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位置关系章节第八章课题课型复习课教法讲练结合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教育)1.了解点与圆,直线与圆以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并能运用有关结论解决有关问题.2.了解切线概念,掌握切线与过切点的直径之间的关系,能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3.能够运用圆有关知识进行综合应用.教学重点能运用点与圆,直线与圆以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解决有关问题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圆有关知识进行综合应用.教学媒体学案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一):【知识梳理】1.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有三种:点在圆外,点在圆上,点在圆内.设圆的半径为r,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则点在圆外dr点在圆上d=r点在圆
2、内dr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相交、相切、相离 设圆的半径为r,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则直线与圆相交dr,直线与圆相切d=r,直线与圆相离dr3.圆与圆的位置关系(1)同一平面内两圆的位置关系: 相离:如果两个圆没有公共点,那么就说这两个圆相离 若两个圆心重合,半径不同观两圆是同心圆. 相切:如果两个圆只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就说这两个圆相切 相交:如果两个圆有两个公共点,那么就说这两个圆相交 (2)圆心距:两圆圆心的距离叫圆心距 (3)设两圆的圆心距为d,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和r,则两圆外离dR+r;有4条公切线;两圆外切d=Rr;有3条公切线;两圆相交RrdR+r(Rr)有2条公切线;两圆
3、内切d=Rr(Rr)有1条公切线;两圆内含dRr(Rr)有0条公切线(注意:两圆内含时,如果d为0,则两圆为同心圆) 4.切线的性质和判定 (1)切线的定义:直线和圆有唯一公共点门直线和圆相切时,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切线 (2)切线的性质: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直径(3)切线的判定:经过直径的一端,并且垂直于这条直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二):【课前练习】 1.ABC中,C=90,AC=3,CB=6,若以C为圆心,以r为半径作圆,那么: 当直线AB与C相离时,r的取值范围是_; 当直线AB与C相切时,r的取值范围是_; 当直线AB与C相交时,r的取值范围是_.2.两个同心圆的半径分别为1cm和2cm,
4、大圆的弦AB与小圆相切,那么AB=( ) A B2 C3 D43.已知O1和O2相外切,且圆心距为10cm,若O1的半径为3cm,则O2的半径 cm4.两圆既不相交又不相切,半径分别为3和5,则两圆的圆心距d的取值范围是( ) Ad8 B0d2 C2d8 D0d2或d85.已知半径为3 cm,4cm的两圆外切,那么半径为6 cm且与这两圆都外切的圆共有_个二:【经典考题剖析】 1.RtABC中,C=90,AC=3cm,BC4cm,给出下列三个结论: 以点C为圆心13 cm长为半径的圆与AB相离;以点C为圆心,24cm长为半径的圆与AB相切;以点C为圆心,25cm长为半径的圆与AB相交上述结论中
5、正确的个数是( )A0个 Bl个 C2个 D3个2.已知半径为3cm,4cm的两圆外切,那么半径为6cm且与这两圆都外切的圆共有_个3.已知O1和O2的半径分别为3crn和5 cm,两圆的圆心距是6 cm,则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A内含 B外离 C内切 D相交4.如图,PA为O的切线,A为切点,PO交 O于点B,PA=4,OA=3,则cosAPO的值为( ) 5.如图,已知PA,PB是O的切线,A、B为切点,AC是O的直径,P=40,则BAC度数是( ) A70 B40 C50 D20三:【课后训练】 1.在ABC中,C=90,AC=3cm,BC=4cm,CM是中线,以C为圆心,以3cm长为
6、半径画圆,则对A、B、C、M四点,在圆外的有_,在圆上的有_,在圆内的有_.2.已知半径为3 cm,4cm的两圆外切,那么半径为6 cm且与这两圆都外切的圆共有_个3.已知两圆的半径分别为3 cm和4 cm,圆心距为1cm,那么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相离 B相交 C内切 D外切4.如图,A、B是上的两点,AC是O的切线,B65 ,则BAC等于( ) A35 B25 C50 D655.已知两圆的圆心距是3,两圆的半径分别是方程x23x+2=0的两个根,那么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 A外离 B外切 C相交 D内切6.如图,已知两同心圆,大圆的弦AB切小圆于M,若环形的面积为9,求AB的长 7.如图,PA切O于A,PB切O于B,APB=90,OP=4,求O的半径8.如图,ABO中,OA= OB,以O为圆心的圆经过AB中点C,且分别交OA、OB于点E、F (1)求证:AB是O切线; (2)若ABO腰上的高等于底边的一半,且AB=4,求的长9.如图,CB、CD是O的切线,切点分别为B、D,CD的延长线与O的直径BE的延长线交于A点,连OC,ED(1)探索OC与ED的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2)若OD4,CD=6,求tanADE的值四:【课后小结】布置作业地纲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