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设计】第二课 土地资源目标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2.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3.结合实例,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治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观点、地区差异观点、因地制宜观点以及正确的资源观。重点和难点: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构成特点、当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采取的措施。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难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规律及对土地基本国策的认识。过程话题导入导入有句古话叫做“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源”,这说明的
2、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说明土地是一个国家农业生产的基础。过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我国土地资源的状况如何。 第二节 土地资源解释土地资源指目前和可预见到的将来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土地,它是人类最宝贵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引导读图结合“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和“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百分比图”,分组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土地按利用类型,主要分为哪几种?(耕地、林地、草地、水域、非农业用地及未利用的土地等等),可进一步指出林地与森林、草地与草场、草原的区别。2.不同的地形分别以什么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会这样?3.我国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所占比例最大?耕地和林地共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难以利用的土
3、地资源占了多少?这会导致哪些问题出现?学生讨论、回答略提供图表1992年我国土地资源的绝对数量和人均数量 土地类型面积(万平方千米)世界地位(第几位)中国人均(平方米)世界人均(平方米)土地总面积9603810027762耕地95.148022501林地128.6510857170草原313.3326446235提问从这个表中,你还能看出我国土地资源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略总结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土地类型多种多样,这是受国土面积、地形、气候、土壤等多种条件影响的结果。2.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小。世界上26个人口5000万以上的国家中,我国的人均耕地居倒数第三位,总量第四,
4、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3。3.耕地和林地比重小,不易利用的土地面积大。转折了解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情况之后,我们来看看它们是如何分布的。活动安排学生读图,思考:每种类型在干湿地区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如何分布?品种上有什么地区的差异?学生讨论回答耕地: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丘陵(秦淮以北为旱地,秦淮以南为水田)。林地: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草地:西部非季风区的高原山地转折土地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活动读书上所给的资料,请你来概括一下,我国的土地资源都面临着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呢?学生读资料,讨论略小结1.当前土地利用中的问题(1)土地资源相对减少 原因:人口的增长使人均占有量减少 工矿、交通、城市的发展使土地资源总量减少(2)土地资源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问题、草场超载等)2.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3.采取的措施(1)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2)开源节流(合理规划各项用地,因地制宜,提高土地的利用率)(3)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和保护结课土地对我们这个人口将近13亿的国家来说,尤其显得重要。每年6月25日,是中国的土地日。大家都要爱护我们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