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父母与孩子的沟通.ppt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753435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父母与孩子的沟通.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父母与孩子的沟通.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父母与孩子的沟通.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父母与孩子的沟通.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父母与孩子的沟通.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二四班高二四班 家长会家长会有效沟通,助力高考有效沟通,助力高考u日前,一项关于四国日前,一项关于四国(美国、日本、韩国、中国美国、日本、韩国、中国)亲子关系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父母很少表扬亲子关系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父母很少表扬孩子,和孩子沟通也最少,很少把孩子当大人孩子,和孩子沟通也最少,很少把孩子当大人看待。因此,中国高中生和父母在一起感到快看待。因此,中国高中生和父母在一起感到快乐的比例最低,有了烦恼也不愿找父母倾诉。乐的比例最低,有了烦恼也不愿找父母倾诉。u这项调查引起了的关注。我们立即着手对这项调查引起了的关注。我们立即着手对高中生与父母的沟通状况展开调查。在走访和高中生与父母的

2、沟通状况展开调查。在走访和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高中生和父母之间不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高中生和父母之间不常沟通,有的甚至从未沟通。有的高中生因此常沟通,有的甚至从未沟通。有的高中生因此自我封闭,学习成绩也直线下滑,而家长无可自我封闭,学习成绩也直线下滑,而家长无可奈何,任其发展。奈何,任其发展。u我们都知道,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与父我们都知道,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与父母的沟通更是培养孩子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母的沟通更是培养孩子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环节。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高中生与父重要环节。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高中生与父母沟通起来如此困难呢?母沟通起来如此困难呢?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家长如

3、何与孩子沟通一、双方都以自我为中心,各说各话,一、双方都以自我为中心,各说各话,无法激发交流的兴趣。无法激发交流的兴趣。u没有共同的爱好和兴趣,想要找到话题还真难。没有共同的爱好和兴趣,想要找到话题还真难。所以,高中生回家后主动与父母交流的很少,所以,高中生回家后主动与父母交流的很少,有些孩子甚至十多天不与父母说一句话。他并有些孩子甚至十多天不与父母说一句话。他并不是和父母有矛盾,而不是和父母有矛盾,而 是不知道该说什么。父是不知道该说什么。父母有时候会主动跟孩子说话,但无非是想了解母有时候会主动跟孩子说话,但无非是想了解孩子在学校表现得怎么样,最近学习成绩好不孩子在学校表现得怎么样,最近学习

4、成绩好不好,能不能跟上之类的。虽说这也是关心,但好,能不能跟上之类的。虽说这也是关心,但日复日复 一日总是这一个话题,孩子听个开头就烦一日总是这一个话题,孩子听个开头就烦了。了。u在我们的调查中,有问及孩子在我们的调查中,有问及孩子“最想和父最想和父母沟通的内容母沟通的内容”,93%的受访者的答案都与的受访者的答案都与“关注自我关注自我”有关。其中,有关。其中,“个人爱好个人爱好”的比例的比例最高,达到最高,达到21%。孩子希。孩子希 望跟父母聊聊喜欢的望跟父母聊聊喜欢的体娱明星,或者历史奇闻、健康保健之类的知体娱明星,或者历史奇闻、健康保健之类的知识。此外,才是识。此外,才是“未来人生规划未

5、来人生规划”(16%)、“学学习、高考习、高考”(13%)等话题。等话题。u但在现实中,大部分高中生说父母跟他但在现实中,大部分高中生说父母跟他们谈得最多的是与学习和学校相关的事情,们谈得最多的是与学习和学校相关的事情,少部分父母会和孩子谈论少部分父母会和孩子谈论“未来职业规划未来职业规划”,只有极少数父母会跟孩子谈论电影明星等,只有极少数父母会跟孩子谈论电影明星等与学习完全无关的内容。与学习完全无关的内容。u从调查中得知,父母最爱谈学习,这让从调查中得知,父母最爱谈学习,这让高中生最反感。可是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这高中生最反感。可是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而不断询问孩子学习上的事情,给一点

6、,反而不断询问孩子学习上的事情,给他们增加了心理压力。而当孩子不想他们增加了心理压力。而当孩子不想 沟通时,沟通时,大多数家长束手无策。其实,高中生已经进大多数家长束手无策。其实,高中生已经进入青春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都在增强,入青春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都在增强,他们比小时候更加愿意与人交流。当遇到困他们比小时候更加愿意与人交流。当遇到困难时,他们通常会找信得难时,他们通常会找信得 过的人沟通,而不过的人沟通,而不是非要求助于家长,这种长大的表现却不为是非要求助于家长,这种长大的表现却不为家长所理解和接受。家长所理解和接受。二、家长的唠叨和拿孩子与他人相比较二、家长的唠叨和拿孩子与他人相比

7、较 的做法,激发了高中生的逆反心理。的做法,激发了高中生的逆反心理。u孩子上高中后,很多家长陷入两难境地:看着孩子的状态不好,不说吧,他不用心;说吧,他嫌你唠叨。家庭矛盾由此产生,甚至双方长期冷战。高中生烦的是家 长唠叨,缺的是与家长的正常沟通。而很多家长认为,跟孩子沟通就是督促他学习。有些父母很有本事,不管谈论什么,话题最后都会绕到学习上,无论干什么都能 与学习联系上,好像不谈学习,孩子就会退步一样。这种交流无疑让孩子难以接受。u中国人在潜意识中喜欢攀比,比工作,比待遇,比容貌,还喜欢比孩子。比孩子时,他们又总是看到别家孩子的优点,自己孩子的缺点。如果让列举自己孩子的缺 点,家长会一口气说出

8、一大堆;如果要列举孩子的优点,家长就为难了。父母评价孩子的话,经常是“你很笨”或者“你不行”,言辞中透露出对孩子的深深失望。u家长的初衷是希望以此激励孩子上进,但这样的比较往往适得其反,它给孩子的暗示是:你没希望了,连父母都不信任你。孩子得不到自我满足感和成就感,不愿意和家长交流,家长也就无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三、家庭环境也影响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三、家庭环境也影响父母与孩子的沟通。u家庭环境有软环境、硬环境、内环境和外环境四部分,他们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孩子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将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形成不同的性格、人生价值观、世界观及人生态度。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责,敌意中

9、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讥讽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愧疚,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赞扬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赏,公平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正直,支持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信任,赞同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爱,友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关爱,可以说孩子的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周围环境的影响。孩子早期大约有2/3的时间要在家庭中度过,而且完全依赖于家庭成员,所以家庭环境将为孩子一生成长的方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u家庭环境影响是多层次、多侧面的,主要是:良好的家庭情绪氛围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前提。u父母良好的教养态度是良好心理素父母良好的教养态度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质形成的关键u父母

10、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是直接地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故然是父母教育的结果,但儿童个性的缺陷不良的行为习惯也是父母所造成的,父母的教养态度,可见,不同类型的家庭的不同教养态度对儿童个性品格,心理素质的形成的影响是不同的。年轻的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心骨,顶梁柱,是孩子言行举止的示范者,待人接物的指导者,孩子成长的责任人,因此有责任去构建良好的家庭环境,掌握正确的教养态度和方法,使家庭呈现民主、和谐、平等的融洽气氛,才能培养孩子讲责任,讲民主、讲勤奋、讲进步,不骄不宠,自尊自强的好品格。u家长与孩子沟通难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家长与孩子沟通难的

11、问题,该如何解决呢?u教育学博士吴景胜教授建议家长从教育学博士吴景胜教授建议家长从u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一、反省自身言行,做合格家长 当当家长与孩子之间出现了沟通障碍,家长与孩子之间出现了沟通障碍,家长先要反省自身,生活中自己是不是有家长先要反省自身,生活中自己是不是有不当的语言和举止,阻碍了孩子与你的进不当的语言和举止,阻碍了孩子与你的进一步交流。这里可以参考家庭教育指导师一步交流。这里可以参考家庭教育指导师顾晓鸣老师提出的顾晓鸣老师提出的“好家长十大好习惯好家长十大好习惯”,作为学习的榜样。,作为学习的榜样。u 终身学习,和孩子一道成长的终身学习,和孩子一道成长的习惯;

12、习惯;u真爱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习惯;真爱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习惯;u言教、身教、心教相结合的习言教、身教、心教相结合的习惯;惯;u诚实守信的习惯;诚实守信的习惯;u乐观和快乐的习惯;乐观和快乐的习惯;u不代替孩子成长的习惯;不代替孩子成长的习惯;u发现和赞扬孩子的习惯;发现和赞扬孩子的习惯;u让孩子承担责任的习惯;让孩子承担责任的习惯;u关心和引导孩子学习的习惯;关心和引导孩子学习的习惯;u家校合作、沟通第一的习惯。家校合作、沟通第一的习惯。二、保障交流的时间,提供平等二、保障交流的时间,提供平等的交流空间的交流空间u家长不能以忙为借口,忽略与孩子的交流。高中生的父母大多步入了事业的发展期或顶峰

13、期,是单位的骨干或领导。他们上班忙工作,下班忙应酬,没有更多的时间花在孩子身上,尤其有些家长认为自己已经无法在学业上辅导孩子,就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交给了学校和老师。u其实,这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表现。孩子不会因为家长的忙碌而停止成长,处在青春期的他们反而思想变化得比以前更快。这段时间,家长与孩子出现沟通障碍是很自然的。想要了解孩子想什么,必须要让他说出来,所以家长每天无论再忙,都要抽出时间来跟孩子聊聊,了解他的想法,用心听他讲话,使他感觉受到了重视,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尊重和满足。u家长还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平等的交流空间。高中生在学校学到的是课本知识,他们对社会的了解大多来自父母,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就

14、能接受家长的一切想法。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家庭教育观念也要发展和更新。家长千万不要以为你给了孩子生命就可以支配甚至决定孩子的一切,也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是家长,就可以代替孩子成长,把你没有实现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这些交流都不是平等的,孩子必然会抵制;错误的交流方式,孩子必然会逆反;错误的做法,最终使家长与孩子形同陌路。最好的办法是,家长充分尊重孩子,与孩子站在同一高度看问题,这样,交流就比较容易进行了。三、掌握沟通的方法,拓宽沟通的话题三、掌握沟通的方法,拓宽沟通的话题u父母应细心观察和研究自己的孩子,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心理发育特点,家庭教育就必须根据孩子的心身发育特点来进行。u针

15、对不同性格的孩子,父母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沟通。如果孩子性格内向,父母应主动与孩子交谈,鼓励孩子谈谈学校、老师、同学,对某一社会现象发表看法。如果孩子性格外向,喜欢交谈,父母就应多听孩子讲,这样孩子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并信任父母。u。u无论什么性格的孩子,既然已经是高中生了,就具有了一定的分辨能力,家长可以把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烦心事讲给孩子听,让孩子懂得父母的难处,产生为父母分忧的念头。当孩子能够理解父母,愿意为父母分忧时,家长要表示欣赏,并与孩子一起出主意,想办法,采纳孩子有价值的建议。这样,孩子会感到父母十分尊重自己,更感到自己长大了,同时又使孩子学习到为人处世的正确方法,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u家长与孩子沟通的话题不要仅限于学业,应该拓展话题。家长应进行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孩子,我想说什么,想听什么,感受如何?多从孩子的角度去想,沟通肯定会畅通,交流肯定会融洽。父母与孩子的谈话内容,最好多谈如何学做事、学共处、学做人等话题。孩子愿意听,愿意聊,就表明他已经在心里接受了家长的一些思想和观点,这样,就无须家长再苦口婆心地对孩子讲大道理了。uu如何与孩子沟通和交流是门学问,值得家长们不断地深入探究并牢牢掌握。这门学问,归结成一句话就是:孩子在成长,家长也要跟着孩子一起成长,并给予孩子信任、鼓励和支持。这样,孩子才愿意把你当朋友,与你沟通无极限!u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