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UG 教程——特征的扩展与操作(1).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436460 上传时间:2025-01-04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2.12M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UG 教程——特征的扩展与操作(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UG 教程——特征的扩展与操作(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4 特征的扩展 特征的扩展包括特征的拉伸、特征旋转、特征的顺滑和布尔运算。这些特征的扩展是对实体造型的扩展,适用于处理复杂型体的造型,使实体造型简单化。 5.4.1 特征的拉伸(Extrude) 特征的拉伸是将实体表面、实体边缘、曲线、链接曲线或者片体通过拉伸生成实体或者片体。点击图标或者选择菜单条中的【插入】→【成型特征】→【拉伸】,弹出如图5-116所示对话框。 图5-116 【拉伸对象】对话框 1. 选择拉伸对象 拉伸对象用于定义拉伸的截面曲线。在选择拉伸对象时,可以使用实体表面、实体边缘、曲线、链接曲线和片体来定义拉伸的截面曲线。其中片体选项用于选择片体边缘作为拉伸对象,选择拉伸对象的方法与创建管道中选择引导对象的方法相类似。 2. 指定拉伸方式 拉伸对象确定后,弹出如图5-117所示的指定拉伸方式对话框。该对话框有四种拉伸方式:它们分别是按方向与距离拉伸、拉伸到指定面、在两个指定面间拉伸和穿越多个实体拉伸。其中: 图5-117 【指定拉伸方式】对话框 l 方向与距离 该选项按指定的方向和距离拉伸选择的对象。选择该选项,将会出现如图5-118所示选择拉伸方向对话框,对于对话框各选项: 图5-118 【选择拉伸方向】对话框 通过矢量构造器来定义拉伸方向。可构造一矢量作为拉伸方向。 l 裁剪至面/平面 该选项按指定的方向与实体厚度拉伸到的实体表面或基准平面。选择该选项后将会出现如图5-118所示选择拉伸方向对话框,如前所述确定方向,会出现如图5-119所示选择修剪面对话框。修剪面是沿拉伸方向拉伸所选对象的截止面。对于对话框中各选项: 图5-119 【选择修剪面】对话框 Ø 修剪面选项 该单选框用于指定修剪面是否扩展。 ü 不扩展修剪面 当拉伸对象拉伸后不超出修剪面时,选择该选项。 ü 延伸修剪面 当拉伸对象经拉伸后会超出修剪面时,选择该选项。 l 在两个面间拉伸 该选项按指定的方向与实体厚度,在两个实体表面或基准平面间进行拉伸,拉伸所选对象。选择该选项后将会出现如图5-118所示选择拉伸方向对话框,如前所述确定方向,会弹出如图5-119所示选择修剪面对话框。先设置第一个修剪面,确定,然后重复操作设置第二个修剪面即可。 l 通过多个体 该选项按指定厚度,在指定的多个实体上,减去拉伸得到的特征。选择该选项,弹出如下图所示的选择实体对话框。选择一个或多个实体作为目标实体。 l 裁剪至体 该选项操作基本上与裁剪至面/平面相同。 3. 设置拉伸参数 完成拉伸对象选择和拉伸方式的确定后。设置好拉伸参数。单击确定,选择一种布尔操作方法,会因方式不同而弹出不同参数设置对话框,如图5-120、图5-121或图5-122所示。即完成拉伸操作。对于拉伸参数设置对话框: 图5-120 【参数设置】对话框 图5-120 【参数设置】对话框 图5-120 【参数设置】对话框 l 起始距离 用于设置拉伸的起始位置。正负值是相对拉伸方向而言。 l 终止距离 用于设置拉伸的终止位置。值的大小是相对于各拉伸对象所在平面而言,正负是相对拉伸方向而言。 l 第一个偏置 用于设置截面曲线偏置的起始位置。值的大小是相对于截面曲线而言。正负是相对偏置方向而言。 l 第二个偏置 用于设置截面曲线偏置的终止位置。值与第一偏置相类似。 l 拔模角 用于设置沿拉伸方向的拉伸角度,其绝对值必须小于90°。 双偏置 偏置值有正也 有负 单偏置 偏置值为正 单偏置 偏置值为负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说明特征的拉伸: 如图5-121所示将实体1和实体2通过特征的拉伸连结起来。 图5-121 实体1和实体2 按照特征拉伸的创建步骤。单击图标,首先选择拉伸对象。如下图5-122所示 然后确定拉伸方式,如图5-123所示。 图5-123 确定拉伸方式 下面输入拉伸参数创建拉伸特征。如图5-124所示。 图5-124 特征的拉伸 5.4.2 特征的旋转(Revolve) 特征的旋转是将实体表面、实体边缘、曲线、链接曲线或者片体通过旋转生成实体或者片体。创建步骤与特征的拉伸相类似。单击图标或者选择菜单条中的【插入】→【成型特征】→【回转】,弹出如图5-125所示选择旋转对象对话框。 图5-125 【选择旋转对象】对话框 1. 选择旋转对象 旋转对象用于定义旋转的截面曲线,选项与拉伸的特征相类似。 2. 指定旋转方式 选择旋转对象选择完毕,将会出现如图5-126所示选择旋转方式对话框。对于对话框选项中各旋转方式: 图5-126 【选择旋转方式】对话框 l 轴_角度 该选项按指定的旋转轴、旋转起始角和终止角的方式进行旋转。单击该选项,先弹出如图5-127左图所示选择旋转轴方向对话框。通过矢量构造器建立旋转轴的矢量方向。选择确定以后,弹出右图所示选择旋转中心点对话框,通过点构造器定义旋转轴的中心点坐标。确定,则旋转轴定义完成。 图5-127 【确定旋转轴】对话框 l 裁剪至面 由该方式创建的旋转特征,起始于旋转对象所在面,终止于指定的实体表面或基准平面。选择该选项,弹出如图5-128所示选择修剪面对话框。指定过滤器选项,并选择实体表面或基准平面作为修剪面。 图5-128 【选择修剪面】对话框 l 在两个面之间裁剪 该方式创建的旋转特征,起始于所选的第一个实体表面或基准平面,终止于所选的第二个实体表面或基准平面。选择该选项,弹出与裁剪至面相同的选择修剪面对话框。不同之处是选择两次平面,起始面和终止面。 注意:若回转体回转的方向有误,改变旋转轴矢量方向即可。 3. 设置旋转参数 在指定旋转方式及其旋转轴和修剪面之后,将弹出如图5-129或图5-130所示设置旋转参数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旋转参数后,单击确定。选择一种布尔操作方法,即完成旋转操作,其中: 图5-129 【设置旋转参数】对话框 图5-130 【设置旋转参数】对话框 l 起始角 用于设置旋转对象旋转的起始角度,值的大小是相对于旋转截面曲线中各曲线所在平面而言,其方向与旋转轴成右手定则为正。 l 结束角度 用于设置旋转对象旋转的终止角度,值的大小是相对于旋转截面曲线中各曲线所在平面而言,其方向也是与旋转轴成右手定则为正。 l 第一个偏置 用于设置旋转对象偏置的起始位置,值的大小是相对于旋转截面曲线中各曲线而言。 l 第二个偏置 该选项用于设置旋转对象偏置的终止位置,值的大小也是相对于旋转截面曲线中各曲线而言,其正负也是相对偏置方向(虚线矢量箭头方向)而言。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说明特征的旋转: 如图5-131所示的曲线绕轴旋转生成实体。 旋转轴 旋转对象 图5-131 曲线绕轴旋转生成实体 按照前面所说的步骤,首先选择操作对象,单击图标,如图5-132所示。 选择旋转对象 图5-132 选择操作对象 然后确定旋转方式,如图5-133所示。 旋转轴 图5-133 确定旋转方式 最后输入旋转参数,生成实体,如图5-134所示。 图5-134 生成实体 5.4.3 沿导线扫掠(Sweep along Guide) 沿导线扫掠是沿着一定的轨道进行扫描拉伸将实体表面、实体边缘、曲线或者链接曲线生成实体或者片体。点击图标或者选择菜单条中的【插入】→【成型特征】→【沿导线扫掠】,系统会弹出对象选取对话框,让用户选择扫描对象和选择引导线。选择引导线后,会弹出如图5-135所示的扫描参数对话框。 图5-135 【扫描参数】对话框 该对话框中包含了Offset 1(第一偏移)和Offset 2(第二偏移)两个参数文本框。在对话框中输入旋转参数后,再利用布尔操作对话框,确定一种布尔操作方法,即可完成沿轨迹扫描的操作。 特征的顺滑与用轴_角度拉伸方式生成拉伸特征在实质上是相同的。只是用所选引导线不同,后者只能是直线,而前者可以是曲线或者链接曲线。前面讲述的生成导管与特征的顺滑也非常相似,只是不产生偏置。这里不再熬述。 5.4.4操作范例 这里将以某截面曲线的拉伸和扫描特征的创建范例为代表,向读者介绍实体建模中关于特征扩展的操作过程。 1)在工具图标栏中单击或选择菜单命令 插入†成型特征†拉伸,弹出对象选取对话框后,选取带圆角的四边形作为操作对象。接着在弹出的拉伸方式对话框中选取方向和距离选项,再在随后弹出的对话框中选取确定,接受系统省缺的拉伸方向,如下图所示。 2)确定了拉伸方向后,会弹出拉伸参数对话框,在起始距离文本框中输入0,在终止距离文本框中输入15,在第二偏置文本框中输入-5,在拔模角文本框中输入45。单击确定按钮,系统就会按设置参数进行拉伸操作,创建所选曲线的拉伸特征。 3)接下来要进行扫描操作。在工具图标栏中单击或选择菜单命令 插入†成型特征†沿导线扫掠,在弹出对象选取对话框,选择由三段直线组成的对象作为扫描对象。 4)选取扫描对象后,再在对象选取对话框中,选择带圆角的四边形作为扫描的引导线。 5)选择引导线后,会弹出偏置参数对话框,确定参数为0,单击确定,会弹出布尔操作对话框,选择 。 6)确定了布尔操作类型后,系统就会按照设置的参数创建扫描特征。 5.5 特征操作 特征操作是对已经构造的实体或特征进行修改。通过特征操作,可以用简单实体建立复杂的实体。 5.5.1 拔锥(Taper) 拔锥是在对实体在相对指定的方向上进行的,鼠标单击图标或者选择菜单条中的【插入】→【特征操作】→【拔锥】,弹出如图5-137所示实体拔锥对话框,与前面所讲述的构造型腔对话框结构相类似。在拔锥实体时,先选择拔锥类型,再按步骤选择拔锥对象,并设置拔锥参数,即可对实体进行拔锥。 图5-137 【实体拔锥】对话框 l 对于各种拔锥类型: 1. 通过表面拔锥实体 该图标用于从参考点所在平面开始,与拔锥方向成拔锥角度,对指定的实体表进行拔锥。操作过程分为三个步骤:选择拔锥表面、指定拔锥方向、指定参考点。 l 拔锥表面 该步骤图标用于确定一个或多个要进行拔锥的表面。单击该图标,可变显示区中内容如图5-137所示。此时,可以选择实体或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表面作为要拔锥的表面。 l 拔锥方向 该步骤图标用于指定实体拔锥的方向。单击该图标,图5-137中可变显示区变为图5-138所示,此时可用矢量构造器定义拔锥的方向。 图5-138 构造矢量方向 l 参考点 该步骤图标用于指定实体拔锥的参考点。单击该图标,图5-137中可变显示区变为图5-139所示,此时可用点构造器定义拔锥的参考点。 图5-139 构造点方式 2. 通过边缘拔锥实体 该拔锥类型用于从一系列实体边缘开始,与拔锥方向成拔锥角度,对指定的实体进行拔锥,适用于所选实体边缘不共面。操作过程对应于三个步骤:参考边、拔锥方向、角度控制点。 l 参考边 该步骤图标用于选择一条或多条实体边缘,作为进行拔锥的参考边缘。单击该图标,选择实体的一条或多条边缘作为拔锥的参考边缘。 l 拔锥方向 该选择步骤图标用于指定实体拔锥的方向。如前所述 l 角度控制点: 该步骤图标用于在参考边缘上设置实体拔锥的控制点,再为各控制点处设置相应的角度,从而实现沿参考边缘对实体进行变角度的拔锥。 如图5-143所示的边缘不共面的实体进行拔锥适合使用通过边缘拔锥实体类型,拔锥过程如前所述,拔锥结果如图5-144所示。 图5-143 边缘不共面的实体 图5-144 拔锥结果 如果在拔模时,选择同一个表面上的多段边作为参考边时,在拔模后该表面会变成多个表面。如下图所示的就是在同一表面内指定多段参考边(分割边,通过编辑—面—分割面获得)进行拔模的图例。 3. 通过相切表面拔锥实体 该类型用于与拔锥方向成拔锥角度,对实体进行拔锥,使拔锥面相切于指定的实体表面。该类型适用于对相切表面拔锥后要求仍然保持相切的情况。操作过程括两个步骤:拔锥表面、拔锥方向。 l 拔锥表面 该选择步骤图标用于选择一个表面或多个相切表面作为拔锥的表面。如前所述。 l 拔锥方向 该选择步骤图标用于指定实体拔锥的方向,如前所述。 如下例为使用方式拔模的示例。 4. 通过分割边缘拔锥实体 该图标用于从参考点所在平面开始,与拔锥方向成拔锥角度,沿指定的分割边缘对实体进行拔锥。适用于实体中部具有特殊形状的情况。操作过程包括3个步骤:选择参考边缘、指定拔锥方向、指定参考点,。 l 参考边缘。 该拔模步骤选项用于选择一条或多条实体分割边,作为进行拔模的参考边。其使用方法同通过边拔模实体相同。(实体分割边,通过编辑—面—分割面获得) l 拔锥方向 l 参考点 如下图所示的就是这种方式下拔模操作的图例。 5.5.2 边圆角(Edge Blend) 边倒角是对实体或者片体边缘指定半径进行倒角,对实体或者片体进行修饰。点击图标或者选择菜单条中的【插入】→【特征操作】→【边圆角】,弹出如图5-147边圆角对话框。对话框分为两个部分:上部用于指定圆角的类型,下部用于设置圆角的参数。对于该对话框说明如下: 图5-147 【边圆角】对话框 1.倒圆方式 该选项组用来设置倒圆角的类型,系统提供了两种倒角方式:边界和陡峭边缘。 l 边界圆角 一般边的倒圆角是指沿选择的边,用固定半径或变半径对实体或片体进行倒圆角,使倒圆面相切于选择边的邻接面。当在倒圆边上没有指定控制点,或仅仅指定了一个控制点时,系统用固定半径,即省缺的半径或控制点处半径进行倒圆,否则,采用变半径倒圆。若采用变半径倒圆,则应在选择的边上指定多个控制点,并输入个点的倒圆半径。 在用固定半径倒圆角时,对同一倒圆半径的边,建议用户同时进行倒圆操作。而且,尽量不要同时选择一个顶点的凸边或凹边进行倒圆操作。对多个片体进行倒圆角时,必须先把多个片体利用实体的缝合操作,使之成一个片体才行。如下图所示的就是这种方式倒圆角的图例。 一般边倒角 l 陡峭边缘圆角 陡边倒圆角是指沿选择的陡边,用固定半径对实体或片体进行倒圆,并使倒圆面通过指定的陡边,还要与倒圆边邻接的面相切。此时倒圆角的半径必须要大于陡边与倒圆边之间的距离。如下图所示的就是这种方式倒圆角的图例。 陡峭边缘倒角 2.过滤器 该选项用于指定倒圆角时选取对象的限制的类型。可选择Edge(边)、Face(表面)、Body(实体)和All(所有类型)选项来限制选择对象的类型。 3.默认半径 该文本框用于设置在固定半径倒圆角时的半径值。 4.加入相切边 该选项用于设置是否自动选择相切边。选择该选项,当选择的边与其它边相切时,系统自动选择其它相切的边一起倒圆角。但所选边邻接的表面必须是光滑过渡的。 5.所有引用 该选项用于设置是否对整个阵列特征倒圆角。选择该选项,当用户如果选择了阵列特征中的一个成员时,则其它成员也会自动倒圆角。 6.点方式 在用变半径倒圆角时,该选项用于指定控制圆角半径的控制点。选择该选项,在已选边上指定需要控制半径的控制点后,则在变半径列表框中会列出各所控制点及其半径。该选项只有在选择了一条边后才被激活。 7.允许可变半径 该文本框用于修改控制点处的半径,从而实现沿选择边指定的多个点,以不同半径,对实体或片体进行倒圆角。修改变半径的方法是先在变半径列表框中选择某控制点,所选点的半径会显示在文本框中,然后输入新的半径值即可。该选项只有在选择了一个控制点后才被激活。 8.修改控制点 该选项用于修改控制点的位置。如果要修改控制点,用户先要单击变半径列表框中的点,再选择该选项,在弹出的如图6.110所示的对话框中根据需要修改控制点的位置。该选项只有在选择了一个控制点后才被激活。 9.重新指定边 该选项是将一条边的某控制点移到另一条边缘上。用户可以先单击变半径列表框中的某个控制点,再选择该选项,然后选择另一条不包含该控制点的已选边即可。该选项只有在指定一个控制点后才被激活,并至少选了两条边时才起作用。 10.删除点 该选项主要用于从现有控制点中移去某个点。用户可以先单击变半径列表框中的某个控制点,再选择该选项即可。 11.公差 该文本框用于指定用变半径方式进行倒圆角时的公差值,即在用变半径进行一般边倒圆角时的倒圆半径误差应控制在该最小公差范围内。 最小公差应该取下面3个值的最小值:Tolerance值,即该选项中设置的公差值、在Modeling Preferences(建模参数)中设置的距离公差(Distance Tolerance)值和最小可变半径除以10的值。若倒圆角无法进行时,可缩少公差值;若倒圆时间很长时,也应放宽公差值的限制。 12.溢出选项 该选项用于控制倒圆角的溢出方式,即在倒圆角时,出现溢出时的处理方法。选择该选项时,会弹出如图6.117所示的溢出方式对话框。其中各选项的用法如下。 图6.117 溢出方式对话框 l 允许光滑溢出 该选项允许光滑溢出,即在溢出区域是光滑的。此时系统将产生与其他邻接面相切的倒圆角。 l 允许陡边溢出 该选项允许陡边溢出,即允许在溢出区域存在陡边。此时系统将以邻接面的边创建倒圆角。 l 允许凹形溢出 该选项允许缺口溢出,即保留相切的倒圆表面,相当于在特征前添加了一倒圆面,此方式在溢出区域有凹形时较常使用。 图6.118所示的就是这三种溢出方式下倒圆角的对比图例。 图6.118 三种溢出方式的对比 在倒圆角操作时,当有溢出发生,系统总会自动地选择溢出方式,使产生的结果最好。只有当系统自动选择溢出方式产生的结果,不是预料的结果时,才有必要设置溢出方式选项。系统在自动选择溢出方式选项时,总是在3个溢出方式中尝试:首先用光顺溢出方式,然后再试陡峭边缘溢出方式,最后选取凹形溢出方式。 5.5.3 面圆角(Face Blend) 面倒角是对实体或者片体边面指定半径进行倒圆,并且使倒圆面相切于所选择的平面。点击图标或者选择菜单条中的【插入】→【特征操作】→【面圆角】,弹出如图5-150所示面倒圆对话框。布局与边圆角类似。 图5-150 【面倒圆】对话框 具体说明如下: 1. 选择步骤 选择步骤图标位于对话框上部为。操作过程中控制操作步骤。 l 第一个面集 用于选择面倒圆的第一个面集。单击该图标,可选择实体或片体上的一个或多个面作为第一个面集。所选的面都具有方向,可使用法向反向选项,控制方向。 l 第二个面集 用于选择面倒圆的第二个面集。其余操作与选择第一个面集相类似。 l 陡峭边缘 用于选择陡峭边缘。可在第一个面集和第二个面集上选择一条或多条边缘作为陡峭边缘,使倒圆面在第一个面集和第二个面集上相切到陡峭边缘。 l 相切控制 用于选择相切控制曲线。此图标只有在圆角类型选球或二次曲线选项时有效。可选择在两面集上的曲线或边缘作为相切控制曲线。 2. 圆角类型 用于控制倒圆面的类型共有球,二次曲线、圆盘与等参数4种类型。 l 球类型 该选项为球倒圆类型,用一个指定半径的假想球与选择的两个面集相切进行倒圆。选择该选项,可变显示区如图5-150所示,其中半径方式选项,是用来控制倒圆半径方式。 Ø 恒定的 该选项是用固定的半径进行倒角。选择该选项后,在(半径值)文本框中输入大于0的半径值。此时,还可以通过选择相切线控制步骤图标,定义相切控制曲线,来约束固定半径。 Ø 规律控制的 该选项是通过定义规则曲线及曲线上一系列点的半径,实现变半径倒角。选择该选项,如果未定义过规则曲线,则弹出规则曲线对话框。可定义规则曲线,并指定控制点及半径。如果已经定义过规则曲线,则弹出如下图所示的编辑规则曲线对话框,用户可利用该对话框对已有的规则曲线进行编辑,可修改规则曲线的类型、参数和公差。 编辑规则曲线对话框 Ø 相切线控制的 该选项是通过指定在一个选择面集上的曲线使倒角面与该面集在指定的曲线处相切。此时,半径文本框选项灰显。 l 二次曲面类型 该选项为二次曲面倒圆类型,用两个偏置值和指定的脊柱线构成的二次曲面,与两选择面集相切进行倒圆。选择该选项,图5-150所示的可变显示区变为如图5-151所示,其中: 图5-151 可变显示区的变化 Ø 第一个偏置 用于设置在第一面集的偏置值。包含(恒定的)和(规律控制的)两种方法。 Ø 第二个偏置 用于设置在第二面集的偏置值。也包含(恒定的)和(规律控制的)两种方法。 Ø Rho(比率) 用于设置拱高与弦高之比。包含恒定的)和(规律控制的)和(自动)三种方法。 l 圆盘类型 该选项为圆盘倒圆类型,用定义好的圆盘与倒圆面相切进行倒圆。图5-150所示的可变显示区变为如图5-152所示,点击定义规律选项,则会弹出规律曲线对话框,可根据要求定义半径变化规律。 图5-152 可变显示区的变化 l 等参数倒圆类型 该选项为等参数倒圆类型。它与Disc类型相类似,可以看作是特殊的Disc类型。 3. 其它选项 l 包含相切面 选择该选项,操作时选定一个面则其它与之相切的面全都自动选中。 l 端部相切溢出 选择该选项,限制倒圆边缘界使最后倒圆面的边缘不溢出。 l 附着方式 该选项是用来控制倒圆时的修剪和附着方式。其中包含(修剪并全部附着)、(修剪长的并全部附着)、(不修剪并全部附着)、(全部修剪)、(修剪倒圆面)、(修剪倒圆-短)、(修剪倒圆-长)和(不修剪)八个选项。 Ø (修剪并全部附着) 该选项用于修剪倒角面和基本选择面集,并使倒角面附着在基本选择面集上。 Ø (修剪长的并全部附着) Ø (不修剪并全部附着) Ø (全部修剪) 该选项用于修剪倒角和基本选择面集,但倒角面不附着到基本选择面集上。 Ø (修剪倒圆面) 该选项用于修剪倒角面,使其在基本选择面集或限制平面的限制边上。 Ø (修剪倒圆面-短) 该选项使倒角面结束的边界为常参数直线,该直线由面集边界确定,并使倒角面尽可能短。 Ø (修剪倒圆面-长) 该选项使倒角面结束的边界为常参数直线,该直线由面集边界确定,并使倒角面尽可能长。 Ø (不修剪) 该选项用于不修剪倒角面或由指定限制平面修剪倒角面。 l 投影到第一组面上 用于设置投影相切控制曲线。选择该选项,将在第一选择面集上投影一条相切控制曲线,否则会在第二选择面集上。 l 限制起点、限制终点 适用于用平面工具对话框定义一平面,在开始或结束处修剪倒圆面。 l 公差 用于控制倒圆面的精度,控制倒圆面从一个面向另一个面转化时的光顺程度。 l 帮助点 该选项使倒圆面创建在帮助点处。使用点构造器对话框,定义帮助点。 4. 通过一下具体实例说明面倒圆的操作: 练习1: 第一步 作出如下所示的实体,并用曲线功能画出相应曲线。 第二步 选择面倒圆功能,弹出对话框。 第三步 选择第一组面,并通过法向反向按钮,调整箭头方向如下图显示。 第四步 点击对话框中的第二组按钮,选择第二组面,并通过法向反向按钮,调整箭头方向如下图显示。 第五步 点击对话框中的相切线控制按钮,选择图中绿色的曲线,改变半径值为25(根据具体情况,半径值可以不同)。确定,显示如下。 练习2: 第一步 作出如下所示的实体,并用曲线功能画出相应曲线。 第二步 选择面倒圆功能,弹出对话框。 第三步 选择第一组面,并通过法向反向按钮,调整箭头方向如下图显示。 第四步 点击对话框中的第二组按钮,选择第二组面,并通过法向反向按钮,调整箭头方向如下图显示。 第五步 点击对话框中的陡峭边缘按钮,选择图中右下方的棱边作为陡峭边缘。如下图显示。 第六步 点击对话框中的相切线控制按钮,选择图中绿色的曲线作为相切控制线,改变半径值为25(根据具体情况,半径值可以不同)。确定,显示如下。 练习3:通过面倒圆功能作出如下图显示的实体。 5.5.4 软倒圆(Soft Blend) 软倒圆是沿着相切控制线相切于指定的面。其选项与操作过程与面倒圆相类似。只是,软倒圆的更具有艺术美化效果,从而避免了有些面倒圆外形的呆板。这一点对工业造型设计有特殊的意义,使设计的产品具有良好的外观形状。 点击图标或者选择菜单条中的【插入】→【特征操作】→【软圆角】,弹出如图5-157所示软倒圆对话框。 图5-157 【软倒圆】对话框 软倒角与面倒角的选项与操作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面倒角可指定倒角类型及半径方式,而软倒角则根据两相切曲线以及形状控制参数来决定倒角的形状。下面介绍一下该对话框中主要选项的用法。 1.选择步骤 对话框上部为选择步骤图标,其中包含了四个操作步骤。 l 设置第一组倒角面 该图标用于选择软倒角的第一个面集。单击该图标,用户可选择实体或片体上的一个或多个面作为第一个面集。选择第一个面集后,绘图工作区中会显示一矢量箭头。此矢量箭头应该指向倒角的中心。如果省缺的方向不合要求,可以选择法向反向选项,来反转其方向。 l 设置第二组倒角面 该图标用于选择面倒角的第二个面集。单击该图标,用户可选择实体或片体上的一个或多个面作为第二个面集。 l 第一相切曲线 该图标用于在第一个面集上选择相切曲线。单击该图标,可在第一个面集上选择曲线作为相切曲线,使之成为倒角面的边缘。即倒角面沿指定的曲线与第一个面集相切。 l 第二相切曲线 该图标用于选择第二个面集上的相切曲线。单击该图标,可在第二个面集上选择曲线作为相切曲线,使之成为倒角面的边缘。即倒角面沿指定的曲线与第二个面集相切, 2.光顺性 该选项用于控制软倒角的截面形状。实际上,软倒角可看成是由位于脊线法向平面上无穷多簇截面曲线组成的。如下图所示的就是软倒角在脊线法向平面的截面形状。该选项包含了切矢连续与曲率连续2个选项。 软倒角在脊线法向平面的截面形状 l 切矢连续 该选项使倒角面与邻接的被选面相切匹配。此时,截面形状是椭圆曲线,且Rho和Skew选项灰显。 l 曲率连续 该选项既采用相切匹配也采用曲率匹配。此时可用Rho和Skew这2个选项用来控制倒角的形状。 3.Rho(Rho值) 该选项用于设置曲面拱高与弦高之比,Rho必须大于0且小于l,若Rho越接近0,则倒圆面越平坦,否则越尖锐。 4.Skew(斜率) 该文本框设置斜率,它必须大于0且小于l,若Skew越接近0,则倒角面顶端越接近于第一面集,否则越接近于第二面集。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必关心Rho与Skew的精确含义,只要知道它们的控制趋势即可。 5.定义脊线 该选项用于定义软倒角的脊线。选择该选项,弹出选择曲线对话框,系统提示用户在绘图工作区中选择某曲线或实体边作为倒角的脊线。 如下图所示的就是进行软倒角操作的图例。 软倒角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