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思政108虹虹信息技术与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研究张玉洋(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 锦州 121000)【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诸多行业产生了重大变革。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需要结合新时代的发展特征,利用技术手段实现对传统思政教育的创新变革,推进信息技术和思政课的深度融合。传统说教式的思政课讲解,常常陷入了价值化说教,导致思政课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和亲和力。高职院校借助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和载体,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设计,增强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落实立德树人的发展目标,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信息技术;融合研究思政课是培
2、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载体,高职院校需要结合信息技术的辅助优势,实现信息技术和思政课的双向融合和相互促进。一方面,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行多元教学资源的补充。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开阔学生的认知视野。另一方面,以信息技术作为支撑,推动思政课教学的信息化发展。围绕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的综合教育,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1 信息技术与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的必要性1.1 契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和思政课的深度融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有效途径。对于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重心,并且“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未来现代化教育和信息化教育的必然趋势。高职院校结合国家的课程教学纲要,通过信息技术和思政
3、课的深度融合,发挥思政课的时代价值指引和亲和力,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为推动国家的发展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1.2 符合学生的成长认知特点新时代的学生,处于信息环境下成长的一代,学生习惯通过网络进行信息获取和自我学习。高职院校在思政课教学中,需要转变传统课本+课堂的思政说教,而是通过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关注度。教师将抽象的理论知识概念转变为学生感兴趣的影视音频、教学素材,便于学生在听看说的多感官体验学习中,深化对思政知识的学习理解和认知记忆。通过教学的信息化推行,塑造良好的生态学习环境氛围,鼓励学生可以借助移动终端设备进行智能化和移动化的拓展学习。1.3 助力
4、育人目标的达成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在于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政治素养、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在学生认知学习和继承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社会化的践行。信息化的教学引入,转变了传统的价值说教和知识灌输,而是立足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学生呈现真实的先进人物和生活事迹,在学生的真实认知和情感共鸣中,鼓励学生根据自我认知进行内涵解构。教师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的学习,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高效学习;教师创设多元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亲身体验、感受认知中,领会思想政治教育背后隐藏的精神内涵;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和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助力育人目标的达成。2 信息技术与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中存在的问题2.
5、1 教学目标融合存在脱节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围绕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两个维度开展,而对于理论性的知识说教,很多学生难以理解其中的内涵。信息技术手段的教学应用,能够辅助学生深化对思政内涵的认知理解。在信息技术和思政课的相互辅助中,提高了思政教学的实效性。但是部分教师在融合过程中,陷入了片面化的认知,一味地通过信息技术的资源呈现,为学生播放思政视频、阅读材料和知识讲座,导致信息技术的运用过度主导课堂教学,从语言讲解的知识灌输变成了信息灌输。并且,过度局限于信息技术手段的知识传播,让学生陷入了碎片知识的片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1 年度课题信息技术与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研究(
6、课题编号:JG21EB239)。作者简介:张玉洋(1985,1-),男,吉林九台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109虹2022/第12期面认知,缺乏对思政内容的整体认知和深入理解。信息技术的过度滥用,弱化了思政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明确思政课程和技术手段的优势和特点,围绕教学目标的指引,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学辅助。2.2 教学内容的融合度不高信息化教学作为全新的教学形式,在于帮助学生深化对思政内容的理解,通过对两者的融合,深化对思政内涵的理解认知。在信息技术和思政课程的融合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形式大于内容的情况出现,导致信息化教学形式和思政教学内容的融合度不高。信息化教
7、学主要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承担着信息媒介的传播功能。在学生感知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通过双边交流活动,从概念认知逐渐深入到内涵理解,共同完成学习活动,但是在信息技术和思政课程融合中,教师不能根据授课内容的特性,合理选择信息化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和信息化教学形式难以完全匹配,制约了思政教学的成效,学生很多时候只停留在概念化的学习记忆上,难以深入到知识内涵的认知。2.3 教师信息素养的不足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自身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直接决定了融合成效。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局限,很多教师缺乏对应的信息化教育理念,认为言传身
8、教是对学生价值指引的重要途径。教师对信息化的认知是浅层的,再加上自身信息能力的客观制约,对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应用,在思政课实施中流于形式。还有的教师技术技能的不足,对于信息技术和思政课程只是简单地信息结合,从而错误地认为这是一种信息化教学。并且教师对于课程的教学形式、目标、内容和结构缺少深入地思考,只是简单地资源叠加,无法真正落实深度融合,在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的客观制约中,影响了思政教学的质量。3 信息技术与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策略3.1 明确融合目标,构建教学一体的教育理念在信息技术与思政课的深度融合中,强调的是两者的双向融合。高职院校需要明确信息技术与思政课两者的融合目标,构建
9、教学一体的教育理念。两者融合的目的在于推动思政课的发展和完善,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在融合目标中,加强对传统思政课程的改革创新,并结合时代发展特征,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对课程的发展完善,以推动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提升思政教学的亲和力。在课程教学实施中,打破传统的教学结构,构建教学一体的教育理念。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教师是课堂的权威主体,学生很多时候都是在被动接受学习,学生主体的参与度和接受度普遍不高,很多时候只不过是在概念化的记忆,缺少深刻理解。在信息技术和思政课程的融合中,这就需要完成教育理念的转变。在突出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基础上,发挥教师的指导者角色,通过以学定教、以教促学和教学相长
10、的教育落实,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并且教师明确融合目标,实现自身教育理念的转变,构建主导主体的育人格局,推动教和学的科学适配。还有教师立足学生主体的实际需求,借助信息技术优化自身的教学实施,将枯燥乏味的思政教学,转变为趣味性、知识性的学习,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而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深度学习。教师则围绕教学一体的教育理念,在融合目标中,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3.2 打造双师队伍,强化教师的专业素养在新形势的时代背景下,对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为了保证信息技术和思政课程融合的有效落实,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对双师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批政治素养先
11、进、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过硬的双师队伍。高职院校在双师队伍打造中,推行专兼结合的形式,强化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1。在专职教师的发展培养中,高职院校做好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进行综合训练;围绕说课、讲课和磨课的教育实训,提升教师的理论教育素养和实践应用素质。在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中,高职院校扩大对人才的吸纳。从社会、公司、学校,招聘信息技术先进和思政教学能力过硬的专业化人才,加强对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的引入。在专兼结合的队伍结构中,教师之间可以进行相互学习和互相指导。专职教师分享自己的一线工作经验,剖析当前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讲解自己的教学实施策略,增强兼职教师的
12、教学能力;兼职教师也可以在线指导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提升专职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应用技能。在专兼结合的相互学习中,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高职院校定期开展校际交流和外出培训,鼓励教师队伍学习成熟的融合案例和办学经验,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创设特色化的人才培养体系。高职院课程思政110虹虹校通过打造双师队伍,保障信息技术和思政课的深度融合和科学实施。3.3 完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的综合认知在信息技术和思政课程的深度融合中,需要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和理论体系,推动思政教学的科学化发 展2。在促进学生综合认知的基础上,实现对学生的系统性教育培养,达成预期的教学发展目标。高职院校围绕基础课、专业课和特色课的系统
13、连接中,实现对学生育才、立德、树人的全面发展。在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围绕思政课的主线知识结构,借助信息技术整合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嵌入。通过影视音频和文字图片的学习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在对照学习中,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解。在专业化课程中,教师推动信息思政和学生职业发展的相互结合。让学生在深化对思政内涵的认知中,能够树立良好的职业发展理念,并在思政教学和职业教育的综合培养中,培养学生的迁移应用。而在特色课的建设中,教师以信息技术搜集整理新时期的思政内容,便于学生了解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在对信息资源的综合剖析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理解,完成对自身发展的科学规划和拓展学习。高职院
14、校借助完善的课程体系,实现对学生的系统性教育培养。3.4 优化教学模式,加强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高职院校围绕教育的信息化发展,推动课程的信息化实施。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线上线下教学的深度融合3。在线上教学中,利用技术手段加强对网络阵地的建设,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局限,为学生传递优秀的思政文化资源。指导学生在课前可以借助生活中的移动终端设备进行移动化和智能化学习。在课前教学中,教师将教学资源在线发送给学生,并提出问题引导;指导学生在课前预习环节,能够带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完成对学习内容的感知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置趣味性小组交流活动,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和生活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互助
15、合作。每个学生可以利用移动设备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在信息加工中形成个性化的认知理解;学生通过资源共享,观点思辨和思维碰撞中,完成对思政议题的辩证认知;教师则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课件演示和教学补充,促进学生的整体认知。在课后环节,教师利用社交平台的即时通讯功能,开展对学生的在线答疑和互动交流。为学生分享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学习资料,加强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和思想塑造。总之,教师在思政课和信息技术的融合中,根据授课内容的特性,选择科学的教学形式,通过线上和线下的综合培育,提高思政教学的实效性。3.5 开展社会实践训练,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在信息技术和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中,围绕两个层次进行合理开展。
16、在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素养和价值追求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学生生活践行能力的培养,在知行合一的教育指导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思政教学中,避免孤立于课堂教学,可以定期开展社会实践训练,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4。教师设置开放性的实践作业,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优势特长进行生活调查。在问题的发现、思考、分析中,通过自身理论知识的转化应用,完成对生活问题的科学解决。在实践环节,不仅可以印证抽象的理论概念,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学生将自己的生活调查制作成社会实践报告,通过数据整理、资料分析和结论阐述进行文档制作,并上传到班级群组。学生之间可以结合
17、实践报告进行讨论交流和借鉴学习,促进学生对思政内涵的深入剖析。教师则对学生进行指导评价,围绕学生的认识不足和应用不足进行教育点拨和知识解析。同时肯定和认学生生的学习发展成效,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价,强化学生的行为模式。教师围绕信息思政的融合和社会实践训练,让学生在学会、弄懂的基础上,能够进行生活践行,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4 结语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技术手段优化教育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必需。高职院校需要加强信息技术和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贯彻落实育才、立德、树人的教育发展目标,在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教育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参 考 文 献】1 兰春霞.课程思政融入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以信息技术应用课程为例 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6(3):5.2 朱淑琴.“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J.品位经典,2022(10):3.3 杨波,程志高,周正宾.信息技术赋能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的阻梗及其超越 J.职业教育(汉斯),2022,11(4):8.4 包丽颖.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2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