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认识实习大纲(2011级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河海大学文天学院水利工程系2013年10月一、实习目的认识实习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专业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参观学习,使学生增强对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的感性认识,以利于专业课的学习,并直接了解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二、 实习要求1.通过报告、现场参观和讲解,了解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的组成及规划设计特点。2.了解港口、船闸的组成、作用及典型布置方式;3.了解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知识,以及运行管理的全过程。4.在带队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完成实习报告和实习日
2、志。三、实习内容认识实习包括港口工程与航道工程两部分。港口工程认识实习的主要内容:1. 了解气象(风况、降水、气温、雾况、冰况)、水文(潮汐、潮流、泥沙)、地形地质等条件对港口工程的影响。2. 了解港口吞吐量、货种、货物流向、船型等。3. 了解港口装卸工艺、主要机械设备、机械效率、作业线的通过能力。4. 了解港口的组成及总体布置。5. 了解主要水工建筑物的作用及结构型式。6. 了解主要水工建筑物的施工工艺、施工要点。7. 了解我国港口工程建设的实际和成就,以及新理论、新结构、新方法和新技术在港口工程中的应用。航道工程认识实习的主要内容:1. 了解各船闸工程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及其对工程结构
3、的影响。2. 了解船闸工程总体布置概况,包括船闸各部分高程,船闸基本尺度,引航道尺度,船闸的通过能力及船闸在水利枢纽中的位置。3. 了解船闸各部分组成、作用及特点。4. 了解闸首、闸室结构,闸阀门,启闭机,输水系统,引航道、导航建筑物和靠船建筑物的型式,及其所选型式的特点和适用条件。5. 了解船闸的施工过程、施工技术及施工监理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新材料、新工艺在水利枢纽工程中的应用。6. 了解有关航道治理情况。四、注意事项1.实习途中及进入现场时都要遵守纪律,发扬团结互助的高尚风格,注意文明礼貌,听从安排。2.注意安全,不得乱动现场仪器设备,非经带队老师批准,严禁私自活动。3.认真完成各项实习任
4、务,要求学生认真备好笔记本,有条件的可带照相机,工程关键部位都应亲临现场,草绘工程平面布置图,整个实习的形成路线图和实习内容均应纳入最终报告,做到认真听讲解,详细记录,勤于思考,不得无故缺席,按时完成实习报告。4.爱护公物,参观途中要听从指挥,认真听讲,仔细观察,举止文明,树立河海大学文天学院良好形象。五、实习安排1. 实习地点:马鞍山港口集团,驷马山引江工程管理处2. 进行方式:专题报告、现场参观讲解、现场阅读资料、讨论答疑、编写实习报告及考查。3. 分组情况:11港航共190人,分成两组带队老师:康小燕(15805551271)、何井姝( 13955561733 )汪朱华(15955555
5、711)第一组(1-2班学生共95人):学生负责人: 王玉生(18255527263)1班负责人:徐振洋(18755568362),合计49人2班负责人:王玉生(18255527263),合计46人第二组(3-4班学生共93人+2个重修):学生负责人:李浩楠(18355532826) 3班负责人:谈凯(18355516881),合计43人+成思远+李瑶瑶4班负责人:李浩楠(18355532826),合计50人4. 行程安排:11月4日(星期一) 印发实习大纲,熟悉实习内容11月5日(星期二) 下午14:30 A107实习动员大会11月6日(星期三)上午8:00第一组同学在河海大学文天学院校门口
6、集合出发,前往马鞍山港口集团参观实习11月6日(星期三)下午13:00第二组同学在河海大学文天学院校门口集合出发,前往马鞍山港口集团参观实习 11月7日(星期四)上午7:00 第二组同学在河海大学文天学院校门口集合出发,前往驷马山引江工程管理处参观实习 11月7日(星期四)下午13:00 第一组同学在河海大学文天学院校门口集合出发,前往驷马山引江工程管理处参观实习 11月8日、9日,整理实习日志,编写实习报告。六、实习报告要求1、参观之前收集一些工程的相关资料收集。2、参观过程中要做好笔记。3、结束后编写实习报告,要求包括工程的概况以及实习后的体会、感想,字数不少于3000字,并11月19日之
7、前提交。4、实习报告应该有自己的见解,不可照抄书本。七、考核方式实习成果及成绩考核认识实习的最后成果是实习报告要求,结合个人实习情况,写出实习报告,根据实习报告的内容及实习中的表现,并通过考查由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八、实习工程简介附件1:马鞍山港口集团一、中心港区(老港区)(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马鞍山港地处黄金水道,是长江干线港口之一。中心港区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安徽省中部东端,与江苏省交界。水路东距上海440公里,距南京、芜湖48公里。港口的经济腹地亦十分广阔,装卸的主要货种有金属矿石、非金属矿石、钢材、煤炭和集装箱等,主要服务对象有:马钢股份有限公司、山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马鞍山发电厂、万
8、能达电厂等大中型企业。(二)、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水路运输与苏、皖、赣、鄂、湘、川等长江沿线港口相通,进而可与南北沿海及国外港口相通。铁路干线宁芜线,北通南京,与京沪线相连;西通芜湖以至贵溪,与淅赣线相连,乃至全国各地;马钢股份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与路局铁线相接,并直通港区。公路四通八达,宁芜公路、312国道及宁马高速公路可至芜湖、南京及江南各地,汽渡过江或经南京、芜湖长江大桥通往江北各地。(三)、良好的建港条件中心港区江面宽阔,岸线顺直,-5米等深线紧贴岸边,近40年来岸线保持稳定,深水岸线长2412米,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是长江中下游的天然良港,进出港区航道为一级(维护水深6.5米)。马鞍山港现
9、有锚地二处,分别为习惯性下锚地、小黄洲锚泊基地。(四)、配套齐全的港口设施港口设施齐全。现有泊位13个,均为货运泊位,码头型式为高桩直立式码头和趸船浮式码头。其中除9码头、外贸码头为件杂泊位外,其余10个泊位皆为散货泊位。港区陆域现有仓库面积4630,堆场面积202814。其中,集装箱堆场13045、钢材堆场12022。码头前沿装卸设备共18台(其中:40吨台架起重机3台、10吨门座起重机8台以及各类浮吊7台)。马鞍山港已成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和集装箱内支线港口。二、新建中的港区人头矶港区(一)、区位优势马鞍山港地处黄金水道,是长江干线港口之一。老港区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安徽省中部东端,与江苏
10、省交界。水路东距上海440公里,距南京、距芜湖48公里。根据集团公司规划,该港区装卸的货种有:进口煤炭、焦炭、废钢、生铁,出口水渣、微粉等。 (二)、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陆域纵深400米至城市规划沿江大道,水渣、微粉、煤炭等散货运输经皮带机廊道与后方厂区衔接,疏港道路亦与后方厂区统一配套。 (三)、良好的建港条件人头矶港区,河道宽阔,岸线平顺,岸坡稳定,岸线1200米,上自人工矶头,下至老电厂,拟开发使用岸线约850米。目前,已建成500吨级出口浮码头泊位1个,通过75万吨/年微粉。(四)、岸线使用安排自人工矶头以下240米建设微粉泊位1个和水渣泊位2个(500吨浮码头),拟再向下游依次建300
11、0吨级直立式煤炭泊位3个、5000吨级废钢泊位1个(兼靠3000吨级江轮泊位2个)、5000吨级生铁泊位1个(兼靠3000吨级江轮泊位2个)。附件2:1、驷马山引江工程基本情况驷马山引江工程是以提引长江水源灌溉为主,兼有分洪、航运、供水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驷马山灌区是安徽省最大提水灌区,灌区受益面积3950km2,范围包括安徽、江苏两省的居巢、含山、和县、肥东、全椒、琅琊、南谯、来安、定远、江浦共十个县(区),设计灌溉面积365.4万亩(其中安徽省350.4万亩,江苏省15万亩)。设计灌溉保证率90%。滁河一级站以上为上游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91.7万亩,以下为中下游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
12、73.7万亩。灌区始建于1969年,1971年开始发挥效益,现灌区实际灌溉面积为193.5万亩(含江苏省内10万亩)。驷马山灌区骨干工程,设乌江枢纽以及滁河一、二、三级站以及襄河口闸管理所,包括节制闸、泵站及输水主干渠两部分。目前输水主干渠总长148.7km。其中驷马山分洪道兼作总干渠,起自长江左岸支流驻马河口,经乌江镇,穿驷马山,到金银浆入滁河,长27.4km。然后利用滁河向上、下游分别输水。金银浆至汊河集段为下游干渠,长41km,金银浆至滁河一级站为滁河段中游干渠,长47km;一级站到黄童站为上游干渠,长34.3km。其中一级站至二级站仍利用滁河引水,从二级站出水池起,经三级站至黄童抽水站
13、,再穿江淮分水岭入池河江巷水库为人工开挖渠道(即肥定干渠)。乌江枢纽工程位于安徽省和县乌江镇,工程1969年动工兴建,1975年建成,是驷马山工程渠首枢纽工程,包括抽水站、节制闸及V级船闸各一座。乌江抽水站设计装机10台套,现安装6台套水泵机组,单机容量 1600kW,总容量9600kW,设计单机流量22.5m3/s ,总流量225 m3/s。乌江抽水站设计控制灌溉面积365.4万亩,本级设计控制灌溉面积173.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150万亩。乌江抽水站投入运行四十多年,抽水27亿立方米,抽水站的抗灾能力特别是抗旱能力日益突出,已成为灌区农业丰收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柱。乌江节制闸为矩形平底闸门,
14、共5孔,闸身长15米,闸孔净宽5.0m,节制闸设计排洪流量为500m3/s,闸上设计洪水位为10.58m,闸下10.12m。据实测水文统计,1991年闸上水位达11.19m,闸下达11.13m,最大洪峰实测流量为818m3/s,大大地超过了设计范围,当年泄洪总量为24.83亿立方米,保证了津浦铁路、上游沿河两岸重要城镇以及下游工业重镇南京大厂区的安全。乌江闸自1972年投入运行至2010年,几乎年年都泄洪,共计分泄洪水217.657亿立方米,充分发挥了排涝减灾的作用。乌江船闸现为300吨级标准五级船闸。多年来乌江船闸在防汛物资的运输和两岸经济上发起了重要作用。1975年、1991年、2003年来安河和清流河发生大洪水,位于襄河口闸下游的汊河集闸上洪水倒流经襄河口闸由驷马山分洪道排入长江,减轻了中下游洪水压力,确保了津清铁路的行车安全。另外,三座节制闸每年多次重复拦蓄当地径流,为灌区提供了有效灌溉水源;当长江水位高于滁河水位时,从乌江闸自流入滁河的水量也是提供灌溉用水的水源之一,多年来共引灌水量达2.8339亿立方米,节约用电约700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