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3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3)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较熟练的列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解应用题。2、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分析力。教学难点: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分析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审清题意;(2)设未知数(要有单位); (3)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式子,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4)解方程,并验根,还要看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5)写出答案(要有单位)。(二)例题讲解例1、校招生录取时,为了防止数据输入出错,2640名学生的成绩数据分别由两位程序操作员各向计算机输入一遍,然后让
2、计算机比较两人的输入是否一致.已知甲的输入速度是乙的2倍,结果甲比乙少用2小时输完.问这两个操作员每分钟各能输入多少名学生的成绩?解设乙每分钟能输入x名学生的成绩,则甲每分能输入2x名学生的成绩,根据题意得.解得x11.经检验,x11是原方程的解.并且x11,2x21122,符合题意.答:甲每分钟能输入22名学生的成绩,乙每分钟能输入11名学生的成绩.强调:既要检验所求的解是否是原分式方程的解,还要检验是否符合题意;例2 A,B两地相距135千米,两辆汽车从A开往B,大汽车比小汽车早出发5小时,小汽车比大汽车晚到30分钟,已知小汽车与大汽车的速度之比为5:2,求两车的速度。解析:设大车的速度为
3、2x千米/时,小车的速度为5x千米/时,根据题意得解之得x=9经检验x=9是原方程的解当x=9时,2x=18,5x=45答:大车的速度为18千米/时,小车的速度为45千米/时练习:(1)甲乙两人同时从 地出发,骑自行车到 地,已知 两地的距离为 ,甲每小时比乙多走 ,并且比乙先到40分钟设乙每小时走 ,则可列方程为( )ABC D (2)我军某部由驻地到距离30千米的地方去执行任务,由于情况发生了变化,急行军速度必需是原计划的1.5倍,才能按要求提前2小时到达,求急行军的速度例3 购一年期债券,到期后本利只获2700元,如果债券年利率12.5%,&127;那么利息是多少元?解:(1)设利息为x
4、元,则本金为(2700-x)元,依题意列分式方程为: 解此方程得 x=300 经检验x=300为原方程的根 答:利息为300元。合作交流解法,学以致用。例4某一工程,在工程招标时,接到甲、乙两个工程队的投标书。施工一天,需付甲工程队工程款1.5万元, 乙工程队工程款1.1万元。工程领导小组根据甲、乙两队的投标书测算:(1)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刚好如期完成;(2)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要比规定日期多用5天;(3)若甲、乙两队合做4天,余下的工程由乙队单独做也正好如期完成。在不耽误工期的前提下,你觉得哪一种施工方案最节省工程款?一个批发兼零售的文具店规定:凡一次购买铅笔300枝以上,(不包括300枝
5、),可以按批发价付款,购买300枝以下,(包括300枝)只能按零售价付款。小明来该店购买铅笔,如果给八年级学生每人购买1枝,那么只能按零售价付款,需用120元,如果多购买60枝,那么可以按批发价付款,同样需要120元,(1) 这个八年级的学生总数在什么范围内?(2) 若按批发价购买6枝与按零售价购买5枝的款相同,那么这个学校八年级学生有多少人?(三)、课内小结:1、式方程与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差别是什么?2、解决实际情境中的具体问题,是数学实用性最直接的体现,而解决这一问题是如何将实际问题建立方程这样的数学模型,关键则在于审清题意,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 (四)小结与作业1、某农场挖一条960m长的渠道,开工后每天比原计划多挖20m,结果提前4天完成了任务。若设原计划每天挖xm,则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 )A. B. C. D. 2、为了绿化江山,某村计划在荒山上种植1200棵树,原计划每天种x棵,由于邻村的支援,每天比原计划多种了40棵,结果提前了5天完成了任务,则可以列出方程为( )A) =5 B)=5 C)=5 D)=53、学生乘汽车去春游,预计共需车费120元,后来人数增加了,费用仍不变,这样每人少摊3元,原来这组学生的人数是多少个?4编一道可列方程为。(四)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