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九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543455 上传时间:2025-01-08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6.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九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九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九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九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九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纲要说明书 第二部分 九台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九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说明书 第三部分 城区土地利用规划第三部分 城区土地利用规划1. 历次相关规划回顾与评述改革开放以后,与九台市城市发展相关的规划主要是在三个层面上展开的,一个是在吉林省域层面上,主要是2005年的吉林省城镇体系规划,二是在长春市域层面上,这里主要评述2005年的城市总体规划,第三个是在九台市层面上,重点评述2001年版的九台市总体规划。1.1. 吉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2005年4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承担了吉林省城镇体系规划(2

2、0062020)的修编工作。规划中提出了实施“两个集聚”的城镇化战略和“强化中部、构筑支点、区域联动”的城镇空间发展战略。同时提出了至2020年,吉林省域形成“一区、四轴、一带”的空间布局结构,其中“一区”即指长(春)吉(林)都市整合区,而本次规划的九台市就位于长吉都市整合区内。规划城镇等级体系中九台市为县级市,卡伦湖镇和西营城镇为省级重点镇,上河湾镇、其塔木镇和土们岭镇为县域中心镇。在城镇规模结构规划中,确定2020年九台市人口为2050万人,卡伦湖镇为510万人,龙嘉镇和东湖镇为15万人,其塔木镇、土们岭镇和西营城镇为0.51万人,其他乡镇小于0.5万人。在职能结构规划中确定九台市为工业型

3、市县。1.2. 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2005年,由长春市人民政府组织,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四家单位共同编制了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了“十字双轴”的城镇空间结构,九台市正位于以图乌复合交通轴为依托的吉林农安次要城镇发展轴上。规划中还确定九台市的发展思路为:壮大医药、食品、农产品加工、矿产建材等主导产业,积极发展花卉、苗木、旅游等新兴业态,重点建设东湖省级开发区。这轮总体规划提出至2020年,九台市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达到30万,城市用地规模达到35-4

4、0平方公里。规划确定九台城区为长春市的次中心城市,龙嘉镇和卡伦湖镇为重点镇。图3-1 长春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图1.3. 九台市总体规划(20012010)2001年,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与九台市城乡规划勘测设计室共同编制了九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该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九台市的城市性质是“依托吉、长两市经济发展的,以机械、化工、煤炭工业为主的,开放发达的长春近郊市”。该轮总体规划提出至2005年,全市人口达到88.5万,其中城区人口21万;至2010年,全市人口97.8万,其中城区人口25万,市区城市建设用地为23.85平方公里,人均用地95.4平方米。确定规划控制区用地90

5、.41平方公里。1.4. 2001年版九台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1.4.1. 实施情况2006年的本次总体规划现状调研的统计数据表明,现状建成区用地规模为20.76平方公里,人口为20.34万人,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2.06平方米。2001年版九台市城市总体规划由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与九台市城乡规划勘测设计室共同编制。总规的近期规划期限为2005年,预测近期城区人口规模为21万;总规的远期规划期限为2010年,预测远期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3.85平方公里,远期人口规模为25万,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95.4平方米。为了分析2001年版总规的实施情况,现将2005年九台市城区建设用地现状情况与

6、2001年版规划确定的2010年有关数据进行比较(见图3-2、图3-3、表3-1)。 1.4.2. 总体比较人口规模:2001版总规预测的城区近期人口规模预测为21万人,远期人口规模为25万人,2005年现状人口约为20.34万,规划与现状发展的水平比较接近。根据九台近几年的发展速度,至2010年人口规模应与2001版总规的预测人口规模相当。用地规模:2001版总规的远期2010年用地规模为23.85平方公里,而2005年现状用地规模达到20.76平方公里,已十分接近2001年版总规预测2010年用地规模。再根据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按前几年的增长速度,即每年增长0.5平方公里的速度,到2010年

7、,九台市区的用地规模将达到23平方公里左右,与上版总规规划的23.85平方公里比较接近,说明2001版总规对城市用地规模的预测比较合理。1.4.3. 分项比较(1) 公共设施用地2005年现状公共设施用地为120.28公顷,比1996年现状64.1公顷增加了56.18公顷,10年间增加了一倍左右。但与上版总规规划2010年的278.04公顷相比,差距还较大,若按之前10年增长一倍的速度,到2015年也达不到2010年的规划指标。因此,从目前公共设施用地的发展水平来看,是远低于上版总规规划的2010年的发展水平的。(2) 居住用地2005年现状居住用地1087.19公顷,与1996年的现状115

8、8.53公顷比较接近,但与上版总规规划2010年的699.65公顷相比,仍然没有减少。2005年人均居住用地53.45平方米,远远高于国标18.0-28.0平方米/人的标准。但是,通过现场调研,居住用地内各个中类的数据,可以看出四类居住用地数量占了全部居住用地78.19%。原因是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区的边缘村庄成为城市建成区的一部分。这些村庄多以底层、低密度农民住宅构成,人均占地量较大,是一种低水平的蔓延。因此从统计数字上,提高了居住用地绝对数量、相对比例和人均面积。(3) 工业用地2005年现状工业用地259.97公顷,较1996年现状的138.8公顷增加了121.17公顷。与上版总规规划

9、2010年的381.6公顷相比,还相差121.63公顷。若按前10年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工业用地达不到上版总规规划的规模,说明九台市近年来工业发展速度仍然比较缓慢。 图3-2 2001年版九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图3-3 2006年九台市城区现状(2006)(4) 道路广场用地2005年现状道路广场用地520.34公顷,比1996年现状的15.8公顷增长了30多倍,与上版总规规划2010年的350.75公顷相比,还要多了169.59公顷。这说明九台市近年来对道路广场的建设力度相当大,但同时也存在道路没有充分利用的问题。(5) 市政设施用地2005年现状市政设施用地16.9

10、8公顷,仅比1996年现状的15.1公顷增加了1.88公顷,而与上版总规规划2010年的78.32公顷相差甚远。从人均市政设施用地指标上看,人均还不到1平方米,相对偏低。这表明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并没有达到与城市发展同步进行。表3-1 2006年九台市城市建设用地现状与2001年版总体规划平衡表对比序号类别名称类别代号2005年城市建设用地现状上版总规规划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人均建设用地(平方米/人)面积(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人均建设用地(平方米/人)1居住用地R1087.19 52.37%53.45 699.6529.3427.99二类居住用地R2149.01 7.1

11、8%7.33 三类居住用地R324.93 1.20%1.23 四类居住用地R4850.11 40.95%41.79 中小学用地63.14 3.04%3.10 2公共设施用地C120.28 5.79%5.91 278.0411.6611.12其中行政办公用地C133.89 1.63%1.67 51.852.172.07商业金融业用地C234.55 1.66%1.70 124.725.234.99文化娱乐用地C34.75 0.23%0.23 19.990.840.79体育设施用地C40.00 0.00%0.00 21.790.910.87医疗卫生用地C510.72 0.52%0.53 40.611

12、.71.62教育科研用地C619.12 0.92%0.94 13.450.560.54其他公共设施用地C94.04 0.19%0.20 5.020.20.2商住用地C/R13.21 0.64%0.65 3工业用地M259.97 12.52%12.78 381.61615.26其中一类工业用地M16.70 0.32%0.33 二类工业用地M2188.31 9.07%9.26 三类工业用地M364.96 3.13%3.19 4仓储用地W44.43 2.14%2.18 86.253.623.455道路广场用地S520.34 25.06%25.58 350.7514.7114.03其中道路用地S151

13、9.63 25.03%25.55 广场用地S20.71 0.03%0.03 6对外交通用地T9.71 0.47%0.48 95.443.82其中铁路用地T18.03 0.39%0.39 公路用地T21.68 0.08%0.08 7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16.98 0.82%0.83 78.323.293.13其中供应设施用地U19.67 0.47%0.48 交通设施用地U21.62 0.08%0.08 邮电设施用地U30.29 0.01%0.01 环境卫生设施用地U41.36 0.07%0.07 殡葬设施用地U60.71 0.03%0.03 其它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93.33 0.16%0.16 8

14、 绿地G18.27 0.88%0.90 367.515.4114.7其中公共绿地G117.80 0.86%0.88 250.3410.510.01生产防护绿地G20.47 0.02%0.02 9特殊用地D21.08 1.02%1.04 47.4921.9其中军事用地D116.33 0.79%0.80 保安用地D34.75 0.23%0.23 城市建设用地2076.04 100.00%102.07 238510095.410 水域和其他用地781.92 170其中水域E1147.98 村镇建设用地E6633.94 合计2857.96 2655九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说明书 第三部分

15、 城区土地利用规划2. 城市性质与职能2.1. 城市性质2.1.1. 历次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性质的描述2001年九台市总体规划:2001年,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与九台市城乡规划勘测设计室共同编制了九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该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九台市的城市性质是依托吉、长两市经济发展的,以机械、化工、煤炭工业为主的,开放发达的长春近郊市。2.1.2. 相关规划对九台市城市职能与发展目标的描述1)吉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规划中提出至2020年,吉林省域形成“一区、四轴、一带”的空间布局结构,其中“一区”即指长(春)吉(林)都市整合区,而本次规划的九台市就位于长吉

16、都市整合区内,属于长吉次区域。规划城镇等级体系中九台市为县级市,卡伦湖镇和西营城镇为省级重点镇。在职能结构规划中确定九台市为工业型市县,对九台市主导产业的指引是九台市城区主要发展食品、机械、汽配等产业。2)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规划确定九台城区为长春市的次中心城市,龙嘉镇和卡伦湖镇为重点镇。确定九台市的发展思路为:壮大医药、食品、农产品加工、矿产建材等主导产业,积极发展花卉、苗木、旅游等新兴业态,重点建设东湖省级开发区。3)长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一五”时期,重点建设榆树、农安、德惠、九台等4个次中心城市。努力构筑大长春经济圈,以高等级公路连通周边

17、的农安、德惠、榆树、九台、公主岭、长岭等县(市)区,在100公里半径范围内构建一小时经济圈交通网,培育城市集群和产业集群。4)九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充分发挥我市区位、交通、资源、人才、产业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继续实施“工业主导、项目拉动、产业升级、富民强市”的战略,着力推进“一城两区”建设,带动“六业”发展,把项目开发的主攻方向向农副产品(食品)加工、医药、矿产能源、机械加工、现代服务和旅游六大产业集聚。2.1.3. 城市性质根据上述分析和相关的专题研究,本次规划所确定的九台城市性质为:长春市域东部的次中心城市、综合产业城市。2.2. 城市职能定位城市职能定位与其所处的

18、区域经济环境和其所拥有的自然禀赋有很大的关系。城市职能的定位是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城市内部各种功能要素的相互作用是城市职能的基础,城市与外部世界(区域或其他城市)的联系和作用是城市职能的集中体现。其中代表城市特征的、不为每个城市所共有的职能一般较能体现城市性质。因此,九台市城市的职能定位在两个层面:一是长春中心城区人口疏解的承载地,具有良好的、完善的生活基础设施的次中心城市;二是以食品、机加、建材、汽车零配件、非金属矿为主导产业的综合产业城市(详细分析参见九台市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研究)。东部次中心城市:该定位主要强调的是生活职能的定位。应对中

19、心城区人口疏解,在长春市区周边形成若干个次中心城市是必然的选择,九台市无疑在长春市域的东部承担了这样的职能。同时,东部次中心城市的建设隐含着城市生活职能建设方面不仅仅要突出完善的、良好的生活基础设施条件,而且要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的、生活和谐城市环境。即要创造出在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有着吸引中心城区人口外迁的城市来。综合产业城市:该定位主要强调的是生产职能的定位。九台目前是一个以机械、化工、煤炭、食品加工为主的小城市,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仍将是九台经济发展的主体。由于煤炭产业逐渐萎缩,未来,九台必然在充分利用现有能源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接替产业,扶持沸石、膨润土等非金属矿的开采利用。通过招商引资

20、,引进一些产业关联度高、附加值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使九台市逐步实现由资源型城市向综合性的加工业基地转变,将城区建设成为全市和市域的综合工业基地是城区的一个主导职能。3. 城市规模3.1. 人口规模3.1.1. 九台市城区现状城市人口规模根据建设部规划司发文(97)建规字第8号文关于上报核定城市规模材料的要求的通知的规定:城市人口由三部分构成:城市建成区内的户籍非农业人口;居住在城市建成区内的户籍农业人口;居住在城市建成区内半年以上的暂住人口。根据九台市统计局和公安局提供的2005年统计数据,2005年城市建成区内的户籍非农业人口为155610人,城市建成区内的户籍农业人口为47749人。暂住人

21、口系指虽有居住和工作地域的变化,但户籍始终留在原常住地的人口。这其中的一部分人长期滞留于城镇,具有相对固定的职业和住所,实际上已成为城市的相对“稳定人口”同样占用城市资源,这部分人可视之为“自发的城镇化人口”。本规划考虑的即是其中居住本地时间超过半年的暂住人口,短期滞留的流动人口不计入城市人口规模的统计范围。根据九台市公安局提供的2005年统计数据,2005年九台市城下辖3个街道办事处中的暂住人口为0。根据以上分析,2003年九台城市人口现状规模155610+47749+0203359(人)。3.1.2. 九台城市规划人口规模计算计算过程见人口专题城市人口规模的预测一般可按如下办法进行计算:P

22、n=P1(1+a+b)n(1+c)其中:Pn:规划期末城市总人口;P1:现状城市户籍人口,包括建成区内的户籍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a:人口自然增长率b:人口机械增长率c:半年以上暂住人口占户籍人口的比例系数n:规划年限1) P1(现状城市户籍人口)根据九台市城的实际情况,此次规划九台市城采用的现状城市人口概念包括以下两部分:建成区内的城市户籍非农业人口;居住在建成区内的户籍农业人口。根据九台市统计局提供的2005年统计数据,2005年建成区内的户籍非农业人口为155610人,城市建成区内的户籍农业人口约为47749人。2005年九台市城城市户籍人口155610+47749203359(人)2)

23、 a(人口自然增长率)根据九台市公安局提供的人口数据,九台市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基本上在24之间波动。根据“五普”人口年龄构成的分析,在规划期内人口的出生将保持平衡,人口自然增长率将不会有明显减少。因此,在预测中,人口自然增长率2005-2010年取4,20102020年取3.5。3) b(人口机械增长率)九台市城的人口机械增长率波动很大,变化趋势也不明显。由于城区人口机械增长情况较为复杂,从近几年统计资料看,人口机械增长率在-220之间,考虑到九台市未来经济增长的变化因素,确定人口机械增长按高速、中速和低速三种速度进行计算和比较,三种速度下人口机械增长率的取值分别为10、6

24、和2。4) c(暂住人口占户籍人口的比例系数)九台市城暂住人口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由九台市公安局提供的暂住人口数,还有一部分是九台市城内高级中学的暂住人口数。根据九台市公安局提供的人口数据,2005年九台市城下辖3个街道办事处内居住本地一年以上暂住人口为0人。但应该指出的是,暂住人口占户籍人口的比例系数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九台市的经济发展正处在上升阶段,因此该比例系数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保持在较高水平。根据九台市教育局提供的统计资料,在九台市区暂住的人口数为13657人,占户籍人口比例约为7%,而随着九台市的城市和经济发展,学校人口数也会不断的增加,并且将会增加大量的非农就业人口培训,高级中

25、学人口占城市人口的比例还会把不断的提高。因此,在本次规划中暂住人口占户籍人口的比例系数2005-2010年取10%,2010-2020年取16%。根据上述P1,a,b,c的取值,按公式计算Pn的结果如表3-2所示:表3-2 规划期末城区人口预测P1近期(2010年)远期(2020年)ab人口ab人口高速增长203359410243.51032中速发展2033594623.53.5630低速增长20335942233.5228注:表中人口数单位为“万人”,增长率单位为“”近期远期人口按a、b取值分段计算由于规划期限较长,期间不确定因素较多,以上人口预测并未涉及所有因素,因此给予10%的上下浮动空

26、间,由此得到的人口规模详如表3-3所示:表3-3 规划期末人口规模一览表近期(2010年)远期(2020年)人口浮动范围人口浮动范围高速增长2421.5-26.53229-35中速增长23.521-263027-33低速增长2320.5-25.52825-31注:表中单位为“万人”3.2. 城区建设用地规模3.2.1. 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确定现状人均城市建设用地约102.06平方米/人。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比较合理,但从用地构成上看,仍存在较多问题,主要因为城中村占地较多,土地利用率不高。规划考虑逐步改造四类居住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调整人均用地指标。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

27、BJ137-90)中的有关规定,规划确定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近期2010年为105平方米/人,远期控制在110平方米/人。3.2.2. 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根据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和人口规模预测,计算规划建设用地规模如表3-4所示:表3-4 规划期末城区建设用地规模预测近期(2010年)远期(2020年)用地浮动范围用地浮动范围高速增长2522.5-283532-38.5中速增长24.522-27.53330-36低速增长2421.5-273127.5-34注:表中单位为“平方公里”近期2010年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5平方米/人,用地规模达到25平方公里左右。远期2020年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1

28、0平方米/人,用地规模达到35平方公里左右。4. 城区建设用地评价与发展方向选择4.1. 城区建设现状概述九台城区现状城区建设用地规模约20.7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规模约20.3万。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九台市市区各项基本建设用地急剧增加,土地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目前,九台市城市结构已由早期的“双中心”发展模式向“单中心”发展模式转变。按九台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所确定,九台市市区规划区面积为90.41平方公里,此数据在九台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20022010)中也得到确认。九台市城市建设由于受地域条件和营城煤矿采空区限制等众多原因限制,导致九台市市城区主要发展

29、方向为西南向。4.2. 影响城市发展方向选择的因素考察九台当前的状况,针对九台市城区和周边约46平方公里土地,本次规划选取以下对九台城区空间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加以评价,选取的五个评价因子为:交通门槛因子、地质条件(塌陷区和涝洼区)、建设条件因子、农田保护因子和景观生态因子。并综合各因素进行分析,对九台市城区的发展方向的选择提供支持与依据。4.2.1. 地域及交通门槛因子旧城区南侧为吉长铁路,小南河和南山地域条件都阻碍了城市发展;九台城区北部有基本农田保护区,南部、东北部有丘陵和山体;主要路网有长图铁路线,九德公路和长吉北线两条过境公路,九台大街、曙光大道、工农大街、中央大街四条城市主干道,以及

30、九营大街、长通路两条城市次干道;小南河贯穿九台市东西向,支流呈南北向伸入南部新区。比较主要的过境交通线、河流水系以及坡度较大的山体对九台城区的发展构成了一定的门槛效应,要跨越这些门槛需要较大的基础设施投入,对于城市建设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本次规划地域交通门槛因子主要选取了过境交通、城区周边的山体、基本农田保护区3项作为九台城区发展的限制因素,将用地评价范围的用地按影响从强至弱划分为3个等级,详见城区用地评价图中的地域及交通门槛因子分析图。4.2.2. 地质条件因子九台市市区东部为一座具有120多年历史,现正面临破产塌陷迁移的营城煤矿。该矿区处于煤炭资源枯竭期,由于地下采煤而出现了大面积的塌陷

31、区,旧城区曙光大街以北为采空区,该地带的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均受到威胁。针对这种情况,九台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划出塌陷区范围,拟将居民迁往既定的安置区域,并划拨了大量资金进行塌陷区的整治。4.2.3. 建设条件因子分析这一评价因子主要针对用地的拆迁难度做出评价,选取建筑质量作为评价的标准,现状建筑质量好的用地拆迁难度大,现状建筑质量差的用地拆迁难度相对较小,现状没有建筑的区域无需拆迁。根据此标准,形成三个等级:高难度改造建设区、中难度改造建设区与易建设区,详见城区用地评价图中的城区建设条件因子分析图。4.2.4. 农田保护因素国家对耕地与农田的保护要求是极为严格的,所以把城区周边耕地与农田的现状

32、也作为城区用地评价考虑的因素之一。把基本农田划为高要求保护区,不适宜进行城区用地的拓展;一般农田则为中要求保护区;其他农用地则划为低要求保护区,详见城区用地评价图中的农田保护因子分析图。4.2.5. 景观生态保护因素本次规划根据景观生态因子将评价范围内的用地划分为三个等级:河流水系水体部分属于生态高敏感区,不能进行建设。其四周用地属于中度敏感区,对于河面较窄的河段两旁分别控制20米距离的中度敏感区,对于河面较宽的河段两旁分别控制30米距离的中度敏感区,而对于水库等高要求保护的水源地,周围则控制50米的中度敏感区,这些地区不宜进行建设。其余用地属于一般地区,适宜建设,详见城区用地评价图中的景观生

33、态因子分析图。4.2.6. 综合分析将上述五个因子相叠合,得到最后的综合评价图,详见城区用地评价图。从图中可见,九台市现状城区在南这一方向上有很大用地拓展空间,在西、北两个方向也存在一定用地拓展空间,东这一方向拓展空间较小。以下对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再做进一步分析与评价。(1) 东部目前城区东部的营城经过国家改造资金的扶持城市建设面貌已经发生一定的改变,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对于本次规划而言是一种既成事实。本次规划认为东部营城片区虽然受到塌陷区和涝洼区的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此类地质条件会逐渐稳定,另外,一些非塌陷区和非涝洼区完全可以用作工业用地的开发,这样也充分利用了原有的如铁路专用线等的

34、基础设施。再有就是,长春东湖生态经济开发区即将划归长春管辖,九台的工业只有依托九台工业园区,因此,应该充分利用营城原有工业矿业基础,对东部片区优化用地结构,适当缩小居住用地比例,将工业集中布置,形成一定规模的工业区,强化其工业基地的作用。(2)西部从现场调研的情况,结合九台市现状的经济实力来看,如果城市往西发展,一方面,九台城区将进一步形成带形发展的趋势,意味着市政基础设施的较大投入;另一方面,现状九德公路和小南河也是限制城市往西发展的两个大障碍,连续跨公路、跨河的发展会导致联系不便。因此,规划建议在解决好包括道路系统和市政工程在内的基础设施的布设与衔接的问题后,适当限制城市向西的发展,并且以

35、过境公路九德公路为界。(3)南部上轮九台总体规划确定了主要向南发展的城市发展方向,至今得到了较好的贯彻,现状城区一直延续到小南河流域,形成了一定的建设规模。从用地条件来看,小南河以南还有较大面积的适宜建设的用地,因此,本次规划可以延续往南发展的趋势,南部可作为城区的发展方向。(4)北部市区北侧现状用地平整,较适于发展,但绝大多数的用地由于属于国家基本农田,根据国家现在对耕地的严格控制,可发展空间不是很大。因此,城区北部开发应该遵循整合与现有城区的空间结构。(5)总述上述分析与评价可以汇总成表3-5:表3-5 城市发展方向影响因子分解比较一览表评价因素东向南向西向北向评价描述评价描述评价描述评价

36、描述地质条件一般地形较为平整,但存在采煤塌陷区好发展空间较大,地形较平整好地形较为平整较好有较大面积的缓坡地交通门槛好无明显交通门槛一般有小南河、铁路的交通门槛一般无明显交通门槛较好无明显交通门槛农田保护一般大部分为一般农田一般少量基本农田,存在一般农田一般存在一定量的基本农田和一般农田较差基本农田面积较大景观生态一般河流两侧基本没有限制,属自然生态较好河流两侧划定保护区域,其余基本没有限制一般河流两侧基本没有限制一般现状不存在较大的水系基础设施较差现状基础较差较好现状基础较好较差现状基础较差,如需发展城市建设用地则需要较高的投入较好衔接较为方便水源保护一般工业废水直接排入,影响较大较好无明显

37、影响较好无明显影响一般无明显影响注:评价的等级从好到差的评价分为5级,依次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差。由于城区建设条件因子主要针对现状建成区范围,对于城市发展方向的选择影响不大,故不列入表格比较。考虑九台现有的经济实力和城市遇到的现实问题,规划强调九台城区城市发展方向的选择应基于促进城市发展、适应城市发展为首要目标。因此,城市近期的建设应集中精力,要为快速提升城市经济实力奠定必要的基础,不宜采取分散发展的模式。同时,九台城区未来城市发展方向的选择要强调与城市的每一阶段的开发时序紧密结合,每一发展方向的开发都应强调与城市整体利益相吻合。本次规划提出如下发展思路:1) 完善现状城区的内部结构是城

38、市近期现实利益的体现,是九台快速提升经济实力的保证。2) 南部地区地形平坦,与现状基础设施的衔接较为方便,生态保持较好,可作为城区的主要发展方向。3) 北部地区存在较大面积的缓坡地区,并且与城区基础设施的衔接比较方便,但由于存在大量基本农田,发展腹地较小,应进行控制。4) 东部地区由于受地形地质影响,不适合作为城区的主要发展方向,应以整理优化结构、适当调整居住用地与工业用地的结构比例。5) 西部地区由于存在小南河和过境公路等因素,同时城市建设战线过长可能导致基础设施投资的投入加大,故不适宜作为城区发展区域,应进行限制。综上所述,本次规划的城市发展方向建议如下: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以跨铁路南向发展

39、为主,北向主要是整合与现有城区的空间结构为主,西向控制用地的无序蔓延,东向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可以概括为“南拓展、北控制、东优化、西限制”。5. 城市总体布局5.1. 布局前提本次规划为确定城市总体布局方案所进行的方案比选工作,是在两个层面展开的。1) 针对城市规模的研究,在分析城市不同发展阶段、发展条件、开发实力和发展规模的条件下,提出城市在各种可能发展规模下的总体布局方案。2) 考虑到规划的前瞻性,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能够保证城市近期和未来的发展的需要,以及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可能获得的发展机遇,规划是在多方案结合的基础上,针对城市重大基础设施的变化,对城市总体布局进行了方

40、案比选。根据城区建设用地评价论,九台市城区的发展趋势是“南拓、北控、东优、西限”。具体地说,南进既是城区向南扩展至南部山脚,延续城区不断向南发展的态势,主要是加强沿河、沿路的绿化、美化工程,通过不断优化小南河沿岸环境,最终将小南河变成城中河。走向 “绿色九台、生态九台”的城市格局;北整即是城区适度向北,注重整合性的开发建设以保护基本农田;东优即是将原有营城矿区进行优化,建成现代化的工业园区;西控即是由于九德公路的阻隔,对其进行控制发展。九台市城区空间采用“一主一辅”的布局方式,既根据现状形成的九台市中心城区为主,营城区为辅。本次规划中九台市城区是以“城区片区组团”三级结构来组织功能分区以及相应

41、的设施配套。城区生活居住空间主要集中在北部老城区和南部新城区,各片区之间以小南河及其支流、铁路等进行自然分隔。同时,河流两侧的绿化带穿插进入城市中心,并与城区南部山体相连接,加强了九台城区与周围山水环境的有机联系,进而创造了环境优美的居住环境,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城市产业生产空间按照分散布置的原则,在各大片区内都有布置,包括现状一些保留厂矿企业。5.2. 根据不同发展速度确定的两个方案城市总体布局的多方案,对于本次规划来说,已不是简简单单的方案比选过程,它代表了规划针对不同发展条件,对城市空间发展的认识。通过不同方案的布局,可以表达规划认为城市应该重点发展的地区,以及各地区应布置的土地利用类

42、型。5.2.1. 方案一:高速发展方案(1) 人口规模2020年规划人口32万人(2) 用地规模2020年规划用地34.5平方公里(3) 方案前提规划假设未来九台市社会经济能够出现跨越式发展的势头,在巨大的、快速增长的投资规模支撑下,九台市作为长春市、乃至吉林省的一个重要增长级对其他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区人口的吸引力凸显出来,城区规模扩张明显。方案在南片区除布置居住用地外,也适度布置工业用地。图3-7 城区土地使用规划(方案一)(4) 边界条件:保持现状长吉公路,九德公路分别作为城区南环路和西环路;在金锣新厂区东侧规划一条过境公路作为东环线;结合现状九营大街、现状东环路和北侧新建道路规划为城区的

43、北环路并以此为界;在现状东环路延长线以东开发两个街区的用地并以此为界。其余以自然河流、山丘或铁路线为界。(5) 规划思路图3-8 功能结构分析图(方案一 )功能结构“四一、三片”,主城体现出“生态城”的特色。“四一”包括“一核”、 “一轴”、 “一带”、 “一环”。“一核”指由九台旧城市中心至规划南部新城市中心的一个公共服务核心区域。由四大中心组合而成,由北至南分别为旧城商业中心,城市绿心,行政中心和新城商业中心;“一轴”指引导城市南北发展的城市空间发展轴线; “一带”指沿长图铁路和小南河布置的一条贯穿东西的城市景观带; “一环”指结合现状小南河及其支流形成的绿化空间与规划道路防护绿带所组成的

44、城市绿环。“三片”指东片营城区,南片新城区和北片老城区。1) 东片营城区以产业发展为主的城市副核,位于长图线以北,原九营大街以南。包括一个居住组团和一个工业组团。近期发展应着重改善区域居住环境,建成一定面积的产业用地,营建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远期逐步扩大产业用地规模,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园区。规划期内营城区的规模目标是大规模引进与金锣肉联厂等现状企业不冲突的食品加工企业,并结合企业入驻建设相应的的配套服务设施,保护区内小南河流域生态用地,努力塑造“生态产业园”形象。2) 南片新城区以居住、商业服务、行政办公、文化娱乐为主的城区,辅以一定产业用地。包括六个居住组团、一个工业、物流组团、城市公共服务核心的绿心、行政中心和新城商业中心。中心片区位于九德公路以东、小南河以南,是九台未来发展的中心城区,也是集中了最密集人口、商业服务最完善的城市中心地区。新城区的近期发展是完善居住和服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