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思想品德》粤教版 七年级上册
我和父母
(教学设计)
姓名:周红捷
学科:政治
职务:教师
单位:肇庆颂德学校
联系地址: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颂德路6号颂德学校
邮编:526040
教材版本
《思想品德》 粤教版 七年级上册
课题
第三单元第一课《我和父母》第一课时
课型
活动课
设计意图
1、教材:本课内容分为“我们都有温暖的家”和“孝亲敬长我本分”两部分,这是学生社会生活的起点,也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部分。首先,教材从家着手,阐述家是人生的港湾。进而从父母对孩子成长、进步的作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父母不仅赋予了生命,更重要的是父母在生命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其次,教材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享受爱,读懂爱,更应回报爱;最后,教材从每天的生活入手,启发、引导学生学会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对长辈知恩图报,也是为人之道。
2、学生:现在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自己的独生子女一般都照顾得无微不至,对他们的未来倾注了全部的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他们获得较好的教育。这种家庭教育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误区:家长对孩子的爱是理所当然的。孩子没有对父母的感恩之心,不懂得回报爱。因此,教学过程中,以设计活动为主,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受,进而改变自己,达到爱父母、感谢父母、孝敬父母的目的,使学生心理健康,人格健全。
教学依据
新课程标准中“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
教学理念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采的社会生活,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组织教学,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服务”、“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参观、讨论、访谈、情境分析等方式,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中的问题。”基于这些理念,本课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生活中活生生的课程资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体验、讨论,自主探究,扩展知识技能,从而加强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学会爱,学会理解,学会感恩。要爱自己的父母,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和活动,让学生学会孝敬父母和长辈,提高学生独立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充分认识到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学会孝敬父母长辈。
教材分析
重点
孝亲敬长我本分
难点
为什么需要孝敬父母长辈
方法
采用情境探究法、合作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进行教学
教具
多媒体、《听妈妈的话》《我爱我家》伴奏音乐、《小孩不笨》电影短片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收集相关的照片、音乐,进行视频的剪辑;准备家长们的一封信。
2、学生准备:收集有关孝敬父母的故事资料。
教
学
过
程
(课前播放《我爱我家》,让学生快速轻松地进入课堂)
一、新闻导入
(媒体播放印尼地震海啸火山爆发的相关图片) 学生感受
师:在10月26日,印尼在24小时内连遭强地震海啸火山爆发,可以说是横祸不断。在这接连不断的自然灾害中,死伤者无数,更有上万人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失去了家园我们可以重建,失去了亲人,就再也无法挽回。所以当我们的父母、亲人在世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珍惜与父母,与家人相处的时光,并且尽自己的能力来孝敬他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与父母交往,建立和睦的家庭关系。(选取最新发生的学生熟悉的新闻素材)
(媒体出示课题)我和父母
二、自主探究
师:我们首先看看这节课我们共同探究的问题:①家庭能为我们带来什么?②为什么我们要孝敬父母长辈?我们该如何孝敬父母长辈?
【活动一】欣赏音乐,感受亲情。
(播放《听妈妈的话》)
师:同学们,你们熟悉这首歌吗?知道这首歌是出于周杰伦的哪一张专辑吗?
这首歌是出自周杰伦的第四张专辑《叶惠美》,这是周杰伦写给他妈妈的一首歌。
(介绍周杰伦与叶惠美的故事。)
师:同学们,从周杰伦的成长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亲情的重要性,家庭的温暖,母爱的伟大……)
师:虽然周杰伦出身于单身家庭,但是他并没有失去家的温暖,一直以来,是母亲对他的鼓励和支持才使得他能获得今天的成功。其实我们和周杰伦都是一样的幸福。因为我们也有一个温暖的家,也有父母疼爱我们,关心我们的成长。
师:在周杰伦的成长过程中,母亲为他付出了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家庭在人生中的作用……)
师进行知识归纳:①家为我们提供物质生活的保障。②家是我们情感的归宿。③家是人生的港湾。
师:家在我们人生路上充当了三种角色。正是这三种角色让我们感受到它的温暖。父母赋予了我们生命,把我们带到这个美好的世界;父母供书教学,使我们健康成长。在这个世界上,为我们付出最多的就是他们了。作为子女的我们,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共同回答:报答父母,孝敬父母)
【活动二】观看视频,小组讨论
(播放视频《小孩不笨》)
师:请同学们看视频,并思考以下问题。
1.影片中的父母为了孩子做了些什么?
2.你是怎么看待影片中的父母的行为?
(生:小组合作,思考讨论。)
师: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他们感情的归属,也是他们希望的寄托。虽然我们的父母可能能力不一样,财富也不同,但是天下的父母都有同样的期盼,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孩子一生平安幸福。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父母恩,勿忘报。我们要永远地记住父母的恩情,用爱和孝敬来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
【活动三】故事展示
师:在中国传统中,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下面请同学们分享课前收集到的经典的孝敬父母长辈的故事。
(小组派出代表,分享故事)
师进行知识归纳:①天下父母无不疼爱子女,这是一种天然的情感。②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活动四】案例分析
师:同学们,请你们谈谈对这两位儿子的行为的看法。
(多媒体展示案例)
案例一:“绑着”母亲上班的孝子
陈斌强9岁时父亲车祸去世,妈妈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2007年,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
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每天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开始同事们都不太理解,说:“这样带在身边照顾,一两天倒可以,一年两年怎么吃的消?”可陈斌强做到了,一连五年,风雨无阻带着妈妈上班。
照顾母亲的生活异常辛苦。陈斌强一天到晚连轴转:晚上9时,服侍母亲睡下;凌晨1时,准时起床抱母亲上厕所;清晨5时,闹钟响起,他要赶在师生之前起床,将母亲房间打扫干净,处理好母亲的大小便;早上7时喂过母亲吃饭后,开始学校一天的工作。
案例二:电视剧《我的丑娘》中有一个这样的镜头,丑娘出现在进城打工的儿子的婚礼上,当新娘问新郎老太太是谁时,新郎说:“问路的。”
(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学会判断如何正确孝敬父母,从案例中得到启示)
【活动五】畅所欲言
师:有的同学会说,我现在没有能力啊,等我长大了再来孝敬父母吧。你认为这种想法正确吗?为什么?孝敬父母,我能做些什么?(物质上、精神上)
师进行知识归纳:①少年时期,孝敬父母主要表现在对父母的体谅、关心,不使父母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忧虑、烦恼。②长大成人了,就要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联系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中通过的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相关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等。)
【活动六】父母寄语
教师把课前准备好的家长寄语发给学生,让学生给父母写一封回信。
(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和关爱,学会感恩与回报)
三、结束寄语
(多媒体播放:动画《弟子规》入则孝)
入 则 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返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品味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
课堂练习
1、下列属于正确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方式的是 ( )
A、父母过生日时,向同学借钱买礼物送给他们。
B、努力学习,让自己各方面都变得优秀起来。
C、父母做了违法的事情,应帮助父母隐瞒。
D、辍学到外面打工,挣些钱给父母。
2、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我们应该用爱和孝敬来回报。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做到( )
A、现在应该自己养活自己,不再依靠父母。
B、关心父母身体健康,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减轻父母 的负担。
C、提高自立能力,任何事自己做主,不让家长操心。
D、父母经常唠唠叨叨,很烦人,因此我们不必听父母的话。
3、下列镜头中,表现了亲子之间的相互关爱的有 ( )
A、父亲节到了,张立同学把早已准各好的节日礼物双手敬送给他的父亲,并祝福父亲节日愉快,工作顺利。
B、李苗的妈妈病了,放学后,她主动承担了家务事,把做好的饭菜放在床前,关心妈妈的病情。
C、王成月考成绩不理想,回家后被爸爸痛打一顿,惩罚他不努力学习。
D、黄晴的同学家里发生了火灾,同学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李明未经父母同意便把一套自己刚买的衣服送给这位同学,父母知道后不但没有批评,反而大加赞许。
4、从前有位母亲,她有七个女儿。有一次,母亲因事到一位远方亲戚家住了一个星期才回来,当母亲走进家门,女儿们十分亲热地围了上来。大女儿说:“我思念你,就像种子盼阳光一样。”二女儿接着说:“我等您,就像干旱的土地盼望甘霖一样。”老三说:“我想您都想得哭了,就像幼小的雏鹰一样。”“没有您我感到非常痛苦,就像蜜蜂没有了花儿一样。”四女儿抢着说。老五低声说:“我梦见了您,就像玫瑰花梦见露珠一样。”“我望眼欲穿地张望您,就像樱桃园张望夜莺一样。”六女儿说到。小女儿什么都没有说,她为母亲脱下鞋子,并为她端来了一盆洗脚水。
请回答:
(1)你认为故事中哪个女儿最孝顺父母?你从中得到了什么结论?
(2)你准备怎么孝敬父母?
布置作业
1、对父母说声“我爱你”
2、拥抱父母一分钟。
3、为父母完成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资料链接
一、周杰伦的成长故事
周杰伦的妈妈是美术老师,爸爸是物理老师。在周杰伦很小的时候,他就对音乐表现出惊人的天赋。钢琴老师弹奏一次的曲子,周杰伦可以马上自己弹一遍。他的钢琴老师对周妈妈说,你儿子是很有天分。就是因为老师的这一句话,改变了周杰伦的一生。周妈妈为了培养儿子的音乐素养,主张用全部积蓄给孩子买最好的钢琴,请最好的音乐老师。但是周爸爸不同意,认为男孩子可以随意一点,没必要拿全部家当去投资在孩子身上。最后叶惠美背着丈夫给周杰伦买了一架钢琴,这使的周爸爸非常不高兴。后来,叶惠美又没有和丈夫商量又为周杰伦买了大提琴。周爸爸对妻子孤注一掷的做法非常不赞同,他回到家就经常指责叶惠美的不是。于是家里的温馨越来越少,争吵越来越多。在周杰伦初二的时候,父母终于离婚了。虽然失去了婚姻,但是叶惠美依然没有放弃对周杰伦的培养。她一直鼓励周杰伦在音乐上继续深造。她为周杰伦报名歌唱比赛,在周杰伦比赛失败后,她又拿着周杰伦作的曲子去找吴宗宪。在周杰伦当助理的时候,因为害怕周杰伦性格冷漠倔强又不善言辞得罪同事,每天下班就带着食物出现在公司门口送给员工,希望他们包涵周杰伦。在妈妈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下,周杰伦终于成功了。在他最孤独最无助的时候,是妈妈用温暖的爱的臂膀支撑着他,所以周杰伦一直说:“只要妈妈高兴,我愿意为她付出一切。周杰伦所有的收入都会交给妈妈,周末,他会约上妈妈一起去看午夜场的电影。幸福的暖流萦绕在母子的心间。
二、《小孩不笨》剧情简介
汤姆和杰瑞的父母都忙着工作赚钱,缺少了沟通,以为只要在物质上满足他们就足够了,却不知道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的关爱和赏识。另一方面,汤姆的同学成才也和他的父亲同样有着沟通的问题。出身卑微的成才父,由于自己曾经误入歧途,所以不想成才步上自己的后尘,对成才寄于厚望,希望他能有出息,好好读书,可是成才的成绩偏偏不尽人意,令他极为心痛。他是个没学识的粗人,以为对成才拳打脚踢就是最好的管教方法,结果让成才对父亲更加抗拒。
后来当汤姆和成才走上歪路之后,经过一番波折,他们的父母最终成功让他们走上了正道,但是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三、学生故事
【扇枕温衾】
在汉朝时期,有个孝子叫黄香。他的母亲早逝,他知书达理,在炎热的夏天,他用扇子扇凉席子让父亲睡。冬天则先钻进被窝温热被子让父亲睡。他当魏郡太守时当地遭遇洪灾,他拿出自己的俸禄和家产救济灾民。人们称他:“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郯国国君。年幼好学,聪慧仁德,孝敬父母。父母患眼疾,人说鹿乳可以治愈,郯子便四处寻求,未能得到。郯子见父母受眼疾折磨,心急如焚,使裹着鹿皮,假扮小鹿,混入野外鹿群中觅取鹿乳。鹿生性机警,胆小怕人,又善于奔跑,郯子连去几日,终未如愿。一日,裹着鹿皮的少年郯子,在野外与猎人相遇,猎人张弓要射,郯子急忙站起来,将实情相告。他的孝行感动了猎人,猎人以家中驯养的母鹿之乳相赠。邻子得到鹿乳,赶回家中为父母治疗眼疾。
【仲由负米】
仲由是周朝春秋时候鲁国人,字子路。非常孝敬父母。他从小家境贫寒,非常节俭。经常吃一般的野菜,吃得很不好。仲由觉得自己吃野菜没关系,但怕父母营养不够,身体不好,很是担心。家里没有米,为了让父母吃到米,他必须要走到很远很远的百里之外才能买到米,再背着米赶回家里,奉养双亲。百里之外是非常远的路程,也许现在有人也可以做到一次,两次。可是一年四季经常如此,就极其不易。然而仲由却甘之如饴。为了能让父母吃到米,不论寒风烈日,都不辞辛劳地跑到百里之外买米,再背回家。
冬天,冰天雪地,天气非常寒冷,仲由顶着鹅毛大雪,踏着河面上的冰,一步一滑的往前走,脚被冻僵了。抱着米袋的双手实在冻得不行,便停下来,放在嘴边暖暖,然后继续赶路。 夏天,烈日炎炎,汗流浃背,仲由都不停下来歇息一会,只为了能早点回家给父母做可口的饭菜;遇到大雨时,仲由就把米袋藏在自己的衣服里,宁愿淋湿自己也不让大雨淋到米袋;刮风就更不在话下。
后来仲由的父母双双过世,他南下到了楚国。楚王聘他当官,给他很优厚的待遇。一出门就有上百辆的马车跟随,每年给的俸禄非常多。所吃的饭菜很丰盛,每天山珍海味不断。过着富足的生活。但他并没有因为物质条件好而感到欢喜,反而时常的感叹。因为他的父母已经不在了。他是多么希望父母能在世和他一起过好生活;可是父母已经不在了,即使他想再负米百里之外奉养双亲,都永远不可能了。
【上书救父】
汉文帝时,有一位叫淳于意的人,拜齐国著名医师杨庆为师,学得一手高超的医术,曾经做过齐国的仓令。他的老师去世以后,弃官行医。因为个性刚直,行医的时候,得罪了一位有权势的人,导致后来自己遭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他的女儿名叫缇萦,虽然是一位弱小女子,然而不辞劳苦,长途跋涉一同前往长安向皇帝诉冤。她陈述了肉刑的害处,并说明了父亲做官时清廉爱民,行医时施仁济世,现在确实是遭人诬害。愿意替父受刑。汉文帝被缇萦的孝心深深感动,赦免了她的父亲,并且下诏书废除了肉刑。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材的内容浅显易懂,知识点比较明显。因而我采用了探究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事例,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深入挖掘了学生的潜能,积极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互动的情景,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自由奔放地参与、思维和学习。
学生参与的热情极高,课堂氛围活跃,在探究过程、活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天下父母对子女的爱,在案例对比分析过程中,认识到作为子女,应该要懂得孝敬父母。这比教师单纯的说教,效果好得多。
学生在探究过程、课堂活动过程的强烈参与意识,给了我更多的思考:
1、教学必须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的“个人意义和价值”,要充分信任学生,充分展现学生自己的能力,要给予他们充分施展和发挥的舞台,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乐于探究,这些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2、教师对思想品德课程资源要筛选,要结合教材实际,贴近学生实际,最好能结合社会与国情的实际;
3、教师要有机整合课程资源,要把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教学内容、活动内容与过程融为一体,
4、教师要能用孩子们更容易接受的语言和方式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 7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