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初中社会学教案
讲诚信的人
稠江中学 徐菁
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本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参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明确本文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诚信守则。
(2)知道诚信的智慧。
(3)知道诚信要与具体的情境相结合。
【过程与方法】:
(1)正确处理诚实与隐私的关系。
(2)正确理解诚实与说谎的关系。
(3)认识到诚信的核心是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诚信的观念,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2)在分析诚实与隐私、诚实与说谎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会诚实地生活。
(3)在帮助学生掌握诚信守则和运用诚信的智慧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诚信的智慧
【教学难点】:
诚信守则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导入材料:康德准时赴朋友威廉之约的故事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经与朋友威廉•彼特斯约定在某个时间见面,地点是一个名叫柏芬的小镇。为了能够在约定时间准时与朋友见面,康德特意提前一天来到了小镇。
康德与朋友事先约定的时间是中午11点之前,这一天早上,他就租了一辆马车前往彼特斯的家。朋友家住在距离小镇12英里的农场,小镇和农场之间隔了一条河。马车载着康德到达河边之后,车夫发现桥已经断了,河面虽然不宽,但河水很深而且结了冰,所以不能趟水过河。一打听才知道最近的桥在上游6英里远的地方。如果从那座桥走,就要在12点左右才能到达朋友的农场,而走眼前这座桥却用不了40分钟就能到达。为了能够在约定的时间之前到达,康德决定选择后一条路线。他想到了一个方法:先花一笔钱买下了河边的一座简陋的屋子,再让屋主和他的两个儿子从屋上拆下几根长木板修桥。20分钟后,桥修好了,康德又把买下的屋子还给屋主。
马车迅速地过了桥。10点50分,康德见到了站在农场门口迎接他的朋友。
康德准时赴朋友威廉之约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
总结:无论遇到多么艰难的情况,我们都要诚实守信。那么,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怎样坚持诚信守则呢?
【讲授新课】
活动一:假如你是王佳同学,你应该怎么办?
区统考结束后,老师在课堂上激动地宣布:在同学们的帮助下,王佳同学最近进步很大,而且英语得了98分,名列班级第一,并号召全班同学向她学习。同学们都为她欢呼,她自己也很高兴,因为这真是英语考试中考得最好的一次。可是,试卷发下来后,王佳同学认真地看了一遍试卷,发现试卷中有一处错误老师没有发现。这时,她的思想乱极了,是告诉老师呢?还是以后自己注意这个问题?
假如你是王佳同学,你应该怎么办?
总结:或许我们一时的不诚信行为会使我们得到暂时的、眼前的利益,然而与长远利益和未来发展相比,那只是“蝇头小利”,是微不足道的。日久见人心,我们千万不要因小失大。因此,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发生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
活动二:你怎么看待张鹏行为?为什么诚信站在法律一边?
张鹏的爸爸是一家国企的会计,一直以来,他特别佩服爸爸,因为爸爸经常获得先进工作者的称号,爸爸是他心目中的榜样。最近,张鹏发现爸爸在挪用公款去炒股。张鹏陷入了极度的矛盾之中……到底是该不该揭发爸爸呢?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张鹏向爸爸单位寄出了检举信。
你怎样看待张鹏的行为?
为什么诚信站在法律一边?
总结:
我们时常要面对亲情、友情和人情,当它们与国家法律发生冲突时,诚信守则所维护的不应该是私情,而是国家法律。在这样的场合,在这样的冲突面前,我们要做出理智的选择,站在法律一边。
活动三:归纳总结
现在,请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诚信守则,哪位同学来总结一下,诚信守则对我们有什么要求?
在个人不正当利益与大多数人的利益或集体、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的利益一边。
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发生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
当亲情、友情和人情与国家法律发生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一边。
活动四:讨论:你认为高山会怎样回答江河?高山究竟会怎样做呢?
虽然我们知道了在一般情况下如何恪守诚信守则,但在日常生活之中,还会有一些更加复杂的情况出现在我们面前,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
高山和江河同在一个班,而且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亲密无间,无话不谈。最近,班里总有人丢东西,这不,白云的文曲星又丢了,同学们都很烦恼。星期天,高山去找江河打篮球,在路上,无意之间,高山发现江河正拿着白云的文曲星与一个人在讨价还价。江河看到高山后红着脸说:“这是我的隐私,你必须尊重我的隐私。”
听了这话,你认为高山会怎样回答江河?高山究竟会怎样做呢?
总结:
对人诚实与尊重他人隐私是相互关联且常常发生冲突的两种道德准则。面对这一两难选择,我们应该正确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以诚相待,以信交友”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我们应当恪守诚实的品德;另一方面,尊重他人隐私又是待人坦诚的前提,是维持良好关系、有效沟通的基础。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将他人隐私公开,也是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应有的品德。当两者发生冲突时,我们要结合具体的情境,坚持原则,权衡利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照实际情况妥善处理。
活动五:(1)诚实就是不说谎。
(2)诚实就是把自己知道的全部告诉别人。
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诚信守则和诚信的智慧,现在我们共同来回顾一下……
播放音乐,在音乐声中一起回顾今天的内容,教师将本课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展示和总结。
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如果能够正确理解诚信原则,正确处理诚实与隐私、诚实与说谎的关系,能够与人为善,凡事出以公心,永不自欺,我们就一定会拥有诚信的智慧,做一个诚信的人。
最后环节;学生进行诚信宣誓
言必行,行必果;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以诚信换取诚信;
以诚信获得成功;
用诚信开启知识之窗;
用诚信鼓起上进之帆;
我诚信,我光荣;
我诚信,我自尊;
我诚信,我成功;
我要做21世纪,讲诚信的人
宣誓完后,教师强调做一个讲诚信的人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上,而应该落实于具体的行动中,这样才是一个真正讲诚信的人。
小结:
做一个讲诚信的人要真诚待人,讲究公正;重视合作,友善待人;做到小事也要讲诚信。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上,而应该落实于具体的行动中,这样才是一个真正讲诚信的人。最后,老师布置一个请用一生去完成的作业----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课后作业:
诚信的基础、出发点和守则分别是什么?
【板书设计】
做诚信的人
1、诚信守则
(1)坚持诚实会获得信任
(2)实事求是是诚信的基础
(3)诚实守则的具体要求
2、诚信的智慧
(1)诚信要与具体的情境相结合
(2)诚信与隐私的关系
(3)诚信的核心是善
教学反思:
1.教学活动应该像老师学习,连环相扣,紧密联系教材。
2.老师在分析学生回答的问题时候,不能简单肯定或否定。应该要具体分析学生的回答,进而加以引导到正确答案上。
3.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轻松的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成长。
4.教学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小组积极合作与探究,培养自主学习好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