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兰州兰大边界层气象学16秋平时作业2一、单选(共 5 道,共 25 分。)1. 从物理上说,把_的高度作为边界层高度应更合理。题1. 风向达地转风的高度(hd)题2. 湍流消失题3. 温度梯度明显不连续的高度题4. 风速达最值的高度(hm)标准解:2. 标量的通量是_,矢量的通量是_。题1. 矢量,矢量题2. 标量,矢量题3. 矢量,标量题4. 矢量,张量标准解:3. 当层结稳定度不断增加时,可以预期湍涡尺度完全受层结制约而与_无关。题1. 摩擦速度题2. 高度题3. 阿基米德净浮力题4. M-O长度标准解:4. M-O长度是边界层理论中很重要的稳定度参数,其基础_,使用的方法即_。题1. 定
2、理,量纲分析法题2. -相似理论,量纲分析法题3. 量纲分析法,定理题4. 定理,量纲分析法标准解:5. 能量是由尺度_的湍涡即_频涡向尺度_的_频涡传输。题1. 小,高,大,低题2. 大,低,小,高题3. 小,低,大,高题4. 大,高,小,低标准解: 边界层气象学16秋平时作业2二、单选(共 5 道,共 25 分。)1. 静力不稳定时,通量理查逊数Rf_。题1. 大于0题2. 等于0题3. 小于0题4. 任意值标准解:2. 白天由于K_,上层动量更快地向下传输,使低层风速增大;而上层则相应地风速变小。夜间,则由于K_,动量传输变慢,于是低层风速变小,而上层则变大。题1. 大,小题2. 小,大
3、题3. 为0,非0题4. 非0,为0标准解:3. 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科学家Momin和Obukhov建立的_是现代边界层气象学的基础。题1. 闭合理论题2. 湍流谱理论题3. 相似理论题4. 流体力学理论标准解:4. 非中性层结近地层风廓线偏离对数分布,稳定层结呈_型,不稳定层结呈_型,而且高度愈低,热力作用愈_。题1. 下凹,上凸,显著题2. 上凸,下凹,显著题3. 下凹,上凸,不显著题4. 上凸,下凹,不显著标准解:5. 在特征高度-L(M-O长度)处,浮力作用的湍能生成率与机械作用的湍能生成率相等,此时Rf=_。题1. 0题2. 1题3. -1题4. 标准解: 边界层气象学16秋平时
4、作业2三、判断题(共 10 道,共 50 分。)1. 不稳定层结引起的热力湍流主要是小涡,当热力湍流强盛时,脉动场的高频部分占主要地位。题1. 错误题2. 正确标准解:2. 热通量、水汽通量、动量通量均可分成一个垂直分量和两个水平分量,共3个分量。题1. 错误题2. 正确标准解:3. 粗糙度z0确定后,就不随风速、稳定度或应力而改变,即使地面粗糙元(植被高度、范围、房屋建筑物等)发生变化,z0也不变化。题1. 错误题2. 正确标准解:4. 中性时湍流交换系数K自地面向上增加,最大值在200m左右,然后向上递减。题1. 错误题2. 正确标准解:5. 大气边界层可定义为大气受下垫面影响的层次,或大
5、气与下垫面相互作用的层次,更精确地说,应是在小于一天的时间尺度上相互作用的层次,因为如果时间尺度更长,下垫面影响的高度会更高。题1. 错误题2. 正确标准解:6. 在夜间当地面形成逆温后,逆温以上便会存在“残留层”,这层保持了白天的位稳分布,仍然可以很快发展。题1. 错误题2. 正确标准解:7. 近地层大气层结不稳定,湍流发展,上下各层空气湍流交换强烈,风速分布趋向均匀,差异减小,故呈下凹型。题1. 错误题2. 正确标准解:8. 湍能来源主要是尺度较大的湍涡。题1. 错误题2. 正确标准解:9. 在大气中水平方向的平流输送主要由风来完成,它比水平方向的湍流输送大很多,但垂直方向的输送主要由湍流输送来完成。题1. 错误题2. 正确标准解:10. 近地层中动量通量、水汽通量和热通量等均为绝对恒定的常值。题1. 错误题2. 正确标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