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普通干线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试行)江苏省交通厅公路局二00七年五月目录目 录1 总则12 路基工程32.1 土方路基32.2 土工合成材料处治层32.3 土边坡43 排水工程53.1 涵管基础53.2 管节安装53.3 一字墙和八字墙63.4 浆砌边沟63.5 土边沟73.6 泄水槽74 路面工程94.1 水泥混凝土面层94.2 沥青混凝土面层104.3 稀浆封层114.4 石灰土基层和底基层124.5 石灰、粉煤灰土基层和底基层134.6 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基层144.7 填隙碎石(矿渣)基层和底基层154.8 水泥稳定粒料基层154.9 旧水泥路面碎石化基层和底基层
2、164.10 水泥路面贴缝174.11 水泥路面压浆174.12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处理基层和底基层184.13 路缘石、侧石184.14 路肩195 桥梁工程205.1 桥面铺装205.2 钢筋加工、安装205.3 碳纤维(玻璃纤维)布加固工程215.4 钢板粘贴加固工程225.5 体外预应力加固工程235.6 增大截面钢筋混凝土加固235.7 扩大截面基础加固工程245.8 支座安装、更换255.9 伸缩缝更换、安装255.10 桥头搭板265.11 钢结构油漆275.12 混凝土小型构件预制275.13 栏杆安装285.14 混凝土防撞墙286 防护工程306.1 浆砌、混凝土挡土墙306
3、.2 锥坡、护坡307 交通安全设施及其他设施327.1 交通标志327.2 路面标线327.3 波形梁钢护栏337.4 防眩设施347.5 隔离栅和防落网347.6 混凝土护墩、隔离墩357.7 里程碑、百米桩、警示桩和界碑367.8 轮廓标368 绿化工程388.1 分隔带绿化388.2 路侧绿化388.3 互通立交区绿化398.4 管理、服务站区绿化40附录A 单位、分部及分项工程划分41附录B 路基、路面压实度评定42附录C 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评定44附录D 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45附录E 水泥砂浆强度评定46附录F 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材料强度评定47附录G 路面结构层厚度评定48附
4、录H 路基、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弯沉值评定49附录I 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用表50附表J 路面横向力系数评定53附 件 江苏省普通干线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条文说明551 总则572 路基工程583 排水工程604 路面工程615 桥梁工程656 防护工程697 交通安全设施及其他设施708 绿化工程73附录A 单位、分部及分项工程划分74附录B 路基、路面压实度评定75附录C 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评定75附录D 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75I总则1 总则1.0.1 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江苏省普通干线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公路桥涵
5、养护规范的规定,结合江苏省普通干线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1.0.2 适用范围1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境内的普通干线公路养护大修、中修、抢修和专项工程,适用于桥梁局部改造、加固、安保工程和局部绿化改造工程。2 老路局部拓宽改造,桥梁新建、改建,特殊桥梁如斜拉桥的局部改造、检修等工程仍执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0.3 单位、分部及分项工程划分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项目在施工前应按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划分为若干个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及分项工程;仅含一个分部工程的单位工程可直接划分为若干个分项工程。1.0.4 质量评分方法1 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质量评分以分项工程为评定单元,采用100
6、分制进行评分。在分项工程评分的基础上,逐级计算至相应的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评分值,根据评分确定工程质量等级。2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内容包括基本要求、实测项目、外观鉴定和质量保证资料四部分。基本要求不满足或无质量保证资料时,不得进行质量检验和评定。分项工程得分分项工程评分值=分项工程得分 - 外观缺陷减分 - 资料不全减分(1)基本要求检查分项工程基本要求对施工质量的优劣具有关键作用,不符合规定要求,不得进行质量检验和评定。(2)实测项目计分检查项目除按数理统计方法规定以外,均应按单点(组)测定值是否符合标准进行评定,并按合格率计分。检查项目合格率100%检查项目得分=检查项目合格率100(3)外观
7、缺陷减分按每分项工程外观规定要求进行检查,如发现外观缺陷,应进行减分,但每项目最多减15分。对较严重的外观缺陷,应在施工单位进行整修处理后再检查。(4)资料不全减分分项工程的施工资料和图表残缺,缺少最基本的数据或伪造涂改者不予检验和评定。资料检查可按1.0.6条所列各条款检查,视资料不全情况,每款减13分,每分项工程最多减5分。3 分部(单位)工程评分采取加权平均值计算法,即:分部(单位)工程评分4 分项(分部)工程的评分权值按本标准规定,按重要程度划分为一般和主要工程,评分权值分别为1、2。仅含一个分部工程的单位工程可直接将一些主要工程量、重要的项目作为主要分项工程进行评定。1.0.5 质量
8、等级评定1 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质量评定等级分为合格和不合格,应按分项、分部、单位逐级评定,对不设分部工程的单位工程的质量等级直接根据分项工程来评定。2 分项工程质量等级评定分项工程评分值大于等于75分者为合格,小于75分者为不合格。3 分部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所属各分项工程全部合格,则该分部工程评为合格;所属任一分项工程不合格,则该分部工程为不合格。4 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所属各分部工程全部合格,则该单位工程评为合格;所属任一分部工程不合格,则该单位工程为不合格。1.0.6 质量保证资料和竣工验收资料1 施工单位应有完整的施工原始记录、试验数据和分项工程自查数据等质量保证资料。2 监理单位应有完整
9、的抽查资料、试验数据和相应的管理资料。3 质量保证资料包括:所有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质量检验结果;材料配合比、拌和加工控制检验试验数据;隐蔽工程施工记录;质量控制指标的试验记录和质量检验汇总、质量事故记录以及整改记录等。4 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施工过程中,各参建单位应及时整理竣工资料,按规定装订后移交接管单位归档。1.0.7 相关规定1 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质量评定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还应符合现行的国家、行业颁布的相关标准。2 有关标准、规范、规程不一致时,应以最新颁布者为准。49路基工程2 路基工程2.1 土方路基2.1.1 基本要求1 路基填料应符合规范和设计的规定。2 填方路基须分层填筑压
10、实,表面平整,路拱合适,排水良好。2.1.2 实测项目见表2.1.2。表2.1.2 土方路基实测项目项次检 查 项 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一级公路其他公路1压实度(%)00.8m9695按附录B检查密度法:每50m每压实层测1处30.81.5m94932弯沉不大于设计要求值按附录H检查33纵断高程(mm)+10,-15+10,-20水准仪:每50m测1个断面24宽度符合设计要求米尺:每50m测1处25平整度(mm)253m直尺:每50m测1处10尺16横坡(%)0.5水准仪:每50m测1个断面12.1.3 外观鉴定1 路基表面平整,横坡合适,边线直顺,曲线圆滑。不符合要求时,单向
11、累计长度每50m减1分。2.2 土工合成材料处治层2.2.1 基本要求1 土工合成材料质量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2 土工合成材料应紧贴下承层,铺设、张拉、固定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3 土工合成材料的搭接缝应交替错开,接缝搭接处与下承层的粘结应满足设计要求。2.2.2 实测项目见表2.2.2。2.2.3 外观鉴定1 土工合成材料重叠、皱折不平顺,每处减1分。2 土工合成材料固定处松动,每处减1分。3 土工合成材料与下承层脱空、鼓起,每处减1分。表2.2.2 土工合成材料实测项目项次检 查 项 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 值1下承层平整度、拱度符合设计要求尺量:每50m检查1处12搭接宽度(
12、mm)50(横向)150(纵向)尺量:抽查2%22.3 土边坡2.3.1 基本要求1 土边坡应稳定,表面平整、不积水。2 坡脚线应顺直。2.3.2 实测项目见表2.3.2。表2.3.2 土边坡实测项目项次检 查 项 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1平整度(mm)403m直尺:每50m测1处4尺12坡度不陡于设计值尺量:每50m测1处32.3.3 外观鉴定1 边坡应密实,无坍塌、开裂、冲沟等现象。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分。2 坡面应平整,无高草及其他堆积物。不符合要求时每50m减1分。排水工程3 排水工程3.1 涵管基础3.1.1 基本要求1 管道基础选用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2 管道基础严禁
13、铺设在淤泥及扰动土上。修整槽底时如有超挖应用碎石或砾石填实,严禁用土回填。3 碎石、砾石砂垫层有积水时,不得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应用平板振动器及拍板振实拍平。混凝土基础应按规定进行养护。3.1.2 实测项目见表3.1.2。表3.1.2 涵管基础实测项目项次检 查 项 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1混凝土强度或砂浆强度在合格标准内按附录D或E检查 32基础中线每侧宽度(mm)0,+10尺量:每10m测1处 13基础厚度(mm)0,+10尺量:每10m测1处 24基础高程(mm)10水准仪:每10m测1点 13.1.3 外观鉴定1 管道基础上表面应平整密实。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分。2 管道
14、混凝土基础侧面蜂窝、麻面、石子外露等缺陷的面积不得超过受检面积的2%。不符合要求时每超过2%减1分。3.2 管节安装3.2.1 基本要求1 管材必须逐节检查,不合格的不得使用。2 基础混凝土强度达设计要求后,方可管道铺设。3 管节安装应平顺、稳固,管底坡度不得出现反坡。4 管节的接口形式和质量要求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3.2.2 实测项目见表3.2.2。3.2.3 外观鉴定1 管节直顺,管节应垫稳。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分。2 管节接口处理应牢固、密实。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分。表3.2.2 管节安装实测项目项次检 查 项 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1管轴线偏位(mm)15经纬仪或拉线:两
15、井之间2点或一道2处12管内底高程(mm)10水准仪:两井之间2点或一道2处23管座肩宽(mm)+10,-5挂边线、尺量:每两井间侧2处1肩高(mm)104抹带宽度与厚度不小于设计尺量:按10%检查13.3 一字墙和八字墙3.3.1 基本要求1 混凝土、石料、砂浆所用的水泥、砂、石、水的质量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2 地基承载力及基础埋置深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3 砌块应分层错缝砌筑,坐浆挤紧,嵌填饱满密实,不得有空洞。3.3.2 实测项目 见表3.3.2。表3.3.2 一字墙和八字墙实测项目项次检 查 项 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测方法及频率权值1混凝土强度或砂浆强度在合格标准内
16、按附录D或E检查32顶面高程(mm)20水准仪:检查墙两端13底面高程(mm)50水准仪:检查墙两端14断面尺寸不小于设计尺量:各墙两端断面23.3.3 外观鉴定1 墙体直顺,表面平整。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分。2 墙体无裂缝,勾缝平顺,无脱落、开裂现象。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分。3 混凝土墙表面平整、直顺,无蜂窝、麻面现象。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分。3.4 浆砌边沟3.4.1 基本要求1 砌体砂浆配合比准确,砌缝内砂浆均匀饱满,勾缝密实。2 浆砌片(块)石、混凝土预制块的质量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3 基础中缩缝应与墙身缩缝对齐。4 砌体勾缝应自然、整齐。3.4.2 实测项目见表3.4.2。表3.4
17、.2 浆砌边沟实测项目项次检 查 项 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1混凝土强度或砂浆强度在合格标准内按附录D或E检查32沟底高程(mm)15水准仪:每200m测5点23断面尺寸(mm)30尺量:每200m测2处24铺砌厚度不小于设计尺量:每200m测2处15基础垫层宽、厚不小于设计尺量:每200m测2处13.4.3 外观鉴定1 砌体内侧及沟底应平顺。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分。2 沟底不得有杂物。不符合要求时减1分。3.5 土边沟3.5.1 基本要求1 土边沟边坡必须平整、坚实、稳定,严禁贴坡。2 沟底应平整,不得有松散土和其他杂物,排水畅通。3.5.2 实测项目见表3.5.2。表3.5.
18、2 土边沟实测项目项次检 查 项 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1沟底纵坡符合设计水准仪:每200m测4处22断面尺寸不小于设计尺量:每200m测2处23边坡坡度不陡于设计尺量:每200m测2处14边棱直顺度(mm)50尺量:20m拉线,每200m测2处13.5.3 外观鉴定1 沟底无明显凹凸不平或阻水现象。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分。 3.6 泄水槽3.6.1 基本要求1 泄水槽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2 砂石材料的混凝土预制板应符合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2)规定。3 混凝土、砌体砂浆配合比准确,砌缝内砂浆应均匀饱满,勾缝密实。4 槽体表面不得有裂缝、空鼓现象。3.6.2
19、实测项目见表3.6.2。表3.6.2 泄水槽实测项目项次检 查 项 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1混凝土强度或砂浆强度在合格标准内按附录D或E检查32断面尺寸(mm)30尺量:每条测2处13边坡坡度不陡于设计坡度尺:每条检查2处24槽底及上口顺直度(mm)3020m拉线、尺量:每条检查2处15砌筑厚度不小于设计尺量:每条检查2处23.6.3 外观鉴定1 槽体内侧及槽底应平整、直顺。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分。2 槽底不得有杂物。不符合要求时减1分。路面工程4 路面工程4.1 水泥混凝土面层4.1.1 基本要求1 路面基层质量必须符合规定要求,或进行弯沉测定,验算的整体模量应满足设计要求。2
20、 所用水泥、粗细集料、水、外掺剂及接缝填缝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及有关规范的规定。3 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试验,选择最佳配合比。4 接缝、钢筋设置及抗滑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5 新修水泥板与旧水泥板或其它构造物的衔接应平顺。6 水泥混凝土路面应按规范要求养生,强度满足要求后方能开放交通。4.1.2 实测项目见表4.1.2。表4.1.2水泥混凝土面层实测项目项次检 查 项 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一级公路其他公路1弯拉强度在合格标准之内按附录C检查32板厚度(mm)代表值-5过程检测或按附录G检查3合格值-103平整度(mm)583m直尺:频率见注124抗滑构造深度(mm)0.71.10.51
21、.0砂铺法:累计200m测1处15相邻板高差(mm)新板35抽量:每条胀缝2点;累计100m抽纵、横缝各1条,每条2点1旧板586纵、横缝顺直度(mm)10尺量:频率见注217宽度(mm)20尺量:每200m测4处18横坡(%)新板0.20.3水准仪:每200m测4处1注1:连续30m以上,每100m测1处10尺,小于30m,每块板测1处1尺;注2:连续20m以上,纵缝20m拉线,每100m测2处,横缝沿板宽拉线,每100m测2条。4.1.3 外观鉴定1 混凝土板表面不应有脱皮、印痕、裂缝、缺边掉角、石子外露等缺陷的面积不得超过受检面积的1(一级公路)或3(其他公路)。不符合要求时每超过1减1
22、分。2 接缝填筑饱满密实,不污染路面。不符合要求时每100m减1分。3 胀缝有明显缺陷时,每条减1分。4 施工过程中有无对相邻板块损坏。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分。4.2 沥青混凝土面层4.2.1 基本要求1 基层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表面平整、密实、干燥、清洁、无浮土,其平整度和路拱应符合要求。2 沥青混合料的矿料质量及矿料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要求。3 严格控制各种矿料、材料、沥青用量和沥青混合料的加温温度,沥青材料及混合料的各项指标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每日应做抽提试验。4 拌和后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料分离和结团成块现象。5 摊铺时应严格控制摊
23、铺厚度和平整度,注意控制摊铺和碾压温度,碾压至要求的密实度。6 与原路面及其它构造物的衔接应平顺过渡。4.2.2 实测项目见表4.2.2。表4.2.2 沥青混凝土面层实测项目项次检 查 项 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一级公路其他公路1压实度(%)实验室标准密度96,最大理论密度92按附录B每200m测1处32平整度新铺(mm)1.22.5平整度仪:全线每车道连续按100m计算IRI或2IRI(m/km)2.04.2最大间隙h(mm)-53m直尺:每200m测2处10尺罩面(mm)2.23.5平整度仪:全线每车道连续按100m计算IRI或2IRI(m/km)3.75.8最大间隙h(mm
24、)-83m直尺:每200m测2处10尺3弯沉值(罩面不测)符合设计要求按附录H检查24渗水系数(ml/min)100-渗水试验仪:每200m测1处25抗滑磨擦系数符合设计要求-摆式仪:每200m测1处2构造深度砂铺法:每200m测1处续上表项次检 查 项 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一级公路其他公路6厚度(mm)代表值总厚度:-6%H上面层:-11%h-9%H按附录G双车道每200m测1处3合格值总厚度:-11%H上面层:-21%h-16%H7纵断高程(mm)(罩面不测)1520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18宽度(mm)有侧石2030尺量:每200m测4断面1无侧石不小于设计值9横坡(
25、%)(罩面不测)0.30.5水准仪:每200m测4处1注:表列厚度仅规定负允许偏差。H为沥青层设计总厚度(mm),h为沥青上面层设计厚度(mm)。对其他公路,当H60mm,允许偏差分别为-5mm、-10mm;当H60mm,允许偏差分别为-9%H、-16%H。4.2.3 外观鉴定1 表面应平整密实,无泛油、松散、裂缝和明显离析等现象。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分。2 搭接处应紧密、平顺。不符合要求时,累计每10m减1分。4.3 稀浆封层4.3.1 基本要求1 原路面或基层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表面应平整、密实,横坡顺适。2 所用的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添加剂等原材料性能、规格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
26、工技术规范规定。3 稀浆封层的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4 施工时应严格掌握封层厚度和平整度,避免矿料离析。5 稀浆封层不得在雨天施工,严禁在过湿或积水的路面上施工。6 稀浆封层铺筑后,应待乳液破乳,水分蒸发、干燥成型后方可开放交通。4.3.2 实测项目见表4.3.2。表4.3.2 稀浆封层实测项目项次检 查 项 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一级公路其他公路1厚度(mm)12取芯:每300m测1处22摩擦系数(摆值)5043摆式仪:每1000m测5处23构造深度(mm)0.60.4砂铺法:每1000m测5处24 宽度(mm)有侧石30尺量:每1000m测5处1无侧石不小于设计值
27、4.3.3 外观鉴定1 稀浆封层表面平整、密实,纹理均匀,无明显拉伤、刮痕。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分。2 稀浆封层与原路面结合牢固,松散、脱落、分层等缺陷的面积不得超过受检面积的5。不符合要求时每超过5减1分。3 稀浆封层纵横向接缝应整齐、平顺。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分。4 稀浆封层与其他构造物衔接应平顺,无漏浆、塌落现象。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分。4.4 石灰土基层和底基层4.4.1 基本要求1 土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土块应经粉碎。2 石灰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石灰须经充分消解才能使用。3 石灰和土的用量应按设计要求控制准确,未消解的石灰块必须剔除。4 与老路拼接施工时,应做好新老路接合处的处理。5
28、路拌深度应到层底,拌和应均匀。6 混合料应处于最佳含水量状况下,用重型压路机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7 保湿养生,养生期应符合规范要求。4.4.2 实测项目见表4.4.2。表4.4.2 石灰土基层和底基层实测项目项次检 查 项 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基 层底 基 层一级公路其他公路一级公路其他公路1压实度(%)代表值-959593按附录B检查,每200m每车道2处3极值-9191892平整度(mm)新基层-121215 3m直尺:每200m测2处10尺1老路补强1715173纵断高程(mm)-+5,-15+5,-15+5,-20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14宽度符合设计要求符合设计
29、要求尺量:每200m测4处15厚度(mm)代表值-10-10-12按附录G检查,每200m每车道1点3合格值-20-25-306横坡(%)新基层-0.50.30.5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1老路补强0.60.40.67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符合设计要求按附录F检查34.4.3 外观鉴定1 表面平整密实、无坑洼。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2分。2 施工接茬平整、稳定。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2分。4.5 石灰、粉煤灰土基层和底基层4.5.1 基本要求1 土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土块应经粉碎。2 石灰和粉煤灰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石灰须经充分消解才能使用。3 混合料配合比应准确,不得含有灰团和生石灰块。4 与老路拼
30、接施工时,应做好新老路接合处的处理。5 碾压时应先用轻型压路机稳压,后用重型压路机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6 保湿养生,养生期应符合规范要求。4.5.2 实测项目见表4.5.2。表4.5.2 石灰、粉煤灰土基层和底基层实测项目项次检 查 项 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基 层底 基 层一级公路其他公路一级公路其他公路1压实度(%)代表值-959593 按附录B检查,每200m每车道2处3极值-9191892平整度(mm)新基层-121215 3m直尺:每200m测2处10尺1老路补强1715173纵断高程(mm)-+5,-15+5,-15+5,-20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14宽度符合
31、设计要求符合设计要求尺量:每200m测4处15厚度(mm)代表值-10-10-12按附录G检查,每200m每车道1点3合格值-20-25-306横坡(%)新基层-0.50.30.5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1老路补强0.60.40.67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符合设计要求按附录F检查34.5.3 外观鉴定1 表面平整密实、无坑洼。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2分。2 施工接茬平整、稳定。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2分。4.6 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基层4.6.1 基本要求1 粒料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并应根据当地料源选择质坚干净的粒料。矿渣应分解稳定,未分解渣块应予剔除。2 石灰和粉煤灰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石灰
32、须经充分消解才能使用。3 混合料配合比应准确,不得含有灰团和生石灰块。4 与老路拼接施工时,应做好新老路接合处的处理。5 基层补强施工时,应将原路面清扫干净,原路面技术状况不良时,应按规定的要求处理。6 碾压时应先用轻型压路机稳压,后用重型压路机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7 保湿养生,养生期应符合规范要求。4.6.2 实测项目见表4.6.2。表4.6.2 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基层实测项目项次检 查 项 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一级公路其他公路1压实度(%)代表值9897按附录B检查,每200m每车道2处3极值94932平整度(mm)新基层8123m直尺:每200m测2处10尺1老路补强1
33、0153纵断高程(mm)+5,-10+5,-15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14宽度符合设计要求尺量:每200m测4处15厚度(mm)代表值-8-10按附录G检查,每200m每车道1点3合格值-15-206横坡(%)新基层0.30.5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1老路补强0.40.67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按附录F检查34.6.3 外观鉴定1 表面平整密实、无坑洼、无明显离析。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2分。2 施工接茬平整、稳定。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2分。4.7 填隙碎石(矿渣)基层和底基层4.7.1 基本要求1 粗粒料应为质坚、无杂质的轧制石料或分解稳定的轧制矿渣,填缝料为5mm以下的轧制细料或粗砂。
34、2 填隙碎石用做基层时,碎石最大粒径不应超过53mm;用做底基层时,碎石最大粒径不应超过63mm。材料中扁平、长条、软弱颗粒含量不应超过15%。3 应用振动压路机碾压,使填缝料填满粒料空隙。4.7.2 实测项目见表4.7.2。表4.7.2 填隙碎石(矿渣)基层和底基层实测项目项次检 查 项 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基 层底 基 层一级公路其他公路一级公路其他公路1固体体积率(%)代表值-858583灌砂法,每200m每车道2处3极值-8282802弯沉值符合设计要求符合设计要求按附录H检查33平整度(mm)-151520 3m直尺:每200m测2处10尺14纵断高程(mm)-+5,
35、-15+5,-15+5,-20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15宽度符合设计要求符合设计要求尺量:每200m测4处16厚度(mm)代表值-10-10-12按附录G检查,每200m每车道1点3合格值-20-25-307横坡(%)-0.50.30.5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14.7.3 外观鉴定1 表面平整密实、边线整齐、无松散、无轮迹等现象。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2分。4.8 水泥稳定粒料基层4.8.1 基本要求1 粒料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并应根据当地料源选择质坚干净的粒料。矿渣应分解稳定,未分解渣块应予剔除。2 水泥用量和矿料级配应按设计控制准确。3 摊铺时应注意消除离析现象。4 与老路
36、拼接施工时,应做好新老路接合处的处理。5 基层补强施工时,应将原路面清扫干净,原路面技术状况不良时,应按规定的要求处理。6 混合料应处于最佳含水量状况下,用重型压路机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时间不应超过34h,并应短于水泥的终凝时间。7 碾压检查合格后应立即覆盖或洒水养生,养生期应符合规范要求。4.8.2 实测项目见表4.8.2。表4.8.2 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实测项目项次检 查 项 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一级公路其他公路1压实度(%)代表值9897按附录B检查,每200m每车道2处3极值94932平整度(mm)新基层8123m直尺:每200m测2处10尺1补强基
37、层10153纵断高程(mm)+5,-10+5,-15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14宽度符合设计要求尺量:每200m测4处15厚度(mm)代表值-8-10按附录G检查,每200m每车道1点3合格值-15-206横坡(%)新基层0.30.5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1补强基层0.40.67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按附录F检查34.8.3 外观鉴定1 表面平整密实、无坑洼、无明显离析。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2分。2 施工接茬平整、稳定。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2分。4.9 旧水泥路面碎石化基层和底基层4.9.1 基本要求1 原路面基层、土基应基本稳定,未出现明显松散现象。2 水泥混凝土板块碎石化后的颗粒粒径上
38、层应小于7.5cm,下层应小于37.5cm。3 破碎后应使用Z形压路机碾压不少于3遍,再用光轮振动压路机碾压13遍,并用密级配碎石粒料找平。4 洒布透油层时应均匀,严格控制用油量。石屑洒布时应以覆盖油层为主。5 施工前应做好老路排水,施工中破碎完成后应做好防水措施。4.9.2 实测项目见表4.9.2。表4.9.2 旧水泥路面碎石化基层和底基层实测项目项次检 查 项 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基 层底 基 层一级公路其他公路一级公路其他公路1弯沉值符合设计要求符合设计要求按附录H检查32平整度(mm)10151520 3m直尺:每200m测2处10尺13宽度符合设计要求符合设计要求尺量
39、:每200m测4处14碎石粒度符合设计要求符合设计要求挖检:每200m测2处24.9.3 外观鉴定1 表面平整密实、边线整齐,无明显的凹处。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2分。4.10 水泥路面贴缝4.10.1 基本要求1 贴缝材料质量应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2 水泥板表面应清洁、灌缝完成并洒粘层油。3 贴缝烘烤应严格掌握时间,贴缝密实。4.10.2 实测项目见表4.10.2。表4.10.2 水泥路面贴缝实测项目项次检 查 项 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基层一级公路其他公路1宽度(mm)1020尺量:每100m测1处12搭接宽度符合设计要求尺量:每100m测1处23粘结力符合设计要求目测:每100m测1处34.10.3 外观鉴定1 贴缝平整、密实,无掀起、撕裂、脱皮等现象。不符合要求每处减1分。4.11 水泥路面压浆4.11.1 基本要求1 压浆所用的水泥、水、外掺剂等原材料质量和规格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2 所用仪器、设备应经过计量技术机构检定或校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