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我 们 的 合 作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使学生懂得合作无处不在,世界上许多事情只有合作才能成功。
2.让学生懂得合作的快乐,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意识。
活动重点: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合作,许多事情只有合作才能成功。
活动难点:通过辨析,对合作有新的认识。
学情分析:现代的独生子女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不强,缺乏乐于助人的人文精神。作为一个现代人,只有学会与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共同参与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彼此交流协商,互相合作。)
活动过程:
活动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5分钟)
学程设计:
了解《三个和尚》的故事,明白里面的道理。
导学预设:
1.你们知道《三个和尚》的故事吗?
2.你们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什么启发?
3. 小结揭题: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不是独自就能完成的,如果大家能精诚合作,事情往往就会比我们想象的简单得多,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我们的合作。
活动二:生活中处处有合作 (8分钟)
学程设计:
什么是合作?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你通过合作完成的?
导学预设:
1.合作的概念
互相配合做某事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2.你们喜欢合作吗?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你通过合作完成的?
3.学生交流。
4.小结:不难看出,集体的力量大,大家合作努力,再麻烦的事情合作也能完成。
5.让学生浏览第一页图片,读中间的一段话。
板书:合作 成功
活动三:故事分析 (10分钟)
学程设计:
阅读课本p2的《谁的功劳大》,把自己的想法写在书上。
导学预设:
1.阅读课本p2的《谁的功劳大》,你认为这个故事中的探子.军师.将军.士兵.樵夫.说客,各自作出了什么贡献?如果少了其中的一种人,赵国能不能免于遭难?能不能说他们中某一位的功劳最大?把你的想法写在书上。
2.学生阅读思考,写下自己的想法。
3.集体交流。
4.小结:合作的作用真大。
活动四:谈谈合作的经验 (14分钟)
学程设计:
1.说说合作的感受。
2.合作玩游戏。
导学预设:
1.同学们,联系以前的合作活动中,你的感受是什么?
2.亲身体验
(1)游戏——比一比谁站的多
要求各组派6个同学一起合作站在大小相同的报纸上了,比一比哪一组人站的最多
(2)谈谈体会。
3.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合作活动。
活动五:课堂延伸 (3分钟)
1.让学生小结本课学习内容。
2.课后和同学合作完成设计的活动。
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体验合作的快乐,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合作。
2.知道怎样合作,学会在生活中更好地与他人合作。
活动重点:知道怎样合作,体会合作的好处。
活动难点:学会在生活中更好地与他人合作。
教学资源:1.合作的名言警句。
2.学生的合作经验。
活动过程:
活动一:复习导入 (5分钟)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们的合作》,那么谁能告诉我合作是什么意思啊?如果要合作就必须怎么做呢?
2.但是有人不同意合作,他认为“任何事只要自己个人努力就可以完成了”,你认为这种想法对吗?你能告诉他为什么吗?
3.对,在一些事情上我们是需要合作的,但是往往在我们合作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麻烦,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这几幅图。
活动二:解决问题我最行 (14分钟)
学程设计:
1.观察P5的三幅图,说说图上的同学分别发生了什么事?
2.你还遇到过哪些问题,你们又是怎么解决的?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一下。
导学预设:
1.观察P5的三幅图,说说图上的同学分别发生了什么事?
(一个小朋友想找另一个小朋友玩游戏,可是那个小朋友却不愿意。
几个班干部在讨论如何装饰教室,其中两个人的意见却不相同,产生了矛盾。
接力赛的过程中由于一个同学跑得慢了,所以导致整个小组失败,小组的所有同学都在责备他。)
2. 这三幅图上的小朋友看来都遇到了麻烦,我们应该想些办法帮帮他们。假设在生活中我们也遇到了这种麻烦,你会怎么做?除此之外,你还遇到过哪些问题,你们又是怎么解决的?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一下。
3.师生交流
活动三:快乐的合作游戏 (16分钟)
学程设计:
玩游戏,说说自己的感受。
导学预设:
1. 游戏一——三人四足跑
2. 游戏二——拉彩球比赛
3 组织学生谈感受。
活动四:欣赏合作的名言警句 (5分钟)
学程设计:
交流有关合作的名言。
导学预设:
1.现在我就请同学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找到的名言警句。
2.读读合作的名言警句:
团结就是力量。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人心齐,泰山移。
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
——歌德
2.真 正 的 友 谊
教材简析:
交友是儿童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儿童许多良好的品质是通过他们在与他人交往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并发展起来的。交友的过程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通过课程的实施,意在让儿童学会营造一种属于他们自己的健康、积极、欢乐、负责、有爱心的生活。四年级的孩子处于一个交友的关键时期,为了他们的生存需求,迫切需要对儿童进行结交朋友的引导。教材重视了生活中儿童良好个性的发展,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通过这个年龄段同学之间经常发生的各种活生生的有关友情的事例,引导学生回顾.体验自己所结识的朋友,获得的友谊。
2.获取交友过程中应该掌握的一些基本标准。
3.逐步学会把握自我,初步形成正确的交友观。
活动重点:回顾.体验自己所结识的朋友,获得的友谊。
活动难点:谈谈“真正的朋友”间应该怎样相处。
活动过程:
活动一:名言引入 ,揭示课题 。 (4分钟)
1.(出示)真正的朋友不把友谊挂在口上,他们并不为了友谊而相互要求一点什么,而是彼此为对方做一切办得到的事。 ——别林斯基
2.同学们,真正的朋友间应该有着真正的友谊,今天,我们就要来“谈朋友,聊友谊”。
活动二:我的朋友就是你 (18分钟)
学程设计:
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导学预设:
1.你有几个好朋友呢?能向我们简单说说吗?
2.学生介绍自己的好朋友有几个,分别是谁。
3.看来,大家的好朋友还真不少,老师真是羡慕,迫不及待地也想认识一下你的好朋友。
介绍要求:选择其中的一位朋友,从他(她)的外貌.特长.生日,喜欢他(她)的理由,和他(她)之间的一件小事等来介绍,可先填写在书上,不必写上姓名,等会读出来让大家猜猜。
4.教师示范,介绍一位自己的朋友。
5.学生填写,指名全班交流。
活动三:谈谈“真正的朋友” (18分钟)
学程设计:
小组内互相讨论:怎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导学预设:
1.怎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你们知道吗?
2.看P8四幅图,小组内互相讨论。
3.集体交流:
(1)选班干部的时候,都不投我一票,还是好朋友呢?
(2)她从来不给我零食吃,还能算是我的好朋友?
(3)走,我请你去上网,爱玩多久就玩多久。
(4)太沉了,让我来帮帮你吧!
4.除了刚才讲到的,你认为好朋友之间还要怎么样呢?
(相互帮助,有好东西能与朋友分享,处处为朋友着想,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5. 小结。
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辨析、思考,慎重地交友,获取交友过程中应该掌握的一些基本标准;
2.逐步学会把握自我,初步形成正确的交友观。
活动重点:获取交友过程中应该掌握的一些基本标准。
活动难点:学会把握自我,初步形成正确的交友观。
教学资源:和朋友有关的名言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应当在朋友正是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不可在事情已经无望之后再说闲话。
课前准备:搜集和朋友有关的名言。
活动过程
活动一:读故事,明道理 (10分钟)
学程设计:
阅读故事《管鲍之交》、《生命的药方》,说说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导学预设:
1.《管鲍之交》:
(1)老师为你们介绍两位真正的好朋友,他们是:管仲、鲍叔牙
(2)想一想:管仲和鲍叔牙,你更喜欢谁?喜欢他们什么?
(3)学生交流后小结:朋友相处,就应相互理解,善于付出,真诚相待,不应斤斤计较。
2.《生命的药方》:
(1) 自己看故事《生命的药方》 。
(2) 小组讨论:生命的药方告诉我们,与朋友相处时,要——
活动二:说说朋友间的麻烦事 (22分钟)
学程设计:
讨论当和朋友出现不愉快的时候怎么办?
导学预设:
1.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朋友间的相处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也会发生一些不愉快或让人为难的事。这时,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来看——
(1)喂,你的好朋友在老师面前告你的状呢!
(2)我不理她,你也别理她!
(3)当你发现好朋友在考试中有作弊行为时,你会怎么办?除了书上的几种做法,你还有什么办法?
2.学生交流:
相信朋友,了解清楚事情的原委,与朋友真诚相待。
告诉朋友,同学之间都要友好相处,消除朋友与另一位同学之间的矛盾。
……
3.刚才,我们帮身边的同学解决了麻烦事,现在,我们来说说自己遇到的麻烦事,你又是怎么处理的?
活动三:赠送名言 (8分钟)
学程设计:
写交友名言。
导学预设:
1.赠送名言,加深理解。
友谊总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 ——马克思
2.写交友名言。
(1) 当朋友有困难时,我愿意尽力相助。
(2) 当朋友犯错误时,我 。
(3) 当朋友帮助我时,我 。
(4) 当朋友 时,我 。
(5) 当朋友 时,我 。
3.学生写名言,互送名言。
3.为你高兴,与你分担
活动目标:
1.通过回忆自身经历、体察他人情绪,懂得分享他人的快乐.分担别人的痛苦是促进同学之间相互理解以及增进彼此友谊的有效方式;
2.在感同身受的基础上,激发对同伴的关心,学会交往沟通的技巧,从而真正领悟“给予是快乐的”。
活动重点:懂得分享他人的快乐、分担别人的痛苦。
活动难点:激发学生对同伴的关心,学会交往沟通的技巧,从而真正领悟“给予是快乐的”。
教学资源:
1.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能力来组织,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那么,要学会与人共同生活,先决条件是能否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情绪,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他人的成功与失败,能主动帮助他人,分担他人痛苦。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始终处于弱控制状态,无论学生会的正确与否,都要采取鼓励态度,多方面启发,不能把自己的情感体验强加于学生。
2. 美文
给予是快乐的
圣诞节快到了,哥哥送给保罗一辆新车作为圣诞礼物。圣诞节的前一天,保罗从办公室里出来的时候,看见一个男孩在他闪亮的新车旁走来走去,有时候伸手轻轻地摸一下,满脸羡慕的神情。
保罗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男孩,从衣着来看,他的家庭显然不宽裕。看见保罗在望着自己,男孩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
“是啊,”保罗点点头说,“这是我哥哥给我的圣诞礼物。”
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给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钱?”保罗点点头。男孩惊叹地说:“哇!我希望……”
保罗以为男孩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男孩却说:“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保罗吃惊地看着这个男孩,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你愿意坐我的车兜一圈吗?”
“当然,我非常愿意。”
车开了一段路,男孩转过身来,眼睛里闪着亮光,说道:“先生,你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口吗?”
保罗微微一笑,他理解男孩的想法:坐一辆又大又漂亮的车子回家,在小朋友的面前是很神气的事。但是,保罗又错了。
“麻烦你把车停在台阶那里,等我一下,好吗?”
男孩跳下车,三步两步跑上台阶进了屋。不一会儿他出来了,背着一个小孩,显然是他的弟弟,看上去腿有残疾。他把弟弟放在最下面的台阶上,两个人紧靠着坐下。他指着保罗的车,说:“看见了吗?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将来,我也要送你一辆这样的新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看我跟你讲的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
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下了车,把小弟弟抱进了车里。那个男孩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也坐了进去。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快乐加油站 (20分钟)
学程设计:
1.交流:我发现 最高兴。我是怎样发现的?我知道他为什么高兴?
导学预设:
1.今天,我发现很多同学脸上笑眯眯的,有什么开心事吗?
2.你能说说谁最高兴吗?能按要求来说说吗?
我发现 最高兴
我是怎样发现的?
我知道他为什么高兴?
3.你们听了高兴吗?怎么样,表示一下高兴的心情吧。
4.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演一演。
活动二:辨析讨论会 (12分钟)
学程设计:
同桌讨论:四(1)班的王杉同学在学校法律知识竞赛中夺得了冠军,他的同学这样议论,对吗?
导学预设:
四(1)班的王杉同学在学校法律知识竞赛中夺得了冠军,让我们来看看他的同学是怎么议论的,看看他们这样说对吗?为什么?
同桌讨论。
活动三:读寓言,明道理 ( 8分钟)
学程设计:
读一读寓言:《骆驼和羊》,交流感受。
导学预设:
1.请学生读一读寓言:《骆驼和羊》。
2.交流感受。
第二课时
活动一:让我们一起分享快乐 ( 16分钟)
学程设计:
(1)说一说: 当你与别人分享快乐时,别人的心情怎样? 当别人与你分享快乐时,你的心情怎样?
(2)填一填:在家里.在班里、在学校里你最快乐的事是什么?
导学预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自己的快乐要与别人共同分享,那才会更快乐。
童年趣事.取得进步、获得成功……不论大事小事,都会让人有一种快乐的感觉,你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吗?
1.说一说:
(1)当你与别人分享快乐时,别人的心情怎样?
(2)当别人与你分享快乐时,你的心情怎样?
2.交流:
(1)自己填一填:在家里.在班里、在学校里你最快乐的事是什么?
(2)把你快乐与同学一起分享好吗?
3.如果,今天实在没有快乐的事,该怎么办呢?
让学生说一说。
4.读一读:
当你同别人分享快乐时,一个人的快乐,就变成了许多人的快乐。
活动二:故事欣赏 ( 8分钟)
请同学读一读《为别人喝彩》。
活动三:体会朋友的痛苦 (16分钟)
学程设计:
四人小组讨论书中三个场景P16,说说自己的看法。
导学预设:
1.过渡:你有没有为别人分担过痛苦?你怎么知道他(她)的烦恼?你是怎么做的?这样做时,他(她)会怎么想?
2.四人小组讨论书中三个场景P16,说说自己的看法。
3.大组交流:
大家一起想办法来为他们分忧。
4.能把你的痛苦悄悄告诉好朋友吗?(先说给自己的同桌朋友听听。)
5.小结,欣赏美文《给予是快乐的》。
第三课时
活动一:明明白白你的心 (10分钟)
学程设计:
根据情境,说说自己的想法。
导学预设:
1.生活中许多的快乐伴随我们健康地长大,可是,同学们,快乐还有一个敌人,你知道吗?
2.创设情境一:
(1)小明鸣平时可用功了,可是这次数学考试却没有考好,他伤心极了。你能想象他当时的心情吗?
(2)交流猜测,那你会做些什么让他少点痛苦?
(3)你有类似这样的经历吗?当时你的朋友是怎么对待你的?现在你向说点什么吗?
3.创设情境二:
(1)现在又有一个难事了,李青的爸爸妈妈都生病了,家里很困难,但他不想说,因为……,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2)当同学和朋友遇到痛苦时,我们为他分担,他的痛苦也就减少了,那当我们遇到痛苦时,你最希望的是——
活动二:真情传递 ( 16分钟 )
学程设计:
给身边有痛苦的朋友写几句悄悄话。
导学预设:
1.过渡:如果有人与你分担痛苦,会使你的痛苦减半。
2.你知道周围哪些同学有痛苦?你愿意悄悄地给他写几句话吗?
3.学生写悄悄话。
4. 美文欣赏
(1)请同学朗读《为别人点燃一盏灯》。
(2)说说自己的感受。
活动三:快乐一刻 ( 9分钟)
学程设计:
讨论:
(1)如果你是快乐协会的会长,你准备给协会起个什么好听名字?
(2)你想给你们的快乐协会准备一首什么快乐歌曲?
导学预设:
过渡:在英国有一个“快乐协会”。人们每隔一个星期就要聚在一起,把最近听到的.遇到的趣事说出来,大家一起尽情欢笑,分享快乐。于是,一个人的快乐就变成了许多人的快乐。同学们,你们也想成立一个“快乐协会”吗?
1.讨论:
(1)如果你是快乐协会的会长,你准备给协会起个什么好听名字?
(2)你想给你们的快乐协会准备一首什么快乐歌曲?
活动四:赠送名言 ( 5分钟)
对于快乐,很多名人都有切身体会——
当你遇到挫折而感到愤慨.忧郁的时候,向知心挚友的一番倾诉,可以使你得到疏导,否则这种积郁会使人致病……只有对朋友,你才可以尽情倾诉你的忧愁与快乐,恐惧与希望,猜忌与劝慰。总之,那沉重得压在你心头的一切,通过友谊的肩头被分担了。 ——哲学家培根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 ———蒲松龄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
———孔子
4.面对欺负和威胁
活动目标:
1.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
2.面对欺负和威胁要敢于倾诉和举报,要向有关部门求助,避免无情的心灵伤害。
活动重难点: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面对欺负和威胁要敢于倾诉和举报,学会自我保护。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实话实说,换位思考 (7分钟)
学程设计:
根据书中的情景,实话实说自己的感受。
导学预设:
1. 提问:你给别人起过绰号吗?你喊过别人的绰号吗?别人给你起过绰号吗?当别人给你起绰号或叫你绰号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2.实话实说
(1)这封信给我最深的感受是
(2)我想对这些给别人起绰号的同学说
(3)我还想悄悄地对这位女同学说
活动二:情景再现,对照反思 (15分钟)
学程设计:
模拟表演,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导学预设:
1.模拟表演: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同学爱做小霸王,比如乘人不备拉女生的辫子,高年级同学欺负低年级同学,霸占乒乓球台……
2.你们遇到过这样的事吗?你是怎么做的?演一演。
3.对照反思:
(1)经常喊同学绰号。
(2)上下楼梯和小朋友抢道。
(3)面对大同学的欺负,不敢告诉老师。
(4)认为欺负是小事。
活动三:问题讨论,请你支招 (18分钟)
学程设计:
代妈妈给老师写一封信。思考讨论:你还有别的办法吗?
导学预设:
1.讲述事例(P21)
2.撰写信件:请你代妈妈给老师写一封信。
3.当你用这种办法时,想一想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4.请你支招:
(1)一天放学后,田刚遇上了麻烦事,他该怎么办呢?
(2)讨论:
你认为田刚会采用哪一种办法?为什么?
第 二 课 时
活动一:复习导入 (2分钟)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懂得了如何面对欺负和威胁,在欺负和威胁面前,要学会诉说,寻找解决方法,不能逃避。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活动二:吸取惨痛的教训 (20分钟)
学程设计:
读书中的事例,讨论:你的感受是什么?
导学设计:
过渡:在我们身边,依然会发生着许许多多令人痛心的事。
1.列举书上事例。P23
2.你听说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3.讨论:你的感受是什么?
4.学习P24法律常识。
5.遇到欺负和威胁时,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活动三:小小辩论会 (15分钟)
学程设计:
分四组,每组自由选择一个辩题展开辩论。
导学设计:
过渡:面对欺负和威胁,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看法,到底应该怎么样呢?让我们来开展一次小辩论。
分四组,每组自由选择一个辩题。
活动四:总结明理 (3分钟)
板书 面对欺负和威胁
冷静分析
选择有效方法
保护自己
5 我 要 攀 登
教材学情分析:
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存在着困难和挫折。只有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才会赢得生活。面对困难和挫折,学生如果具有正确的认知态度和较强的承受能力,困难和挫折会成为个体发展的推动力。困难和挫折的磨炼会使学生学会如何在困难中行进,逐渐形成坚忍不移.不屈不挠的性格特征。而当代儿童的耐挫能力存在问题。“小皇帝”的生活,使得我们的学生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在集体生活中容易产生失落感;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往往忽略了学生心理.情感的培养。本课分五个部分组成:“生活中处处有‘登山’”.“我的登山故事”.“他的登山故事”.“我们去攀登”.“登山的诀窍”等,旨在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生活和学习会有困难,遇到困难不退缩,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初步形成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
活动目标:
1.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学习中与社会交往中存在着困难和挫折;
2.认识到面对困难不能退缩,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面对,要以科学的方法去克服,要以顽强的毅力去坚持。
3.激发学生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初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提高承受困难和挫折的意志与能力。
活动重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生活和学习会有困难,遇到困难不
退缩,初步形成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
活动难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力与忍耐力,掌握科学的克服困难的方法。
教学资源: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梅花香自苦寒来!
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他就强。
课前准备:
1.搜集一些不怕困难的格言警句。
2.搜集整理平时生活中自己或同学之中不怕困难的事迹。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游戏激趣,认识困难 ( 12分钟)
学程设计:
和老师玩《体力大测验》,并说说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克服的。
导学预设:
1.宣布游戏规则: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来和大家做一个游戏,名字叫《体力大测验》,这个游戏的规则是怎样的呢?请看老师的示范:
(1)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半蹲成坐的姿势
(2) 抬头挺胸,两臂前平举,脚跟着地。
(3) 动作要标准,坚持不住请回座位。
(4) 嘴巴不出声,看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2.学生做游戏。
3.采访学生:
(1)游戏中,你们遇到那些困难?(板书:困难)
学生交流。
(2)遇到这些困难,你们是怎样做的?
有的同学被困难山压垮了,放弃了游戏。有的同学,咬咬牙,就能坚持到最后,克服了这种种困难,获得了游戏的冠军,达到了自己的目标。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些能坚持的同学!
4. 你们看看,做一个小小的游戏就会碰到许多困难。其实,在生活和学习中,当我们要按一定的规则和目标去完成一件事的时候,也会遇到许多的困难,你们说是吗?你遇到过哪些困难呢?
活动二:发现困难 ( 5分钟)
学程设计:
说说自己的困难。
导学预设:
1.现在就让我们展开困难大搜索,说说你的困难吧。
题目不会做.写作业慢.不爱发言.上课不专心.成绩不理想
丢三落四.没耐心.脾气坏.胆子小.吃饭慢 ……
2.啊,你们遇到了许多困难!有的是学习上的烦恼,有的是生活中的焦虑,那你们是怎么面对这些困难的呢?
活动三:解决困难 ( 18分钟)
学程设计:
阅读P26《我学会了溜旱冰》,说说小主人公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说说自己最难忘的“登山”经历。
导学预设:
1.自主阅读P26《我学会了溜旱冰》,说说小主人公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2.我们每个人都有最难忘的“登山”经历吧,现在来谈谈吧。
3.你有难以攀登的“山”吗?有什么打算?
4.读《张明的一天》,说说有什么感受?在自己的小伙伴中,你认为谁最不怕困难?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他的“登山”故事。
5.当我们要按一定的规则和目标去完成一件事的时候,不仅要拥有信心.恒心,还要讲究方法与技巧!
6.补充阅读:
我的最高原则:不论对任何困难,都绝不屈服
居里夫人的一生为人类所做出的贡献卓越非凡。作为一位伟大的女性,她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爱戴和敬仰。作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她一生中所做出的贡献卓越非凡,是世界上第一个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作为一位伟大的女性,她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同情.支持和敬仰。然而,居里夫人的一生,有成功也有磨难。她出生于一个被沙俄占领的波兰教师家庭。民族的压迫.社会的冷遇.生活的贫困,激发了她的爱国热情和奋发精神,她决心努力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1891年,她靠自己当家庭教师积攒下的钱,从华沙到法国巴黎大学求学,经过刻苦努力,三年中她先后获得了物理学和数学学士学位,并取得进研究室工作的机会。1894年,她结识了居里先生,为科学献身的理想把他们永远联系在一起。他们生活清贫,工作.学习却十分紧张。科学的攀登还有更艰巨的路程,他们开始进一步的研究工作,但没有适用的实验室和缺乏其他物质条件,仅仅在巴黎市理化学校内找到一间上漏下潮的破旧棚子,略加修整后就成了他们的“实验室”。在这里,他们不但进行了大量周密的科学研究,还要从事繁重的化学工艺的操作,从几十吨铀沥青矿废渣中进行无数次的溶解.蒸发.分离和提纯。经过整整四年的辛勤劳动,终于第一次提炼出了十分之一克多一点的纯氯化镭并测定了镭的原子量,后来还第一次获得了金属镭。1903年,巴黎大学授予居里夫人物理学博士学位,又和居里先生.柏克勒尔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06年,居里先生因车祸不幸逝世。居里夫人尽管内心悲痛,却仍然以坚强的意志生活着.工作着,她继任了居里先生在巴黎大学的讲座,指导实验室工作,潜心研究着各种放射性元素,并完全担负起供养老居里先生和教育两个女儿的责任。1911年,居里夫人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活动四:互赠格言 (5分钟)
1.老师送你们一句名言: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他就强。
(1)齐读。
(2)谁能试着来说说它的意思,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对于这句话的理解?
第二课时
活动一:复习导入 (5分钟)
学程设计:
1.交流面对困难怎么办。
2.齐读:我要攀登!
3. 读一读不怕困难的名言警句: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梅花香自苦寒来!
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他就强。
导学预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面对困难应该怎么办吗?
2.出示:我要攀登!
3.出示不怕困难的名言警句,让学生读一读。
活动二:明理导行 ( 18分钟)
学程设计:
1.做游戏
(1)了解游戏规则。(单脚站立,两手平举,手背上放一支铅笔,以坚持时间长短和手背上的铅笔是否掉为胜负标准。)
(2)做游戏。
(3)谈谈比赛感受。
2.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意志力比赛的活动。
导学预设
1.上节课,我们一起做了小游戏,有的同学暂时失败了,想不想再来挑战一回?
2.和学生一起游戏。
3.组织学生谈谈比赛感受。
4.小语: 真想不到,有这么多同学能战胜自我,坚持到底。真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有心攀登的人,就一定会进步,就一定会成长。
活动三:设计“自我命令卡” (10分钟)
学程设计:
1.学生对自己的意志力进行自测。(P29)
2.学生设计“自我命令卡”。
导学预设:
请你针对自己的弱点,自定内容,设计一张“自我命令卡”,帮助自己更好的克服困难,好吗?
活动四:掌握“登山”的诀窍 (7分钟)
学程设计:
1. 交流“登山”的诀窍。(如要有自信心,用名言或他人的榜样激励自己……)
2. 阅读学习一些如贝多芬、爱迪生等名人不怕困难战胜困难的故事。
导学预设:
1.组织学生交流“登山”的诀窍。
2.提供贝多芬、爱迪生等名人不怕困难战胜困难的故事。
3.总结:同学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不断给自己制定新的目标,树立我要攀登的信心。让我们一起时时攀登,处处攀登,事事攀登!永远保持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时刻坚守“我要攀登”的信念,去享受攀登带来的无穷乐趣!
6. 抄 袭 害 了 谁
教材分析:
“诚信”是有序、有效和成熟社会的重要标志。本课的设计遵循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入手,深入现象和行为的过程剖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进行辨析,再对行为进行后果与人格方面的理性反省,最后总结与提升认识的过程,层层深入,不断提升。
活动目标 :
1.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懂得真本领需要自己不断努力得来,小学生要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呈现学生中发生的抄袭事例,激发矛盾;通过分析讨论,让学生辨析认识到抄袭是一种对人、对己、对社会有害的事情。
活动重难点:
通过分析讨论,让学生辨析认识到抄袭是一种对人、对己、对社会有害的事
情,对诚实做人、诚信为本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情景大剧场 (7分钟)
学程设计:
1.学生表演《金宇的烦恼》。
2.交流:剧中的金宇遇到了什么为难的事?
导学预设:
1.谈话导入
2.有一位叫金宇的小朋友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有请我们的小演员为大家
表演情景剧《金宇的烦恼》。
3.组织交流:剧中的金宇遇到了什么为难的事?
活动二:小小辩论场 (6分钟)
学程设计:
1. 小小辩论场:纸条上的答案能抄袭吗?
(如金宇不接条,自己独立做;报告老师,揭发同座的作弊行为;金宇毫不犹豫地接过纸条,得个优,这样就实现自己的愿望,有一个崭新的书包了;告诉同座这是不对的,不接受“帮助”……)
导学预设:
1. 过渡:是啊,金宇该不该接受纸条,抄袭答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小
小辩论场”,来畅谈自己的观点吧!
2.板书:抄袭 不诚实 不能获得真本领
3.小结语:是啊,把别人的答案拿来当作自己的,这就是一种剽窃,是一种不劳而获,极不光彩的事情。
活动三 走进故事厅 (12分钟)
学程设计:
1. 讨论:为什么金宇感到这只新书包这样沉重?
2. 交流:你想对那个给他纸条的同学说什么?
3. 学生反省自己的行为。
4.交流:现在的金宇该怎么办吗?
导学预设:
1.过渡:金宇小朋友经过再三的犹豫后会做怎样的选择呢?还是请同学赶
赶紧读读故事《沉重的书包》。
2.金宇选择了抄袭同学的答案,得到了“优”。但是,面对这个“优”,
他的心却是忐忑不安的,甚至是痛苦的。看着痛苦不堪的金宇,你想对那个给他纸条的同学说什么?
3.从金宇身上,也许有的同学想到了自己,你是不是也有过因一时糊涂,发生了抄袭的行为?
4.抄袭对不起自己、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老师,对不起所有寄予我们希望
的人,抄袭危害真大啊,那现在的金宇该怎么办吗?
5.小结:是啊,只有主动承认错误,诚实做人,心里才会坦荡荡,才能拥
有真正的快乐。
活动四 智慧大考场 (15分钟)
学程设计:
1.以小组为单位,看书本P33的四幅图辨析,思考对策:
事例1:抄我的吧,我不会告诉别人的。
事例2:这道题不会,借我抄一下吧!
事例3:快点抄我的吧,我们等你跳绳呢!
事例4:快点抄我的吧,不然就影响我们小组的成绩了。
2.集体交流
(1) 问老师、问爸爸、妈妈; 自己独立思考、自己看书查资料; 请教同学……
(2) 不能这样做。因为这是错误的行为,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坚决不做。这是违背良心的行为。
(3)不会,我会独立思考,做完了再玩。
(4)不能。因为抄袭是一种不光彩的行为,如果我是组长,我不允许他抄,没有什么比诚实更重要,抄袭既害自己,又害他人。
导学预设: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看书本P33的四幅图辨析,思考对策:
当功课不会做时,可以抄袭吗?应该怎么做?说说你的理由。
当抄袭不被人告发时,可以这样做吗?说说你的理由。
如果你很想去玩,你会怎么做?是不是会抄别人的作业?
为了“集体的成绩”,能这样做吗?为什么?如果你是组长,你会怎么做?
2.组织集体交流。
3.总结:抄袭是一种害自己,害他人,害社会的恶劣行为,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坚决抵制抄袭现象,让诚实守信在校园内蔚然成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