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聋哑学生发展及其舞蹈教学对他们的影响【摘 要】本文分析了聋哑学生目前的常见的心理和性格,学校要摒弃陈旧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研究和尊重聋哑学生的个性特征,重视对他们的情感引导与潜在能力开发,切实加强以舞蹈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才艺培养。还阐述了律动教学在舞蹈训练中的应用,既提高了聋哑学生对舞蹈的理解,又提高了训练的效果。【关键词】聋哑学生 心理 性格 舞蹈 律动聋哑学生作为特殊群体,同正常人相比,其情感和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受到更多复杂因素的影响,这就可能给他们带来与普通人相比更为严重的心理行为问题,比如他们的心理承受力就相对与普通人群要脆弱许多。关注和提高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促进其个性全面发
2、展和潜能发挥是我们每一位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职责。笔者是柳州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学校对他们的教育从实际出发,加强以艺术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才艺培养,通过让聋哑学生参加舞蹈节目的训练和演出比赛,实践成功说明,聋哑学生有着特殊的心理特征、情感因素和智力潜能,舞蹈的练习对聋哑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情感引导和潜在能力的开发。律动教学作为一种艺术教学的手段伴随着舞蹈的始终。它听起来并不陌生,但在聋哑舞蹈教学中却是一种较新的课程类型。它打破了传统单一坐着不动的上课模式,把“振动”引进教学与训练,以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出现在特殊教育教学中。1. 关注聋哑学生常见的心理和性格1.1 自卑、敏感的心理聋哑学生由于生理上
3、的缺陷、语言沟通障碍,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少,对很多事情感到难以理解,容易缺乏自信,产生自卑心理。尤其一些社会成员对其有偏见、轻视和嘲笑加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往往容易将小问题放大化、敏感化。如在学习和生活中,如果你同别人说笑时无意中指点他时,他会认为你们是在议论他,在说他坏话,有的马上情绪反应强烈,造成性格上容易激动、性情急躁的特征。1.2 封闭的人际关系聋哑学生与外界的语言交流困难,交际经常无法进行而受挫,交往范围很小,多数聋哑学生只与少数家庭成员和同班的关系较好聋哑学生交往。缺少父母、老师和朋友关心和爱护,致使其情绪波动大,性格急躁、孤僻、古怪,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长此以往还将影响聋哑学生感
4、到人情冷漠,使其缺乏同情心,对他人不关心,不友好,甚至具有攻击的倾向。1.3 适应能力较差我校聋哑学生生源主要来自柳州及周边地区,绝大部分出生在多子女家庭。受经济文化条件所限,这些孩子从未受过系统的正规教育。尤其对于刚进校的聋哑学生表现出不会也不想学习、不喜过多交往、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等,表明其社会性水平低;他们对于做事随意性较大,表现出不成熟幼稚的心理特点。柳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属于封闭式教育,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环境长期学习生活,会更易造就孤僻、古怪和内向、保守的人格特征。2. 加强才艺培养,发掘优势能力国内传统教育中最大的缺陷就是忽视了人的能力结构的不平衡性,不管受教育的对象个体能力差异如何,只一
5、味偏重所谓主要学科的学习和书本知识的传授,过分强调语文和数学,往往忽视学生的运动、音乐、人际交往、自我认识等多种能力的培养,这必然会严重阻碍学生个性发展和优势能力的展示。同样的,对于聋哑学生这样的弱势群体,运动、音乐等一系列能力的开发和才艺技能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这是他们生存与竞争的根本,是符合他们能力结构特色的创造性教育。因此,在特殊教育中强调并增加音乐、舞蹈等艺术类课程,加强对聋哑学生的才艺培养,对促进聋哑学生多元能力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舞蹈训练和演出能使聋哑学生在接受艺术美的熏陶中逐渐具备协调动作的基本能力,促进聋哑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间的交流,丰富的肢体语言与强烈的情感
6、意境相互交融的高层次交流让他们获得更强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享受艺术的美,感受人生的美。3. 舞蹈中的律动教学3.1 律动与音乐节奏振动的感知节奏指的是节拍的变化、时间的长短、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以及根据作品要求相互之间形成的比例关系。它是音乐的骨骼,是生命的节律。节奏性不仅是舞蹈艺术的基本要素,也是舞蹈的基本艺术特征。是舞蹈就有节奏,没有节奏就没有舞蹈。缺失音乐的舞蹈如同失去提线的玩偶,而失去节奏的音乐没有形态的幽灵。舞蹈的感觉来自律动。舞蹈律动的产生源于音乐的节奏。肢体语言在舞蹈中处于核心地位,但必须对音乐节奏振动进行深入分析、解剖、处理,而律动是规范化的、形体化、艺术化的音乐节奏。律动
7、是肢体语言的提线,是动作的精魂所在。只有突出音乐的节奏特点,做好舞蹈的律动,才能在学习训练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合理安排时间、空间、力度等。因此,注重律动教学与音乐节奏振动相融显得尤为重要。3.2 律动与舞蹈的气息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有呼吸,呼吸的调整有利节奏振动的把握。每个舞蹈都需要通过呼吸来稳定情绪,调整心境。呼吸是贯穿舞蹈动作之间连接的关键。平常而多变的呼吸,令舞蹈处于无常、多变的运动中,它对舞蹈的影响不可忽视。如果表演者不懂运用呼吸,那么舞蹈中设计的许多动作仅能在肢体的运动上停留,舞蹈便会黯然失色,失去应有的韵味和美感。舞蹈分内在呼吸和外在呼吸。内在的呼吸事实上是舞者内心的节奏,而外在的呼吸指
8、的就是肢体的律动。这时,内在呼吸与外在的呼吸在节奏振动的牵引下,两者同处一体同气连枝。当内在节奏振动加强、加快时,外在表现为短促有力的律动;而内在节奏振动减弱、变慢时,外在表现为缓慢而饱满的律动。呼吸的来自内心,如果心中没有节奏,就没有和谐的呼吸,自然也就没有流畅的动作。因此,只要掌握好内在的呼吸就能把握好外在的肢体律动。3.3 教学中的律动技巧掌握与提高3.3.1 突出节奏振动,采用变换训练法训练促进律动教学在舞蹈律动与音乐要素配合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是律动要跟随音乐节奏振动的变换而变化。首先要合节拍,其次是速度和旋律。在教学中,教师应选择一些不同风格的乐曲,让学生熟悉、分辨各种舞曲的节拍振
9、动,可以利用音乐的时间、节奏、空间想象以及音乐的力度、色调、色度等艺术特点来渲染舞蹈动作。3.3.2 律动与气息的调整一个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好的舞蹈作品,一定是呼吸、形与神、律动的完美融合。要做到这一点十分的不容易,它不仅需要外部灵巧柔韧、极富有表现力的肢体语言,更需要的是编导老师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观察和深刻感悟其丰富的内心世界。优美成功的舞蹈能带给人们美感,那是因为动作的流畅,而动作流畅又是源于呼吸的流畅。无论在民族舞、现代舞、自由舞中,呼吸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现代舞中的跳跃或者旋转动作讲究用脚、膝盖等部位来发力支撑身体的重量。在做这类动作时要快,一般都是呼气;而“冻结”就是要在舞蹈中
10、,突然出现一个倒立着的停顿动作,在做这类动作时要在瞬时完成,一般都是吸气、屏气。上述舞蹈都有几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音乐中出现重拍的时候呼气,同时律动在这个时候也暂时的停止。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妙在灵活,贵在创造。在多年参加各类比赛中积累的经验指引下,走进新舞蹈教学训练中,探索新课堂教学的奥妙,让特殊学生舞蹈律动课堂教学越来越精彩,越来越容易掌握动作技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用一个勇敢的心去迎接新的生活和挑战。【参考文献】1朱丽莎. 残疾人心理健康探讨j. 医学文选,2006,25(4):733-735.2张鸿雁. 聋哑儿童人格特质的研究综述j.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7,7(4):316-317.3成全译.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4刘同春.舞蹈教育课程的优化设置与互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4(04).5郭艳霞,张兴存.律动教学j.中国音乐教育,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