚扰问题,针对不同的干扰形式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以消除能量反射,驻波等问题,端口输出设有共、差模滤波器,针对相应干扰设计不同的插入损耗大大降低了共差模干扰的强度,以保证通讯良好,从而很好的适应电力隧道沟道内的复杂电磁干扰环境。 软件滤波:为了保证通信的可靠性,主机软件检波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脉冲分时复用技术和独特的脉宽检波算法,有效滤除高压电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干扰。 远程供电和通讯抗干扰及保护装置(技术)为山东康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年12月26日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号为ZL200820224330.9,专利证书号为第1294560号。 长距离载波通信信号的自适应接收电路为山东康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11月2日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号为ZL201220572814.9,专利证书号为第2875257号。 4.3. 低功耗设计(专利技术) 分布在电缆通道内的远端现场监测单元在远程供电过程中必须有严格的功耗控制,通过严格的电源管理,对于充电、发送、接收、控制等各功能电路实行控制分时上电,待机时关断的电源管理方法,有效的降低了系统功耗;同时在嵌入式软件方面利用微芯公司的MPU的休眠功能,MPU休眠和唤醒再入机制,保证MPU只在通信和数据采集时工作,其他时间处于”休眠”状态,从而将终端的功耗降至最低。 一种降低电力隧道监控功耗系统(技术)为山东康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年11月27日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号为ZL200820224331.3,专利证书号为第1269521号。 4.4. 远端现场监测单元防护等级 安装在电缆通道的远端现场监测单元防护等级均达到IP68标准,远端现场监测单元的防爆标识为Ex d IIB T6 Gb。 5. 系统主要功能 井盖集中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 ⑴. 系统应采用远程供电和载波通讯信号同芯线对共缆传输技术,使用48V低压远程供电,在16个远端现场监测单元满配状态下,供电距离不低于10公里,末端压降不大于18V。 ⑵. 系统远端现场监测单元应采用低功耗、抗干扰及保护技术设计,采集数据经过信号调整、模数转换和数据处理就地转换为数字量上传至通信汇集型井盖状态监控子站井盖门禁监控柜内的井盖监控主机,其所需工作电源采用低压48V远程集中供电方式,由通信汇集型井盖状态监控子站井盖门禁监控柜内的井盖监控主机通过低烟无卤阻燃通信信号电缆数据交互传输同芯线对远程集中供给,电缆通道监控现场不提供外接交流220V电源。 ⑶. 系统可配置多个操作员账户,并依据不同级别设置相应的功能权限。可对操作员账户进行添加、删除和修改。 ⑷. 系统可实时监控电力隧道井盖的实时状态,可以对进出隧道情况做全时记录,并有效防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隧道。 ⑸. 终端井盖锁控装置在系统通电或断电状态下均处于锁定状态,系统通电时系统处于工作状态,进出均要求以读取信息方式开启通行,井盖开启信息后相关数据上传监控中心并记录开启人员、开启通过时间、地点等资料;系统断电状态、系统故障或人为损坏情况下进出以机械应急钥匙开启方式通行。 ⑹. 系统终端井盖锁控装置具备监控中心远程开启、现场手动应急开启、现场无线遥控应急开启、语音开启及短信开启等多种开启方式;能按时间、地点进行多种组合的权限设置。 ⑺. 终端井盖锁控装置应具备内侧紧急开启装置,在紧急情况(如火灾、水灾等)下可从隧道内通过紧急开启装置打开终端井盖锁控装置,便于紧急情况逃生使用。 ⑻. 终端井盖锁控装置应具备机械钥匙开启功能,只限用于系统断电状态、系统故障或人为损坏等紧急情况。 ⑼. 锁控井盖监测装置具备以X、Y、Z三个方向分别进行监测(X为水平方向平行于隧道走向;Y为水平方向与隧道走向成90度角;Z为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获得是否有机械装置(包含钢钎及铁锹)对检查井周边设施进行人为破坏,在井盖智能电子锁处于锁控状态下对检查井周边设备的振动、位移情况进行实施监测预警。 ⑽. 锁控井盖监测装置具备外盖开启或丢失报警功能,可准确监测外井盖是否发生开启或位移现象并产生报警信息在监控中心平台显示报警及设定以手机短信的形式发送给运行维护人员。 ⑾. 系统具备链路检测功能,系统定期对下位机及线路中的设备进行巡检,自动诊断链路故障。 ⑿. 设备故障的显示和存档,在井盖状态监控主站系统对终端监测装置的各种故障进行显示并自动存储在数据存储系统中。 ⒀. 系统具备日志功能,操作员的管理及系统状态监测数据及远程控制数据等应自动存储在数据存储系统中,需要时能简单快速地检索查询。 ⒁. 电话录音、来电存储。 ⒂. 系统时钟同步。 ⒃. RJRTU使用资源情况查询。 ⒄. 系统整体性能指标如下: 技术参数名称 主要技术参数指标 备注 最大监控距离 16 km 集中监控系统可管理的RJRTU数量 256个 每个RJRTU可控制井盖数量 32×16个 操作系统 采用hp Unix,性能稳定 数据库 ORACLE 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 大于1.5万小时 月故障率 低于0.1% 系统巡检时间 系统巡检时间为90秒 井盖开启响应时间 小于15秒 告警漏报、误报率 低于0.06% 告警方式 声、光、语音、短消息 告警响应时间 小于90秒 支持同时告警数 12个 分级告警能力 3级 系统组网方式 TCP/IP 系统权限 基于角色的用户权限管理,设置大于三级 系统安全级别 达到C级 历史数据存储时间 不低于5年 可监控监测终端 不低于300000个 6. 系统设备介绍 6.1. 井盖监控主机 为满足井盖集中监控系统招标专用技术规范及项目实施建设要求,我们选择山东康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CT-RJ-D1X-BHC多状态综合监控主机作为井盖集中监控系统部署在电缆通道就近变电站内的井盖监控主机。 CT-RJ系列7U机架式多状态综合监控主机外观正视图 多状态综合监控主机是为优化井盖监控系统结构层次、提高信息传输效率、便于系统组网而在电缆通道就近的变电站内设置的中间层,实现所管辖范围内的信息汇集、处理或故障处理、通信监视等功能,是整个系统远端现场监控井盖与后台监测主站系统相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多状态综合监控主机通过由低烟无卤阻燃通信信号电缆组建具备远程供电和载波通讯信号同芯线对共缆传输技术的数字编址总线式载波通信网络与电缆通道内安装的监控井盖进行连接,多状态综合监控主机与管道公司集中监控系统UNIX小型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可利用供电公司现有的综合数据网以TCP/IP以太网接口的通信方式,采用IEC标准通讯规约进行数据交互传输,数据交互传输符合变电站数据传输IEC61850通信规约要求,考虑到监控有效交互及执行和网络安全性,网络通信带宽不应低于2M。 多状态综合监控主机通过1对低烟无卤阻燃通信电缆对下带的16套远端现场智能锁控井盖监控装置并进行远程供电、远程控制和自动监测,从而实现在线式实时监控,电缆通道现场无需外供交流230V电源。电缆通道内安装的远端现场智能锁控井盖监控装置采用数字编址总线方式,1对实芯线对(0.4~0.5mm2)最多可复联16个终端监测装置,0.5mm2线对监控传输最远距离不小于10KM。 多状态综合监控主机采用热插拔式积木结构设计,采用标准6U机箱封装,7U机架式安装在设备机柜上,方便标准机柜内安装和维护。 多状态综合监控主机安装在电缆通道就近的变电站内,作为井盖状态监控主站系统与远端现场智能锁控井盖监控装置之间的媒介,实现平台网络通信与远端现场监测单元的载波通信协议的转换,实现对现场监控终端的远程供电,通讯巡检等一系列功能。 多状态综合监控主机采用最新的设计理念,监控主机系统采用模块化的硬件设计结构,SMT生产工艺,高可靠性的CMOS集成电路和可编程器件,6U标准机箱,全插卡结构,使整机硬件具有功耗低、体积小、配置方便、性能稳定、易安装等优点。系统具备双机在线热备、自动登录、配置自动获取、线路巡检智能安装、操作动作优先等多种功能。 多状态综合监控主机能同时带载不同终端同时工作互不影响,实现一机多用功能。 多状态综合监控主机配合电缆通道内安装的多种终端监测装置,具备监视、管理、远程开启和关闭控制、采集、探测、及状态自动上报、状态查询反馈等多种功能,结合井盖状态监控主站系统对故障显示和报警,并自动存储到数据库中备份保存,便于查看。 多状态综合监控主机具备全工模式和半工模式两种工作模式,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选用,以求达到最佳使用要求和经济成本。 多状态综合监控主机处于半工工作模式时,若主用主板故障,可切换到备用主板,增强了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故障时可不断电维护,方便可靠。 多状态综合监控主机采用白发蓝LED对其功能、运行及故障进行明确指示,方便查看运行状况和故障排除等。 多状态综合监控主机具备自动散热功能:长期运行过程中,箱内温度超过40℃时,排风扇自动启动,将多余热量排出,避免热量累计造成故障。 多状态综合监控主机具备链路检测功能,系统定期对下位机及线路中的设备进行巡检,自动诊断链路故障。 多状态综合监控主机具备完善的接口保护电路,具备接地电流瞬态升高自动触发报警功能。 多状态综合监控主机配套DB37针标准线序线缆、网线、及供电线缆,连接方便使用,且供电线缆采用VH3.96-5P端子,插拔上电及断电方便,且耐大的冲击电流。 技术参数名称 主要技术参数指标 备注 基本参数 产品类别 机架式,非工控机产品,与工控机独立运行 产品结构 7U 插槽数量 2个电源板插槽,2个通信板插槽,8个用户板插槽 保护技术 支持热插拔功能,支持两块电源板的负荷分担和互助,支持两块通信板和两块用户板双机热备份及故障自动切换功能 外接电缆类型 DB37针标准线序线缆 功能参数 登录配置 能够远程设置主机编号、工作模式(独立/备份)、平台接入参数、端口类型、终端类型、终端版本数量等。 指示灯显示 具有电源状态指示、运行状态指示、通信状态指示、及端口工作状态指示。 状态反馈 实现包括主机运行状态、数据存储状体、终端运行状体、通信诊断等信息的反馈。 主备切换 实现软件控制主备状态切换,故障态自动切换功能。 具备保护功能 具有输入欠压保护、输出过压保护、短路保护、过流保护、过热保护等功能 支持冗余备份 可以实现电源板1+1并联工作,并且备份电源间具有均流功能 支持热插拔 可以在设备正常工作时,对关闭了电源开关的电源板进行插拔操作 数据采集 包含但不限于电缆护层接地电流数据,电缆本体及接头温度数据,电缆护层局部放电数据,电缆本体及电缆通道外力破坏防护数据,电缆铠装层外力破坏防护数据,电缆通道出入口门禁及井盖状态数据,电缆通道内水泵、风机、防火门及照明设备状态数据,电缆通道内气体、水位、温湿度等环境数据 远程控制 包含但不限于出入口门禁、井盖、风机、水泵、照明设备、防火门、超低功耗声光报警装置 事件准确性 100% 电气参数 电源板结构 标准6U热插拔单板式 电源板实配数量 2块 最大电源板容量 2块,支持主备切换功能 工作电源 DC20V~72V 启动时间 小于15S 远端供电能力 为通讯采集装置等远动终端设备提供48V直流恒压电源,末端压降不得大于18V,最大50mA。 最大环路电阻 1800Ω(馈电电流≥18mA) 网络参数 通信板结构 标准6U热插拔单板式 通信板实配数量 2块 最大通信板容量 2块,支持主备切换功能 网络界面 10M/100M/1000M自适应 接口类型 RJ45以太网口 接口数量 2个 端口参数 用户板结构 标准6U热插拔单板式 用户板实配数量 8块 最大通信板容量 8块,支持主备切换功能 单用户板端口数 8个 用户端口实配数 64个 最大用户端口数 64个,支持主备切换功能 单端口带载能力 16套远动终端设备 单个端口功耗 ≤0.35W 内发热功耗 ≤0.03W 传输参数 0.50mm线径 传输距离不小于10km 0.90mm线径 传输距离不小于15km 通信速率 1200bps 防护性能 瞬态保护 可抗1000V峰值以下的过电压(波形:10微秒上升,3.5微秒下降时间) 端口防护 符合K.20标准,可有效防止雷击、工频电源等过电压对端口的冲击 串音损耗 75dB最小值(200Hz<f<3400Hz) 功耗参数 静态功耗 ≤0.37A 带载功耗 ≤0.65A 冲击电流 ≤1.84A 电磁兼容性能 静电放电抗扰度 符合GB/T17626.2规定的3级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符合GB/T17626.3规定的3级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符合GB/T17626.4规定的3级 浪涌(冲击)抗扰度 符合GB/T17626.5规定的3级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符合GB/T17626.6规定的3级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 符合GB/T17626.10规定的5级 绝缘性能 各回路对地间绝缘电阻 ≥20MΩ 各回路对地间介质强度 >60V能承受2.0kV工频电压 ≤60V能承受0.5kV工频电压 各回路对地间冲击电压 >60V能承受1.2/50μs、开路电压为5kV的标准雷电波的短时冲击;≤60V能承受1.2/50μs、开路电压为1kV的标准雷电波的短时冲击 机械性能 振动耐久性 符合GB/T11287规定的1级 冲击耐受性 符合GB/T14537规定的1级 碰撞性能 符合GB/T14537规定的1级 环境参数 温度 -25℃~55℃(不结冰) 湿度 20%~93%RH(不结露) 6.2. 遥控型智能锁控制器 为满足井盖集中监控系统招标专用技术规范及项目实施建设要求,我们选择山东康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CT-RCT-REM遥控型智能锁控制器作为井盖集中监控系统部署在电缆通道的通讯采集装置。 ⑴. 遥控型智能锁控制器主要技术指标 技术参数名称 主要技术参数指标 备注 供电方式 采用远程供电和通讯共缆线路远程供电,无现场外接交流电源 输入电压范围 DC 12~60V 静态电流 <0.5mA 平均工作电流 <0.7mA 瞬态电流 <2mA 端容性阻抗 1KHz-800KHz范围内,应大于560KΩ 使用寿命 开关次数大于100000次 月故障率 低于0.1% 防护等级 IP68 防爆方式 隔爆型 防爆等级 Ex d IIB T6 Gb 电磁兼容性 满足GB9254-1998 满足GB17625.1-2003 工作温度 0℃~+85℃ 运行环境湿度 20%~98% 6.3. 含井盖电子锁玻璃钢人井监控井盖 为满足井盖集中监控系统招标专用技术规范及项目实施建设要求,我们选择山东康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含CT-RUG-LOCK加固型井盖智能锁的玻璃钢人井内盖作为井盖集中监控系统部署在电缆通道的终端监测装置。 含井盖电子锁玻璃钢人井监控井盖悬浮式锁紧结构安装示意图 含井盖电子锁玻璃钢人井监控井盖是山东康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根据现有电缆通道检查井井盖及电缆通道运行管理现状中所出现的问题,结合我单位多年的电力行业机械制造经验,经过精心设计的,含井盖电子锁玻璃钢人井监控井盖由高强度玻璃钢树脂压铸成型的黄色内盖、304不锈钢材质的悬浮式加固型井盖智能锁密封舱、遥控型智能锁控制器及304不锈钢材质的内盖应急开启装置四部分组成,悬浮式加固型井盖智能锁密封舱安装于黄色玻璃钢内盖正下方,遥控型智能锁控制器内置在304不锈钢材质的悬浮式加固型井盖智能锁密封舱内。 含井盖电子锁玻璃钢人井监控井盖背面图 ⑴. 含井盖电子锁玻璃钢人井监控井盖主要技术指标参数 技术参数名称 主要技术参数指标 备注 材料材质 高强度玻璃钢树脂 制作工艺 机械压铸成型 内盖颜色 黄色 使用寿命 大于30年 承载能力 34kN 内盖直径 703mm,可根据现场测量数据进行定制 内盖厚度 15mm 子盖与支座缝宽 4mm 工作温度 -30℃~+85℃ 永久性标识 (1).中心正下方矩形区域内,嵌入内盖标识牌。标识牌主要内容包括:电力井盖编码、运行单位名称、联系方式、相关注意事项等; (2).标牌正下方标识我单位“CONTACT”7个字母或“山东康威通信”6个汉字。 (3).含井盖电子锁玻璃钢人井监控井盖开锁位置上方标明开闭说明或方向。 ⑵. 悬浮式加固型井盖智能锁主要技术指标参数 技术参数名称 主要技术参数指标 备注 材料材质 304不锈钢 控制电压 DC 48V 工作电压 DC 0V~48V 使用寿命 开关次数大于100000次 月故障率 低于0.1% 开锁响应时间 12秒 耐腐蚀性 满足GB/T10125-1997及GB/T2423. 17-2008要求 电磁兼容性 满足GB/T 17626-2008要求 振动、冲击、碰撞试验 满足GB/T 7261-2008及GB/T2423- 2008要求 防护等级 IP68 防爆方式 隔爆型 防爆标识 Ex d IIB T6 Gb 工作温度 -30℃~+85℃ 运行环境湿度 15%~95% 186-5315-1355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