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南营子小学 刘艳课 题17、唯一的听众课 型重点课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会6个生字。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重 点难 点关 键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课件及教具准备幻灯片课时安排2课时第 一 课
2、 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1播放月光奏鸣曲。同学们,刚才你们听的这首小提琴曲美吗?大家听得多认真、多投入呀!你们,就是这首曲子的听众(板书)可是,曲子好听琴难拉。有一位小提琴的爱好者,刚开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当作是锯桌腿的声音,他感到十分沮丧和灰心,但是后来,他成功了,这都是得益于他的那位唯一的听众。板书:唯一的(理解词语)2齐读课题,质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最想问什么? 老师把大家的问题归纳一下 二、初读课文1、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反馈读,开火车读课文2、结合课文理解词语,识记生字词。沮丧 诅咒 潜滋暗长 忐忑不安3、解决
3、针对题目所提的问题。“唯一的听众”是指谁? 相机板书:老妇人听什么?怎么听?为什么只有她自己听?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一位德高望重的音乐教授为了帮助一位学琴的年轻人故意装聋,在她真诚无私的帮助下,年轻人由没有信心学拉小提琴,到能够奏出真正的音乐的事。三、按事情发展顺序,把课文分成几部分,说说课文主要内容。四、你认为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人?预设:就一个预设:“唯一的听众”是指谁?听什么?怎么听?为什么只有她自己听?生:老妇人生:听一位年轻的学琴者拉小提琴。生:老教授爱护我、鼓励我,帮我找回学琴的自信,故意装成耳聋的人。生:因为家里人觉得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个白痴。在他们听起来,我拉的小夜曲就像
4、是锯床腿的声音。我感到沮丧和会心,我甚至不敢在练琴,知道我发现了一个绝妙的去处。就在楼去后面的小山上,有一片小树林,地上铺满了落叶,在那里我遇到了这位老妇人,她为了鼓励我,让我重新燃起学琴的自信,每天都听我练琴。第1部分:父亲和妹妹说我在音乐方面是个白痴,使我十分沮丧,不敢在家中练琴。第2部分:(2、3)我到林中练琴,遇到了一位自称耳聋的老妇人,在老妇人的鼓励和爱护下,我的琴技不断提高,使我有了信心,我又回到家中练琴。第3部分:我从妹妹那儿知道了老妇人的真实身份,心灵受到震撼。第4部分:我依然每个清晨到林中拉琴,感觉自己走出了真正的音乐。善良 充满爱心 具有高超的教育技巧_月_日 星期_ 本学
5、期第_节第 二 课 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课时一、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 出事感悟题品读课文。1、 你觉得老教授是个怎样的人?2、 你从哪看出来的,画出相关语句,结合语言文字谈谈你的感受。把你的感受写在书中空白处。3、 小组交流所画语句,及自己的感受。1) 课件出示语段:老人叫住我,说:“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师:追问为什么你从这里就感觉到老人善良、有爱心呢?引导学生联系前文来说。引导读:读出老人的善良,有爱心。抓住打搅一词,体会老人具有高超的教育技巧。引导读:读出老人高超的教育技巧。2) 课件出示语段: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
6、。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师:为什么你从这里就感受到老人善良、有爱心呢?引导学生读出善良、有爱心。师:从哪里看出老人具有高超的教育技巧?师:谁还想谈谈你的想法?师:多么教育有方的一位老人呀,谁读读这句话?生:练习读、评价3) 课件出示语段:“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我被老人诗一般语言打动了。师:读出老人的善良、有爱心。师:为什么说老人的语言像诗一样?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老人诗一样语言,感受老人美好的内心世界。4) 当我感觉到身后有人而转过身时,吓了一跳,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一张木椅上,双眼平静的望着我。师:老人静静的望着我在想什么呢?指导朗
7、读:读出老人的善良、有爱心。5) 她一直很平静的望着我。师:你觉得此时老妇人的心里又在想什么呢?6) 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师:听了老人的话,我的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过渡语:老人那一句句鼓励的语言,那一个个平静的眼神都是在激励我,催我上进,这是一个多么善良、有爱心、育人有方的老人呀,再来读一读第2自然段,用心去体会老人美好的内心世界。7)而我唯一的听众也一定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了,并且有一次她竟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师:老人非常有爱心,育人有方,又一次的鼓励,我只要勤奋练琴,就能奏出优美的音乐。师
8、:那么在老人的鼓励下,我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过渡语: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位善良、有爱心,育人有方的老人才使我发生巨变,变得越来越刻苦,越来越越有信心了。8)只是在一个个美丽的清晨,一个人轻轻地拉,一个人静静地听。老人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师:为什么说是一个个美丽的清晨?师:面对这样一位善良、有爱心、鼓励我练琴育人有方的老教授,我心中充满了感激,一直珍藏着一位老人的美好心灵,把对老人的感激都倾诉在了琴声里。出示:每天清晨,我总是早早地来到林子里,面对着这位老人,这位耳“聋”的音乐家,我唯一的听众,轻轻调好弦,然后静静拉起一支优美的曲子。我感觉我奏出了真
9、正的音乐,那些美妙的音符在琴弦上缓缓流淌着,充满了整个林子,充满了整个心灵。三、面对这样一位善良可敬、育人有方的老教授,如果我们把感激的琴声化为感激的语言,你想对她说点什么吗?师: 总结多么善良、有爱心、育人有方的老教授呀,一句简单的鼓励能够点燃希望,一个平静的眼神能沟通心灵,懂得鼓励,懂得帮助,懂得关爱,生活会更加自信,美好。(2)最后,送同学们两段话:(屏幕出示)1、生活中能得到别人的鼓励是幸运的,若能给与他人鼓励则是高尚的。2、我们每个人都有要感谢的,其中不仅有物质上的给予,而且也包括精神上的支持。对很多给予者来说,也许这种给予是微不足道的,可它的作用常常难以估量。因此,我们每个都应尽自
10、己所能,给予别人。四、拓展写作1、用“我”的口吻给老教授写一封感谢信2、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一些像老妇人一样一直默默的鼓励和支持你的人呢?训练点:拓展写作一位德高望重的音乐教授为了帮助一位学琴的年轻人故意装聋,在她真诚无私的帮助下,年轻人由没有信心学拉小提琴,到能够奏出真正的音乐的事。善良 充满爱心 高超的教育技巧生:我从这里感受到老人善良,有爱心,具有高超的教育技巧。老人对我很谦和,非常尊重年轻人,小心的呵护着我的自尊心。(明明是我那难听的琴声打搅了老人,可老人却说是打搅了我,老人呵护年轻人的自尊心。)生:我从这里感受到老人善良、有爱心,具有高超的教育技巧。生:明明年轻人拉的小提琴就像锯子
11、,却说年轻人拉的非常好。为了树立年轻人拉琴的自信心,鼓励年轻人。生:善意的谎言来呵护年轻人的自尊心,激励年轻人刻苦努力拉琴,让年轻人重新树立信心。生:老夫人在赞扬年轻人,并且装成耳聋的人。 生:老夫人在赞扬年轻人,并且装成耳聋的人,就是为了让我不去顾虑别人听见后的感受,我放心大胆的拉琴,才有了可后来的进步生:我从这里看出老人善良、有爱心。她要用心去感受音乐,并且要每天做我的听众。联系前文家人对我的态度,以及妹妹对我的态度说,这么难听的、锯床腿的声音老人却要在每天早晨都来听,他要鼓励我持之以恒的练琴。生:我拉琴的声音像是将那把锯子带到了林子里,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和谐的美,一定够坏了这
12、位老人正独享的清幽。但老人对我却是那样的谦和,小心的呵护着我的自尊心,诚恳的要求成为我的听众。我的内心有了几分兴奋,我的心被打动了,我觉得老人的语言就像诗一样美丽。生:我从这里感觉到老人善良、有爱心。这么难听的像锯床腿一样的声音老人却面不改色,静静的望着我。生:她在想如果我要是流露出觉得这首曲子难听的表情,这个年轻人以后就更不敢拉了。我要想办法鼓励他。生:让我觉得老妇人很有爱心,因为我拉的那么难听,要是别人早就捂着耳朵逃走了,可她一直用平静的眼神鼓励着我。他拉的小提琴越来越有进步了,我要在鼓励鼓励他,他拉的可能会更好。生:老妇人感受到小伙子的进步很快,不断地对他进行肯定,鼓励他不断努力,继续练
13、下去。生:我的努力得到肯定和赞许,(喜滋滋的,有了继续努力的信心)生:早早的可以看出老教授来的很早,而且每天都这样,她在鼓励我勤奋练琴。生:这又是老妇人再次给我信心和力量,她的话使“我”感到:只要刻苦练习,优美的琴声能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老妇人是在鼓励“我”继续苦练下去。生:我又开始在家中练,妹妹也不敲门了。以前我坐在木椅上练习,现在我站的很直。生:她慈祥的眼神平静的望着我,老人鼓励我,肯定我拉的好。手指悄悄打着节奏,说明我拉得很好。生:一个个清晨因为有这样一位善良可敬、充满爱心、智慧的老人而美丽,因为有这位慈祥的老人陪伴我、鼓励我练琴而美丽,因为我弹出优美的曲子而美丽。学生齐读生:结合课文内
14、容诉说感激之情。读句子任选其一练习写作第 三 课 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小令 ( )的仪式 ( )的美 ( )的表情 ( )语言 ( )的样子( )的教授 ( )的心灵 ( )的听众 ( )的音符 ( )的眼睛 ( )的潭水二、|小练笔1、用“我”的口吻给老教授写一封感谢信2、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一些像老妇人一样一直默默的鼓励和支持你的人呢?学生练习学生练习写作,并修改。全班交流。作业设计1、用“我”的口吻给老教授写一封感谢信2、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一些像老妇人一样一直默默的鼓励和支持你的人呢?(二选一)板书设计惟一的听众耳聋老人听众树立我的自信惟
15、一的听众 让我成功音乐教授 默默帮助我、鼓励我唯一的听众课后反思南营子小学 刘艳看到唯一的听众,我被老教授的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法所折服,她那无声的语言胜似千言万语,老教授隐瞒真实身份,装作聋子,这种精神不是一般人所能办到的。唯一的听众讲述的是一个被家人称作是音乐白痴的人,虽极大打击了他的自尊心,但是并没有泯灭他对小提琴的爱好。他躲到树林里练习拉琴,幸运地是他遇到了一位自称是聋子的老妇人,给予了无私的真诚的鼓励和肯定,消除了作者的顾虑,重拾了自信,经过一番努力之后,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小提琴手。课文情节很有戏剧性,极具感染力,孩子们都很感兴趣,而且这个善意而美丽的语言,也感动了每一位学生。这篇课文
16、有两条主线,以老教授为主,“我”的变化为辅,两条主线截然分开不可取,但又不能混为一谈。于是,我引导学生以老人为主,以“我”的变化为辅,这样一主一次,一明一暗,既突出了重点,又无遗漏,学生也有的放矢,汇报起来也就颇为精彩。文章由两条线索交替行文,一条是老妇人的言语和神态对作者的鼓励,另一条则是作者的心理活动,以及改变。利用这两条线索,牵引出整个故事,让学生在朗读与感悟中走个来回,则是我设计教学过程的一个出发的。于是,我抓住老妇人的语言描写为主线,穿插这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和我有什么变化?这两个问题作牵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其次,由于老妇人隐瞒了身份,装作了一个聋子,直到有一天,妹妹才告诉我事情
17、的真相,由此,我震惊震撼,我百感交集,在原文中,作者还是继续隐瞒了这个秘密,继续面对这唯一的听众演奏着动人的曲子,他要用自己的努力回报老妇人的教导。因此,事情的真相的揭示,同样会给同学们一个震撼,足以把课堂的气氛推向高潮。因此,我也改编了教材,期望在课堂上出现那令人震惊的效果。回顾课堂的四十分钟、围绕着主线,紧紧抓住老教授的语言神态,以及“我”的心理描写的语句,两者一主一次,一暗一明,学生在发言过程中抓住重点词,联系上下文,进行对比等多种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在品词析句中老妇人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其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读课文时,给与充分的时间朗读,同时写写批注。在巡回时,我发现有些同
18、学的批注还是相当精彩。有的针对文章当中的环境描写,写道:环境的优雅,为我能鼓起勇气练琴作了铺垫。有的针对文末“耳聋”的老妇人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为什么这儿要加上引号?难道老妇人不是真正的耳聋?”通过阅读,学生很敏感地感受到老妇人不是真正的耳聋,而是一个善意的谎言。有的对“平静的望着”写出了自己的感受,“此时无声胜有声,老妇人平静的眼神让我感受到了无穷的力量。”现在回想一下,课堂应该是展示学生学习心得的舞台,课堂上未展示这一点,实在有些遗憾。正是由于学生出于对老教授的尊敬,所以学生学得入境,读的入情,感悟得也更深刻。如:我的心中漾溢着一种从未有过感觉。我提问: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学生的回答令我
19、惊喜:“这是一种暖洋洋的感觉!”“这是一种像喝了蜜甜滋滋的感觉!”“这是我从未感觉到的自信!”谁说不是呢?正是因为我一直以来受到了讽刺和打击,对拉琴甚至其它事方面更无自尊和信心可言。这如春风拂面般的感觉是多么令人舒畅。学生读到了我的心坎里去了。、巧妙的教材处理,适时地出现引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当学生谈到我的琴声让老妇人感受到无比的快乐和幸福这句话时,我适时提问,对此你有什么疑问吗?老妇人是不是真的是“耳聋”的呢?一下子众说纷纭。我出示课文中的一段话。在音乐的伴奏下,在老师的激情朗读下,学生的心灵被震撼了。当我读完这一段,我分明感受到同学们震撼,一个个眼睛睁得大大的,似乎还不相信眼前的一切。
20、“你此时最想说什么?”一生说:“老教授分明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音乐教授,首席演奏家,她听惯了高水平的演奏,怎么能够忍受这锯床腿般的声音,而且坚持天天去听,表现出来的神态还是那么平静。”“老教授为什么一定要说自己是聋子,而不教一些拉琴的技法呢?”有人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老教授作为一名首席小提琴手,居然天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拉琴,真是太伟大了!”有人在发出自己的感概。课堂永远充满了遗憾,回思课堂。这样一篇课文,我用45分钟完成了,超时5分钟,有很多地方浪费了时间,以后要多注意。可前备课很充分,但是教学过程中,学生虽然联系我的心里变化来体会教授的善良、教学技巧高超,但是我没有进行指导,或指导的并不到位,还需进一步努力。其次,课堂上的语文味的体现。虽然课堂上,我一直引领学生朗读品悟,但练习不够。虽说课堂上,我安排了一个句式转化,省略号的补白,预设中有个练笔,但是由于课堂容量较大,没让学生动手写,匆匆说一说过场,这一工具性体现的就不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