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全方位覆盖无障碍转接推进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体系建设.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7427569 上传时间:2025-01-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方位覆盖无障碍转接推进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体系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方位覆盖无障碍转接推进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体系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方位覆盖无障碍转接推进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体系建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全方位覆盖无障碍转接推进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体系建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全方位覆盖无障碍转接推进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体系建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全方位覆盖 无障碍转接推进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一、基本情况我市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始于2002年元月,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和支持下,通过几年的努力先后建立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并且通过创新制度模式,整合信息资源,集中业务经办,建立了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合三大保险间的转换衔接机制,率先构建了囊括职工、居民、新农合在内的城乡一体化全民医保新体系。截止2010年10月,该体系已覆盖55.48万人,其中城镇职工13.77万人,城镇居民8.6万人,新农合33.11万人。1、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层次一是关注两类人群,扫除职

2、工医保覆盖盲区。社会医疗保险必须遵循“大数法则”,才能充分发挥其共济作用。吸呐更多人员参保不仅可以满足医疗保险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还可以提高人民群众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但是,我们在强力推进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扩面工作的过程中却发现,困难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正逐渐成为职工医疗保险覆盖的盲区。因此,我们不断完善参保政策,扩大覆盖对象、放宽参保条件,着力解决困难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问题。截止2005年5月底,全市45家困难及破产企业,共13356人(在职6021人,退休7335人)全部参加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此项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与此同时,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工作也进展顺利,已有9996名灵活就业人

3、员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二是做好“一、二、三、四”,全力实施居民医保制度。第一咬定全面覆盖的目标不放松,力争将所有城镇非职工居民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保障范畴。第二紧抓社区和学校这两个重点不懈怠,充分发挥社区的桥梁纽带作用,利用在校学生便于组织的特点,迅速提升居民医保参保率。第三制定三个时间节点不拖拉,按时完成人员登记、参保缴费、系统测试等各项目标任务。第四做到“认识、宣传、服务、考核”四到位,又好又快实现居民医保全覆盖。三是抓住两个重点,确保新农合职能划转平稳过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于2008年元月1日正式划转到劳动保障部门经办,为了确保各项工作平稳过度、顺利衔接,我们将费用征缴和待遇落实作

4、为这一阶段的两项重点工作,力争基金筹集到位的同时,优化业务流程,及时兑现参合农民医疗待遇。便捷高效的服务和实实在在的实惠吸引更多农民参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率稳中有升。四是建立三大保险转换衔接机制,引导人民群众自觉提高保障层次。以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为契机,配套完善医疗保障政策,增强三项医疗保险制度的开放性、兼容性和互通性。在险种选择上,允许有条件的农村居民以户为单位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城镇居民,可以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也可按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截止目前已有452户农村家庭共1145人参加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努力,我市

5、医疗保障体系在制度层面上实现了对城乡居民的全面覆盖,已经能够初步满足各类人群的基本医疗需求。而且,转换衔接机制的建立为人民群众自觉提高保障层次打开了通道,可以进步一减轻患病群众的医疗负担,有效缓解“看病贵”的社会矛盾。2、整合经办资源,增强服务效能一是统一经办职能。从2008年元月1日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职能、机构编制、业务经办从卫生局划归劳动保障局,具体业务与医保处合署经办。管理职能的归并,一是改变了职能交叉、管理分散现状,有利于医保事业的整体推进;二是对登记申报、两定机构、三个目录、费用结算等进行统一管理,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水平;三是办事窗口集中,为城乡参保居民服务更为便捷、

6、高效,有利于参保群众根据需求及时办理职工、居民、新农合保险关系转换衔接。二是统一网络平台。我们投入近160万元,建成了一个涵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城镇职工医疗救助保险、离休干部医疗统筹、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医疗统筹、公务员医疗补助和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等主要业务功能的全民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将职工、居民、新农合软硬件进行了有机整合,实现了资源共享,避免了重复投资。整合后,新农合可即看即报,既减少了结报环节,又减轻了窗口事务负担,并且加速了保险待遇社会化发放进程,率先实现了城镇职工医疗、生育保险待遇结算“一卡通”。该系统自2007年10

7、月正式运行以来已有近263.3万人次,通过IC卡或保险证号直接在定点医院或药店结算医疗费用近4.6亿元。二、目前存在的不足由于城乡一体化的全民医保体系刚刚建立,还存在这样和那样的不足,而且伴随这一体系的运行将会有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目前主要有五个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一是随着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原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吸引力有所减弱,尤其是灵活就业人员在政策上既可以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又可以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自觉提升保障水平。 二是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还不高,参保居民的受益面还比较狭窄,直接影响了居民的参保热情,需要尽快提高保

8、障水平,以此增强制度的吸引力。三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原有的运行模式、业务流程与一体化全民医保体系不相适应,需要进一步整合与优化。四是转换衔接机制的建立,给参保群众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投机者提供了可乘之机。“无病不参保、小病保农合、大病保居民、重病保职工”的投机行为,在个别参保人员身上已经出现。需要防范道德风险,杜绝投机现象的发生。五是医保基金重治疗轻预防的支付模式,既不符合卫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也越来越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健康需求,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支付结构,与时俱进,防治并重。三、相关对策和建议1、增加公共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公共财政要继续加大对医疗保障事业的扶持力度,特别是要按照新医

9、改方案的要求加强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投入。在不增加参保人员个人负担的情况下,通过增加财政投入提高筹资标准,进而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增强医疗保障制度的吸引力,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参保热情。2、加强宣传力度,增强人民群众的保障意识医疗保障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不遗余力的通过各种途径做好宣传工作,使得医疗保险各项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更要抓住典型事例增强感性认识,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保险的认知度和认同感。3、转变经办理念,逐步将疾病保险向健康保险过渡根据卫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疾病预防与治疗所花费的成本大致比例为1:7。因此需要紧跟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适时转变经办理念,从医疗费用

10、支付逐步向健康管理过渡。当前一方面要积极配合卫生部门搞好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健康教育;另一方面要继续做好退休职工、参合农民免费健康体检,生育保险参保女职工的妇女病免费检查,以及婚前医学健康免费检查等工作。4、完善制度,激励引导人民群众提高保障层次一是职工医保要积极探索提高保障水平的新途径。在原有门诊特殊慢性病补助,门诊放化疗、血透、抗排异治疗比照住院报销的基础上,通过扩大个人账户支付范围,将门诊进行的特殊治疗纳入统筹范围等途径,提升医保待遇水平。二是居民医保报销比例需要进一步提高。通过调高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提高门诊特殊慢性病报销比例和年度限额等途径,进一步提高制度吸引力,引导鼓励城乡居民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提高保障层次。三是新农合三个目录范围与城镇居民医保完全接轨。在三个目录范围统一的基础上,实现范围内项目自理先付比例的完全统一,从而提高参合农民的医疗待遇。四是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行整合。通过建立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彻底突破城乡二元化的发展模式,在统一制度设计、统一缴费标准、统一结算平台的基础上真正实现城乡医疗保险制度一体化。 (仪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刘 君 赵同松)- 6 -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