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二章--康复医疗机的建设ppt课件.ppt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752652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康复医疗机的建设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第二章--康复医疗机的建设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二章--康复医疗机的建设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第二章--康复医疗机的建设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第二章--康复医疗机的建设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章第二章 康复医疗机构的建设康复医疗机构的建设l掌握各类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的职责l熟悉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的配备l了解康复医疗机构的类型、科室设置、康复设备与器械第一节第一节 康复医疗机构的类型康复医疗机构的类型一、康复医院或者康复中心二、康复医学科三、康复门诊四、社区康复站五、疗养院第二节康复医疗机构的科室设第二节康复医疗机构的科室设置置l一、康复医院(康复中心)l二、康复医学科第三节康复医疗结构的诊疗场所、设第三节康复医疗结构的诊疗场所、设备与器材备与器材l一、诊疗场所一、诊疗场所l二、设备与器材二、设备与器材l1.二级综合医院l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功能测评、传统康复治疗l2.三级综合医院l

2、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功能测评、康复工程第四节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的配第四节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的配备备l一、国外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的结构l二、我国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的结构第五节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的职责第五节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的职责l一、康复医师l二、康复护士l三、物理治疗师l四、作业治疗师l五、言语治疗师l六、心里治疗师l七、假肢与矫形器师l八、中医师、针灸师、推拿按摩师l九、社会工作者l十、职业咨询师第三章第三章 残疾学残疾学l掌握残疾的相关定义、预防以及残疾的康复目标、基本对策。熟悉残疾的分类分级 了解残疾的原因、影响、评定步骤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一、残疾的相关定义一、残疾的相关定义1.1.残

3、疾残疾:指由于各种躯体、精神心理疾病或损伤以及先天性异常所致的人体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的异常和(或)丧失,造成机体长期、持续或永久性的身心功能障碍的状态,这种功能障碍不同程度地影响身体活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活动能力。残疾又分为暂时性残疾和永久性残疾 2.残疾人: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3.致残性疾病4.暂时性疾病5.永久性疾病6.原发性残疾7.继发性残疾8.残疾学以残疾人及残疾状态为主要研究对象,专门研究残疾的病因、流行规律、表现特点、发展规律、结局以及评定、康复与预防,以医学为基础,涉及社

4、会学、教育学、管理学和政策法令等诸学科的交叉性学科。l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产物。二、残疾与疾病的关系二、残疾与疾病的关系 l1.残疾可以与疾病无关 l2.残疾可以与疾病同时存在,也可以在疾病后发生 l3.残疾与疾病的概念完全不同 l4.疾病可导致残疾,残疾不一定就是疾病或伴有疾病 l3.残疾性疾病:患病后能导致生活和就业能力部分或完全丧失以致独立生活有困难的疾病。l4.暂时性残疾:当残疾状态持续不到12个月为暂时性残疾。l5.永久性残疾:当残疾状态持续12个月及以上时为永久性残疾。l6.原发性残疾:指由于各类疾病、损伤、先天性异常等直接引起的功能障碍,其中以疾病致残为主。l7.继发性残

5、疾:原发性残疾后并发症所导致的功能障碍。l8.8.残疾学:残疾学:以残疾状态为主要研究对象,专门研究残疾的各种原因、流行病学特征、表现特点、发展规律、后果及评定、康复与预防的学科。四、致残原因四、致残原因先天性致残因素先天性致残因素l遗传因素l孕产因素后天性致残因素后天性致残因素l感染与疾病l意外伤害l致残性理化因素l营养失调l社会、心理、行为因素三、残疾的影响三、残疾的影响l1.对残疾者本人的影响l2.对家庭的影响l3.对社会的影响四、致残原因四、致残原因先天性致残因素先天性致残因素l遗传因素l孕产因素后天性致残因素后天性致残因素l感染与疾病l意外伤害l致残性理化因素l营养失调l社会、心理、

6、行为因素第二节残疾的分类和分级第二节残疾的分类和分级l一、国际残疾分类一、国际残疾分类l国际残损、残疾与残障分类(ICIDH-1)l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ICF/ICIDH-2)l中国残疾分类标准 l1.国际残损、失能和残障分类残损:残损:由于各种因素而导致人的生理、心理和人体结构某个部位受到不同程度损害,但不一定影响其生活、工作等自理能力。这是残疾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第一步。它既可能进一步发展为残疾或直接导致残障,也有可能是永久的或暂时的,即日趋严重或好转的可能是并存的。器官水平的障碍失能:失能:指由于残损造成能力受限或缺乏,以致个人不能按正常方式和范围独立进行活动。是个体水平上的障碍。个

7、体或整体水平的障碍。残障:残障:残障是指由于残损或残疾而导致个人参与正常社会生活活动的障碍,生活不能自理,不能正常参与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这是残疾发生、发展的不良结局。这时,社会、家庭和环境对残障的影响很大,良好的“社会家庭”支持系统和合理的康复治疗可以减轻残障的程度,反之则会加重。因此,残障的康复和社会支持是不容忽视的。社会水平的障碍ICIDH-1残疾分类ICF残疾分类残疾分类lICF运用字母、数字编码系统来表示分类 l首字母b、s、d和e分别代表身体功能、身体结构、活动和参与以及环境因素 l每个分类要素又用数字编码分为三个或四个层次 l编码使用限定值(qualifier)以显示健康水平的

8、程度 ICF残疾分类残疾分类 “ICF分类系统分层”举例ICF编码限定值编码限定值l身体结构具有三级限定值,一级用于指出损伤程度,二级反映身体结构变化的性质,三级用于指出部位 l活动与参与局限中一级反映活动受限程度,二级表示无辅助时参与局限的程度 l情景性因素中分为障碍因素与有利因素两方面,编码与限定值间用“.”表示障碍因素,使用“+”表示有利因素 ICF编码限定值编码限定值ICF编码限定值编码限定值ICF残疾分类残疾分类 健康状况(障碍/疾病)活动(受限)身体结构和功能(障碍)参与(局限)环境因素个人因素ICF理论模式图ICF与与ICIDH的区别的区别l改变了分类术语 l分类的含义扩大 l分

9、类中增加了情景性因素的影响 l残疾分类互相转化:ICIDH为单向模式,而ICF为双向互动模式 二、中国残疾分类标准二、中国残疾分类标准 l视力残疾l听力残疾l言语残疾l智力残疾l肢体残疾l精神残疾l多重残疾(一)视力残疾标准(一)视力残疾标准 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低下并且不能矫正或视野缩小,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其标准和分级见下表:视力残疾的标准和分级表级级 别别标标 准准说说 明明 盲盲一级一级0.02无光感无光感或视野半径或视野半径5度度1、标准为最佳矫正视力。、标准为最佳矫正视力。2、盲及低视力均指双眼,若两、盲及低视力均指双眼,若两眼视力不同时,以视力较好的眼视

10、力不同时,以视力较好的一眼为准。如有一眼的视力为一眼为准。如有一眼的视力为0.3或优于或优于0.3则不属于视力残疾则不属于视力残疾范畴。范畴。3、最佳矫正视力是指以适当镜、最佳矫正视力是指以适当镜片矫正所能达到的最好视力,片矫正所能达到的最好视力,或以针孔镜所测得的视力。或以针孔镜所测得的视力。4、视野半径、视野半径10度者,不论其度者,不论其视力如何,均属于盲。视力如何,均属于盲。二级二级0.020.05或视野半径或视野半径10度度 低视力低视力三级三级0.050.1四级四级0.10.3(二)听力残疾标准(二)听力残疾标准听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

11、清周围环境声响及言声,以致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其标准和分级见下表:听力残疾标准和分级表级级 别别标标 准准一一 级级1.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极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极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 损损失失91dB HL之间之间2.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不能依靠听觉进行言语交流,在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不能依靠听觉进行言语交流,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极度受限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极度受限3、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极严重障碍。、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极严重障碍。二二 级级1、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8

12、1-90dB HL之间。之间。2、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重度受限。、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重度受限。3、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严重障碍。、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严重障碍。三三 级级1.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61-80 dB HL之间。之间。2.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中度受限。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中度受限。3.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中度障碍。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中度障碍。四四 级级1.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听觉系

13、统的结构和功能中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41-60 dB HL之间。之间。2.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轻度受限。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轻度受限。3.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轻度障碍。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轻度障碍。言语残疾标准言语残疾标准言语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经治疗一年以上不愈或病程超过两年者),不能或难以进行正常的言语交流活动(3岁以下不定残)。其标准和分级见下表:言语残疾标准和分级表级级 别别标标 准准一一 级级1.无任何言语功能或言语清晰度无任何言语功能或言语清晰度10%。2.言语表达能力等级测试未达到一级测试水平,不能进言

14、语表达能力等级测试未达到一级测试水平,不能进行任何言语交流。行任何言语交流。二二 级级1.具有一定的发声及言语能力,语音清晰度在具有一定的发声及言语能力,语音清晰度在11%-25%之之 间。间。2.言语表达能力未达到二级测试水平。言语表达能力未达到二级测试水平。三三 级级1.可以进行部分言语交流,语音清晰度在可以进行部分言语交流,语音清晰度在26%-45%之间。之间。2.言语表达能力未达到三级测试水平。言语表达能力未达到三级测试水平。四四 级级1.能进行简单会话,但用较长句或长篇表达困难,语音能进行简单会话,但用较长句或长篇表达困难,语音清晰度在清晰度在46%-65%之间。之间。2.言语表达能

15、力未达到四级测试水平。言语表达能力未达到四级测试水平。言语残疾包括:1、失语 是指由于大脑言语区域以及相关部位损伤所导致的获得性言语功能丧失或受损。2、运动性构音障碍 是指由于神经肌肉病变导致构音器官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不会说话、说话费力、发声和发音不清等。3、器官结构异常所致的构音障碍 是指构音器官形态结构异常所致的构音障碍。其代表为腭裂以及舌或颌面部术后。主要表现为不能说话,鼻音过重,发音不清等。4、发生障碍(嗓音障碍)是指由于呼吸及喉存在器质性病变导致的失声、发声困难、声音嘶哑等。5、儿童言语发育迟滞 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言语发育落后于实际年龄的状态。主要表现不会说话、说话晚、发音不清

16、等。6、听力障碍所致的言语障碍 是指由于听觉障碍所致的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不会说话或者发音不清。7、口吃 是指言语的流畅性障碍。常表现为在说话的过程中拖长音、重复、语塞并伴有面部及其他行为变化等。(三三)智力残疾标准智力残疾标准智力残疾是指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水平,并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此类残疾是由于神经系统结构、功能障碍,使个体活动和参与受到限制,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泛、有限和间歇的支持。其标准和分级见下表:智力残疾标准和分级表智力残疾标准和分级表级 别标准发展商(DQ)0-6岁智商(IQ)7岁以上适应性行为(AB)WHO-DAS分值一 级2520极重度116分二 级26-3920-34重度1

17、06-115分三 级40-5435-49中度96-105分四 级55-7550-69轻度52-95分智力残疾包括:1.在智力发育期间(18岁之前),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精神发育不全或智力迟滞;2.智力发育成熟后,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智力损害或智力明显衰退。(四)肢体残疾标准(四)肢体残疾标准肢体残疾是指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功能损伤造成四肢残缺或四肢、躯干麻痹(瘫痪)、畸形等而致人体运动功能不同程度的丧失以及活动受限或参与的局限。其标准和分级见下表:肢体残疾标准和分级表级别标准一级不能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四肢瘫 四肢运动功能重度丧失;截瘫 双下肢运动功能完全丧失;偏瘫 一侧肢体运动功能完全丧

18、失;单全上肢和双小腿缺失;单全下肢和双前臂缺失;双上臂和单大腿(或单小腿)缺失;双全上肢或双全下肢缺失;四肢在末部位缺失;双上肢功能极重度障碍或三肢功能重度障碍。二级基本上不能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偏瘫或截瘫,残肢保留少许功能(不能独立行走);双上臂或双前臂缺失;双大腿缺失;单全上肢和单大腿缺失;双大腿缺失;单全上肢和单大腿缺失;单全下肢和单上臂缺失;三肢在不同部位缺失(除外一级中的情况);三肢功能重度障碍或三肢功能中度障碍。三级能部分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双小腿缺失;单前臂及其以上缺失;单大腿及其以上缺失;双手拇指或双手拇指以外其他手指全缺失;二肢在不同部位缺失(除外二级中的情况);一肢功能

19、重度障碍或二肢功能中度障碍。四级基本上能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单小腿缺失;双下肢不等长,差距在5厘米以上(含5厘米);脊柱强(僵)直;脊柱畸形,驼背畸形大于70度或侧凸大于45度;单手拇指以外其他四指全缺失;单侧拇指全缺失;单足附跖关节以上缺失;双足趾完全缺失或失去功能;侏儒症(身高不超过130厘米的成年人);一肢功能中度障碍,两肢功能轻度障碍;类似上述其他肢体功能障碍。肢体残疾包括:肢体残疾包括:1、上肢或下肢因伤、病或发育异常所致的缺失,畸形或功能障碍;2、脊柱因伤、病或发育异常所致的畸形或功能障碍;3、中枢、周围神经因伤、病或发育异常造成躯干或四肢的功能障碍(五五)智力残疾标准智力残疾标

20、准智力残疾是指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水平,并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此类残疾是由于神经系统结构、功能障碍,使个体活动和参与受到限制,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泛、有限和间歇的支持。其标准和分级见下表:智力残疾标准和分级表级 别标准发展商(DQ)0-6岁智商(IQ)7岁以上适应性行为(AB)WHO-DAS分值一 级2520极重度116分二 级26-3920-34重度106-115分三 级40-5435-49中度96-105分四 级55-7550-69轻度52-95分智力残疾包括:1.在智力发育期间(18岁之前),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精神发育不全或智力迟滞;2.智力发育成熟后,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智力损害或智

21、力明显衰退。(六)精神残疾标准(六)精神残疾标准精神残疾是指各类精神障碍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由于病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障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其标准和分级见下表:精神残疾的标准和分级表级 别标准一 级WHO-DAS值116分,适应行为严重障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忽视自己的生理、心理的基本要求;不与人交往,无法从事工作,不能学习新事物;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泛的支持,生活长期、全部需他人监护。二 级WHO-DAS值在106-115分之间,适应行为重度障碍。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基本不与人交往,只与照顾者简单交往,能理解简单照顾者的指令,有一定学习能力;监护下能从事简单劳动;能表达自己的基本需

22、求,偶尔被动参与社交活动;需要环境提供广泛的支持,大部分生活仍需他人照料。三 级WHO-DAS值在96-105分之间,适应行为中度障碍。生活上不能完全自理,可以与人进行简单交流,能表达自己的情感;能独立从事简单劳动,能学习新事物,但学习能力明显比一般人差;被动参与社交活动,偶尔能主动参与社交活动;需要环境提供部分的支持,即所需要的支持服务是经常性的,短时间的需求,部分生活需由他人照料。四 级WHO-DAS值在52-95分之间,适应行为轻度障碍。生活上基本自理,但自理能力比一般人差,有时忽略个人卫生;能与人交往,能表达自己的情感,体会他人情感的能力较差,能从事一般的工作,学习新事物的能力比一般人

23、稍差;偶尔需要环境提供支持,一般情况下生活不需要由他人照料。(七)多重残疾(七)多重残疾 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残疾为多重残疾多重残疾应指出其残疾的类别。多重残疾分级按所属残疾中最重类别残疾分级标准进行分级。三、残疾的分级三、残疾的分级l1.日常生活活动l2.行动l3.排泄功能l4.交流能力l5.智力及适应行为第三节第三节 残疾评定残疾评定l一、残疾评定步骤一、残疾评定步骤l1.询问病史l2.体格检查l3.康复功能评定l4.专科会诊l5.辅助检查l6.资料汇总、写出残疾评定报告二、残疾评定报告二、残疾评定报告l1.有无残疾l2.残疾性质l3.残疾数目l4.残疾类别l5.具体的残疾及程度l6.残疾发

24、展性质l7.残疾的影响l8.残疾总评l9.康复潜力l10.康复处理意见 及建议第四节残疾预防第四节残疾预防一、一级预防一级预防是指预防致残性伤害和疾病的发生。其预防措施有:1、预防接种 如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流行性脑膜炎等,均可利用疫苗得以预防,从而减少这些传染病所致的肢体残疾或智力残疾。2、重视安全 防止工作和意外事故,减少交通事故和暴力行为等。3、加强健康教育 广泛宣传疾病的防治知识和自我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限制烟酒,预防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4、优生、优育和妇幼保健 禁止近亲结婚,防止先天性残疾。5、控制药物的副作用 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引起药物性耳聋。6、提倡合理行为及精神

25、卫生 保持心理平衡,减轻精神压力,避免心理、行为过激反应,预防抑郁、焦虑及其他精神障碍和心身疾病。二、二级预防二、二级预防二级预防是指伤病后防止出现残疾。其预防措施有:1、疾病早期筛查 如筛检血压、血糖、新生儿苯丙酮尿症听力、视力等,如筛查出高血压、糖尿病、儿童精神障碍等,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2、早期医疗干预 如药物治疗、护理、手术,促进伤病痊愈或好转,预防合并症。3、早期康复治疗 如功能训练、心理辅导、体位处理(防止关节挛缩),促进身心功能恢复,防止功能受限。三、三级预防三、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是指残疾出现后采取措施预防残障。其预防措施有:1、康复功能训练 如理疗、运动治疗、作业治疗、

26、言语治疗、心理治疗、装配假肢等改善功能,预防或减轻残疾。2、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如对肢残和聋哑残疾人进行特殊训练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使他们能参加社会活动,有助于减轻残障程度和提高生活情趣。3、重视社区康复 在康复专业人员指导下,由亲属或其他人员在家中训练残疾人自我康复保健,教育家庭成员要同情、关心和照料残疾者,以减少残疾人的孤独感,能提高康复疗效。4、改善社会环境 提高社会职业咨询和职业训练,提倡全社会尊重、关心和爱护残疾人的风尚,使更多的残疾人成为走向生活,重返社会的人。第五节第五节残疾的康复目标及基本对策残疾的康复目标及基本对策l一、康复目标一、康复目标l二、基本对策二、基本对策l1.残损残损l2.失能失能l3.残障残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职业教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