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时代博物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作用.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45309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博物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作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时代博物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作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时代博物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作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博物馆学246看历史 2023 年第 2 期 EYEONHISTORY 2023No.2新时代博物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作用赵博秦皇岛市文物保护中心 河北 秦皇岛 066000【摘.要】博物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和教育机构,发挥文化展示、文化传承与传播、文化交流作用,助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文简要阐述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了博物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方面的价值和基础,总结了新时代博物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路径。【关键词】新时代;博物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中图分类号】G269.2博物馆最初始的职能和作用就

2、是收藏和保存典籍、文物,进行藏品展示等等。后期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博物馆数量不断增加,类型也越来越多,逐渐增加了文化研究、文化教育等功能。新时期,博物馆要最大程度发挥文化研究、文化传承和传播及文化教育功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1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文化自信是本质的精神追求,是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的思想基础。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反映着人民对自身文化传统及其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念,那些古为今用、去粗取精的优秀传统文化见证着辉煌的历史征程。在经史子集、琴棋书画、举手投足、伦理日常中,无不展示着人们的文化世界和精神生活。自始至终,文化自信都

3、作为一种动力源泉,凝聚着力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也促进了伟大复兴的新征程1。2 博物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方面的价值和基础博物馆是典藏人文自然遗产等的公共文化服务和教育机构,是一种非盈利性的社会服务常设机构。它的主要功能就是研究、典藏、保护、诠释和真实物质和非物质遗产,具有开放性、可及性和包容性。博物馆承载着文物、史献、标本等的收藏、观赏者宣传教育以及文博研究和文化传承等等职能。收藏和保存的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自然现象及生活史料,能使参观者受到教育和启发。在博物馆举办的各种展览,既可以传承历史和文化知识,又可以让参观者受到教育,助力提升全民科学文化水平。博物馆中陈列的

4、各种文物,涉及艺术、科学、社会历史、民族文化等等发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艺术瑰宝。微观上讲,博物馆的作用就是以各种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为载体,完成陈列、展示和传承文化使命;宏观上看,博物馆中浓缩的是城市和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历程,博物馆也具备文化交流、跨文化交流以及提升城市凝聚力和推进社会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博物馆是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3 新时代博物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路径3.1 优化整合博物馆文化资源,激活博物馆传播文化自信的新活力中国博物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的有关数据显示,中国目前已经注册登记的博物馆数量有 23500 多个,并且仍在以每年 10

5、0个左右的速度增长。到 2020 年,每 25 万中国人就拥有一个博物馆。单 2021 年全国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举办 3.19 万个(如图 1)。2019 年中国故宫博物馆的参观人数达到了 1933 万人次(如图 2)。博物馆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要更大程度上发挥博物馆的阵地和文化传播窗口作用,组织更大规模、更大流量的展览。博物馆资源整合的主体就是自己的典藏和文物等资源。第一,各级博物馆可以充分利用和合理整合自身的典藏资源,提升这些藏品的展出频率和展出效果,通过不同地排列组合和设计制作,打造更高质量的精品展览。以上海博物馆为例,上海博物馆的

6、典藏文物非常丰富,但珍贵文物就有十几万件,上海博物馆可以抓住自己的典藏优势,对典藏文物进行分类整合,推出不同主题,不同概念的主题性展览,比如以青铜器为主题,可以组织“青铜时代文化艺术展”“青铜器与饮食文化展”“青铜音乐展”等等,让参观者受到青铜文化艺术、音乐艺术以及饮食文化等等方面的教育,让参观者对中国的青铜文化有更深了解,刺激参观者内心的中华民族情节。第二,博物馆可以通过整合一些馆外资源,推进馆际交流,利作者简介:赵博(1983.11),男,汉,籍贯:河北秦皇岛,文博馆员,研究方向:博物馆展陈与社教。博物馆学247看历史 2023 年第 2 期 EYEONHISTORY 2023No.2用联

7、展、借展、巡展、互展等形式,更大程度上满足受众的社会需求。2022 年故宫国博就曾重磅推出联展,再现和合文化,以两馆 400 余件精品文物讲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和合理念,天地人和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天下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彰显中国的强大文化生命力2。图 1:近年来全国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数据图 2:2019 年中国博物馆参观人数 TOP103.2 依托新技术和新设备,致力于打造数字馆,推进博物馆智慧化建设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时代的博物馆也向着智慧化新模式发展,开启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新征程。数字博物馆就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三维立体技术、计算机

8、网络技术、立体显示系统、互娱系统、特效系统等等将现实存在的实体博物馆以三维立体的方式呈现于网络。相比实体博物馆,网络数字化博物馆的出现更进一步扩大了博物馆文化传承的影响范围,也进一步提升了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影响力。在新时代博物馆的运营中,更多先进地新媒体技术被应用其中,很多博物馆的陈列和展示功能都应用到了新媒体技术,裸眼 3D、体感交互、VR 等科学技术在藏品真实中的应用,不仅进一步增强了博物馆的娱乐性,又能给观览者以更好地视听效果,让观览者沉浸在空间感受当中。借助新媒体技术,博物馆不仅能将陈列品的更多维度和层面展示出来,还能借助新技术展示文物的时代、工艺和制作技术,通过立体影像和图片展示,让文

9、物活起来。比如,定州博物馆就曾利用影像技术,将“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的骨质完整展示出来,既增强了游客对该文物的了解兴趣,又能让文物活起来,增强博物馆的文化氛围。通过三维立体技术打造的“金缕玉衣”展示,既能对影像色彩实现处理,又能更真实还原物品原貌,就仿佛这件“作品”放置眼前,置身那个时代,观赏者不仅感慨中国工艺之精妙,油然而生一种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3。3.3 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措施明确指出:要本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挖文化文物资源的精神内涵,让文化

10、创意产品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感悟到中华文化和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比如,博物馆可以以自身的文化资源为基础,进行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前提是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对本博物馆内的文化资源和代表性藏品进行更为深刻的内涵挖掘,找到这些文化资源与现代文化和现代生活的契合点产生“文化共鸣”,以此为基础进行文化产品设计和开发,更能满足当代人审美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才能让游览者更有欲望带回家,同时认同文化产品当中的文化内涵。南京博物馆就曾以馆内的代表性藏品“广陵玉玺”和“金兽”为主题进行了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地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茶壶、茶杯、钥匙扣、搜集连、明信片、书签等等系列文化产品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在文化继承和传

11、播方面发挥潜移默化作用。背景故宫博物馆也曾设计开发“宫廷娃娃”“八旗娃娃”等,提高游览者购买欲,以游览者兴趣为起点,进行文化再造,激活文化新活力4。3.4 深化博物馆体制改革,助推博物馆文化产业建设,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创新动力博物馆要真正回归自身社会职能的初衷,“以文养文”回归社会公益。以文创产品的开发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级博物馆也切实根据自身实际在文化产业方面进行了不断尝试和探索,但是受到博物馆特殊性质以及博物馆管理体系和机制的约束,博物馆的文化资源在向着文化产业发展方面遇到了重重阻碍。随着博物馆条例的颁布实施,国家加大对博物馆文化内涵的挖掘力度,推动博物馆

12、与文化创意和旅游博物馆学248看历史 2023 年第 2 期 EYEONHISTORY 2023No.2等产业的结合发展,开发出的各种文化衍生品,给博物馆的新时代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要弘扬博物馆文化力量,还要不断完善博物馆建设体系,让博物馆真正成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文化素养和坚定社会文化自信方面发挥重要推动作用。除了要进行大型历史文化博物馆的建设之外,还要加强对于中小型博物馆的扶持和建设力度,不断丰富博物馆类型,创新博物馆建设,逐渐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体制完善、功能完备的博物馆发展格局,提升博物馆发展质量,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

13、进文化、促进人类文明交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广东省博物馆领域全面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从优化管理体制、健全激励机制、倡导社会参与等等方面,提出了深化博物馆领域改革的创新思路和方法5。4 结语综上所述,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最为基础、最为深层、最为持久的民族力量。博物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教育机构,承载着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时代使命和责任。在新时代,博物馆不仅要最大程度发挥自身馆藏文化资源优势,实现文化资源的优化、整合与利用,更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借助先进地信息技术和科技手段,深度挖掘文化资源内涵;

14、打造文化展览精品,开发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深化博物馆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多方联合,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提供创新路径和力量支持。参考文献1 宋美琳.依托革命类博物馆建设 打造新时代党性教育阵地 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0(12):94-96.2 李静.新时代背景下中小型博物馆社会教育服务探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18):128-129.3 张建.新时代视阙下博物馆社会教育探究 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15):130-131.4 刘敏.浅谈新时代博物馆文化传承与发展 J.中国民族博览,2020(14):205-207.5 何涛.完善传统教育功能,搭建文化交流平台新时代地方博物馆的新使命 J.文物世界,2020(02):66-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