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音乐课堂提问的“优化”.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52370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01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课堂提问的“优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音乐课堂提问的“优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科教育 音乐课堂提问的“优化”何晓芬(江苏省常熟市辛庄中心小学,)摘要:音乐课堂中的提问十分重要,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能否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表现去完成对音乐的感受和学习.为启发学生更好地体验、思考和享受音乐,音乐课堂中的提问应不断“优化”,从封闭到开放、从正向到逆向、从初始到递进、从事实到驱动.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提问;问题类型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以感受、体验、表现为学习的主要途径.音乐课堂中的提问十分重要,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能否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表现去完成对音乐的感受和学习.为启发学生更好地体验、思考和享受音乐,音乐课堂中的提问应不断“优化”,从封闭到开放、从正向到逆向、从初始到递进、从事实

2、到驱动.一、从封闭到开放:启发体验和感受开放的问题具有多样性、探究性,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可发展性.音乐课堂上,开放的问题的主干通常为“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怎么知道”“为什么”等,留给学生自由想象、表达的空间.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多设计开放的问题而非封闭的问题,启发学生体验、感受音乐,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教学苏少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 花儿与少年 一课,教师需要使学生了解拍和拍的不同,并感受和表现乐段之间的不同.开放的问题,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体会节拍的不同代表的音乐风格的不同.【教学片段】(教师分别用两种节拍弹奏 闪烁的小星 这首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并请学生跟着琴声轻轻唱一唱.)师仔细听,

3、闪烁的小星 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能跟着老师的这种变化来变换着唱一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年月唱吗?(学生跟唱)听完、唱完这两首曲子,你感受到不一样了吗?生第一首欢快、活泼,我仿佛看到星星眼睛一眨一眨;第二首很优美,比较舒缓,就像星星在跳交谊舞师(出示谱例)是什么原因让相同的歌词唱出了不同的感觉呢?生是节拍改变了.接着,教师导入 花儿与少年 中的节拍变化,让学生了解节拍变化是音乐作品中常常会运用到的一种手法.做好提问和铺垫,感受和表现自然水到渠成.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感受远远比告诉学生更重要.这一教学片段中的开放问题,关注的是引导学生感受不同节拍的音乐的不同,而 不 仅 仅 是 不 同 节

4、拍 的 含 义、强 弱 等概念.二、从正向到逆向: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逆向 的 问 题 也 可 看 作“改 变 角 度 的 提问”.当学生脑中固有的概念和思维模式妨碍了理解时,可改变角度提问,从正向到逆向,使之重新思考.课堂中,提出逆向问题的好处在于:瞄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打破固定的认知模式,激发学生投入学习活动的动机,促进思维的发展.提问时,必须明确地意识到为何而问,要促进怎样的认知,明确怎样的概念.例如,苏少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时钟滴答 的教学中,教唱了歌曲 两只懒乌鸦 之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单元主题,体会“时间易逝,要珍惜时间”的道理,教师往往会围绕歌曲本身进行思想教育.常见

5、的提问方式是:“学习了这首歌曲,小朋友们懂得了什么道理?”“这首歌曲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类似的正向问题,很难再次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即便学生回答出来,也是不走心的,更不要说内化了.因此,我们可以尝试提出逆向问题.【教学片段】师小朋友们,这一单元的名称是 生 时钟滴答.师如果你是编写这一单元教材的老师,你会安排些什么内容呢?生肯定是有关钟表的歌曲和音乐.师那老师很纳闷:编教材的老师为什么会将 两只懒乌鸦 这首歌曲安排在 时钟滴答 这个单元呢?谁能帮忙解决一下老师的困惑?沉默了片刻,很多双小手举了起来:“两只乌鸦太懒了,时间不等人,结果到冬天没有家了,就冻死了.”“时间很珍贵,我们要珍惜时间.”

6、“这提醒我们,不能像两只懒乌鸦一样,该 做 的 事 情 应 该 马 上 就 做,不 能 拖延”在学生的踊跃回答中,对歌曲表达的道理,学生自然都明白了.三、从初始到递进:挖掘观点背后的思想递进的问题是“抽丝剥茧”“穷追不舍”的问题,是引导学生逐层透过表层特征,逼近问题本质,并 借 以 发 现 相 互 间 关 系 的 问题.递进的问题能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初始回答,也能使教师在不断的追问中,了解学生的观点、学习情况和思维过程,并根据学生的回答作出相应的反馈,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例如,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牧笛声声,教材安排的歌唱内容是中外两首放牧题材的歌曲.基于单元设计的理念,教师在完成

7、新疆民歌 牧童之歌 的教学并开始 牧 羊女 的教 学时,设计了 递进问题.学科教育【教学片段】师同学们,放牧题材的歌曲不仅在我国流传,国外也有,我们来听另外一首捷克民歌 牧羊女,请大家试着比较两首歌曲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学生听歌曲.)生两首歌曲都是关于放牧的.生歌曲里的牧童和牧羊女都很开心.生两首歌曲的速度是不一样的.生两首歌曲给我们的感受也有点不一样.师大家听得很仔细,也回答得很棒.谁来说说,是什么原因导致歌曲给我们的感受不一样呢?这样的递进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与比较,既“瞻前”又“顾后”:歌曲的节拍不一样,速度就不一样,感受就不一样;歌词的内容不一样,牧童骑在马上很精神,牧羊女在草地上放

8、羊很悠闲,风格也就不一样教师继续追问:节拍的不同、速度的不同会导致什么结果?并和学生一起整理出两首歌的不同特点.四、从事实到驱动:营造感兴趣的情境驱动的问题通过有趣的、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问题驱动学生投入学习中.驱动问题关注营造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解决情境.不妨来比较以下两个问题:()什么叫劳动号子,作用是什么?()劳动很辛苦,为什么还要喊号子?显然,第一个问题指向事实和概念,而第二个问题不仅需要学生有相关的音乐知识,还要在充分感知、体验的基础上找到问题的答案,更符合音乐学科的特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意愿.例如,教学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江苏民歌 叫我唱歌我唱歌 一课时,针对歌曲属于 劳动号

9、子的 特点,教师 设计了驱动问题.【教学片段】(教师作出船工的动作并哼唱:呦呵,嘿嘿;呦呵,嘿嘿)师老师的这几句哼唱让你感受到了什么?生感觉在合力做一件什么事情.师你是如何感觉到的呢?能不能和老师配合一下,演一演,喊一喊?(教师和学生分工表演.)师刚才我们吼的几嗓子,是在做什么?(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出示船工号子的图片,播放音乐片段.学生则通过回答和体验,知道是在劳动.由此引出劳动 号 子.学 习 歌 曲 之 后,教 师 继 续提问.)师劳动这么辛苦,为什么还要费力喊号子?节省点力气不好吗?谁来说说理由?生很多人一起劳动时,喊号子可以帮助大家一起用力.师说得太棒了,劳动人民从劳动实践中总结出的这一条真理被你轻而易举地找到了:整齐划一的节奏可以协调很多人一起用力,类似于歌唱中的指挥.还有其他理由吗?生劳动很辛苦,唱歌可以使人开心一点.师也很有道理,喊号子可以使劳动的过程变得愉悦一些.接着,教师告诉学生,强度大的劳动中,劳动号子还有缓解压力,防止人受伤的作用,并请学生课后去找一找、听一听其他的劳动号子.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综合地使用各种提问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重点关注这几类问题的同时,也关注提问方式,做到循序渐进和恰如其分,不断优化音乐课堂中的提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