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普通地质学.docx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426239 上传时间:2025-01-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7.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地质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普通地质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普通地质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普通地质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普通地质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 填空第一篇,地球和地壳1重力实际上是 和由地球自转而常胜的 的 。地面重力值大笑变化规律是:随纬度的增加而 ,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 。海洋部分的重力值一般要比大陆部分 ,说明地球表层的大陆部分唔知密度 ,海洋部分唔知密度 。2通常所说的地球形状是指 所圈闭的形状,它是一个 体,其平均半径为 公里,地表岩石的平均密度为 克/厘米3。地球内部的密度随深度增加而逐渐 的。3岩石圈是由 和 的固体岩石组成。4地震波按传播方式有体波和 波,体波又分为 和 。5地球在常温层以下,其温度的变化是随深度的增加而 ,常温层以下,深度每增加100米所升高的温度叫 。6地球具有弹塑性,地球能传播地震波是地球具有

2、 表现;地表岩层有褶皱现象是地球具有 的表现。7矿物的光学性质有 、 、 、和 、矿物的力学性质有 和 。8、地壳的结构类型分为 地壳和 地壳两种,其中 地壳具有 结构。9地壳由上、下两层组成,期间有一并非到处都存在的界面,叫 面。上地壳又叫 层,也叫 层;下地壳又叫 层,也叫 层。10相对地质年代的四级时代单位依次是 、 、 、 ,其相应的年代地层单位是 、 、 、 。11外力地质作用的程序包括 、 、 、 和 。内力地质作用包括 、 、 和 。13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当前的研究重点是 或 。在研究上采用 的思维方法。14地质学说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固体地球的 、 及其 等三个方向。它具有

3、明显的特点,即 、 和 三大特征。15地质学研究重视实验室的测试工作,但更重视 工作,研究中常采用的思维方法和逻辑推理方法称为 即通常所谓的 原则。16组成岩浆岩最主要其中矿物是 、 、 、 、 、 、和 。17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称为 其三个要素是 、 和 。18地质学确定岩石新老顺序主要依据下列基本规律: 、 和 。19大陆边缘分两类,一类由 、 和 组成;另一类则有 、 、和 组成。20地球物理性质包括地球内部的 、 、 、 及 等。21大气的主要成分有 、 、 、 及 其它气体含量很少。22地磁异常是地壳中 矿物和岩石所引起的局部 叠加在正常磁场上的表现。23海底地形也很复杂,按期

4、特征一般可分为 ,又可进一步分为 、 、 、 、 、 、 和 等地形单元。24、在地下达66-250公里处,地震波波速变慢称 其物质为 的岩石称 、一般认为这是 的发源地。25对流层是大气圈的 ,受 影响显著,具有明显的 现象,是引起 、 、 等各种气象过程的重要原因。26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称 ,它有两个磁极,磁北极为磁偶极子的 极。27地壳中的元素除少数以 状态出现外,大部分以 的形式出现,其中以 占多数,其又以 分布最广。28陆地地形十分复杂,按高程和起伏特征,可以分为以下主要地形单元: 、 、 、 、 。现代最高的山系有 和 。29按降水量、气温和温度等要素全球气候可分为 气候带、

5、气候带、 气候带和 气候带。30沉积岩中的碎屑岩,按碎屑颗粒大小可以分为 、 和 、 结构。31、按成因沉积岩可分为 、 、 、 四大类。32、地壳含量最多的八种元素依次为 、 、 、 、 、 、 、 。34、按国际气象组织规定,大气圈自下而上分为 、 、 、 和 ,其中以 对地面影响较大。35化石是指保存在沉积岩中的古生物的 和 。36磁倾角在磁赤道附近趋于 ,向两级逐渐 ,至两级达 。37地球内部有两个波速变化最明显的界面,第一个界面深度很不一致在大陆区较深,在大洋区交钱,被称为 面,为 和 的分界面。第二个界面深度在 公里处,叫 面,为 和 的分界面。38沉积岩中常见的层面构造有 、 、

6、 和虫迹等。39地磁场的总磁场强度方向与水平面的交角,称 角,在北半球,罗盘的指针上有铜丝,以此来使磁针水平。40自然界的延时按成因可以分为三类,它们是: 、 和 ;其中大理岩属于 ,石英岩属于 ;玄武岩属于 ,石灰岩属于 。41地球具有圈层构造,以地表为界总的分为 和 两个圈层。42常风的风、云、雨、雪等气候现象均发生在 层中。43由于科里奥利力的影响,在北半球运动的物体,向运动方向有 方偏离。44、摩氏硬度计中,硬度为3、4、6、7的矿物依次为: 、 、 和 。在野外,通常用小刀、指甲来粗略测试矿物硬度,小刀的硬度是 左右,指甲的硬度是 左右。45根据地质作用的 ,可以将地质作用分为 和

7、类。第二篇,内动力地质作用1根据褶皱在平面上的长宽比,褶皱分为 、 和 。2现在地壳上的活动带主要分布在 带 带 带及 带,他们主要表现为 和 活动均较强烈。3岩层的产状是指岩层在 的产出状态,一般用 、 和 来确定,称为岩层的 。4褶皱的组成部分称 ,它主要由 、 、 、 和 等组成。5岩石受构造运动影响可发生 和 ,其表现形式可分为 和 两类。6不整合接触共同特征是 ,包括 和 两种。7断层的基本形态类型有 断层、 断层和 断层三中,其组合类型有 断层、 和 三种。8褶皱按其轴面和两翼产状关系,可分为 、 、 和 等。9节理按其力学成因可分为 和 两类,其中 节理通常呈“X”型产出。10褶

8、皱的基本类型有 和 两种。背斜核部是由 地层组成,两翼岩层依次 。11按震源深度,可把地震分为 、 和 三种类型。地震过程一般可分为 、 、 和 四个阶段。12地震指的是地球,特别是 快速 ,根据地震的成因可分为 、 、 、和 四种类型。地震强度通常以地震 和 两种方法来表示。发生地震的地方称 ,它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 。13岩浆的分异作用方式有 作用 作用和 作用三种。14火山喷发的液体产物称为 。火山喷出的固体物质称为 。深成侵入岩结构多为 的构造为 。15沿江是形成于 处的炽热而富含挥发分的具有粘性的 熔融体。岩浆活动可分为 作用(岩浆在地下冷凝形成岩石)和 作用(岩浆直接溢出地表)。火

9、山喷发的各种喷发物,按物态可分为 、 和 三种类型,火山喷发形成的锥状地形称 ,喷发的中心称 ,填充在其喉管中的岩柱则叫 。16常见的深成侵入体有 和 两种;浅成侵入体有 、 、 、 、四种。17火山喷出的主要类型有 、 和 。其中 是现代大陆上火山活动的主要类型。18根据变质作用发生的地质背景和物理化学条件,可将其分为 作用 作用, 、作用和 作用四种类型。19接触变质作用主要在 与 的接触地带发生,岩浆的 及其析出的 、是促使岩石变质的主要因素,根据变质因素和特征的不同可分为 变质作用和 变质作用两种。20岩石发生变质的直接因素是 、 和 。变质作用的主要方式有 、 、和 。第三篇,外动力

10、地质作用1风化作用可分为 、 和 三种方式,其综合产物是 。2在风化作用中,最易溶解于水的元素是 、 、 、 等,它们常呈 状态被水带走。3风化壳是指由 和 在 部分构成的 的薄壳。风化壳和基岩之间 的界线。风化壳剖面,由上而下可分为 、 和 。4常见的物理风化作用方式有 、 、 、 以及 等。5化学风化作用的方式主要有 作用, 作用, 作用和 作用, 、作用。6风化作用是指出露地表或接近的岩石,在 、 、 以及生物的 等因素的影响下,在 遭受 的过程。7化学风化中矿物与岩石被 、 等元素带走, 等元素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残留下来形成 。8影响风化作用速度的主要因素是 、 和 。9物理风化作用主

11、要是在 变化的因素的影响下,岩石在原地发生的 破坏作用。7在 发育、粒度 的 岩或 岩中,常形成球状风化。10河流的侵蚀作用以 侵蚀为主,按侵蚀方向分为 作用和 作用。它包括流水的 作用及其所带 物的 作用,只有在 岩石组成的河段化学溶蚀作用才表现明显。11地面暂时性流水包括 和 两种,其堆积物分别叫 和 。12河流沉积的碎屑物质统称 ,它们的 和 较好,常具有清晰的 。13通常河流的上游和 河流,因其纵比降 ,流速 ,河水的 能力强,常形成 峡谷。14洪流搬运的碎屑物流出沟口后,因 使得 、 而迅速堆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称 。15坡积物的成分与 的成分大体一致,以细粒的 、 和 为主,当坡度大

12、时,其间长夹有较粗大的 。16地面流水,通常按其水源补给特点分为 和 两类。17河漫滩沉积物具二无结构,上层(或上面)叫 冲积物,下面叫 冲积层。18在沟谷中运动的暂时流水称为 ,对沟壁、沟底的岩石进行剥蚀作用叫 作用,可形成 ,所携带的物质在沟口外堆积形成 物。19地面流水按水质点的 可将流水运动状态分为 、 和环流,后者又可分为 和 二种。20残积物是 产物,坡积物是 产物,河流的沉积物为 ,冰川堆积物为 。21通常把 、 和 称为河谷的形态要素。22河流对碎屑物的机械搬运方式大体有 、 和 三中。23河流的化学搬运形式主要有 形式和 形式两种。24导致河流长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有: 、 和

13、。25岩溶作用,国外称为 作用,岩溶作用的结果可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各种岩溶景观,一般分为 岩溶和 岩溶两大类。26可溶性岩石在 和 的共同作用下,发育演化的过程以及所形成的种种地质现象称为 。27地下水是埋藏在地表以下 和 堆积物空隙中的水体,地下水天然露头称为 ,按其溢出情况,一般可分为 和 两大类,其人工露头则称为 。28泉是地下水的 ,按成因分为 、 和 三大类。29溶洞中的化学沉积物主要有 、 、 和 。30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称为 ,存在于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称为 或 。31根据地下水的运动状态和埋藏条件,可以把地下水分为 、 和 三种基本类型。32

14、黄土主要分布于 气候区,我国黄土主要分布在 等省,称为黄土高原。33风的地质作用的强弱取决于 ,地面的 、 及 等因素。34风的沉积作用所形成的风积物主要包括 和 两种。35新月形沙丘两坡陡缓有别,迎面 ,背面 。36风蚀作用的方式可分为 作用和 作用,常形 、 、 、 、和 等。风成砂的主要矿物成分是 。37在干旱气候区,由风的力量和所挟带的砂石,对地层岩石进行吹毁、磨损,称为 作用。38冰川搬运全属 方式,被冰川搬运的物质称为 物,冰川作用堆积物称为 ,其分选作用 ,磨圆度 。冰川主要类型有 和 两种,地球历史上发生过三次大冰期,即 大冰期、 大冰期和 大冰期。39山岳冰川是分布于 高山地

15、带的冰川,其特点为雪线位置 ,鬼墨 ,冰层厚度 ,受 控制,常呈 分布。40根据海水深度,并结合 和 特征,将海洋分为 、 、 和 、四个环境分区。41滨海沉积可分为 沉积、 沉积、 沉积和 沉积。42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有 、 、 和 。43海洋沉积物的物质来源主要为 物质,其次为 物质、 和 物质。44泻湖是 地质作用的产物,一般可分为 和 两类。45咸水泻湖发育于 气候条件下,因 小于 ,使海水不断补给泻湖,常形成 化学沉积。46淡水泻湖发育在 气候区,因地表径流量 湖水蒸发量,致使湖水 。47浅海是指海水深自 以下至水深 公尺之间的海域,它的海水深度 ,海水坡度 ,离 近, 繁茂,是海洋

16、中最主要的沉积区。48在岩岸地带海蚀作用常形成的海蚀地貌有: 、 、 、 和 、等。49滨海带的范围是 线与最大浪潮所能冲到的上界之间的地带;半深海带是 、以下到水深 之间的海域。深海带是水深大于 米的广阔海域。50海水的平均标准含盐度为 ,弱海水盐度明显高于此时的某些海区称为 ;明显低于此值的则称为 海。海水中的盐类以 为主。51盐湖沉积可分为四个阶段: 阶段、 阶段、 阶段和 。52潮湿气候区的湖泊多由 和 补给湖水,湖泊有出口,称为 湖,湖水含盐量 ,一般为 湖。53沼泽的沉积作用以 沉积为主。常形成 层。其成煤作用经历了又泥炭到 、煤 煤至 煤的变化过程。我国煤炭资源极其丰富,从成煤时

17、代来看,以 、 和 为主要成煤时期。54在潮湿气候区的深水湖中,由于湖底的生物遗体分解导致 的聚集形成 环境,常形成 的沉积。55内力地质作用形成的湖泊,按其湖盆成因可分为 和 两类。56湖泊的碎屑沉积常呈 分布,由湖滨到湖中心,沉积颗粒由 到 。57滑坡一般由 、 、 和 组成。58块体运动包括 、 、 、 。59形成泥石流的基本条件是 、 和 。60硬结成岩作用主要方式有 作用、 作用和 作用。61总的来说,内力地质作用往往促使地壳表面的地形呈 ,而外力地质作用则总是使地面趋于 ,所以内外力地质作用是互相 ,而又互相 的。第四篇,岩石圈的运动以及地球圈层的形成和演化1全球七大板块是 、 、

18、 、 、 、 和 ,全球的板块划分通常是以 、 、 和 为边界来划分的,板块的边界类型可分为 、 和 三中。2大陆漂移的证据有 、 、 、 、 和 证据。二、 选择题:第一篇, 地球和地壳1 克拉克值是()A、 某种元素在地壳中平均含量的百分数 B、某种元素在地球中平均含量的百分数B、 某种矿物在地壳中平均含量的百分数 D、某种矿物在地球中平均含量的百分数2.大气圈中与地标地质作用关系最密切的是() A、对流层 B、平流层 C、臭氧层 D、电离层3裸子植物占统治的时代是() A、古生代 B、晚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4三叶虫主要生活在() A、新生代 B、中生代 C、晚古生代 D、早古生

19、代5古登堡面是指()的分界面 A、地壳与岩石圈 B、地壳与地幔 C、地幔与地核 D、上地壳与下地壳6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主要划分依据是() A、物质组成 B、结构构造 C、形成状态 D、产出状态7大陆表面分布最广的岩石是() A、花岗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混合岩8、爬行类的恐龙主要生活在() A、早古生代 B、晚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9、海地峡谷的主要部位在() A、大洋盆地中 B、大陆坡上 C、洋中脊旁 D、大陆架上10、地质年代单位的四级划分(由大到小)是() A、宙,代,纪,世 B、宇,系,纪,统 C、宇,界,系,统 D、宙,代,纪,统12、固体地球圈层划分的主要地

20、球物理依据是() A、重力值 B、地磁场强度 C、地温梯度 D、地震波传播速度13、软流圈包括在() A、地壳中 B、上地幔中 C、下地幔中 D、地核中14、肉眼鉴定矿物主要根据()来鉴定 A、矿物的物质组成 B、矿物的外型 C、矿物的物理性质 D、矿物的产出形态15、产生大气环流的主要原因是() A、地面高低不平 B、海陆分布不均 C辐射热差异16、上、下地壳之间的界面称为() A、莫霍面 B、康德堡面 C、古登堡面17、组成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是() A、辉石,长石,云母 B、角闪石,石英,云母 C、角闪石,长石,云母 D、正长石,石英,斜长石18、沉积岩最典型的特征是具有() A、气孔构造

21、B、片理构造 C、层理构造 D、页理构造19、赤铁矿是() A、硫化物 B、氧化物 C、氢氧化物 D、含氧盐类20、地球内部的温度主要来源于() A、重力能 B、化学能 C、放射性元素蜕变能 D、旋转能21、纵波在塑性物体中传播速度() A、较快 B、较慢 C、等于零22、横波在液体中传播速度() A、较快 B、较慢 C、等于零第二篇,内动力地质作用1 斜歪褶皱是指()A、 轴面倾斜,两翼均向同一方向倾斜 B、轴面倾斜,两翼均向不同方向倾斜B、 轴面水平,两翼产状也近于水平 D、轴面直立,两翼向不同方向倾斜2 断层角砾岩是()变质作用形成的A、 热接触 B、动力 C、区域 D、接触交代3 新构

22、造运动是指()的构造运动A、 现代 B、第四纪以来 C、晚第三纪以来 D、早第三纪以来4“X”节理是() A、原生节理 B、张节理 C、剪节理 D、复合节理5倾伏褶皱的特征是() A、褶皱轴面倾斜 B、褶皱轴面水平 C、枢纽水平 D、枢纽倾伏6判断背、向斜的主要依据是() A、岩层的弯曲方向 B、两翼产状的背向 C、核翼岩层时代的新老关系 D、地形的隆起与凹陷7迭瓦状构造常是()构成 A、正断层 B、逆断层 C、平移断层8一个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断层面倾角38断层是()断层 A、正 B、逆 C、逆掩 D、平掩9确定岩层空间位置至少要测量() A、走向与倾向 B、走向与倾角 C、倾向与倾

23、角10深成侵入岩基多属于() A、基性岩 B、中性岩 C、酸性岩11深成侵入岩的矿物为() A、全晶质结构 B、非晶质结构 C、斑状结构12、猛烈爆发的火山,其原始岩浆成分是() A、基性岩浆 B、中性岩浆 C、酸性岩浆13世界上绝大多数震级大的地震是() A、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陷落地震 D、诱发地震14、对地表建筑物破坏最大的地震是() A、浅源地震 B、中源地震 C、深源地震 D、超深源地震15岩基的组成物质多为() A、超基性岩 B、基性岩 C、中性岩 D、酸性岩16现代大陆上火山喷发的主要类型是()喷发 A、熔透式 B、裂隙式 C、中心式 D、混合式17大量石英见于() A、

24、酸性岩中 B、中性岩中 C、基性岩中 D、超基性岩中18熔岩盖(被)大多是()熔岩 A、超基性 B、基性 C、中性 D、酸性19肉眼鉴别侵入岩与喷出岩的主要标志是() A、矿物成分 B、颜色 C、结构和构造20岩株是()所具有的产出状态 A、浅成侵入岩 B、深成侵入岩 C、火山岩体21岩基是()所具有的产出状态 A、浅成侵入岩 B、深成侵入岩 C、火山岩体22、片理构造主要形成于()中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23、石灰岩变成大理岩的主要原因是() A、温度升高 B、静压力加大 C、动压力加强 D、化学活动性流体作用24、片岩是()作用形成的 A、接触变质 B、交代作用 C、区域变质

25、25矽卡岩是()变质作用的产物 A、热接触 B、接触交代 C、动力 D、区域26、规模最大的变质作用是() A、热接触变质 B、接触交代变质 C、动力变质 D、区域变质27、温度在变质作用过程中主要引起岩石的() A、重结晶 B、密度加大 C、定向排列 D、交代作用28、岩石产生大规模变质作用关系最密切的内里地质作用是() A、构造运动 B、岩浆侵入 C、火山活动 D、地震29、接触交待变质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力 B、静压力 C、动压力 D、化学活动性流体第三篇,外动力地质作用1、 地表硫化矿床上的褐铁矿形成于化学风化中的()A、 溶解作用 B、氧化作用 C、水化作用 D、水解作用

26、2、“铁冒”中最常见的矿物是() A、黄铁矿 B、赤铁矿 C、褐铁矿 D、磁铁矿3、通常,在较高温条件下形成的岩石比在较低温度下形成的岩石抗风化能力() A、较强 B、较弱 C、大致相同4、砖红土型风化多出现在()气候区 A、温带潮湿 B、温带半干旱 C、干旱 D、湿热的热带、亚热带5、球状风化形成的原因是()作用 A、物理风化 B、化学风化 C、生物风化 D、多种风化综合7.一般来说,较难风化的岩石是()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8、影响物理风化作用最主要的因素是() A、水的变化 B、温度变化 C、氧气和温度 D、释荷作用9、影响化学风化作用最主要的外部因素是() A、氧气和水溶

27、液 B、温度和压力 C、氧气和温度10、“V”形谷的成因是()的剥蚀作用 A、洪流 B、河流 C、风 D、冰川11、河床中的心滩可由()形成 A、层流 B、紊流 C、单向横向环流 D、双向横向环流12、河流阶地的形成主要原因是() A、下蚀作用 B、侧蚀作用 C、地壳间隙上升13、深切河谷发育的地带,表明哪里地壳运动是() A、上升为主 B、下降为主 C、地壳稳定不升不降 D、地壳频繁升降14、向源侵蚀主要是()的结果 A、沉积作用 B、洪流 C、下蚀作用 D、侧蚀作用15、曲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沉积作用 B、洪流 C、下蚀作用 D、侧蚀作用16、二元结构多见于()中A、 河床沉积 B

28、、漫滩沉积 C、湖泊沉积 D、浅海沉积17、坡积物的成因是() A、片流 B、洪流 C、河流 D、泥石流18、残积物是()作用的产物 A、风化 B、洪流地质 C、片流地质 D、风的地质19、堆积在山脚的细粒松散堆积物来源于() A、风化作用 B、地面流水地质作用 C、冰川作用 D、崩塌作用20、打井时,必须打到哪个带才能得到终年不干的地下水() A、包气带 B、季节变动带 C、饱水带 D、上层滞水21、溶沟、石芽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形成 A、片流的溶蚀作用 B、洪流的溶蚀作用 C、河流的溶蚀作用 D、地下水的溶蚀作用22、完整的花岗岩是() A、含水层 B、透水层 C、隔水层 D、潜水层23

29、、上层滞水属于() A、包气带水 B、饱水带水 C、潜水 D、承压水24、纹泥的成因是()的沉积作用 A、片流 B、河流 C、海洋 D、冰水25、落水洞多发育在() A、包气带 B、饱水带 C、季节变动带 D、潜水带26、石蘑菇的形成原因是() A、片流的洗涮作用 B、洪流的冲涮作用 C、河流的侵蚀作用 D、风的风蚀作用27、戈壁又称为() A、砾漠 B、沙漠 C、岩漠28、分选性和磨圆度最差的碎屑堆积物是() A、冲积物 B、洪积物 C、冰碛物 D、风积物28、分选型和磨圆度最好的碎屑堆积物是() A、冲积物 B、洪积物 C、冰碛物 D、风成沙29。、我国黄土高原的黄土的组成颗粒以()为主

30、A、粗砂 B、细砂 C、粉砂 D、粘土30、我国黄土高原是要是()沉积形成 A、河流 B、湖泊 C、海洋 D、风成31、淡水湖的含盐度是() A、0.3 B、0.3 D、24.732、洞庭湖(鄱阳湖)的湖盆形成的原因是() A、河流的堵塞 B、地壳下降 C、向斜构造 D、断裂沉陷33、咸水湖最早沉积的盐类是() A、氧化物 B、硫化物 C、碳酸盐 D、硅酸盐34、沙坝是()作用的结构 A、波浪 B、沙漠 C、岩漠 D、泥漠35、浅海的海底是() A、大陆架 B、大陆坡 C、大陆基 D、大洋盆底36、海洋的主要沉积场所是() A、滨海 B、浅海 C、半深海 D、深海37、海洋中沉积物物质来源主要

31、来自于() A、陆源物质 B、海洋源物质 C、火山物质 D、宇宙物质38、改造海岸的水动力主要来源于() A、海浪 B、潮汐 C、洋流 D、浊流 39、浊流的剥蚀作用主要在() A、滨海 B、浅海 C、半深海 D、深海40、沙咀形成的原因是() A、进浪流 B、底流 C、沿岸流 D、洋流41、波切台形成于() A、滨海带 B、浅海带 C、半深海带 D、深海带42、浅海区是() A、海蚀作用最强的地区 B、海洋中最主要的沉积区 C、潮汐作用最前地方43、泻湖属于()地质作用的产物 A、河流 B、湖泊 C、冰川 D、海洋三、是非题第一篇,地球和地壳1、 岩石是矿物的结合体2、 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

32、的遗体和遗迹,称为化石3、 石英与方解石的主要区别之一是石英有节理,方解石无节理4、 地球的重力值岁纬度增高而减小5、 地面重力值岁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6、 矿物不一定都是固态的7、 方解石具有三组完全节理,所以方解石没有断口8、 自地球形成至今,内力和歪理地质作用始终在不断地广泛地进行着9、 古生物化石除了能用来确定地层的时代外,还可以帮助我们推断当时的沉积环境10、 石英和方解石的主要区别之一是方解石用小刀刻不动,而石英用小刀刻得动11、 大气各层对地表地质作用影响最大的是对流层12、 山顶上的地层不一定比山谷里的地层时代新13、 自地表到地心每增加100公尺温度平均升高314、 大气环流

33、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15、 大陆部分在地表以下平均深33公里处有一个地震波波速不连续面称莫霍面16、 矿物是在地壳中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天然化合物17、 石英是硅酸盐类矿物18、 某地的实测重力值偏离正常值,达一定程度时,即称该值为“重力异常”19、 陆壳与洋壳在结构和厚度上均有差异,因此莫霍面是起伏不平的20、 矿物抵抗外来机械作用的能力称矿物的“硬度”21、 根据横波消失的事实,地核是由液态物质组成的22、 某元素在地壳中平均含量称为钙元素的“克拉克值”23、 岩石是由矿物化合而成的24、 地磁场并不稳定,是有变化的25、 常温层的温度相当于该地的平均气温26、 条痕颜色是矿物粉末的颜色2

34、7、 沉积岩最主要的特征是有层理和层面构造28、 横波能在固体、液体和塑性物体中传播29、 相对地址年代主要是根据生物界的发展与眼花情况来确定的30、 上、下地壳之间有以普遍存在的明显界面称“康拉德”面31、 磁铁矿是常见的硫化物矿物32、 海沟和岛弧常伴生在一起33、 地球内部深60-250公里范围内,物质全部呈熔融状态,故称为软流圈34、 磁倾角随纬度增加而变大35、 节理属于矿物的一种物理性质36、 上地壳主要由硅铝物质组成,又叫玄武岩质37、 造成大气环流的基本原因是地形差异和海陆分布情况38、 赤道附近的磁倾角一般很小39、 大洋地壳常驻具有双层结构40、 不含化石的地层不能确定其形

35、成的地质年代41、 地内热能的来源主要是地内放射性物质蜕变产生的热能42、 罗盘上的北针与地磁的北极磁性相同43、 石英的断口呈贝壳状,具有玻璃光泽44、 爬行动物占统治地位的年代是中生代45、 石英晶体的晶面为油脂光泽,其断口为玻璃光泽46、 人类属于灵长目,灵长目出现于中生代47、 岩石圈指的就是固体地壳48、 常温层下,温度每升1所向下加深的米数称为地热增温级49、 大陆表面分布最广的是沉积岩50、 不同地区的地层都可以进行时代对比51、 地壳是固体地球最外的一个全层,由岩石组成,所以又称为“岩石圈”52、 古生代时期沉积形成的地层叫古生界,古生界是地层单位53、 外力地质作用的总趋势是“削高填底”第二篇, 内动力地质作用1、 断层的上升盘就是上盘2、 地表出露的巨大岩基部是由花岗岩组成的3、 现在没有喷发的火山叫“死火山”4、 岩浆的粘度主要取决于其温度高5、 判别背、向斜褶皱的主要依据是看两翼岩层的产状6、 节理属于矿物的一种力学性质7、 斜歪褶皱就是枢纽倾斜的褶皱8、 酸性岩浆粘性大,它的喷发常很猛烈9、 似斑状结构多见于深成岩及一些浅成岩10、 岩浆岩都是在地下逐渐冷却而形成的11、 大洋中脊是绵延在大洋中的海地山脉,是现在地壳上的活动强烈地带12、 岩层走向与倾向总是相差90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