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医养合作中医疗卫生机构的定位和发展策略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53319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78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养合作中医疗卫生机构的定位和发展策略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医养合作中医疗卫生机构的定位和发展策略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医养合作中医疗卫生机构的定位和发展策略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J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第21卷 第4期2023 年 8 月Vol.21 No.4Aug.,2023【摘要】医养合作有其独特的优势,医养合作需要协调好养老、医疗资源的配置,推进“医”和“养”有效衔接、无缝对接,医养合作是新时代养老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本研究阐述我国医养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管理主体、医疗卫生机构的定位、养老机构激励机制等方面分析医养合作协同联动面临的具体困境,以期通过对现有医疗资源的重新定位和配置,促进医和养有效结合,满足老年群体的养老医疗需求,使

2、老年群体得到全程化、连续化的照护。【关键词】老龄化;医养合作;老年健康服务【中图分类号】C91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068(2023)04-0042-04医养合作中医疗卫生机构的定位和发展策略研究冯小溪,任素娟(锦州医科大学 人文与健康管理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2)【收稿日期】2023-04-04【基金项目】本文系 2023 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锦州市应对社会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对策研究”(编号:2023lslybkt-055)、四川医事卫生法治研究中心中国卫生法学会“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策略及法治保障研究”(编号:YF22-Y07)、2022 年

3、锦州医科大学横向课题“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编号:H2022045)”和 2023 年锦州医科大学横向课题“企业人力资源运营评估及对策研究”(编号:H2023011)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冯小溪,女,1985 年生,辽宁锦州人,讲师,硕士。【通讯作者】任素娟,女,1980 年生,辽宁本溪人,教授,硕士。在人口老龄化和寿命延长过程中,老年群体疾病风险随之增加,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是老年生活阶段的两大重要问题,医养结合能够满足老年人对养老服务和医疗健康服务的综合需求。因此,推动医养有效结合是新时代养老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医养结合需要协调好养老、医疗资源的配置,推进“医”和“养”有

4、效衔接、无缝对接,切实做到养中有医、医中有养,使老年生活阶段,在养老的同时做到慢病有管理、小病能处理、急病早发现、大病易转诊。1本研究重点分析医养合作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以期通过对现有医疗资源的重新定位和配置,满足老年群体的养老医疗需求,使老年群体得到全程化、连续化的照护,这对提高我国老龄社会的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一、我国医养合作的现状1.医养合作模式。我国医养结合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养办医,即根据养老服务机构的规模,在机构内设置不同的医疗机构,如医务室、巡诊室、护理院、康复医院等;第二种是医办养,即各种类型的医疗机构涉足养老领域;第三种是医养合作,即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通过协作满足老年人

5、的养老医疗需求。医养合作有其独特的优势,表现在:不论是养办医还是医办养都需要额外的资源投入,医养合作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医院的运营和管理方式与养老院的运营和管理方式有其不同之处,合作方式可以使养老机构集中优势提升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效率;医养合作也可以缓解医院的“押床”现象。12.医养合作的现状。截至 2021 年底,我国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 35.8 万个,两证齐全(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或备案,并进行养老机构备案)的6 492 家,床位数 158.5 万张,2占养老机构总数的1.81%,占养老床位总数的 19.31%。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建立签约合作关系的有 7.8 万对,占养老机构总数的

6、21.79%。3由此可见,养老医疗机构签约合作这一形式仍是医养结合的主要形式。二、我国医养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医养合作重在将养和医有效对接、无缝衔接,即针对不同身体状况的老人或者老人身体状况的不同阶段都有适宜的方式选择。对于身体欠佳处于急42性或重大疾病的老年人,能够及时送往医疗机构接受专业治疗,进入“住院状态”;对于需要后期康复的老人,能够有相应的医养结合服务机构为其提供康复服务;针对病情稳定,可以进入“颐养状态”的,能够转回家中或养老机构进行养老,以此实现医康护养的有效衔接,满足老年群体的健康需求。4但目前,医养合作协同联动机制不完善,表现在医养合作不够深入。调查了解到,目前医养合作形式主要

7、有两种,一种是养老机构为了提高市场竞争优势,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与医疗机构签订了口头合作协议,在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突发疾病时,可以不经过门诊直接办理入院。另一种是双方签订了正式的合作协议,但在合作的主要事项、经费支付、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争议解决、保密条款等方面没有明确的界定,导致虽然签订了正式的合作协议,但合作并没有实质进展,一方面,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较少真正下到养老机构,另一方面,由于远程医疗的应用还较为有限,导致老年人有医疗服务需求时仍然需要去医院就诊,没有达到医和养的有效对接、无缝衔接。5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管理主体之间缺乏协同。医养合作涉及到的政府主

8、管部门有卫计委、民政局、发改委、财政局、人社局、国土局、老龄办、城乡规划局、医保局等,管理主体之间缺乏协同,导致医养合作运行保障政策不协调。首先,目前,我国长期护理保险还在试点阶段,基本医保只能支付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不能支付养老照护相关的项目,然而哪些属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费用没有明确规定。6其次,家庭病床收费标准、医保结算政策等没有明确规定,上门医疗服务、安宁疗护医保报销政策不明确,导致那些迫切需要建立家庭病床的居家高龄老人、出院需要康复护理的老人、生命末期需要安宁疗护的老人医疗服务需求没有被很好地满足。再次,安宁疗护对于生命终末期的老人是非常重要的,安宁疗护提供的服务主要是生活照料

9、、关怀慰藉、疼痛及其他症状控制、舒适照护等。而疼痛症状的控制需要使用麻醉药品,麻醉药品管理相对比较严格,导致一些安宁疗护机构、社区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有限。72.不同医疗卫生机构定位协作存在问题。医养合作的医主要是健康管理、康复护理、突发疾病的应急处置和医疗护理等,医养结合的养主要是慢性病老人和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通过医养结合实现疾病治疗、康复护理、长期照料与基础养老、生活照料的有机衔接,也就是医和养的有机协调。基于此,不同医疗卫生机构应该承担不同的职责,二、三级医院主要是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一级医院主要是大病恢复、后期康复治疗、慢性病、残障和绝症晚期的日常照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是进行日常健

10、康管理、健康干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级医院与养老机构、社区居家照护机构之间应该建立协作关系。但是目前,不同医疗卫生机构定位协作存在问题。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二、三级医院老年健康服务提供不足。2019 年卫生健康委等 8 部门联合发布 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 ,提出到2022 年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 50%。然而截至2021 年,设有老年医学科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共 4 685 个,占二级以上医院总数的 33.17%,与目标相比差距较大。设有安宁疗护科的医疗卫生机构共 1 027 个,与 2018 年相比增长了 73%,但安宁疗护机构数量占二级以上

11、医院的比例仅为7.27%,与需求相比差距巨大,3具体见表 2。其次,一级医院转为康复护理院的意愿不强。目前,一级医院占医院总数的 47.25%,诊疗人次数占比仅为 5.7%,3床位使用率低,医疗资源闲置问题突出,其应承担的康复护理职责没有发挥出来。一级医院服务的重点仍然是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导致本应出院的老年人趋于风险最小化的行为选择,坚持留在医院,频繁“押床”,而不是进入相应的一、二级机构进行专业的康复护理,这不仅加剧了三级表 1医养结合总体供给情况一览表2019 年2020 年2021 年年度20.432.935.84 7955 8576 492775.0821.0815.92.351.78

12、1.81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两证齐全(指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或备案,并进行养老机构备案)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建立签约合作关系数量(万个)床位数(万张)数量(个)占养老机构总数比(%)数量(万对)占养老机构总数比(%)5.647.27.827.6521.8821.79(数据来自 2018-2021 年度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整理)43医院医疗资源的紧张,导致医疗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也使其应有的治疗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许多老年人的真正需求也没有得到满足。因此,通过政策鼓励引导一级医院转型为康复院、护理院是非常必要的。另外,基层医疗

13、卫生机构没有转变服务理念和方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承担健康教育、日常健康管理、健康干预等职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转变服务方式,医务人员应该下到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居家照护机构、居民家庭,为老年群体提供一对一的健康管理服务。而实际情况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只承担了疫苗接种、老年群体健康档案建设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一对一健康管理、健康干预方面还很有限。3.对养老医疗机构的激励约束机制不足。目前,出台较多的是各部门下发的体现医养结合工作推进整体方向、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的指导意见、方案、规划,缺少医养合作整体支持政策的文件,各个支持政策散落于各文件中,导致养老机构对医养结合支持政策不清楚。另外,对于医

14、疗机构而言,在政策方面缺乏考核和约束,导致医疗机构参与医养合作的意愿不强。三、医养合作中医疗卫生机构的定位和发展策略1.设立医养结合治理领导机构,明确医养合作监管主体。首先,设立医养结合治理专项领导机构,下设医养结合治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明确其职权和职责,以此促进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社会组织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促进医养合作在资源整合、平台搭建、资金投入、质量评估等方面的统一协调。其次,强化医保政策的支持力度,完善配套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医保部门要及时进行医保定点评估;在医保报销方面,厘清医疗卫生服务的支付范畴和边界;出台上门医疗卫生服务的内容、标准、规范收费政策。完善家庭病床、上

15、门医疗服务、安宁疗护的医保支付制度、支付内容,明确医疗和非医疗费用,属于医保报销标准的治疗、护理、检查等费用由医保进行支付,参照医疗服务项目收费,关怀慰藉等非医疗服务可以由机构自主确定,针对心理疏导等服务可以按时收费,或者实施分阶段按床日打包付费方式。完善麻醉药品的管理使用制度,制定社区安宁疗护服务规范实践指南,明确社区和居家安宁疗护人员从业资质、执业范围,明确社区短期住院、常规居家疗护准入准出标准。2.构建以三级医疗机构为主导的医康护养一体化照护服务联合体。引导二、三级医院与一级医疗机构开展医康护养一体化照护服务联合体建设,给予照护服务联合体内主导医院充分的人事权、决策权,鼓励主导医院积极推

16、进互联网医院资质建设,推动远程超声可视化、远程呼吸听诊等技术落地,从而更好地发挥主导医院的医疗资源优势,建立方便老年人就医的远程医疗、急诊转诊、术后康复巡诊、预约就诊等协作关系。政府部门对照护服务联合体运行情况进行专门考核,通过医保的整体打包方式,引导照护服务联合体从“大健康、大卫生”的角度出发,重视老年群体的疾病预防和康复。8具体包括:首先,推进二、三级医院开展老龄型医疗机构建设。设立针对老年群体的服务窗口、老年病专科、专区、老年病医疗中心,开展老年友善服务,为高龄、重病、失能及半失能老年人开设就医绿色通道,提高二级以上机构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重,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健康养老服务领域。其次,鼓励一

17、级医疗机构转型为康复医院、护理院、安宁疗护机构。引导其转变服务方式、拓宽医疗护理服务领域和内涵,将医疗健康资源融入养老服务领域,与养老机构、社区养老照料机构合作,将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引导医务人员真正下到养老机构、社区养老照料机构,开展医疗护理服务,实现一、二级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联系的常态化,解决老年群体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9最后,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上门服务。以家庭表 2老年健康服务提供状况一览表2018 年2019 年2020 年2021 年年度11 56512 43613 40014 1231 5192 1752 6424 68513.1317.4919.7233.17

18、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个)设有老年医学科的医疗卫生机构设有安宁疗护科的医疗卫生机构数量(个)占二级以上医院的比例(%)27635451010272.392.853.817.27(数据来自 2018-2021 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整理)数量(个)占二级以上医院的比例(%)44Research on the Positioning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of Medical and Health Institutions in Medical and Nursing Care CooperationFeng Xiaoxi&Ren Sujuan(School o

19、f Humanities and health management,J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Jinzhou 121002,China)Abstract:Medical and nursing care cooperation has its own unique advantages,medical and nursing carecooperation needs to coordinate the allocation of elderly care and medical resources,promote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20、and seamless connection of“medical”and“nursing”,medical and nursing care cooperation is an importantdir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lderly care in the new era.This study expound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problems of medical and nursing care cooperation in China,analyzes the specific d

21、ilemma faced by the coordinationand linkage of medical and nursing care cooper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management subjects,positioning of medicaland health institutions,and incentive mechanism of elderly care institutions,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medical and nursing care through the re

22、positioning and allocation of existing medical resources,meet the medicalneeds of the elderly group,and enable the elderly group to receive full-process and continuous care.Key words:populationageing;combinationofmedicalandelderlycare;geriatrichealthservices医生签约、家庭病床服务为抓手,开展家庭出诊等服务,精准对接老年群体的医疗需求。10疫

23、情期间疫苗接种、核酸检测已经下到了社区,在此基础上,完善更多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如拆线、换药、专项护理、康复护理、舒适照护、心理支持、中医等项目。通过政策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互联网+”健康管理服务,完善移动健康医疗类App 功能,完善预约挂号、在线问诊、用药提醒、饮食干预、提供健康建议、与患者在线交流等功能。3.完善养老医疗机构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财政、税收政策、政府购买等激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活力,对于开展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给与一定的政策支持,如用房补贴、税费减免,开展针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养老机构等级评价相结合,按照考核等级给予不同的运营和床位补贴。主管部门要建立医养合作机构的审核、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等制度,规范医养合作机构的行为、提高医养合作的服务质量。【参考文献】1孙鹃娟.新健康老龄化视域下的中国医养结合政策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20,56(9):58-65.2民政部.2018-2021 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9-08-15)2022-06-12.http:/ 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9-05-22)2022-06-12.http:/ EB/OL.(2020-12-21)2022-06-12.https:/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