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艺术介入:“后扶贫时代”乡村美育的逻辑阐释与实践进路.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51654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介入:“后扶贫时代”乡村美育的逻辑阐释与实践进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艺术介入:“后扶贫时代”乡村美育的逻辑阐释与实践进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艺术介入:“后扶贫时代”乡村美育的逻辑阐释与实践进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问题的提出回望中国农村近70年发展历程中,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救济式扶贫,到改革开放后的开发式扶贫,党和国家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全面推进农村工作的重要举措。进入21世纪,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涌进,扶贫模式开启了多元化探索的新里程。党的十八大吹响了脱贫攻坚战的号角,精准扶贫成为新时代国家扶贫战略的指导方针。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截至2020年,我国已经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由此正式开启了“后扶贫时代”新征程。“后扶贫时代”面临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避免脱贫之后再返贫。这不仅指涉物质层面,还包含精神之贫、思想之贫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2021年

2、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到2025年,乡风文明程度要得到新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高”1。“后扶贫时代”要实现从物质扶贫向精神扶贫的转变。提升文化凝聚力、向心力,创造新时代乡村社会积极奋进、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氛围,为“后扶贫时代”乡村内源式发展提供永续动力。内源式发展的核心在于以人为中心,充分调动、发挥农民在乡村建设中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重塑农民主体精神以带动乡村社会全面发展。在此情境下,提升农民文化素养、提高农民审美能力成为“后扶贫时代”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人民构成了引领社会和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人的自我实现与全面发展,不仅作为一种内容渗透于社会历史发展之中,

3、而且作为一种理想目标与逻辑归宿,规定着社会历史发展的性质与方向。”2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便贯穿于中国乡村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之中。以梁漱溟为代表的旧派将改造理想型农民视为乡村改良运动的关键,他认为中国农村的破败萧艺术介入 “后扶贫时代”乡村美育的逻辑阐释与实践进路张芳瑜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摘要:“农民审美能力培育”是“后扶贫时代”面临的重要课题。艺术裹挟着古老而悠久的乡村传统文化基因,为“后扶贫时代”乡村美育实践开辟了一条创新之路,在调节农民审美心理、提升农民审美趣味、修复农民审美理想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实践中,以农民双重主体身份认定为前提

4、,通过建构本土化、差异化、精准化的艺术介入模式,最终实现具有时代精神风貌的“文化农民”培育目标。关键词:艺术介入;乡村美育;逻辑;实践中图分类号:G249.27;G40-0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805(2023)03-0085-06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龙江乡风文明建设情境下艺术介入的模式创新与路径选择”(20YSC166)作者简介:张芳瑜,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乡村艺术创作与文化。第21卷 第3期21(3):85902023年6月June 2023东 北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社 会 科 学 版)东 北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社

5、会 科 学 版)第21卷条源于传统礼教秩序的破坏与民族精神的衰退,因此,开展民众教育是救济乡村社会的第一要务。通过“精神淘炼”召唤农民“乐生之心,进取之念”,培养斗志,激发潜能。以晏阳初为代表的新派认为中国乡村存在愚、穷、弱、私四大顽疾,着眼于“整个人”的全面提升,积极推进平民教育,重塑精神志气。尽管新派、旧派在乡村改造的理论阐说中存在中西新旧的本质差异,但却不约而同地倡导通过乡村教育实现民族再造的使命。值得关注的是,在晏阳初的教育实践中,文艺教育作为与生计教育、公民教育、卫生教育并行的四大教育体系之一承载了丰富的内容,文学、图画、广播、音乐、戏剧悉数被纳入乡村文艺教育的体系建构之中,在他看来

6、,文艺教育之意义在于可使农民从愚昧中得以解脱,有助于团结心与凝聚力的培养。晏阳初的文艺教育思想在20世纪初的中国乡村社会建设实践中无疑是先进的。古往今来无数实践证明,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文艺对于人类精神世界改造具有重要意义。它凝聚着民族精神铸造的灵魂,同时也燃起了人民开创文明的灯火。文艺教育,是一项关乎审美的教育,是帮助个体形成对于美丑、悲喜等审美对象进行感知与判断能力的创造性活动。从两千多年前儒家审美思想关于人格养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论述,到近代社会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等教育家将美育视为拯救国民的良药;从1940年毛泽东同志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到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

7、为我国美育工作指明发展方向,美育的思想源远流长,然而其作为一个独立的范畴和命题,直到近代才正式提出。美育不仅关乎个人的全面发展与生存幸福,同时也成为了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不同时代的美育被赋予不同的社会功能与服务对象。当代审美教育思想历经时代变迁与政治洗礼,逐渐走向大众,走进乡村,成为了“后扶贫时代”扶贫扶智的精神动力。农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诉求蕴含于农民日常生活系统的逻辑之中,伴随着乡村社会秩序的变迁与重构,对于幸福感的追求成为了农民精神世界的理想预设。这份幸福感建立于日常生活表层物质条件的满足,而维系这一幸福感则来自于个体深层次的美的精神与纯洁的人格。

8、时下中国乡村社会进入了现代化新征程,在“后扶贫时代”的乡村振兴之路中,乡村社会在乡风文明、文化传承、主体意识等方面依旧存有顽疾,农民个体缺乏对于美的判断力、感知力,难以体会乡村文化的价值与意义,难以建立日常生活情境下长久、稳定的幸福感,文化认同的缺失导致乡村文化精神内核受到冲击。在此背景下,农民审美教育亟待开展。二、逻辑阐释:艺术介入的合理性审美教育是获得幸福感的重要途径,更是一种人格的教育、情感的教育。在马克思勾勒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中,审美教育的价值指向与共产主义的精神实质相通,它不断激发人们追求理想生活的热情,实现全面和自由发展的目标,并促成人从现实生活方式向审美的生活方式转化与提升。这一

9、学说构成了当下农民审美教育的哲学基础。“后扶贫时代”的审美教育以受教育者农民为核心,通过激发农民情感使其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净化与提升。从对乡村美的认知逐渐促成对于乡村文化的信念以及乡村理想幸福生活的构建。美育的途径十分广阔,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精神现象都可作为美育的工具。在实现审美教育功能的诸多手段中,艺术介入新时代乡村美育实践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一)艺术介入调节农民审美心理皮亚杰认为,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理解和把握取决于人特定的认知结构。这一结构中包含着“同化”与“顺应”两种对立统一的基本功能,当主体遇到外界刺激时会通过“同化”功能将其纳入既有心理图式进行认知,当“同化”无法完成认知时便

10、会激发“顺应”,对原有图式进行有意识的调节和改变,继而形成主体新的认知图式。个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主要形成于人的社会生产实践,尽管先天遗传基因是审美心理结构形成的先决条件,然而其最终建构在“同化”与“顺应”的循环往复过86张芳瑜:艺术介入:“后扶贫时代”乡村美育的逻辑阐释与实践进路第3期程中得以实现。“同化”使得主体审美心理结构趋于稳定,表现出对于客体自然而然的感受与认知,而“顺应”则将冲破这一稳定性,在不断调节、适应的过程中引领主体心理结构朝着更高层次发展,并获得更加丰富的、全面的审美经验与审美理想3。滕守尧先生曾指出,审美心理结构是一个动态的结构系统,它可以经由外界刺激、介入、引导实现自我重组

11、与更新,并通过感知力、想象力与理解力三个方面完成改造,也可以归结为审美能力、审美经验、审美态度三个不同层次的提升,而艺术作为人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天然地在主体与客体之间建立起一个开放的交融系统。它以美的形态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以审美为中介引导个体审美心理结构的不同层面朝着更高水平发展4。以土地为生的农民,世世代代扎根在固定的村落,相同的地理环境塑造了具有高度趋同性的先天遗传基因,千百年来封闭而内聚的生产生活方式缔造着农民朴素、保守、稳定的审美心理结构。农民的审美心理根系日常生活世界,其感知力、想象力与理解力受制于传统农村文化逻辑下的集体审美意识影响,认知过程中“同化”功能占据主导,难以激发自

12、我调节实现高层次的审美诉求。而艺术本身便形成于人的生产劳动实践,从劳动号角演化为歌曲旋律,从狩猎、祭祀中产生舞蹈、绘画历经千年的农村社会同样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这份来自土地的馈赠与农民之间根脉相连,具有与生俱来的亲近性。以艺术形象之美能够激发农民感知,通过艺术家的心灵点化,赋予歌舞、戏曲、绘画、雕塑等丰富的审美情感,为农民审美想象提供动力,继而在艺术体验中理解一个“本然的生活世界”5,农民审美心理结构在艺术介入的过程中,自发地完成自我调节与更新,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二)艺术介入提升农民审美趣味“审美趣味是一个人的审美偏爱、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的总和”5,是一种审美过程中的主观心理倾向,集

13、中反映了主体自我发现、自我实现的需要。趣味、兴趣不同于审美趣味,前者由个体生理基因与生活环境所决定,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后者则不同,审美趣味在一定程度上是主体社会性的体现6。它是主体审美能力发展水平的显性标志,反映社会性的精神需求,存在高低雅俗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同样受到先天生理基因、生活环境等因素影响,形成了少部分人与生俱来的“天分”与“资质”。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审美趣味的差异性源于成长的社会经历与文化教养,后天社会因素对于主体审美趣味的影响至关重要。博大精深的农耕文明曾赋予人们细腻丰富的审美趣味,乡土田园成为了无数文人墨客怡情的归宿。人与自然情景交融下的农村社会充满地域感、民俗感、秩序感,以

14、及由此而生的审美文化空间,激发着人们炽烈的审美情感6。当下中国社会处于现代转型的快速发展时期,传统农村文化秩序在城市现代性文明的冲击下陷入危机,消费主义动摇着古老而淳朴的价值观念,大众文化裹挟着庸俗的享乐欲望与利益追求在农村社会蔓延。农民的精神世界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文化裂隙,审美文化游走于乡村社会边缘,庸俗文化主宰着农民的休闲时光并由此消解了曾内蕴丰富、高尚纯粹的审美趣味。缺乏理性精神与人文关怀的娱乐风潮令农民陷入精神囹圄,在追求真善美的路途中迷失方向。“后扶贫时代”的美育实践需要艺术介入,以此重构、提升农民健康、高雅的审美趣味,培养良好道德风尚,孕育绿色乡风文明。首先,艺术具

15、备的娱乐功能不同于低俗文化的“愚乐”,而是一种超脱于生理欲望之上的一次心灵净化和精神洗礼。艺术之娱乐在于怡情、怡心,在于通过传统文化浸润下的多种艺术形式介入农民主体的精神世界,唤醒其文化记忆。其次,艺术之“乐”还包括寓教于乐,艺术的教育功能是温婉的、含蓄的、深刻的,按照美的规律创作的艺术作品总能给人带来潜移默化的改变。孔子曾以“六艺”作为感化和陶冶人的重要工具,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戏剧等艺术作品能够净化情感,启迪心灵。将艺术作为当代乡村美育实践的重要工具,让农民在以情感人的艺术教化方式下87东 北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社 会 科 学 版)第21卷接受教育的目的。(三)艺术介入修复农民审美理

16、想审美理想是一种关乎完善之美的观念及理想境界,它形成于主体的审美实践活动,“有别于一般形态的思想观念,审美理想始终显现在具体的审美表象之中”6,主体在经年累月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中形成了丰富的审美经验,由此为更高层级的审美追求注入了新的动力。反之,审美理想也是主体审美活动、审美实践所依照的范本与重要尺度。作为一种具有导向性的观念,审美理想通过调节审美判断与审美偏好,唤起主体在完美人格的奔赴中释放更多的力量与激情。这种观念一旦形成,便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主体审美活动持续发挥规范性作用。当代乡村社会在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经受着来自文化、经济、政治等诸多领域的挑战,由此裹挟的信息快速传播、城乡边界

17、融合,文化摩擦碰撞等现实问题进一步加深了农民精神世界隐匿的焦虑与不安。近年乡村社会在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逐渐凋敝、衰败,农民的审美理想被标榜着现代文明的城市文化所遮蔽,乡村文化的内在共识性与“共同感”伴随着传统价值观念的隐退而日渐式微。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性的裂隙中,通过艺术介入激活乡村文化,修复农民的审美理想,以文化认同强化文化自信,是“后扶贫时代”乡村美育的必然选择。艺术是一种兼具审美性与创造性的生产形态,是马克思所谓的“精神生产力”的重要显现。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的艺术创造活动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昭示着人自由的生命表现和自我提升。艺术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能动性以及在生产形态方面的实践性特征,决

18、定了艺术家可以将审美理想投射于艺术创作之中,物化为不同类型的乡村艺术产品,在物化的过程中将固态的天然美升华为凝心聚力的有意味的形式,帮助农民修复残缺的审美理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重新唤起对于乡村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与认同感。艺术介入已经成为激发农民审美理想内生动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成为新时代背景下支撑乡村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三、实践进路:艺术介入的创新性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美育工作的开展,围绕美育建设发表的诸多重要论述成为了新时代美育实践的行动指南。面对农村老龄化日趋严重的社会现实,美育实践不能单纯依靠传统自上而下式的学校教育与相关机构组织培训,而是要彻底地将美育回归乡间,以艺术力量主动介入

19、农民日常生活,自下而上地带动、影响广大农民群众在艺术实践中获得美的体验与认知。(一)前提:农民双重主体身份认定“以农民为本”是“后扶贫时代”艺术介入乡村美育建设的创新样态。农民双重主体身份认定更是乡村社会培养其美育内生发展机制的重要前提。美育的宗旨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由此决定着艺术介入作为乡村社会美育实施的重要手段,必须确立以农民的全面发展作为其一切实践活动的核心,农民作为审美教育的接受者这一主体身份不可撼动。无论音乐、舞蹈、美术、影视等任何一种艺术形式介入,其感性材料的组织与传达要充分尊重农民的认知水平与接受能力,重视农民在精神文化生活中的真正诉求。艺术创作要扎根广阔的乡村社会生活,充分尊

20、重乡村文化的自然属性,把农民群众的质朴情感转化为审美教育的内在动力,以美育的平民化视角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介入实践,涵育农民心灵,培养和提高农民的精神境界,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在理想之光的映射下提升人的文明程度,唤起农民对于乡村文化的认同感、乡村生活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与传统的自上而下式乡村社会美育实践进路不同,艺术介入视野下的审美教育还需要确立农民的第二重主体身份,即审美教育的组织者。因为,“在形式上,发展是由内部产生的”7。社会发展如此,乡村美育亦然。“后扶贫时代”的乡村美育是一次自下而上式赋权的转变,农民将与艺术家、教育家等社会精英共同参与艺术介入美育实践的全过程。美育不同于纯粹的理

21、论研究,它需要在自88张芳瑜:艺术介入:“后扶贫时代”乡村美育的逻辑阐释与实践进路第3期由愉快的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创造活动便也成为了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当下乡村美育建设的实施需要让农民回归实践活动的主体地位,尊重乡村美育资源的发展规律与文化形态,其美育的内容、形式和手段要根植农民、来自农民,为民所需、为民所用。通过唤醒农民创造潜能开展相关艺术实践活动,帮助其自身重新恢复乡土文化记忆,在情感与认知的高度统一中提升审美感受力、鉴赏力与创造力,实现“以美育人”的真实价值和意义。(二)实施:本土美育模式精准建构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美育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方面取得了较

22、大进展。党中央将美育工作推向了整个社会与全体人民的高度,乡村美育的社会实践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如许村计划、璧山计划、村社艺术柳荫计划、百校百村百艺:中国乡村美育行动计划等。艺术介入成为了“后扶贫时代”乡村美育建设的重要动能,在培根铸魂的社会实践中卓有成效。然而,艺术为乡村美育的现代性重建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一条可行性路径的同时,也要求准确、客观地把握乡村社会文化基因的差异性,并以此作为本土美育模式精准建构的文化基底。美国著名学者贾雷德 戴蒙德曾指出文化差异是由环境差异造成的。我国疆域广阔,地理条件差别显著,不同的生产方式锻造了风格迥异的思想理念与生活方式。历经千年的历史沉淀,创造出“百里不同风,千里

23、不同俗”的多元地域文化。基于此,乡村美育建设不应是单向度“千村一面”式的文化供给,而是要将天、地、人融会贯通作为建构其美育模式的基础,在地方文明发展脉络的历史文化体系中,为当代乡村社会提供独特的美学追求与创意表达。这种整体性的审美主义体现在美育实施的材料、路径、方法要与本土自然山水呼应,与当地人的观念、精神、气质对应,并由此形成乡村内在的美学范式。维护和强化原生态传统文化资源的真实面貌,通过丰富而具体的在地文化事象以及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建构精准有效的美育模式。这种彰显地域性、差异性的美育模式与农民认知水平相互适应,可以迅速融入其日常生活,有助于提升农民审美修养,丰富农民精神世界。在艺术

24、之美的回归中不断浸润“从土地里生长出”的乡村内生型文化,实现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以农民自身实践完成文化创新及审美能力的培育。(三)效果:乡村社会“文化农民”生成美育是关乎人的全面发展的独特教育方式,为人们构筑起一个自由、丰富的理想精神家园。“后扶贫时代”的今天,乡村美育建设为中国乡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寻找到一个撬动的支点,以艺术介入创新美育路径,让农民经由艺术回归生活之美。在自然、社会和文化语境相融中激活乡村传统美育资源,以精准化、差异化、在地化的方式推进当代农民精神世界的自我修复与重建,努力实现“后扶贫时代”传统农民向“文化农民”9的迈进。有别于乡村精英的个体化培育,“文化农民”是对农

25、民群体在乡村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所处地位的一次确认,恰如其分地对当下乡村理想社会的农民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即拥有自我发展的素养和乡土知识,能够将发展干预与自我发展有机整合。这种整合源于时代精神与乡土情感的滋养,是农民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形成的力量源泉,也是其优化心理结构,提升人生境界,促成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驱动。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新格局下,“文化农民”的生成体现着后扶贫时代乡村美育建设的理想蓝图,构成了彰显乡村文化自信的核心力量。四、总结艺术作为传统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集中体现着乡村社会的审美追求与价值谱系。在后扶贫时代的今天,以艺术沉淀反哺一方水土,在政府、社会、高校、村民等多方力量协同

26、作用下,通过精准化艺术介入开辟乡村美育实践创新路径。将传统文化基因融汇先进文化理念,创造性转化为乡村美育资源,唤醒乡村文化自信,构筑乡村精神堡垒,培育具有良好审美能力与理想追求的“文化农民”,绘制美美与共的乡村社会新画卷。89东 北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社 会 科 学 版)第21卷参考文献: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EB/OL.2021-2-21.http:/ 万斌,王学川.历史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3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4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5 叶朗.美学原理

27、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6 朱立元.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内源发展战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责任编辑:贺莉莉)Art Intervention:The Logic and Practice of Rural AestheticEducation in the Post Poverty Alleviation EraZHANG Fangyu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150030,Heilongjiang,ChinaAbstract:Cultivation of farme

28、rs aesthetic ability is an important issue facing the post povertyalleviation era.Art,with its ancient and long tradition of rural culture,has opened up an innovative way forthe practice of rural aesthetic education in the post poverty alleviation era.It has incomparable advantagesin regulating farm

29、ers aesthetic psychology,improving farmers aesthetic taste and repairing farmers aestheticideal.In practice,on the premise of the identification of farmers dual subject identity,the cultivation goal ofcultural farmers with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is finally realized by constructing a localized,differentiated andaccurate art intervention model.Key words:artistic intervention;rural aesthetic education;logic;practice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