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某学校图馆中央空调设计设计说明.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753643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1.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学校图馆中央空调设计设计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某学校图馆中央空调设计设计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某学校图馆中央空调设计设计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某学校图馆中央空调设计设计说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某学校图馆中央空调设计设计说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精选资料本 科 毕 业 设 计(论文)题目:合肥市某学校图书馆中央空调设计学 院:建筑与测绘工程专 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班 级:092学 生:李青山学 号:31指导教师:罗凯 职称:讲师指导教师:张红缨 职称:副教授时间:2013年6月3日摘 要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负荷计算,空调系统方案的确定,空气处理设备的选择,风系统的设计计算,水系统的设计计算,冷源的确定和中央空调机房的布置,管道的保温和防腐,管道的消声与减振,工程概预算的内容。空调对于创造舒适性室内环境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而对于大型公用民用建筑及一些特殊场所来说,空调是不可或缺的。本设计的对象是合肥地区某图书馆的空调系统,通过查

2、相关资料确定室外气象参数,在根据规范确定客房、休息厅、会议室等室内相关设计参数,接着根据所给土建图纸,确定空调系统为全空气系统,接着确定各个需要安装空调的房间的室外、室内冷负荷, 然后查相关资料确定各室内的湿负荷,然后求出热湿比线,再根据室内、室外温度,由焓湿图可确定各房间的送风量,接着选择空调末端设备及其他设备,然后进行风系统和水系统草图的绘制,最后进行水力计算,并进行阻力平衡校验并最终完成任务。本设计既保证了系统的经济性,同时又能很好的满足建筑的功能要求,体现了较高的功效。在设计过程中,阅读了大量书籍、论文、规范对计算方法进行合理的选择,以确保设计能符合工程中的各类规范。关键词:负荷;空调

3、方案;全空气系统;管路设计;AbstractIt contains: cooling load calculation; the estimation of air-conditioning system; the selection of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s ;the calculation of air system;the calculation of water system;th selection of cold and heat source;the layout of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room;the the

4、rmal insulation and anti corrosive of pipes;Building fire and smoke exhaust; noise and vibration control; the analasis of building energy saving and project duget.Air conditioning create a comfortable indoor environment can not be ignored, and therefore for large communal civil construction and some

5、 special places, the air conditioning is essential. The design of the object is a librarys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Hefei area determined by the investigations related outdoor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determin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orms rooms, lounges, meeting rooms, indoor design parameters,

6、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civil engineering drawings to determine the air-conditioning systemis fully air system, and then determine the individual need to install air-conditioned room outdoor, indoor cooling load, and then check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to determine the indoor moisture load, and th

7、en find the heat and moisture than the line, according to the indoor and outdoor temperature, psychrometric chartto determine the air volume in each room, then select the end of the air conditioning and other equipment, and then sketch drawing of wind and water systems, hydraulic calculations, and r

8、esistance balance check and eventually complete the task.This design not only guarantee the system of the economy, while at the same time meet th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of the building, reflecting the higher efficacy. In the design process, read a lot of books, papers, standardized method of calcu

9、lating a reasonable choice,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design can meet all kinds of standards in the works.Key words: cooling load ;the estimation of air-conditioning system;The whole air system ;the design of pipes目 录第一章 设计依据11.1 国家主要规范和行业标准11.2建筑概况11.3设计任务11.4合肥市设计计算参数11.5建筑围护结构的性能参数2第二章 空调冷负荷的计算

10、42.1夏季空调冷负荷计算52.1.1 围护结构冷负荷52.1.2室内冷负荷72.1.3 冷负荷汇总92.2湿负荷计算112.3冬季空调热负荷的计算112.4热负荷计算举例13第三章 系统方案的确定153.1空气调节系统的分类153.2空调系统方案的确定原则163.3系统方案的比较163.4空调风系统方案的确定183.5空调水系统方案的选择确定183.5.1冷冻水系统183.5.2冷却水系统193.5 空调工程冷源的确定20第四章 空调风系统设计计算214.1一次回风系统方案设计计算214.1.1送风量和送风状态点的确定214.1.2新风量的确定224.1.3方案计算244.2空调风管水力计算

11、254.2.1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254.2.2风道水力计算方法264.2.3风道水力计算举例274.2.4风管的布置294.3空调机组的设计选型30第五章 气流组织的设计计算345.1气流组织方案论证345.1.1 风口形式的确定345.1.2 气流组织形式的确定355.2气流组织设计计算365.3散流器送风36第六章 空调水系统水力计算与中央机房设计376.1空调水系统的管路计算376.2冷凝水管路设计396.3空调中央机房设计406.3.1机组的分类406.3.2 冷水机组选型4164水泵的选型426.4.1.冷冻水泵的选型426.4.2.冷却水泵的选型436.4.3.补水泵的选型44第七

12、章 其他设备选型467.1水系统附件的选择467.1.1除污器和水过滤器467.1.2阀门467.1.3供回水总管上的旁通管与压差旁通阀的选择467.2冷却塔的选型477.3膨胀水箱的选型487.4分水器和集水器的选型497.5空调水系统的水质管理507.5.1空调水系统水质管理的设计原则507.5.2除污器及水处理设备508.9.2水系统的泄水与排气51第八章 管道防腐与保温528.1管道保温528.1.1保温目的528.1.2保温材料的选用528.1.3保温厚度528.1.4保温经济厚度538.2管道防腐53第九章 消声防振设计计算549.1消声设计549.1.1管道系统消声设计的步骤54

13、9.1.2消声器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549.1.3机房噪声控制要求及设计原则54第十章 工程概预算56第十一章 节约能源、环境保护5914.1建筑节能的意义5914.2技术途径5914.3本工程设计的节能环保表现59附 录61参考文献62致 谢63外文资料64可修改编辑第一章 设计依据1.1 国家主要规范和行业标准(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4)中央空调工程设计与施工 GB503662005;(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6)民用建

14、筑空调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1.2建筑概况本工程的名称合肥市某学校图书馆中央空调设计,该工程的原始资料包括该建筑的土建资料以及各个围护结构的性能参数等。本建筑的总面积约有5000平方米,建筑层数为地上四层,没有地下室,每层层高为4.5米,建筑总高度为22.1米,内中有通四层的中庭,主要房间有阅览室、期刊室、书库、学术报告厅、语音室、机房、以及一些办公室等。 1.3设计任务本设计以合肥市某学校图书馆为基础,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建筑的使用情况,完成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任务,并按舒适性空调的要求设计,对各个空调房间的空气温度、湿度、空气流动速度及清洁度进行人工调节,以满足人体舒适的要求。并且通过对空调系

15、统的合理安排,使建筑达到节能的目的。通过对建筑进行空调系统设计,学生应该对空调系统从管路的布置,水力计算、设备冷热源的选型及完成设计图等方面得到全面的训练,达到能对建筑进行独立设计的基本能力。1.4 合肥市设计计算参数根据暖通空调气象资料集(曾编一稿)查的合肥地区室外相关计算参数如下:(1)夏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 35.1(2)夏季空调计算日平均温度 32.0(3)夏季空调计算湿球温度 28.2(4)夏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 33.0(5)夏季大气压力 752mmHg(6)夏季平均风速 2.5 m/s(7)冬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 -7(8)冬季空调计算相对湿度 74(9)冬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 2.0(

16、10)冬季平均风速 2.6 m/s 1.5建筑围护结构的性能参数根据所给土建资料及设计要求,查相关设计手册得各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如下:a.外墙为5mm釉面砖,25mm水泥砂浆,400mm钢筋混泥土,20mm内粉刷,钢筋混泥土剪力墙。b.屋面为90mm厚混凝土板加12.5mm厚加气混凝土保温层。内墙为240砖墙,内外抹灰。 c.外窗为采用标准玻璃的单层塑钢窗,全部挂淡色窗帘,窗的宽度及高度按图纸上的标注确定。 d.外大门为单层钛钢玻璃门。 性能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衰减系数衰减度延迟时间放热衰减度外墙2.150.1429.4912.02.6内墙1.760.2817.569.02.0屋顶0.940.3

17、725.088.32.0外窗效面积系数有地点修正系数内遮阳系数遮挡系数传热系数K0.851.000.501.005.94第二章 空调冷负荷的计算空调冷负荷的计算方法很多,如谐波反应法、反应系数法、Z传递函数法和冷负荷系数法等。目前,我国常采用冷负荷系数法和谐波反应法的简化计算方法计算空调冷负荷。下面就这两种方法简单加以介绍。冷负荷系数法:冷负荷系数法是在传递函数的基础上为便于在工程中进行手算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简化计算法。通过冷负荷温度或冷负荷系数直接从各种扰量值求得各分项逐时冷负荷。当计算某建筑物空调冷负荷时,则可按条件查出相应的冷负荷温度与冷负荷系数,用稳定传热公式形式即可算出经维护结构传入热

18、量所形成的冷负荷和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谐波反应法:室外空气综合温度呈周期性波动,这就使得维护结构从外表面逐层地跟着波动,这种波幅是由外向内逐渐衰减的延迟的,波动呈现一定的规律,谐波反应法计算冷负荷的过程很复杂,一般需要用电子计算机。为了便于计算,工程上采用简化公式进行计算。通过综合自己所掌握的资料加以分析比较得出,在本工程设计中采用冷负荷系数法相对要更简便,故采用冷负荷系数法计算冷负荷。按照现行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上的规定,冷负荷计算有以下几部分组成:1)通过围护结构传入的热量。2)通过外窗进入的太阳辐射热量。3)人体散热量。4)照明散热量。5)设备、器具、

19、管道及其他内部热源的散热量。 6)食品或物料的散热量。 7)渗透空气带入的热量。8)伴随各种散湿过程产生的潜热量。2.1夏季空调冷负荷计算 目前空调系统设计中对夏季冷负荷的计算主要有谐波反应法和冷负荷系数法,也可以采用概算指标法进行简要计算,为了保证计算的精确性,使空调系统容量配置与建筑物的负荷相符合,本设计采用谐波反应法进行冷负荷的计算。2.1.1 围护结构冷负荷(1)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 W (2-1)式中 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 外墙和屋面的面积,; 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W/( m); 外墙或屋面的逐时冷负荷计

20、算温差,;以一层消控中心立案为例计,查空气调节附录2-9,外墙传热系数K=2.15W/( m),屋面传热系数K=0.94W/( m),查空气调节附表2-10得各时刻,南外墙面积F=18.63,西外墙面积F=22.95。将以上数据代入式(2-1)中,计算结果见表2-1。表2-1 围护结构冷负荷计算表 (W) 围护结构计算时刻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南外墙t-9999999999K2.15F18.63CLQ360 360 360 360 360 360 360 360 360 360 西外墙t-1212121212121212

21、1212K2.15F22.95CLQ592 592 592 592 592 592 592 592 592 592 (2)内墙、楼板等室内传热维护结构形成的瞬时冷负荷当空调房间的温度与相邻非空调房间的温度大于3时,要考虑由内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对空调房间形成的瞬时冷负荷,可按如下传热公式计算: W (2-2)式中 内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m; 内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 /( m) ;夏季空调房间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空调房间室内设计温度,;附加温升,本设计取0 。本房间没有要计算的内墙。(3)外窗冷负荷1)外玻璃窗逐时传热引起的冷负荷在室内外温差的作用下, 玻璃窗瞬变热形成的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

22、W (2-3)式中 外玻璃窗的逐时冷负荷,W; 玻璃的传热系数,W /( m); 窗口面积,; 外玻璃窗的冷负荷的逐时温差值,。 2)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透过玻璃窗进入室内的日射得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按下式计算: W (2-4)式中 窗户有效面积系数,该建筑为单层木窗,=0.85; 地点修正系数; 窗户遮阳设施遮阳系数,查空气调节附录2-8;窗玻璃的遮挡系数,查空气调节附录2-7;窗口面积,;负荷强度,W / m 查空气调节设计手册(第二版)玻璃的传热系数K=5.94W /( m), 查空气调节附录得合肥市地点修正系数=1.00,活动百叶中间色窗户遮阳设施遮阳系数=0.5,窗玻璃的遮

23、挡系数=1.0,窗口面积F=5.67。代入公式(2-4)计算,计算结果见表2-3表 2-3 外窗冷负荷计算表(W)围护结构计算时刻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北外窗瞬时得热t5.0 6.0 6.8 7.6 8.2 8.7 9.0 9.1 8.9 K3.6 F3.0 CLQ54.0 64.8 73.4 82.1 88.6 94.0 97.2 98.3 96.1 北外窗日射得热Jj。56.0 66.0 73.0 150.0 78.0 79.0 129.0 223.0 302.0 xg0.70 xd0.98 Cn0.60 Cs0.88 F3

24、.0 CLQ60.9 71.7 79.3 163.0 84.8 85.8 140.2 242.3 328.2 2.1.2室内冷负荷 (1)设备散热引起的冷负荷电器设备:式中 电动设备的安装功率,利用系数,为0.8同时使用系数,为0.7负荷系数,为0.5考虑排风带走的热量系数,为0.5设备负荷强度系数由于电动设备的安装功率不易得到,故本设计拟设电气设备的功率密度=20 (2-5)式中 CLQ设备和用具显热形成的冷负荷,W;设备和用具的功率密度,W;A空调区面积设备负荷强度系数消控中心计算时刻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设备JE-

25、T0 0.60 0.75 0.80 0.83 0.86 0.88 0.89 0.91 0.92 功率542 CLQ0 325 407 434 450 466 477 482 493 499 (2)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本建筑中使用荧光灯照明,其冷负荷计算式为: W (2-5) 式中 灯具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 N照明灯具所需功率,W; 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 灯罩隔热系数; 照明散热冷负荷系数。当暗装荧光灯镇流器装设在顶棚内时,可取1.0,本设计取1.0。当荧光灯上部穿有小孔(下部为玻璃板),可利用自然通风散热与顶棚内时,取0.50.8,而荧光灯罩无通风孔时,取0.60.8,本设计取0.6,该房间

26、面积为109.2 ,照明功率密度为20W/,所以照明功率109.220=2180 W。将以上数据代入式(2-5),计算结果见表2-4。表2-4 照明冷负荷计算表(W)计算时刻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JL-T0.430.630.70.750.790.830.850.880.49n11n20.6N2180CLQ562.4 824.0 915.6 981.0 1033.3 1085.6 1111.8 1151.0 640.9 (3)人员散热引起的冷负荷室内人员散热形成的冷负荷用以下公式计算: (2-6) (2-7)式中 人体显热散热引起

27、的冷负荷,W;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W; n室内全部人数;群集系数,查空气调节表2-17; 人体显热散热热冷负荷系数,查空气调节附录2-16;人体潜热形成的冷负荷,W;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潜热散热量,W。 查空气调节表2-18,得室内人员显热散热量,潜热散热量46W,房间面积为109.2,人均占有面积为8/人,所以室内人数人,取14人,计算结果见表2-5。表2-5人体散热冷负荷(W)计算时刻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JP-T0.530.710.770.810.840.860.890.90.41qS61N140.

28、96 CLQS434.5 582.1 631.3 664.1 688.7 705.1 729.7 737.9 336.1 ql46CLQl981.1 CLQ总1415.6 1563.2 1612.4 1645.2 1669.8 1686.2 1710.8 1719.0 1317.3 2.1.3 冷负荷汇总综合以上计算,一层消控中心的冷负荷按时刻汇总见表2-6。表2-6 消控中心冷负荷汇总表(W)消控中心计算时刻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南外墙t-9999999999K2.15F18.63CLQ360 360 360 360

29、360 360 360 360 360 360 西外墙t-12121212121212121212K2.15F22.95CLQ592 592 592 592 592 592 592 592 592 592 南外窗t4.35.166.77.588.58.88.98.7K5.94F5.67CLQ145 172 202 226 253 269 286 296 300 293 Jj.41.75579.2103.4118.8118.8105.686.972.658.3F5.67CLQ100 133 191 249 286 286 254 209 175 140 设备JE-T0 0.60 0.75 0.8

30、0 0.83 0.86 0.88 0.89 0.91 0.92 功率542 CLQ0 325 407 434 450 466 477 482 493 499 照明JL-T0 0.49 0.66 0.71 0.74 0.77 0.80 0.83 0.85 0.87 功率488 CLQ0 239 322 346 361 376 390 405 415 425 人JP-T0 0.57 0.72 0.76 0.80 0.82 0.85 0.88 0.90 0.91 人数1 群集系数0.96 显热62 潜热46 CLQ44 78 87 89 92 93 95 97 98 98 消控中心汇总CLQ1242

31、 1899 2161 2297 2394 2443 2455 2442 2433 2408 2.2湿负荷计算 空调房间室内湿负荷主要有室内人员产生的湿负荷以及敞开水表面产生的湿负荷,本法院大楼中房间内不存在敞开水表面,因此只需计算室内人员散湿产生的湿负荷。空调房间人体散湿量计算公式如下: (2-9) 式中 W 人体散湿量,g/s;n 室内全部人数;群集系数;g 成年男子的小时散湿量,g/h。以一层消控中心为例计算,室内人数同人体负荷计算中室内人数,查空气调节表 2-17得办公建筑群集系数,。代入式(2-9)中,计算结果见表2-7表2-7 湿负荷计算表房间编号房间名称人数群集系数每人散湿量人体湿

32、负荷人g/hg/s消控中心10.961090.292.3冬季空调热负荷的计算空调热负荷是指空调系统在冬季,当室外空气温度在设计温度条件时,为保持室内的设计温度,系统向房间提供的热量。对于民用建筑来说,空调冬季的经济性对空调系统的影响要比夏季小。因此,空调热负荷一般是按稳定传热理论来计算的。其计算方法与供暖系统的热损失计算方法基本一样。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可按下式(4-15)计算: (2-10)式中 温差修正系数,见表4-10; 维护结构传热面积,; 维护结构冬季传热系数,W/(); 冬季室内设计温度,; 冬季室外空调计算干球温度,;表2-8 温差修正系数维护结构特征外墙、屋顶、地面以及室外相通

33、的楼板等1.00 屋顶与室外空气想通的非采暖地下室上面的楼板等0.90 非采暖地下室上面楼板 外墙上有窗时0.75 外墙上无窗且位于室外地坪以上时0.60 外墙上无窗且位于室外地坪以下时0.40 与有外门窗的非采暖房间的隔墙0.70 与屋外门窗的非采暖房间的隔墙0.40 伸缩缝墙、沉降缝墙0.30 防震缝墙0.70 与有外墙的、供暖的楼梯间相邻的隔墙 多层建筑的底层部分0.80 多层建筑的顶层部分0.40 高层建筑的底层部分0.70 高层建筑的底层部分0.30 空调房间的附加热负荷,应按其基本热负荷的百分率确定。各项附加(或修正)百分率如下。(1)朝向修正率北、东北、西北朝向: 010%;东、

34、西朝向: -5%东南、西南朝向: -10%-15%南向: -15%-30%选用修正率时应考虑当地冬季日照率及辐射强度的大小。冬季日照率小于35%的地区,东南、西南和南向的修正率宜采用010%,其他朝向可不修正。(2)风力附加。在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中明确规定:建筑在不避风的高地、河边、海岸、旷野上的建筑物以及城镇、厂区特别高的建筑物,垂直的外围护结构热负荷附加为5%10%。(3)高度附加。由于室内温度梯度的影响,往往使房间上部的传热量加大。因此规定:当房间净高超过4m时,每增加1m,附加率为2%,但最大附加率不超过15%。但应注意高度附加率应加在基本耗热量和其

35、他附加耗热量(进行风力、朝向、外门修正之后的耗热量)的总和之上。空调热负荷计算应注意如下内容:空调建筑室内通常保持正压,因而在一般情况下,不计算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和由门、孔洞等侵入室内的冷空气引起的热负荷。室内人员、灯光和设备产生的热量会抵消部分热负荷。设计时如何扣除这部分室内热量要仔细研究。扣除时要充分注意到:如果室内人数仍按计算夏季冷负荷时取最大室内人数,将会使冬季供暖的可靠性降低;室内灯光开关的时间、启动时间和室内人数都有一定的随机性。因此有的文献资料推荐:当室内发热量大(如办公建筑,室内灯光发热量30W/以上)时,可以扣除该发热量的50%后,作为空调的热负荷。建筑物内区的空调热

36、负荷过去都是作为零来考虑。但随着现代建筑内部热量的不断曾加,使内区在冬季里,仍有余热,需要空调系统常年供冷。2.4热负荷计算举例仍以一层消控中心举例,下表为消控中心空调热负荷计算表。表2-9 消控中心空调热负荷计算表房间名称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室内计算温度供暖室外计算温度室内外计算温度差温差修正系数基本耗热量耗热量修正围护结构耗热量冷风渗透耗热量冷风入侵耗热量房间总的耗热量朝向风向修正后耗热量高度修正名称及方向面积Ktntwtn-twq1xcxf1+xc+xfq1xgQ1Q2Q3Qw/m2.kW%W%WWWW123456789 10111213 14 15 16 17 18 一层消控中心南外墙18

37、.632.1518-72511001 -15085851 0 3012 0 0 3012 西外墙22.952.1518-72511234 -50951172 南外窗5.675.9418-7251842 -15085716 地带20.70.4718-5231224 00100224 地带8.60.2318-523145 0010045 地带1.30.1218-52314 001004 第三章 系统方案的确定3.1空气调节系统的分类(一)按空气处理设备的设置情况分 1、集中式系统 集中系统的所有空气处理设备(包括风机、冷却器、加湿器、过滤器等)都设在一个集中的空调机房内。2、半集中式系统 除了集中

38、空调机房外,半集中系统还设有分散在被调房间内的二次设备(又称末端装置),其中多半设有冷热交换装置,它的功能主要是在空气进入被调房间之前,对来自集中处理的空气作 进一步的补充处理,例如诱导空调系统就属于半集中系统。3、全分散系统 这种机组把冷热源和空气处理、输送设备集中设在一个箱体内,形成一个紧凑的空调系统。可以按照需要,灵活而分散地设置在空调房间内,因此局部组不需集中的机房。(二)按负担室内负荷所用的介质种类分类 1、全空气系统 是指空调房间的室内负荷全部由经过处理的空气来负担的空调系统。2、全水系统 空调房间的热湿负荷全靠水作为冷热介质负担。由于水的比热比空气大得很多,所以在相同条件下只需较

39、小的水量,从而使管道所占的空间减少许多。但是,仅靠水来消除余热余湿,并不能解决房间的通风换气问题。因而通常不单独采用这种方法。3、空气-水系统 随着空调装置的日益广泛使用,大型建筑物设置空调的场合愈来愈多,全靠空气来负担热湿负荷,将占用较多的建筑空间,因此可以同时使用空气和水来负担空调的室内负荷。诱导空调系统和带新风的风机盘管系统就属于这种形式。4、冷剂系统 这种系统是将制冷系统的蒸发器直接放在室内来吸收余热余湿。这种方式通常用于分散安装的局部空调机组,但由于冷剂管段不便于产距离输送,因此这种系统在规模上有一定限制。冷剂系统也可以与空气系统相结合,形成空气-冷剂系统。(三)按处理空气的来源来分类1、封闭式系统 它所处理的空气全部来自空调房间本身,没有室外空气补充,全部为再循环空气。因此房间和空气处理设备之间形成了一个封闭环路。封闭式系统用于密闭空间且无法采用室外空气的场合。这种系统冷热消耗量最省,但卫生条件效果差。当室内有人长期停留时,必须考虑空气的再生。2、直流式系统 它所处理的空气全部来自室外,室外空气经处理后送入室内,然后全部排出室外,因此与封闭系统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这种系统适用于不允许采用回风的场合。3、混合式系统 封闭式系统不能满足卫生要求,直流式系统经济上不合理,所以两者都只在特定情况下使用。对于绝大多数场合,往往需要综合这两者的利弊,采用混合一部分回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学校管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