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做创新型课题1.创新型课题活动程序1 1、成立小组2 2、选择课题3 3、设定目标(目标可行性分析)4 4、提出各种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5 5、制订对策表6 6、按对策表实施7 7、确认效果(是否达到目标?)?)没有8 8、标准化9 9、总结及今后打算2.1 1、成立小组人员构成:应由具相当学历、职称的人员组成。人员来源:可由跨部门的人员组成3.1 1、成立小组制定小组活动PDCAPDCA进度表(甘特图法)目的:控制小组活动节奏4.时间项目06年12月07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责任人确定目标可行性分析提出方案方案选优制定对策对策实施效果检查巩固措施标准化总 结计划
2、实际完成5.1 1、成立小组小组人员自我测评(雷达图法)目的:与活动后小组自我提高进行对比。6.2 2、选择课题课题背景课题来源(市场要求、用户潜在需求、与竞争对手比较、与先进水平比较)要求:要提供量化数据7.要点:应是开发、研制什么新产品、新服务项目、新业务、新方法等,而不是什么指标水平的提高与降低方面。如“油井口防盗阀门的研制”、“研究提取数据的新方法”等8.3、确定课题目标课题目标尽可能量化(1 1)可直接定量确定目标如:设备有性能指标、工程有时间进度要求、新的服务项目有经济指标等。如“研制三余度伺服阀”的目标 可靠性指标为0.999997;无故障时的主要性能指标共六项(略)(2)难以直
3、接定量表示,可以间接定量表示,如“油井口防盗阀门的研制”的目标可定为:盗油分子打不开阀门;工人开启方便,开启时间不超过五分钟9.目标可行性分析调查、分析先进水平?同类产品?10.4 4、提出各种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提出方案要求:通过头脑风暴法尽可能多的提出各种方案。要点:(1 1)不受常规思维、经验的束缚,不拘泥于该途径(方案)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能力上能否做到等,只要是可能达到的预定目标,实现创新的途径(方法)均可提出来。(2 2)采用亲和图法进行整理,去掉重复的,把一些虽不能形成一个独立方案的创意(或闪光点)归并在相应的方案中,形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方案。11.4 4、提出并选择最
4、佳方案方案论证方法:做实验、调查、分析要求:得出量化结果列表比较。方案选择采用综合评分12.方案汇总表序号方案经济性可实施性实施周期 预期效果一在原卡车用高原机型上进行参数优化费用开支约6 6万元易实施直接优化参数周期很短,1 1个月左右效果不明显,目标较难实现二在原客车用平原机型上优化配置和性能,满足高原要求费用投入约5050万元可实施性较强,部分调整周期较短,9 9个月左右实现目标可能性较大三全新开发一款高原公交用柴油机费用投入约300300万元可实施,但难度较大周期很长,1 12 2年左右效果难以预料,目标实现可能性不确定13.方案选优表序号方案评估结论经济性可实施性实施周期预期效果总分
5、一在卡车用高原机型上进行参数优化 10不选二在原客车用平原机型上优化配置和性能,满足高原要求14选择三全新开发一款高原公交用柴油机 6不选:5分,:3分,:1分14.5 5、制订对策表目的:是为了指导具体的实施要求:不能只针对一项方案笼统地制定,要具体化。15.如何具体化?1 1、先要将选定的准备实施的方案具体化。方法一:运用流程图描述该方案的具体步骤。方法二:运用PDPCPDPC法描述该方案实施的具体步骤,并预测每一步实施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对策,以保证该方案顺利实施下去。方法三:用系统图按手段(或要素)展开型将该方案具体化。每个QCQC小组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习惯选择其中之一16.如何具体化
6、?2、对策表仍需按“5W1H”“5W1H”的表头设计来制定。“对策”应按最优方案的步骤或手段(要素)逐项列出;“目标”应是每个步骤或手段所要达到的目标,要尽可能量化;“措施”是指每一对策目标具体怎样实现。其它项与“问题解决型”课题的要求相同。17.制订对策表要点:1、按分解方案逐一制定对策;2 2、针对对策逐项制定目标;3 3、措施针对具体对策展开。18.6 6、按对策表实施要按对策表进行逐项措施的实验,逐项检查措施目标达到与否。要点:1 1、需要做的试验较多;2 2、可能出现:按制定的措施实施后与目标比较没达标,此时需要:小组成员再讨论提出一些补充措施并加以实施,直至达标。19.7 7、确认
7、效果要点:对照课题的目标检查实施结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如达到,活动效果是好的(要经有关主管部门的确认)如没达到,进入提出方案阶段,进行再一次循环。20.8 8、标准化标准化:设计图纸、工艺规程、管理制度(办法)等技术文件或管理文件进行相应的更改、整理、入库。目的:便于推广。21.9 9、总结及今后打算同问题解决型。22.创新型与问题解决型的区别定义的不同创新型:立足于研制原来没有的产品、项目、软件、方法以及材料等问题解决型: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改进或提高23.创新型与问题解决型的区别结果不同创新型:从无到有,即活动前不存在的事件或产品,通过活动后成为提高工作效率或增加经营业绩的增值点。问题解决
8、型:原有基础上提高或降低,逐步达到更加完美的结果。24.方案选择中易出现的问题1 1、提出方案太少,只有一次选择比较机会。2 2、方案的可比性差,只是为比较而比较。3 3、没有将方案(总体)进行分解。4 4、没有对难点、分方案进行选择(通过实验对比)。5 5、方案对比没有运用统计技术。6 6、在方案选择时采用评价打分法(举手表决)。7 7、将方案单纯分为:购置、外委或自我开发。25.评审技巧26.评审的定义:评价与审核。对QCQC小组活动成果的评审:与评审标准对比,衡量小组活动达到标准的程度,审查小组活动成果是否完整、正确、真实、有效。27.评审的目的:1 1、在小组活动取得成果之后,为了肯定
9、取得的成绩,总结成功的经验,指出不足,以不断提高QCQC小组活动水平。2 2、为表彰先进、落实奖励,以使QCQC小组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28.1 1、有利于提高积极性:要充分肯定成绩,诚恳指出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以帮助提高活动水平。不可:对其缺点加以指责,更不能嫌弃,以保护和鼓励活动的积极性。评审的基本要求29.2 2、有利于提高QCQC小组活动水平:小组在取得成果后愿意与大家分享,也想听取领导、专家和同行指出还有什么不足,以便在下次活动中改进和提高。所以,要认真负责地指出缺点和不足。评审的基本要求30.3 3、有利于交流和互相启发:成果发表是进行交流的主要方式,而评审对交流能起到引导作用。
10、对一个成果进行评审能使别的小组从中得到更好的启发与帮助。所以,在评审时一定要实事求是,指出缺陷和不足,也要有依据。评审的基本要求31.评审的重点1 1、成果所展示的活动全过程是否符合PDCAPDCA的活动程序。2 2、各个环节是否做到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以及所用数据是否完整、正确、有效。3 3、统计方法的运用是否正确、恰当。32.评审原则之一从大处着眼,找主要问题与评审标准对照,找出其中的主要问题。不可取:主要问题没找出来,“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却找了一堆。后果:会把评审工作引导到不正确的方向,使被评审的小组产生反感,从而挫折小组成员的积极性。33.评审原则之二要客观并有依据所谓客
11、观:要依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考察,不带个人偏见。提出的每一条不足都要有依据。如:是不符合QCQC小组活动程序的哪一步骤的什么要求;或是不符合评审标准中哪一条款。34.评审原则之三避免在专业技术上钻牛角尖QCQC小组活动成果包含二方面内容:专业技术方面、管理技术方面。专业技术是各不相同的;管理技术有较多的共性。应主要对其管理技术方面进行评审。35.评审原则之四不要单纯以经济效益为依据评选优秀QCQC小组开展QCQC小组活动第一位的任务:使广大职工通过参加活动,学到更多的质量管理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素质,培养和造就人材,开发人力和智力资源,实现自身价值,激发创造性和积极
12、性。如以效益大小评定成果的优秀与否会使小课题(现场型、服务型等)无法进入各级优秀QCQC小组的行列,会挫伤广大现场职工参加QCQC小组活动的积极性。36.评审标准37.问题解决型评审标准38.序号评审项目评 审 内 容分值得分一选题(6-15)(6-15)1.1 1.1 选题理由结合上级或部门方针目标,或本小组现场存在问题及顾客需求选择课题;2 2课题名称简洁、明确,直接针对所存在的问题。1.2 1.2 现状调查及 分析用数据和图表反映现状调查的分析和结论;4 4数据充分,表达清楚,分析透彻;明确问题的现状及症结。1.3 1.3 目标设定的理 由及适应性制定的目标与问题的症结相对应;6 6目标
13、明确,有目标值;制定目标的依据充分;目标具有挑战性。1.4 1.4 工具运用工具运用正确、适宜。3 339.二原因分析(10-(10-20)20)2.1 2.1 掌握问题的 因果关系针对问题的症结,分析产生的原因;因果关系明确、清楚;5 5用图表有条理地表示。2.2 2.2 分析问题的 努力程度全面分析影响问题的原因,直到可以对策的程度;4 4努力克服分析中遇到的困难。2.3 2.3 把握问题的 主要原因对所有末端因素进行要因确认;8 8运用数据、事实客观地证明确是主要原因。2.4 2.4 工具运用工具运用正确、适宜。3 340.三对策实施(12-(12-20)20)3.1 3.1 正确制定对
14、策针对所确定的主要原因,逐条制定对策;6 6按“5WIH”“5WIH”原则,制定对策表。3.2 3.2 实施对策的 努力程度按对策表逐一实施;1111大部分对策由小组成员进行实施;实施过程努力克服困难;逐条验证对策实施后的效果,效果不理想的,是否积极调整对策。3.3 3.3 工具运用工具运用正确、适宜。3 341.四效果(9-20)(9-20)4.1 4.1 效果确认和 达标程度实施后的效果与活动前原状对比,确认改进的有效性;3 3实施后的效果与制定的目标对比,确认达到目标的程度。4.2 4.2 改进前后有 形、无形效 果比较用数据、图表表示取得的成果;8 8取得经济效果计算实事求是,不夸大;
15、准确地表达取得的无形效果;能反映小组自主改进、团结奋进和努力开拓的精神。4.3 4.3 效果的维持 和巩固取得的效果能够在后续的时间段维持、巩固和提高;6 6用图表表示巩固期的数据;小组实施的有效改进内容纳入标准,并批准执行。4.4 4.4 工具运用工具运用正确、适宜。3 342.五成果报告(3-10)(3-10)5.1 5.1 写作文字简炼,通俗易懂,层次清晰,前后连贯,逻辑性强;10105.2 5.2 内容步骤完整,重点突出,数据图表充分详实,制作装帧简朴。六特点(5-15)(5-15)6.1 6.1 统计办法统计方法运用突出,有特色;1515统计方法有新意,具有启发性。43.创新型QCQ
16、C小组成果评审标准44.序号评审项目评 审 内 容分值1 1选题(10-20(10-20分)1 1课题选定是否有创新的含义,选题理由及必要性充分具体4 42 2现状清楚,难点及突破口明确4 43 3目标具有挑战性,有选定的依据和分析3 34 4目标值量化,有详实的数据及定量分析3 35 5选题过程运用工具正确、适宜3 36 6课题适应小组成员的能力,活动计划明确进程,落实到人3 345.2 2方案(7-18(7-18分)1 1充分、广泛地讨论多种方案5 52 2确定的最佳方案分析透彻、事先评价、科学决策,必要时要作模拟试验5 53 3按“5W1H”“5W1H”原则,制订对策实施计划表3 34
17、4工具运用正确、适宜5 546.3 3实施(10-20(10-20分)1 1按对策表实施5 52 2大部分对策由小组成员进行实施5 53 3实施过程中努力克服困难5 54 4验证对策实施后的效果,每条对策结果都有交待5 547.4 4效果(10-20(10-20分)1 1实施后的效果与目标值进行对比4 42 2准确地表达取得的无形效果4 43 3经济效益的计算实事求是,无夸大4 44 4能够反映小组团结奋进和努力开拓的精神3 35 5取得效果能够维持和巩固,交纳入有关标准或管理规范5 548.5 5成果资料(5-12(5-12分)1 1通俗易懂,图表为主,文字简练4 42 2层次清晰,前后连贯
18、,逻辑性强4 43 3步骤完整,文字清晰,重点突出4 46 6特点(3-10(3-10分)1 1活动过程能够反映出小组务实精神、朴实的工具、扎实的改进、真实的效果,活动过程生动活泼,有创造性5 52 2统计方法运用突出,有特色5 549.总 体 评 价50.分 阶 段 评 价51.总体评价1 1、是从成果的总体看该成果是属于什么类型;2 2、成果有什么主要特点;3 3、在PDCAPDCA程序运用方面、在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方面、在方法的应用方面有哪些成功之处;4 4、在哪些方面有交流、推广的价值;5 5、还有些什么不足(程序错误、方法错误)。52.分阶段评价主要是指出不足要具体指出每一条缺陷之所在,并说明为什么是缺陷的依据。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